美章网 资料文库 社会管理论文范文

社会管理论文范文

社会管理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一)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新的社会问题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在实施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截止到2013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近50%,而且速度还会加快,预见到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70%,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的社会问题,如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对城市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提出了挑战。同时,城镇化的过程中,必然要征用农村的土地,如何改善土地的征用模式,调节利益分配模式,给失地农民以生活保障是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城市化也意味着城市向农村的扩展过程,如何保持原有的农民生活方式,保留农村文化的特色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处理征地拆迁的正是乡镇一级政府。

(二)建设有限政府的需要我国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政府的主导性比较明显,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欠缺,民众的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都还处于一个较弱的水平。尽管这种社会管理体制比之改革之前的集权式的静态管理体制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己无法适应当前快速变化的社会形势。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政府”“有限政府”,但是实际上政府的主导作用仍然非常明显。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承担了过多的责任和义务,这种管理体制尽管在一定时期内有较高的效率,但是却以付出更高的政治、经济、社会成本为代价的。这种管理模式的结果出现了一个现象:大部分的社会矛盾(无论是经济纠纷还是邻里矛盾)都需要政府出面解决。如果解决方案不合当事人的意见,则当事人可能采取“上访”这一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而由于当前政府官员的考核机制对上访这一问题的强调(在约谈机制出台前,许多地方对上访采用一票否决),当地政府不得己使用各种手段息访,有些地方甚至采用办学习班等手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可能造成新的社会问题。以至于在维稳方面出现了“越维越不稳”的怪圈。政府是每个具体的个人组成的,而每个人的精力、知识及能力水平都是有限的,以有限的精力应对无限的社会问题,最终会出问题,这也表明这种管理模式无法持续。

(三)公民参与意识增长的必然要求近些年来民众的参与意识、维权意识明显增强。比如在各地的人大代表选举中,出现了公民自荐参选的例子,也就是所谓的“独立候选人”;民众监督政府的意识也在增强,如广东的欧伯“随手拍公车”活动,就是对政府的一种监督。各种环保事件中,民众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进行社会动员,以“散步”或“购物”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此外,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政治参与也成为我国公民表达自己意愿的重要途径,通常表现为网络反腐与网络监督。象“周久耕事件”“雷政富事件”等都是通过网络而广泛传播,形成网络民意,引起政府重视而得以解决。网络促进了民众的表达自由。每个民众都有表达自己利益的需求,由于在现实中政治参与的高成本及存在的社会风险,以及参与渠道较少等原因,许多人选择网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网络参与的特点在于其平等性、匿名性及信息的平等性,这极大改变了当前的官场政治生态。

二、乡镇政权由管理走向治理的体制性障碍

乡镇政府在我国正式的权力体系里处于最末端,它直接与广大的农民群体打交道,对农村社会进行管理,担负着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与公共安全的职责,俗语说“农村稳则天下安”,如何实现农村社会由社会管理走向治理对于实现国家治理能务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要实现这些转变还存在着许多障碍,以下仅就所调研的乡镇分析体制性障碍。

(一)乡镇政权的权力过于集中根据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乡镇政权与上级政权相似,也设置了几套班子,即我们通常说的党委、政府、人大,在乡一级是没有政协这一套班子的,不过设了一个政协联络小组长,由一名副书记兼任。派在农村没有建立组织,也没有发展成员。按照法律规定。在县一级或更高一级的政权,人大履行法律赋予的权力:如财政预决算、质询权、监督政府的权力,政府每年向人民代表大会做报告。乡镇一级虽设立了人大主席团,但是没有独立的职能,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几乎没有人说起过这个机构。在乡镇,人大主席团除了每年开一次乡镇人大会之外,几乎没有其它活动。乡镇设有许多机构,如党政办、综治办、计生办、财政所、规划所、土管所等,但是我们通常是说乡镇一级是“两套班子,一套人马”,党的机构与政府的机构是比较重合的,并没有明确的工作分工。乡镇工作的人员都围绕着所谓的中心工作进行,他们认为乡镇的中心工作有“社会稳定,安全生产,信访,计划生育”等,如果这些工作上级提出了什么要求或要突出整治则大家一起上,另外的象一些非中心工作,如一些日常的为群众提供服务的事情则按照所属的部门进行。这种现象学者用“一体性的机构”进行了概括。乡镇的党委书记与乡镇长是乡镇一级的最高领导,乡镇长负责乡里的行政事务,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但是乡镇最高的权力掌握在书记手中。权力的过分集中非常不利于由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因为治理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而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带来权力的多元化及平等化。乡镇一级的权力过分集中在党委,人大制度的作用没有发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没法通过这一途径来实现。

(二)压力型体制所谓压力型体制指的是一级政治组织(县,乡)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而采取的数理化任务分解的管理方式和物质化的指标体系。在现实运转中,县级政府对各级乡镇有非常具体而又繁密的指标考核体系,年初,各乡镇与县级政府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年底,县政府下属的各个部门按照这个指标体系对乡镇进行考核,并就考核的结果进行全县排名。这种做法给各个乡镇领导造成了比较大的压力,除了面子上的问题还涉及到升迁问题,所以乡镇政府的工作基本上按照这个指标体系进行。这种压力型体制影响、形塑着乡镇政府的行为。乡镇政府的工作都围绕着考评指标进行,琢磨上级的意图,选择的是对上级政府负责而不是群众负责,所以在使用的管理手段、管理目标上与社会治理所主张的平等协商、多中心治理是矛盾的。

社会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一)政府办社会到管社会的改革。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改革一直没有停止,至今已进行了10次较大规模、较大范围的政府机构改革。改革开放前,主要是放权与集权的调整,是政府责任在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分配,没有改变政府对社会负有无限责任的管控模式。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政府改革的主题以转变职能为主,推进政企分开、政社分开,政府由全能型向有限责任型转变,社会管理成为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

(二)一元体制到多元化趋势的变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建立起了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阶层多元化,利益多元化,思想多元化,就业多元化,收入多元化,生活多元化。多元化发展成为一种时代特征。这种多元化社会的形成,导致政府管控能力下降,阶层冲突、群体事件等社会问题日显突出,迫使政府必须强化社会管理职能,积极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

(三)“一个中心”到“五位一体”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全党的工作大局。党的十二大提出了“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政治文明”的概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工作布局初步形成。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工作布局。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报告,党的十八大正式确定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1]。纵观党在新时期工作重心和工作布局的演变过程,和谐社会建设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目标。

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措施与成效

现在,社会建设已经纳入党的战略总布局,社会管理也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能,我国对社会管理的创新再也没有停止过。经过30多年的创新实践,社会管理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完善基层自治制度。基层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宪法明确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1988年6月1日起试行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于1998年11月4日正式施行,2010年10月28日修订。1990年1月1日施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2010年11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各地不断探索基层自治模式,实行直选制度,创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新机制,实现了从“政府包办”到“群众自治”的转变[2]58-59。

