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藏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调适范文

藏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调适范文

时间:2022-02-14 08:29:35

藏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调适

一、藏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适应性调整和改变

(一)藏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场所———寺院

寺院的变化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体现:硬件方面主要指寺院的规模、建制和对现代要素的吸纳;软件方面主要指教育内容的变化。寺院的规模与建制不仅仅是寺院面积的大小,更为重要的是寺院现代建制的变化。从9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与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深化,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事业不断发展,为了更好地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国家与当地政府部门一直非常重视藏区寺院的修复工作,近些年来更是在此方面加大了力度,同时还加强了寺院周边的交通和配套设施建设。许多寺院借此机会不仅扩大了寺院的建筑规模,还翻新和维护了庙宇僧舍,寺院的建筑风格也越来越现代化。

作为藏族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场所,近些年来,寺院对现代传媒和交通工具的吸纳程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电脑、电视、传真机、汽车、手机等在寺院已经司空见惯。我们在对昌列寺与理塘寺的调查中得知,目前寺院的大殿内都配有电视机,僧侣每周有两天看时事新闻,这对于扩大他们的眼界与了解国内外时事政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寺院的办公室都配有打印机、传真机、摄像机等先进设备,还建立起了自己的门户网站,并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其网站进行维护。昌列寺内安装有连接各个楼层的电梯,还安装了先进的供暖系统,使僧侣在藏区非常严寒的冬季也能有较为舒适的学习环境。现代电教化设备如录音机、录像机、内部广播器材、投影机等设施一应俱全,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得佛学学习更加方便、更有效率。除此之外,远程教育的开展,可以有效地克服藏区交通闭塞、地广人稀等困难,使跨寺文化交流更为便利。昌列寺闻思讲修院拥有自己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高僧大德利用现代化方式讲经传道,还利用市场上的音像制品等作为讲经的媒介,将佛教中的教义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深受藏族百姓的欢迎。

除了继续保有佛教经典教育,寺院在教育内容上也做出了必要的改革。在课程设置的比例上,经典课占70%,文化课占20%,政治课占10%。具体来说,除了传统经典、因明、工巧的学习之外,僧侣可以学习学院开设的时事政治、政策法规等内容,开展了“西藏历史与现状”、“近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政策法律”等课程。这种安排应现代化要求而产生,非但没有和传统寺院教育重视佛学理论学习的优良传统相冲突,反而因为全面提升了僧侣的素质,使其贴近新时代藏族百姓的宗教需求,从而更能将藏传佛教的优秀文化发扬开来。政治课的设置,使寺院及时了解到国家的各项政策,促进了寺院、僧侣和政府部门的沟通交流。在语言学习方面,僧侣对藏语、汉语、英语三种文字都需要进行学习,这无疑增加了他们与各种语言人群的交流技能。

(二)藏族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僧侣

僧侣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知识构成的变化和对现代教育的态度的变化方面。在传统社会中,藏族孩子自幼到寺院里接受教育,虽然学成之后能自食其力,并能给整个家庭带来荣誉感,但是这种教育模式也有与社会分隔开来的弊端。进入新时代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现代教育在藏族社会普及开来,现代教育和传统寺院教育一道,成为支撑起藏区人才培养重任的重要教育模式。我们的调查发现,目前大多在寺的僧侣在入寺之前接受过系统的现代教育,平均年限约10.2年,而且与接受寺院教育的平均年限12.6年有不断缩小差距的趋势。这说明在党和政府相关政策的正确引导以及现代化背景下,僧侣不再仅仅接受传统的寺院教育,现代教育也成为了他们在入寺之前接受的重要的教育方式。僧侣在佛学经典上的学习一如既往,但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些符合现代化社会要求的科学知识,这有利于从内部增强藏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现代化适应性。僧侣对接受现代教育的主观态度可分为积极支持型和保守型两类。总的来说,一小部分上了年纪的僧侣由于从小就在寺院出家,对现代教育不太了解,因此对重新学习新的知识也持较为保守的态度。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访谈记录的片段来了解:我很小就被父母送到寺院里当喇嘛,当时还小,什么都不懂,没有上过学读过书,现在说的汉语都是我年轻时自己学的,这些年来国家经济发展不断壮大,外面的新事物也大量地涌入进来,我是什么都想学啊,但现在年龄大了,赶不上了。

