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少数民族妇女就业研究范文

少数民族妇女就业研究范文

时间:2022-07-25 04:35:52

少数民族妇女就业研究

《西北人口杂志》2014年第三期

一、甘肃主要少数民族妇女就业的特点

1.甘肃主要少数民族妇女就业的行业分布妇女就业的行业结构是指妇女就业人口在各行业中的分布,它包括某一行业性别比例和某性别的行业构成两方面的内容,某一行业性别比例指同一行业中不同性别就业人口的比例;某性别的行业构成是指同一性别人口的全部就业人口在不同行业中的分布[8]。本论文将从甘肃少数民族妇女的行业构成分析妇女就业的行业结构。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从19个行业中选取有代表性的7个行业的数据资料,它们分别是农林牧渔业、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教育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根据甘肃省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我们可以看出甘肃少数民族妇女人口的就业行业结构有以下特点(如表1):(1)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妇女在业人口集中在农林牧渔业根据甘肃省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妇女在业人口集中在农林牧渔业,少数民族妇女在农林牧渔业的就业份额达到76.69%,甘肃10个少数民族有7个少数民族妇女在农林牧渔业的就业率在70%以上,他们分别是回族、藏族、东乡族、土族、裕固族、保安族、撒拉族;低于70%的民族有3个他们是哈萨克族、满族、蒙古族。在农林牧渔业中就业比例最小的是满族,为8.33%;最大的是东乡族,比例高达94.6%。(2)甘肃主要少数民族妇女基本上没有自己的优势行业从国外妇女就业的发展情况来看,都有妇女占较大比例的就业行业。在发展中国家,除农业外,妇女从业的主要行业为化纤业、服装业、电子工业和食品加工业等劳动密集行业,这些行业因此被称为“妇女行业”[4]。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看,甘肃大多数少数民族除在农林牧渔业中的就业分布比例较高外,其余各行业的少数民族妇女分布比例都很低,可以说少数民族妇女基本上没有自己的优势行业。

2.甘肃主要少数民族妇女职业分布状况妇女的职业结构是妇女人口在职业上的分布情况,从社会学角度看,劳动者的职业结构所体现的是人们在社会中的劳动角色的分配关系。由于职业所拥有的社会经济地位资源(如权力,工资,晋升机会,发展前景,工作条件等)不同,每个职业在各种职业中的相对地位亦不同,职业间存在着高低不同的地位差别,由此决定了职业具有社会分层的功能[10]。因此,社会学认为职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人们的社会地位结构。根据甘肃省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甘肃主要少数民族妇女的职业分布有如下特点:(1)少数民族妇女中的绝大多数人口在农业部门工作甘肃主要少数民族妇女除满族和哈萨克族之外,绝大多数妇女从事的是农业活动(如表2),如果我们做如下比喻:农民—低级蓝领职业,工人—蓝领职业,服务人员、商业人员、办事人员—低级白领职业,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白领职业[10],那么甘肃主要少数民族就业妇女的职业构成以低级蓝领职业为主要标志,大多数少数民族妇女的职业地位偏低,但满族和哈萨克族妇女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分布比例最高,和其他少数民族妇女存在很大差别。(2)料理家务是少数民族妇女失业的主要原因由表3可以看出,在造成少数民族妇女失业的各种原因中,料理家务是最主要的原因,其中回族、哈萨克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妇女因为料理家务而失业的比例都在40%以上,而这几个民族都是整体发展水平较落后的民族。

二、甘肃主要少数民族妇女非农产业就业率的因素分析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甘肃10个少数民族妇女在农业部门的就业率的差别是很大的,最高的东乡族达到94.6%,最低的满族才达到8.33%,差别达到20多倍,那么,在甘肃大致相似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下,实行统一的经济社会制度和国家政策下,为什么处于同一地域的少数民族妇女的就业结构会存在如此大的差异?一些学者研究认为我国人口的就业结构与人均GDP、城市化率、人均受教育水平等因素之间都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6]。根据以上分析,在参照借鉴已有的就业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甘肃少数民族妇女人口的经济社会特点,并考虑相关数据的可得性,本文构建甘肃主要少数民族妇女就业的如下计量经济模型:将甘肃各少数民族妇女的非农业就业率假定为因变量Y,a为常数项,代表不可观测的各种因素(如地理因素,历史因素,宗教因素等),b为待估参数,X为解释变量,其包含四个可能的因素X1、X2、X3、X4,其中X1为妇女受教育年限综合均值,X2为各地的城市化率,X3为妇女的一孩生育率,X4为妇女人口的未婚率。我们将甘肃各少数民族妇女非农产业就业率和城市化率、一孩的生育率、妇女的未婚率的情况整理统计如表4。

三、分析结论

我们在借鉴已有的就业结构变动模型和相关的经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甘肃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结合甘肃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构建了甘肃少数民族妇女非农产业就业比例的“线性回归模型”,并说明了各因素对甘肃少数民族妇女非农产业就业比例的影响程度,主要结论如下(如表5、表6):