(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党的十七大提出,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201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的意见,明确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同时决定将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在多年的社会管理创新与实践中,管理核心向以人为本转变,管理主体向多元化转变,管理模式向提供公共服务转变,管理手段向法制化、制度化转变,社会管理的体制与机制日趋完善。

(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一直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在基层,维稳工作被称为第一责任。流动人口管理,矛盾排查处理,信访工作,打击和范防邪教,以及联防联治等综合治理创新,成为基层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这些基础性的综治措施,在化解社会矛盾、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起到了标本兼治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到2010年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2007年起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到2012年,我国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13亿人,参保率95%,织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的安全网。2009年起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展开,2011年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开始在全国层面试点推行,2012年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2013年,各地逐步推行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全民医保体系。2014年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将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实施。截至目前,以社会救助、城乡低保、基本医疗、养老保险为主的全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五)公共服务下沉延伸。在地方政府职能定位中,提供服务和社会管理是并列的两大职能,而实际上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更多是侧重于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无论是公安系统的警力下沉,还是单位职能进社区的行政服务大厅,以及驻村帮扶、服务代办、包村联户等实践群众路线的创新举措,都是通过服务下沉,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的具体举措。

三、社会管理面临的困境与矛盾

多年来的社会管理创新,虽然强调政府职能转变,提出了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要求,但在实践中,各级政府依然沿用计划经济下的思维和工作模式,不仅没有培育形成成熟的公民社会,反而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使社会管理步入新的困境。

(一)管理主体单一。我国社会管理是在改革过程中为应对社会问题而被动提出的,缺乏起码的社会基础,逐步形成了以应急为主的管理策略。在这种策略的指导下,政府就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主导力量,习惯于对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采取自上而下的任务下达与政治动员的刚性工作方式,对社会事务大包大揽[3],从而抑制了其他社会力量的参与,压缩了社会组织的成长空间。具体地讲,一是公民社会没有真正形成,“被代表”阻断了民意表达通道,人们对政府的依赖不仅未曾减弱,反而有增强之势。二是企业社会责任严重缺失,唯利是图,既缺乏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又缺乏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主动性。三是社会组织发育缓慢,数量少,质量差,运行不规范,难以承接政府改革带来的职能剥离。

(二)管理内容过细。基于对打造服务型政府的误解,地方政府出现了职能转变与服务内容无限扩大的改革怪象。“有困难找警察”致使110报警近70%不属于警察职责之内。市长电话让市民有了反映问题的便捷通道,却让工作人员疲于应付一些琐碎之事,使政府再向万能型回归。城乡社区建设的目的在于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但由于服务项目多少被作为考核社区工作的重要指标,导致社区服务名目繁多却难以贴近群众,众多的服务岗位由财政供养,增加了财政负担。社会管理的无边界,必然与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背道而驰,使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

(三)管理方式不活。一方面,依然以行政手段为主,不重视其他管理手段的应用。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直接性、强制性的特征,可以在短时间内调动资源,效率高,见效快,因此成为管理社会的首选。法律手段因其专业性、滞后性而不会用,经济手段因其诱导性、随意性而胡乱用,协调手段因其平等性、博弈性而不愿用。另一方面,依然以自上而下的管控为主,缺乏现代管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以大数据为支撑的信息化管理成为基本的管理模式,而政府天然缺乏创新的惯性和惰性,使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管理上应用推进缓慢,上管下、人管人的传统模式已严重滞后于时代步伐和管理需求。

(四)管理结果失控。虽然近几年不断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但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基层创新依然延续传统思维,呈“内卷化”发展趋势,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有管理失控之风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攻坚阶段,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吴敬琏曾一再警示,中国社会矛盾几乎到了临界点。2013年社会蓝皮书认为,现阶段中国社会处于矛盾多发时期,且社会矛盾多样而复杂,每年因各种社会矛盾而发生的群体事件多达数万起甚至十余万起。我国首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报告》指出,危机事件呈现高频次、多领域、大规模发生的态势,加之中国城市安全基础薄弱,安全欠账,公共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从管理措施上看,各地推行的网格化管控、立体化防范等,已经纵到底横到边,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失序的恶化态势。

四、社会治理的基本内涵与创新路径

近20年来,“治理”一词被广泛应用,对其概念的研究从中国到西方日趋深入。从当前我国政治背景和改革要求的语境中分析,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概念的界定,基本能够满足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转变的内在要求。全球治理委员会认为,治理是指“各种公共机构、私人机构和公民个人处理其共同事务的方式总和;是调和社会利益、协调社会行动、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5]。从概念和现实两个维度分析,当代社会治理应具有5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人本性。强调以人为本,在统筹协调各阶层利益的基础上处理共同事务,维护公共利益,并让人在参与治理的过程中实现价值,获得发展。二是参与性。强调多主体共同治理,通过治理平台和创新机制,使各类组织以及公民有条件、有机会参与社会治理。三是平等性。强调权利平等和公平正义,过程是平等协商沟通,结果是公平正义。四是规范性。强调依法治理和规则意识,各主体依法有序地参与治理,依法保障治理成果。五是动态性。强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治理理念、治理目标、治理方式等都要与时俱进,社会治理是一个持续创新与改进的过程。基于此,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应在传统社会管理基础上实现5个转变。

(一)治理主体转变为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社会治理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着力促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体制[6]。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治理主体应当是党委、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共同组成的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的集合系统。党的领导重在总揽全局,通过体制创新和法治保障,使各主体平等有序地参与社会治理;政府重在发挥主导作用,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解决好各主体共同界定的公共问题;企业重在履行社会责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企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使物质文明促进社会文明;社会组织重在承担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职责,与政府建立合作关系,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平台;公民个人则重在有序地表达利益诉求,以权利和利益均衡保障为目标,参与社会治理,强化社会监督。

(二)治理内容转变为界定明确的无限责任。回答治理什么的问题,其前提是界定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各自职责,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三者的职责定位看,政府以其法定原则,承担有限责任;市场以其交易规则,限定于竞争性经济领域;而社会则以排他性原则,承担无限的治理责任。治理责任的无限性决定了治理内容的宽泛性,同时决定了治理主体的多元性。社会治理,一方面弥补市场与政府缺陷,如行业的道德自律、公共服务的供给创新等,都可以纳入社会治理范畴;另一方面自主解决各类社会问题,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使社会安定有序又充满活力。

(三)治理方式转变为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现代社会是一个利益多元化,需要多种化,文化多样化且高速发展、高度复杂的有机体,仅仅依靠某种单一的手段或方式难以合理有效地履行政府的职能,必须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综合治理[7]。坚持依法治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依法保障权利,完善规则,处理纠纷。多用协调沟通的方式,使各方充分表达利益诉求,尊重阶层差异、代际差异、文化差异、地域差异等,使治理过程成为凝聚共识的过程。慎用经济手段,既要发挥经济利益的导向作用,又要克服“花钱买平安”的片面做法。少用行政措施,在有效治理的前提下,宁可牺牲一些效率,也要引导公民参与,培育社会自治。