———一位63岁的僧侣这位僧侣的“心声”是很具代表性的。他虽然对现代教育的态度比较消极,但主要原因是“年龄大了,赶不上了”,而非认为现代教育与寺院传统教育冲突。如这位僧侣一样,调查中,大部分年长受访对象并未视现代教育为虎狼,只是因为对自身不够自信才采取回避和观望的态度。较为年轻、受现代教育程度较高的僧侣则认为,寺院教育与现代教育可以取长补短、互为辅助。持这种符合时展潮流的观点的人数占僧侣群体的大多数。从这一情况来看,藏族传统文化教育,也就是寺院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出现总体上是支持和欢迎的,这为藏区知识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创造了一个和谐的环境。对于学习现代知识有困难的僧侣,政府、寺院和社会应多多给予照顾和鼓励,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寺院在教育上的新要求。

(三)藏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支持力量———信众

信众为寺院教育提供了稳定持久的经济和人力支持,他们对寺院和僧侣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变化的看法是值得重视的。调查表明,不同年龄段的信众对于僧侣是否应该使用现代传媒与现代化设备的态度有明显差异。如表2所示,绝大多数的信众对僧侣利用现代工具学习、生活表示接受,但不同年龄段的接受程度不同。处于20~40岁之间的中青年接受程度最高,他们大都认为现代化工具对于寺院传统教育的传播与发展很有帮助,僧侣在寺院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时不仅要关注佛法的学习,也要更加注重方法与手段,因为只有通过更加有效的方式、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对于年轻人接受程度较高,年龄大的信众就不太能够接受这种情况。年龄大的信众思想比较保守,虽然他们承认现代化工具和信息有其有益的一面,但也表示了其对于年轻僧侣的学习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的担忧,这种担忧也是有道理的。现代化是一把双刃剑,随它而来的不仅仅只有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不良的思想和信息也会涌入人们的生活。总的来说,在访谈中,大部分信众认为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新生事物,但如何利用现代化工具和信息是非常关键的。由此也引出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提高信众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倡导积极健康的观念,杜绝有害的东西,保持藏区信仰社会的纯洁性及藏族社会的和谐安定气氛。只有在规范、合理的引导下正确地把握和运用它们,才能让藏族传统的寺院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小结

藏族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做出了适当的调整,这种调适既保存了寺院教育中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借鉴和吸收了现代社会中的先进的成分。寺院不断更新自己的面貌,既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合理改良了寺院规模,翻新了寺院建筑,也将现代传媒、通讯工具和科技设备广泛吸纳入寺,使藏传佛教文化的延续更具物质上的保障。寺院还尝试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来组织教学,这对提高寺院教育的效率、增强寺院教育的活力是十分有利的。

僧侣群体在现代化潮流影响下做出了较为积极的调适。传统社会中,僧侣只接受寺院的佛学理论教育,并以此为中心展开修行和实践,能够接触到现代科学和常识教育的机会不是很多。现在,因为义务教育的不断普及,很多人在入寺出家前可以接受现代教育。调查表明,僧侣接受寺院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年限差距正不断缩小;虽然不同年龄与受教育程度的僧侣对现代化要素的接受程度不同,但总体来说僧侣群体对现代知识持比较开放的态度。通过对自身知识构成体系的更新,僧侣群体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增强了适应新时代各类新生事物的能力。绝大部分受访信众都对藏区社会教育制度、教育形式的新变化表示了肯定和支持。虽然年长的信众对僧侣接触现代化工具的现象流露出一定的担忧情绪,但也并不是激烈地反对这种改变。很多人强调,如何合理地利用现代化所带来的技术设备,以及如何正确地对待科技时代各类信息快速传播的情况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因此,加强正确引导,规范管理监督机制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作者:郭潇嵋陈昌文臧肖单位:四川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藏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调适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zhwhltzz/63853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