1.甘肃少数民族妇女非农产业就业的比例与该地区妇女的受教育年限综合均值的存在很高的正相关性

如表5,在相关分析的结果中,甘肃少数民族妇女非农产业就业的比例与本民族妇女的受教育年限综合均值的存在很高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少数民族妇女行业层次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妇女自身素质的提高,少数民族妇女由于受所处地域、观念、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所限,能够接受的教育和职业培训是十分有限的,这严重地制约了她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活动,只能被束缚于低级的的行业部门。而满族妇女人口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妇女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她们的受教育年限均值达到了11.9年,即每个妇女平均接受了接近12年的教育,相当于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因此满族妇女能很顺利进入非农以外的产业就业。

2.甘肃少数民族妇女非农产业就业比例与该地的城市化率存在很高的正相关关系如表5,甘肃少数民族妇女非农产业就业比例与该地的城市化率存在很高的正相关关系。这和我们之前的估计是一致的,少数民族妇女在高层次行业就业比例的提高,还依赖于该地整体经济的发展,即随城市化率的提高,能够为少数民族妇女提供非农产业就业的机会和岗位,这样,更多的少数民族妇女才能从农业产业向非农业产业转移。

3.甘肃少数民族妇女非农产业就业比例与该民族妇女一孩生育率呈正相关关系由于妇女承担了人类繁衍的任务,在妇女的一生中,生育子女、从事家务劳动占去了她们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一地妇女生育的孩次数很高,妇女接受教育或从事家务劳动以外的机会就会减少,从而妇女从事非农产业的比例就会下降。少数民族妇女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观念的影响,生二孩、三孩的比率是很高的,使得这些妇女被束缚于家务劳动的几率增大,在表3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各种造成少数民族妇女失业的原因中,料理家务都是最主要原因,而且该民族发展程度越低,在家料理家务的妇女人数就越多,因此,生育多孩也是造成少数民族妇女失业和低层次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4.甘肃少数民族妇女非农产业就业比例与该民族妇女未婚率呈正相关关系这个因素与前面所述的妇女一孩的生育率造成少数民族妇女失业和低层次就业的情况基本类似,很多妇女在结婚后都承担起料理家务和抚育孩子的家庭重任,而不再出去工作,尤其在农业部门以外的部门工作,经回归分析的数据可知少数民族妇女的未婚率与她们在农业部门的就业率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未婚的少数民族妇女由于没有家庭负担,可以通过外出打工等渠道从事非农产业行业,从而降低她们在农业产业的就业率。另外,由于人口在一、二、三产业中的就业比例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在本部分中我们只选取了少数民族妇女在非农产业就业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由妇女在非农产业就业率的影响因素可以推出妇女在农业部门的就业比例的影响因素,这里不再赘述。另由于统计资料所限,不得不舍弃人均收入水平、甘肃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以及各地妇女的年龄结构等重要变量,如果加入这些变量,也许得出与本文有所不同的结论。

四、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我们的分析,针对甘肃少数民族妇女就业的具体状况,我们主要提出以下的政策建议:

1.大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全面调整产业结构甘肃大部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都较为落后,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第一产业占了较大比重,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很少,这样的产业结构决定了甘肃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劳动者大多数只能从事农业生产。要使少数民族妇女的就业结构有较大转变,就要适应经济的发展,加快民族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如可以很好地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绿色农业,发展各种农牧产品深加工业,延伸农牧产品的产业链;还可以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特色旅游、以及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为少数民族妇女的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在实现各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中提高并改善妇女的经济状况和就业状况,促进妇女的发展,逐步提高妇女的经济参与能力。

2.大力提高甘肃少数民族妇女的文化科技素质文化科技素质低下,是造成甘肃少数民族妇女经济社会地位低下的内在原因。要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参与经济、政治生活的能力,治本之策在于提高她们的文化科学素质,开发其智力资源。要尽力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环境,针对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的教育经费匾乏、教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以及因落后观念和家庭贫困而造成大量儿童尤其是女童失学、辍学的现实,要在继续开展“希望工程”的基础上,全面实施科教扶贫战略,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努力改善教学条件和教育环境,促进甘肃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还要根据适龄妇女的文化程度,深入开展青壮年妇女的职业技术培训工作,逐步提高少数民族妇女的文化知识水平。

3.更新妇女自身价值观念,树立文明进步的妇女观政府部门要努力营造尊重妇女、维护妇女权益的社会氛围,使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少数民族妇女需要走出家门,放弃以往‘女不主外’的旧观念,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需要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逐渐树立新型的价值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人才观念,积极学文化,学习一切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的知识和文化。如云南路南石林的彝族妇女和大理洱海边的白族妇女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带动下,学会了用英语、粤语为游客导游,推销民族传统产品,招徕生意。在告别封闭走向市场的过程中,许多妇女发现男人能做的事,女人也一样能做,成功不只是属于男人,市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善于寻找,善于发现,妇女是大有作为,能够摆脱贫困状态的。因此,克服儒弱、依附和自卑心理,解放自己,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四自”精神,发展现代意识,树立竞争观念,是少数民族妇女走出封闭、走向市场和适应社会的思想准备和行动基础。

作者:王晓涵陆凤英单位:兰州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兰州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少数民族妇女就业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xbrkzz/65009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