(四)治理过程转变为平等持续的协调互动。传统的社会管理一般自上而下以行政手段推进任务落实,而社会治理则强调平等参与的多维互动。就纵向而言,建立畅通的表达沟通渠道,政策能快速传达,意见能及时反馈,使治理过程双向互动、公开透明。当前,重点在于发挥好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由控制者转变为组织者,由决定者转变为协调者,培育社会共治理念,创建社会共治机制,形成社会共治格局。就横向而言,构筑开放性的资源统筹治理平台,参与广泛,运行高效,使各种社会力量汇集于一起,平等对话,积极协商,达成一致,推进社会治理民主化。当前,着重通过人大、政协、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利益表达的制度性平台,让不同社会阶层在法治框架内以平和的理性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7]。

社会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公共服务和管理的社会化有利消化社会矛盾、释放社会管理风险,有利通过社会价值、组织认同重构社会和谐基础,有利于创新公共服务产品,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一)协调社会矛盾,释放稳定风险单一的政府管理,在履行管理职责的同时,因为管理约束与被管理者的分歧、政府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与服务对象期望目标的差异以及管理和服务产品分配公平性等问题或认识上的差距客观存在,必然会相应的产生矛盾甚至冲突。例如征地拆迁、城市管理甚至还包括救灾救助物资发放等方面都存在有关公正性认识方面的分歧。这些矛盾在一些地区和行业长期积累,逐步构成引发社会冲突和危害社会稳定的风险和隐患。当前,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参与解决社会治理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尽快分散冲突和分散消化矛盾既是现实选择,也是形势所迫。政府通过简政放权,加快培育社会组织,依靠群众参与、群众公议、依法维权,在全社会范围内促进矛盾协调分化,就能有效释放社会稳定风险。

(二)社会自我组织,促进社会和谐政府一元化管理体制,自上而下的单向管理和组织规范在个体组织化同构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基本的价值认同,会带来人文价值冲突、个体组织冲突甚至社会群体冲突,使社会和谐缺乏基础。管理格式化的过程必然会对原有的社会网络关系造成抵制甚至冲击,僵化的网格制约会抵消业已形成的社会管理资本,造成社会管理效率损失。多元参与的社会组织通过沟通交流,在情感认同、观念认同和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参与公共服务管理,参与者依靠沟通交流、平等协商和参与互助等方式实现管理目标,协同和服务代替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内生性的社会组织根据自身的需要开展外部交流,推动协调有序的范围不断扩大。社会组织在在社会体系中构成节点,每个节点根据自身需要同周围的组织节点相联系,这些联系的脉络和组织节点形成网络化的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其成员与组织、组织之间以及各个层级之间有较强的稳定性,构成社会和谐的基础。服务社会化有利公众广泛参与社会治理,通过社会组织重建沟通交流平台、重构社会信任机制、重启认同协同进程、促进基层民主参与、推动社会参与监管。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意义在于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在于公民素质训练提高,在于构建宏观和谐的微观基础。社会充分参与民主的过程、有效博弈妥协后的主张、统一规范的社团组织等具有社会学意义的组织活动的成果为更广泛的社会协同、政府协调提供了价值、组织和管理基础。

(三)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传统的政府管理主要依靠科层节律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同时存在巨大效率损失和资源浪费。许多地区在建立网格化管理模式中,习惯性的增加机构、增加投入、增加项目强化政府管理能力。以城市管理和社区服务为例,在一个城市或特定区域动辄设置几百到几千个网格节点,无论是网格规划、节点组织、日常管理、运行协调等方面都需要政府动员大量的公共资源,使整个项目推动时间长、成本高、服务质量差、服务产品单一。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们在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方面的需求迅速增加,政府计划安排无法也无力保障和满足。只有解放和增强社会服务活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才能利用社会资源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产品。同时,也只有充分的社会竞争,才能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运行效率。单一的政府管理服务体系无力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各种需求,更无法满足公众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以及生产生活中协同互助等只能由公众个体互动协同才能完成服务、情趣或精神需求。公众参与社会服务能够按照自身需求,创新更多的产品满足自身和社会需求。

二、统筹推进和发展社会化服务

推动公共服务社会化,要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构建网络化的社会服务体系,与网格化的政府管理相协同,强化社会治理能力。

(一)培育社会组织,夯实治理基础深刻认识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清理和废除不利社会组织发展的条款规章,尽快制定孵化、培育、扶持社会组织的规范和制度,发展更多的社会组织,为社会化服务提供组织保障。要充分发挥党员和党组织在社会组织培育和管理中的引领作用。社会组织要切实保护和尊重个体权益,个体在心里认同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参与选择。社会管理服务要充分反映群众呼声,保证充分参与、充分民主和充分行权。建立社会组织管理制度,规范个人权益和组织权益,细化运行章程,确保个体权益在组织运行中得到最大的体现。要依法管理社会组织,防止利用社会组织侵犯他人权益、危害公共利益。提升社会组织能力,通过社会组织形象培育推动社会服务和管理竞争,推动自身发展进步,形成广泛的网络体系,形成更多的社会服务资本。社会组织在提升自身的人文价值要积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不断形成新的价值认同,提升自身形象、提升服务管理能力。

(二)构建网络体系,强化服务能力社会化服务专业分工能够不断提高社会化服务效率,加快培育社会化网络是社会化分工的重要保障。强化社会组织的纵横联合,形成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网络,有效覆盖社会各个区域和各个层次,为社会运行管理提供紧密联系、协同共生的社会化的网络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公众与社会组织、社会之间的交流的信息通道,建设公共服务推送和公众需求信息征集窗口,规范传递信息、及时处置信息,满足个体和组织对信息的需求,通过信息网络建设提高社会化服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有效降低社会服务和管理的运行成本。保障个体在社会组织活动中的充分参与和有效沟通,真正互助共赢和优质服务是网络形成、巩固发展的重要保障。切实做到充分民主、充分行权和平等受益,增强参与动力、增加参与活力、提升服务水平、强化凝聚能力。

(三)搭建参与平台,优化服务环境树立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主体平等意识,确保不同的社会主体在社会活动中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共同形成分工有序、体系健全、功能互补、协调到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聪明的政府”要简政放权,充分利用社会组织承担更多的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建立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交易平台,有效征集社会服务需求信息,依据公共财政支付能力明确服务产品质量标准,公开资源配置、公开挂牌交易,充分发挥既有社会资本在公共资源配置中的叠加效应,通过竞争以更少的投入生产更多的公共服务。政府管理服务项目,社会愿进入的政府要逐步退出或引进新的社会力量参与管理和服务。逐步建立社会组织的运行法律规范,有效保护社会组织合法权益,优化社会组织运行环境。积极培育服务社会治理的社会咨询、中介服务、教育培训等各种服务,为社会治理广泛的多元参与提供服务。

社会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在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政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理念与社会工作的日益专业化,使得转型期党的基层建设工作和群众工作既面临严峻挑战又具有历史性机遇。如何化挑战为机遇,就需要用好政府发展“社会工作”的思路。社会工作是现代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解决日益加速的工业化、城市化而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基层党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是借鉴方法。社会工作具有专业特质,一般包括诊断、治疗、评估、结案等程序,并根据服务领域的不同,对知识和技术的要求也不同。在西方国家,所有社会工作者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资格认证后才能从事。在中国,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也开始变得“红火”起来,在社会福利、社会慈善、劳动保障、残障康复、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招录了大批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虽然与西方国家普及率相比仍有差距,但社会工作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摆上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相对来说,党群工作者却没有特定的专业知识要求,或者说实际上有要求,但却没有形成专业化。因此,党的群众工作如果能够吸收现代专业社会工作的先进理念和方法,走人性化、专业化、科学化的道路,将对基层党的建设工作大有裨益。首先,要进一步专业细分,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其次,要对党群工作者的职业准入、职业晋升、职业薪酬、职业培训和职业考核等方面做明确规定,建构党群工作者“金字塔式”的职业体系和薪酬体系。二是借机发展。政府发展社会事业,往往要通过向社会招标、直接购买服务的方式,那么对于党的建设而言,也需要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支撑。但是目前来看,针对基层政党的服务特性而培育的社会组织仍然不多。尤其当下社区党建、社区建设已经发生转型,基层党组织在社区中不再是传统的“领导核心”,而是侧重于规划社区发展、统筹区域资源、培育社区自治的工作方法,这就更要求我们加强“红色NGO”建设。比如有的社区党总支把社区内企业联合起来,成立民间社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企业援助、帮困等多项实事工作。还有的党员服务中心引入社会专业力量,以志愿服务的方式,为区域内的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群众等提供心理疏导、心理健康咨询和思想政治工作培训等服务。这些社会组织焕发起基层党建的新生。如何进一步培育党建品牌,发展好红色社会组织,也要求进一步借智借力,顺势而为。三是借势谋划。社会组织因其专业性强,服务质量高,能及时解决当事人的各种问题,并能多渠道利用社会资源筹措资金等优势,越来越显现其“第三域”的力量。可以说,“第三域”本身是将来发展党建事业的一片天地。如何在各类社会服务机构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发展党员,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荐和支持有突出贡献和重大社会影响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进入人大、政协等都是亟待谋划的重大问题。当前社会组织发展程度不一,法制化程度不足的现状,对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实践上表现为党建工作指导不够、责任主体不明、工作管理体制不畅、党组织开展活动不多等方面。究其实质,仍然没有找到一个与当下社会组织发展培育相匹配的服务切入口。一方面社会组织需要拓展服务空间、寻找消费人群;另一方面政府服务质量不高,导致社区日益增长的各类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因此,这中间的衔接工作是党建的一大天地,如何把社会组织扶上马、再送一程,这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二、以社会治理为视角,开辟党建引领路径

由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呈现多元性、复杂性、系统性的特征,客观上体现了对党政推动力量和社会自治力量的双重需求。问题在于,共治有两种,是基于行政主导的共治路径,还是基于社会自治的共治路径。基于社会自治的共治路径,因为顺应了社会自身内在的客观需求,往往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因而在制度上能形成连贯性、持续性、积淀性。在推进基层党的社会建设的过程中,首要的是以社会自治为一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元共治的路径和模式。在具体实践上,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避免“包办”的想法。社会事务纷繁复杂,唯有基于自治的共治才具有实践意义。首先,群众最了解群众。在社区里有人遇到了烦心事,他的家人、邻居、朋友会第一时间知道并帮助他,与他有相同经历的人会帮助他,有专业对口的社会组织会帮助他。这样的帮助,比政府的帮助更及时、更有效,因为群众最了解群众。其次,“自治”的办法往往是最有效率的。市场的事情,政府干不了,因为市场瞬息万变;同样的,社会的事情,政府也干不了,社会也是瞬息万变。在解决社会的问题上,自治的办法往往是最有效率的。因此,有效的共治必须建立在有效的自治上。社区自治是一种实践,不是靠文字习得的知识,而是通过亲身体验才能得到的。当前,有一些社区居民习惯于有事找政府、找居委会,碰到问题就说“这个事情总要有人管的”。有的社区居委会也把自己定位成解决群众问题的组织,开展24小时全天候服务。但是实际上,社区公共事务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动态性特征,任何一个组织都不可能包揽社区公共事务。基层党组织在做一个负责任的“领导核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树立“今天的介入是为了明天的退出”的理念,要把“自治”作为历史发展的一元,锁定自治开展共治。二是探索共生规则。在社区自治过程中,尤其是管理向自治转型过程中,如果有一个主导性力量的存在,不仅有助于化解各种矛盾冲突、维持公平正义,更有助于共生规则的形成。基层党组织要善于利用权威在社会领域内建立互信、互助的社会规范。近年来,很多小区在党组织的指导和帮助下,迅速建立了很多规范制度。比如评低保需要居民代表参加评审和公示;政府拨发款项如何使用要居民代表讨论和举手表决。过去,这些事务都是不透明的,所以大家意见大,现在搞居务公开,网上公开,大家都很欢迎。在探索共生规则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首先要注重价值引领。有学者说,社会管理本质上就是价值管理,方法从属于价值,没有价值引领,载体和方法就失去了意义。如果说,西方社会治理侧重于工具理性,那么中国特色的治理则更注重价值理性。坚持价值引领,就是要通过党的建设引领社会管理实践,着眼于积极的价值取向和健康的精神追求,为大家营造一种民主、法治、互助的新型生活环境。其次,基层党组织还要注重功能拓展。随着社会领域日渐壮大,政党要在社会领域中扎根,就必须不断拓展功能,通过参与社会管理,既实现社会善治,也进一步体现党建优势。有的基层党组织着力组织凝聚功能建设,在社区里开展各种社交活动,拓展群众文体活动载体,创造机会促进形成熟人社会;有的基层党组织着力加强利益整合功能建设,在社区里开展群众接待,甚至约请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共同参与;还有的基层党组织着力加强引导协商功能建设,搭建各种议事平台,促进共商共治。通过社会功能的开发,基层党组织促进了公开、公正、充分的话语行动过程,即使不能达到共识,公共协商的过程也能使参与各方互相认识到对方的合理和可取之处,在互信中探究对问题性质的各种看法,树立合理化的理念,帮助人们做出公共判断并形成共同行动的基础。三是增加制度支撑。基层创设意味着对原有制度系统的改变,如果制度系统不能及时调整,必然成为基层创新的阻碍。比如很多居民表示,不是不愿意参与社区自治,但是阻碍太多,就连成立个业主委员会都要历尽困难,难免就打了退堂鼓,希望能将国家有关居民自治的法律法规落到实处。还有一些乐意从事公益的居民表示,现在做的很多工作都是自己贴钱在做,希望政府能够做好财力和物力保障。凡此种种都说明,制度系统对于基层创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与政府与其花很多精力在具体的管理事务上,不如更多回归社会政策制定者、资金筹集者、服务监管者的角色,做好制度供给。

社会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一)物业管理法规政策不健全、操作性不强我市现有的《秦皇岛市物业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颁布实施至今,缺乏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和健全有效的政策法规,导致基层部门在处理物业管理纠纷上无具体依据。一是对物管公司缺乏明确的法制规范,对其监管缺乏有效抓手。目前对物管公司存在的管理问题,无法依据物管法规予以行政处罚,如个别小区物管公司在与业主产生矛盾纠纷后,随意对业主停水停电,引发业主上访。二是对业委会的权利和义务缺乏明确的法制规范,对其监管失控。业委会没有法人资格,只有权力没有义务或很少义务,政府无法对业委会进行有效的监管、处罚及规范。三是对业主本身的权利和义务缺少明确规范,个人利益与小区共同利益冲突时如何定义和化解。如小区停车位改造损害了小部分业主的利益却方便了大多数业主可不可行;部分业主欠缴物业管理费有没有损害到公众利益都值得探讨。业主自治意识淡薄。

(二)物管公司与业委会及业主的关系紧张、矛盾重重首先,物管公司方面,物管公司观念老化,摆不正自己与业主的位置,常以“管理者”自居,习惯于发号施令,使业主的地位和权益得不到保障。定位的偏差造成了业主与物管公司之间矛盾重重;部分物业服务企业与政府社区管理部门缺乏有效衔接,与公共安全、消防、联防、供电、供水等职能单位的协调机制不够完善,并普遍存在工作人员专业技术知识缺乏,人员素质整体偏低,经营效益差,在服务中经常出现道路、广场、停车场、绿地等公共区卫生状况不佳,垃圾清运不及时,安保措施不严密等现象,引发业主不满,及物业管理费收缴困难等问题。其次,业主方面,部分小区业主对现有物管公司不满,积极筹备成立业委会,其目的就是为了“赶走”现有物管公司,进一步加深业主与物管公司的矛盾;部分业主法制观念淡薄,加之法规不够完善,缺乏自我约束,只强调权利而忽视相应的义务,拒绝缴纳物业管理费。不愿主动缴费的业主感觉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可有可无,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实际好处,即使自己不缴费也可以享受物业服务企业的公共服务。第三,业主委员会成立难。目前,全市成立业委会的小区只占少数,且即使成立了业委会的小区也仍然出现许多乱象,业委会与物管公司因利益的博弈很难和平共处,且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物管公司为了更好的操控小区,不希望小区成立业委会,于是进行诸多阻扰,不配合、不提供小区业主资料及候选人信息等;业委会成员素质低,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物管公司与居委会及社区服务站的分工协作不到位物业公司与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是城市建设管理的最基层单位,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住宅小区居民日常生活迫切需要,不可离开的服务部门;又是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但同时这几方之间在小区日常管理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有的物业公司与居委会,因职责分工不明确,出现了经济利益之争、工作职责之争、服务设施之争,导致关系不够协调。有的小区还出现“有利的事抢着做,麻烦之事无人做,遇见责任‘踢皮球’”的现象,使小区的管理职责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在观念上,人们还习惯于将社会管理工作等同于行政工作,对传统行政管理存在路径依赖,不放心让市场主体承担更多的任务。在进行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时,看不到物管公司提供的基层管理服务普遍比其他社会组织更具专业水平,运作更高明、品种更丰富、服务更便捷,具备天然的竞争优势,而只是简单地将一些行政管理职责从居委会剥离出来,放到社区服务站里,却没能将包括物业管理等市场主体纳入基层管理体制的整体框图架中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对公共服务和管理资源作进一步的整合;二是在具体分工和操作层面上,社区服务站承担着纷繁的任务,其中类似采集信息、社区宣传、社区治安、环境卫生、部分社区服务等与物管公司向居民和业主提供的服务内容有高度的重合性和交叉关系,在管理上“撞车”与“真空”现象并存,由于两不相让、边界不清,从而造成反复上门扰民的现象,引起居民和业主的不满。

(四)老旧小区管理成难题在秦皇岛市旧城区大多数住宅小区缺乏物业管理,目前仍游离于物业管理体制覆盖之外。大量房屋公用区、庭院绿化区被任意占用,普遍存在私搭乱建、垃圾随意堆放等现象;部分房屋失养失修,设备残缺不全,道路、绿地、花园、广场、路灯等市政公共设施损坏严重;地上、地下管道不畅,时常出现污水四溢的情况;个别小区环境脏乱,小区出口大门洞开,人、车畅行无阻,人员混杂,失窃案件频发,居民苦不堪言,极大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

二、加快秦皇岛市物业管理发展,进一步发挥在基层社会管理中作用的措施和建议

(一)通过修订法规、建章立制、出台政策,使业主、业委会、物业企业之间建立良性运作机制首先,加紧修订法规及出台相关实施细则。明确业主委员会主体地位,使业委会获得法人主体资格,有利于公检法机关加强监管;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管措施应具实操性,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物业服务企业准入、退出和奖惩制度。其次,将物业管理费缴交情况纳入个人信用系统。同时将物业管理费欠缴案件作为简易类案件,由物业服务企业向基层法院申请支付令的方式,确保物业管理费欠缴情况进入个人信用系统的工作效率及权威性。第三,出台有关税收等优惠政策,支持物业服务企业的发展。在我国,物业管理是一种微利性行业,其规模效益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出台有关政策和积极引导,加速行业的转型升级,支持口碑好、业绩佳、实力强的物业服务企业收购吞并小型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市场化手段淘汰资质差、管理混乱的企业,促进物业服务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品牌化发展。此外,比照新办企业,减征或免征物业服务企业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或者适当调低营业税税率。对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达到一定标准后,视物业服务企业对社会公共事务贡献程度确定税收优惠比例。

(二)促进业主委员会建立,发挥积极作用充分发挥业主委员会的作用,对具备建立业主委员会条件但还没有建立的,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给予帮助指导,推动落实。凡具备建立业主委员会条件的,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法律有关规定,会同开发建设单位、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辖区派出所制定业主委员会组建方案,组织召开业主大会或业主代表大会,协调、指导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并由市、县物业管理主管部门备案登记后,在物业管理活动中代表全体业主依法开展活动,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认真履行《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的五大职能:选聘或解聘物业公司,监督物业公司的日常活动和小区管理经费的使用,对管理服务提出批评和建议,依照有关法规和物业管理合同监督物业公司服务好小区。

(三)发挥政府引导职能,明确职责分工要用法律法规来明确居委会和物业公司的职责,指导和规范其工作。这是避免二者产生矛盾的首要条件。同时,政府积极引导物业服务企业、居委会各基层服务组织通力合作、协同工作。明确物业管理主管部门,抓好社区组织体系和社区主任及小区业委会队伍建设,街道切实加强对社区工作的指导,着力推进社区物管工作。各街道基层组织要加强对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的关心和支持,将物业管理与创建和谐社区等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充分运用物业管理平台进行组织、教育工作,与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开展消防、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宣传,使住宅小区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和基层公共管理形式创新的典范。

(四)充分发挥物业服务企业近水楼台的优势,政府所需要的基层信息由物业服务企业单一采集、法定提供住宅小区、楼宇大厦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与其对应的物业服务企业是最基本单元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网格员”。为此,充分发挥物业服务企业具有掌握第一手基层信息的优势,政府所需要的基层信息实行由物业服务企业单一采集、法定提供,改变过去多头采集造成扰民的做法。从立法层面、健全机制着手,解决基层信息的采集和管理问题:明确赋予业主、租户及其他人员应主动向其所对应的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登记有关基础信息的义务;同时,物业服务企业应承担掌握社区各类设施及人员基础信息的责任,定期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政府部门的职责主要是做好监管和督查工作,将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社区或楼宇基础信息服务的责任纳入资质考核内容,强化动态督查和考核,对物业服务企业提供信息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核实,作为对物业服务企业资质认定的一项重要标准和奖惩依据。

(五)鼓励物业服务企业成立便民服务类社会组织,向居民提供日常的专业社区服务物业服务企业作为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息息相关的行业,长期以来已经在社区里开展了一些文体活动和便民服务,取得了一些经验,应趁此形势向社会企业转型,除了承担传统物业管理外,还可利用其24小时贴近居民的优势,更好地处理社区关系和社区事务,提供更专业和优质的社区服务,如居家养老、日间照料、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网购服务等,以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改善与业主的关系。政府给予政策支持与奖励,从而稳定这支社会管理的骨干力量。

(六)完善配套,综合整治,推动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开展加大对老旧小区的整治,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旧住宅小区增建必要的物业管理设施,可享受旧城改造的优惠政策,土地规划等部门要给予优先审批。承担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综合整治任务的物业服务企业,税务部门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转变业主的物业管理消费意识。借鉴国内其他地区的一些先进经验,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管理的范畴,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可以整合各部门的管理资源,争取辖区物业服务企业的共同配合,尽快改善老旧小区的管理状况。

(七)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搞好物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物业企业经理、部门经理、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同时,物业服务企业还应根据情况和工作岗位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基础作业层人员进行短期专题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社会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1.1水权争夺升级晋中市的水资源严重缺乏,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的1/6,且分布不均,平川农田灌溉面积占全市85%,水资源量仅占34%,这就造成了平川地下水超采、河流取水工程过多的问题,尤其春浇时节问题更加突出。近年来,地表水的争夺日趋激烈,从村与村之间升级到乡镇与乡镇、县与县之间的争夺,水权逐渐成为全市水利热点和社会矛盾焦点。

1.2机井管理粗放晋中市的河流大多为季节性河流,灌溉保证率过低,机井灌溉逐渐成为农田水利的主导,2012年全市机井眼数9956眼,井灌面积156万亩,占到有效面积的70%,但95.6%的机井集中在平川,形成大面积超采区。全市机井管理存在产权类型繁多、管理主体良莠不齐、制度不健全、不安装水表等诸多问题,这种粗放式的管理给水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

1.3专业人员缺乏乡镇水管站、供水管理站、农民用水户协会、抗旱服务队是保障农田水利的基层组织,然而全市均存在人员缺口大、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的问题,较低的待遇难以吸引优秀的人才,据统计全市基层水管单位本科生比例不足1%。这使得工程维护不专业、不及时,造成了故障率高、利用率低,实际寿命大打折扣的问题。

1.4行业发展滞后2009年晋中市现代农业园区正式启动,至今全市的现代化农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经济效益在山西省名列前茅。现代化农业给农田水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全市水源调配还不灵活、供水管网未形成、末级渠系不完善,制约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同时信息化建设还刚刚起步,信息收集处理没有系统化,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农田水利的社会管理急需创新和完善。

2思考与建议

2.1依法建设农田水利从法律法规来讲,《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等法规的出台,都对相关领域的建设与管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农田水利作为国家保障民生的重要领域,缺少针对的法律法规,这不利于其健康发展,出台针对农田水利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

2.2提高基层水利服务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是支撑水利事业发展、保障水利工程持续稳定发挥效益的重要基础环节,是农田水利社会管理的关键所在,我们应乘着中央一号文件和水农〔2012〕254号指导意见的东风,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起来,让它更好的为农田水利服务,加快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

2.3加强技术教育培训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是数量多、种类多,因此管理主体也是繁多且分散,对管理单位的人员进行统一的技术教育培训,可以大大提高工程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发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使每一个工程都能够发挥应有的效益。

2.4专业化职业化管理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集中供水站、灌区水管站等组织形式,可以让农田水利能够集中管理、整合资源、合理调配、统筹兼顾,在保证工程效益发挥的同时,形成了一股股强有力的服务团体。在将来,我们还可以建立农田水利从业资格制度,向专业化、技术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2.5引入价值工程理念引入价值工程分析理念,把农田水利与成本、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通过有组织的创造性工作,寻求用最优资源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改革和创新农田水利发展与管理机制,构建管理体制健全、机制合理、服务到位、监管有力的农田水利管理体系,增强水利可持续发展能力,探索并逐步建立农田水利建设的长效管理和运行机制。

3结语

社会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一)全面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是保障农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农村社会管理是以广大农村为管理载体,以广大农民为管理对象,以为广大农民提供可以满足他们生产生活需要的各项服务为基点的社会管理形式。社会稳定的基础在农村,农村社会管理的核心就是改善民生、赢得民心、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农村社会管理形式的优劣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能否全面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切实解决三农的问题。只有进一步转变管理的思维方式,提高服务群众的意识,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农民群众提供一个更优越的生活和发展环境,在切实保障最基本的生存权的基础上谋求更高级的发展权,才能保障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受侵犯。

(二)全面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是推进城镇化、一体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国家全面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广度不断拓宽,政策不断健全,方式不断创新,成效不断显现。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农村社会管理问题的缺失。农村中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变得日益明显,农村的发展成为整个社会管理最为薄弱的环节。因此,在当前的环境下需要不断创新与农村社会相适应的管理工作模式,引入多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农村社会管理的工作,用切实有效的工作来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的效能,以确保农村社会朝着良好的势头不断向前发展。

(三)全面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是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的有效探索随着城镇化和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农村工作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存在着农民群众在转型背景中增收难、创收难,不能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资源,“空巢”和留守儿童家庭增多致使农村管理形势复杂多样,生存环境恶化和不安定因素增加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合理、有效、及时的疏通并加以解决,久而久之,由这些问题带来的后果将很有可能引起农村社会的“变质”,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因此,针对以上问题,迫切要求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方式。在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找准问题切入点,及时解决问题,应对危机,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因素消灭在萌芽阶段。

二、全面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若干对策构想

(一)强化农村社会管理职能农村社会管理是整个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而以服务为中心进一步强化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是现阶段的主攻方向。从当前的迫切需要来看,基层政府在加强党支部和村委会建设的同时,需要在农村社会管理中充分的发挥以下社会职能:第一,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由于受城乡发展差异的情况限制,农村的教育水平和城镇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需要加快“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适当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同时要加大师资力量的配备;另外,加大发达城镇扶持落后农村的帮扶政策,也是提高农村教育的有效举措。第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农村的实际需要和农民的意愿,来确定重点支持建设项目。第三,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出台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同时出台各项细则,使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覆盖,做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有法可依。第四,完善农村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随着农村社会在整个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家对农村各项公共事业的投入也不断增加。基层组织在领导资源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农业科技、群众体育等方面要使农民群众享受到切实的利益。

(二)正确理顺乡镇与村委的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的发展重点需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管理并重。针对这样的情况,急需解决的是农村基层政府管理理念的变革,乡镇政府要做到具体的权力下放,使村委会真正成为乡镇政府为村民服务的组织机构;使农村社会管理工作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这对有效构建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和谐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乡镇政府要根据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的原则,建立一套运转顺畅、决策科学、执行迅速、监督全面的政府管理运行机制,以规范村委会在管理本村活动中的行为,避免由于过度权力的下放造成的“绝对民主”而产生管理职责不清和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三)创新管理主体,推动“多中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形成十八大报告《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中提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思想理念,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旨在形成多中心主体格局,要从单一强调政府主导作用向社会共同治理转变,从旧有的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因此,在管理主体创新中,要推动“多中心主体”的农村社会治理格局的形成,以适应农村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变化。只有实行多中心主体管理,才能分散政府的责任,减少政府全面管控的风险,才能激发农村生产经营的活力,提高社会主义民主。当前,在农村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需要逐步推动实现多中心主体格局:第一,加强农村社会管理,需要发挥好农村基层党委的领导模范作用。由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处于农村社会管理的最前沿,因此发挥农村党组织对农村社会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党组织的领导模范作用,并不是由党委全面管理农村的各项事务,这种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目前农村的工作现实。有效的做法应当是在村委和党委工作中分清各自的职责。第二,强化村民自治的作用,发挥好村民的主体力量。在农村社会管理的过程中,仅靠村委会干部来进行管理是很难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有效促进作用的。要实现好村民在农村社会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就要把农村社会管理的权力交还给广大村民,强调村民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好村民参与农村社会管理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农村社会管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创新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法随着农村社会管理内容的不断向前发展和深化,农村多中心管理主体的建构、管理对象的丰富化,原先的仅仅靠“村两委”用行政方法进行管理的工作模式已经无法解决农村社会管理发展的现实问题,农村社会管理方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当务之急,重点在运用信息科学技术、创建系统的网络管理系统,创新管理手段和方法。第一,积极运用信息手段进行农村社会服务管理,重点是加强社会管理基础工作,打破部门和部门之间各自行政以及信息封闭的僵化格局,要做好网络信息收集、更新、维护工作。第二,加强电子政务和网络信访平台的建设,向民众提供方便快捷、透明的服务,打破传统的低效的群众上访的模式,利用网络的手段,使民众的诉求得到快而好的解决,这对提升政府综合行政服务能力形象至关重要。第三,建立针对性强的三农问题网站和电视频道,对群众反映的农村经济社会生产问题进行指导和处理,形成政府与群众积极交流的局面。第四,加强信息网络全面化管理,建立市、县、镇三级网络交流平台,通过分级管理,强化网络发展引导,引导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建设,明确系统管理网络中不同管理主体的工作责任,使各种信息及时有效地在系统管理网络中传递,对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通过这种方式的构建,提高各管理主体社会管理的效率。通过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手段和方法,发挥信息科学技术在农村政治管理方面、社会文化管理、农业社会经济管理方面的作用,对全面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新农村科学化建设起到很好的积极作用。

(五)改进村委会的选举工作,健全法制化建设鉴于我国实行村民自治以来的传统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本解决,而近些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新问题又接踵而至,使得村委会的选举工作面临更为严峻的问题。因此,针对当前村民选举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提出可行的对策,以促进村民民主选举工作的积极健康发展。这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村委会的选举工作。具体实施中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来确保村委会选举的质量和有效性。一是规范村委会的选举流程。村委会的成员必须依法由村民集体选举产生,乡镇政府、社会团体、宗族以及个人不可以随意干扰选举会场,以及指派、撤换村委会的成员。二是要做好选举后续工作。成立由村民和村干部联合组成的村民监督小组,以强化对村委会成员民主监督,防止村委会的成员利用手中的权力来获取不正当利益。三是加强对村委会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乡镇政府党委对村民委员会的领导作用,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体制,对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力量对选举结果的监督。四是加大对选举中贿选行为的查处力度。2009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中发办〔2009〕20号文件)中规定:“在村民委员会选举过程中,候选人及其亲友直接或指使他人使用财物或者其他利益收买本村选民、选举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候选人,影响或左右选民意愿的,都是贿选。”因此,要严肃查处选举工作人员违法违纪的行为,以确保村委会选举工作的“合理、合法”进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化成果。总之,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不断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工作,有利于保障村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社会主义的法制正义,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三、结语

社会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要纠正村庄环境整治的理念错误、目标偏差、重心错位,根本的出路在于重新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农民建设自己家园的主人翁意识和首创精神;必须矫正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促进乡村区域科学发展,实现乡村“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的当代重构;必须实现村庄环境整治的乡土回归,重构乡村聚落“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机理。

(一)主体回归———进一步明确乡村治理的农民主体地位,激发主体创造性在规划设计上,须在调研—制定—实施—维护的全过程逐步恢复农村原有的自治机制。普及基本的营建知识,逐步建立和完善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以及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在管理维护中,要借整治行动系统性地制定后续政策,建立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卫生的责任机制,经常性地开展“卫生庭院”、“文明户”等群众性的活动,促进新农村建设走上规范自治的轨道。在强村富民上,要立足农民自愿发展“城需型”产业,促进“产村相融”。充分发挥苏南地区城乡一体化的优势,鼓励乡村提供多元化的休闲消费产品,成立能为村集体增加经济能力、为农户增加收入的多种合作社。这样不仅可以缓冲“靠天吃饭”的农产品生产风险,并且也可以避免城市工业进村所引发的环境污染和市场风险。

(二)内涵矫正———进一步明确乡村综合发展的长期思路,激活整体生命力农村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精神文化是一个整体系统,不能人为割裂。人、自然、建筑、精神、文化、经济本是一个生命体,只有独立的规划和建设,系统就不存在,新农村建设也就很难做得有完整性,也就谈不上新农村建设的生命力。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建设,应当立足于乡村文化价值传统,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的当代重构,实现经济特色发展、社会自治管理、环境乡土宜人的综合目标。从而真正实现“乡村是城市的梦想,是城市最后的心灵家园”的美好愿景,以此激发出蓬勃持久的生命力。

(三)乡土重建———进一步明确乡村环境整治的根本特点,激发聚落归属感务必扭转当下乡村建设都市化、景区化的倾向,尊重和体现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特征,实现乡土回归。首先,应该充分尊重现有的居民点布局特征,切忌通过拆并村庄来建立规模较大的居民集中区[4]。其次,建设与整治进程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曾经讲过,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要用30至50年时间,这是实事求是的科学判断。再次,必须尊重乡村资源环境特征和乡土文化特点。要做到“垃圾不出村、污水不入河”,“河里有鱼、树上有鸟、地上有虫”的目标[5]。在建设中尽量选用乡土材料、植物,杜绝非功能性造景。施工队伍和劳力也尽量从本地筹集,这样不但有利节约,还能提高村民的主人翁意识。

二、实践:无锡市阳山镇朱村整治全过程的规划设计探索

在无锡市阳山镇朱村等村庄环境整治试点中,由规划设计单位、大学研究人员合作,以“深入乡村地区的社区工作方法和互动式的社区规划过程”,在“村庄整治中实施农村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的规划融入”这一课题上作出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

(一)创新整治工作组织体系1.自主与规范的工作组织村庄整治由镇村两级推动实施,牵涉到镇长、建设站长、所在村村民主任(支书)、村民代表,以及全体村民的工作,客观上存在“决策协调”(镇长—村干部)、“实施协调”(站长—村干部)、“利益协调”(村民—村干部)三重主要的协调关系,村干部是一切工作的“中枢”。“以村干部为中枢”的工作机制,有利于工作计划部署、沟通协调、定案决策。人、财、物的使用调度都依托村干部及其领导的村委会班子而开展,责任与信任既是压力也是动力,这个过程本身也提升了村一级自治组织的凝聚力,同时也加强了基层组织与村民的沟通与信任。设计单位则成为这一机制中的信息汇总和方案会诊的平台,起到了“辅助决策”的作用。2.科学与民主的编制工作组织一是实现了多专业力量的融合(见表1)。二是在方案决策上,通过不下十轮的多类型方案论证程序,充分吸纳了各层次各方面意见,使得整治工作更加科学合理。三是规划设计、研究人员以及镇相关专业人员驻村工作,使得所有问题能够在现场协商解决,并且整个过程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更能满足群众意愿。

(二)整治中的规划技术支持1.推动促进有效的公众参与具体搭建了一个“村庄整治交流平台”,落实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成员包括村委会、规划设计团队、有文化的长者和建设单位,是整个村庄整治的组织者;第二层次的成员主要包括村民小组组长和村内党员,负责向上反映村民意见、向下传达整治工作方案;第三层次成员是全村各户村民代表。工作中他们还充分利用了QQ等信息交流工具与平台。根据工作深度和工程推进情况,在各个层次的平台有序进行交流,既能够有效采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减少无谓的争执和反复,提高工作效率。2.GIS信息库建设辅助各项决策以“村民主体”为导向,细化现状调研,绘制“一库一图一表”。以户为基本单元,开展问卷调研,并结合访谈等形式,对各农户的生活情况进行详实的调研,并借助GIS软件,建立每家每户的“村民信息档案库”。详细标识房屋、围墙、场地、树木、菜地、彩钢棚、家禽养殖区等空间的位置和尺寸以及实际使用农户,明确各类“空间要素”的现状实际权属分布情况,这有利于整治中对相关产权问题的处置和补偿政策上的综合协调,也能形象化地反映各家各户对规划目标的现实需求。3.当好乡土景观的专业宣传队一是在踏勘调研中挖掘特色、构思方案。如在阳山镇朱村整治中项目组不但摸清了每一棵树、一眼井、一方菜园的情况,还掌握了村民全日生活作息情况。并通过与文化站、村干部、村内长者和普通村民的访谈,理解农村产业经济、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的特点,尽量避免方案“水土不服”的问题。二是广泛发动村民参与整治工作以保持村庄特色。如家前屋后、排水沟渠环境清理,自家违建拆除和房屋修缮。比如在村庄内部留下“微田园”,房前屋后、前庭后院,栽瓜种菜,鸡犬之声相闻,既具有实用价值,又保有农村特色和乡村生活的情趣。三是材料工艺的乡土保持。尽量利用好村庄拆除中大量的建筑材料和农村自有的材料。

(三)整治后续长效管理1.整治中实现后续治理机构和章程的完善围绕规划实施搭班子、定章程。在具体实施中,明确划定权责清晰的管理范围边界,明晰界定村庄内农户“私有空间”、“半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的界限。重点对“半公共空间”的使用进行明确的界定,激发农户对该区域的自我管理热情。同时又明确了各类空间的整治内容、责任主体,区分村集体统一整治和各家各户自行整治的内容,并明确整治结束后长效管理的责任主体,使村民在村庄整治工作一开始就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这种划定空间整治责任的“包干区”方法得到了当地媒体的大力宣传。2.村民自治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了后续长效管理,配合规划实施和后续维护出台了“整治与管理责任书”,明确村集体统一整治的内容包括墙面粉刷、空调外机包装、储物辅房整治、屋前平台铺地整理、篱笆安装等;住户自行整治的内容包括屋边杂物清理、配合拆除彩钢棚、转移家禽养殖地点、菜园和场地长效管理等。在这次村庄整治活动中,广大村民还接受了一次村镇建设知识、乡村旅游知识、集体议事知识等相关内容的学习,掌握了新的信息,提升了审美情趣;通过镇政府组织的先进样板村考察不但开阔了眼界,而且激发了自我发展、自我治理的热情。3.村庄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发展在村庄整治进程后期,不少农户看到了环境改善后带来的农家休闲经济机遇,同时借“靠近城镇、紧邻度假区”的区位优势,开始筹划发展农家乐和林果采摘旅游。村委组织全面规划乡村旅游发展,并将产业发展、队伍建设、村民培训与村庄规范化管理系统考虑,这为今后乡村产业发展摆脱传统的工业企业依赖,全面改善农村大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现代化意识,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