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教育思想探讨范文

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教育思想探讨范文

时间:2022-08-28 11:03:05

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教育思想探讨

摘要:器识鉴人,源于唐代主管铨选的吏部侍郎裴行俭“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四杰浮躁浅出,非享爵禄之器”,《旧唐书》卷190上文苑王勃传说:初,吏部侍郎裴行俭典选,有知人之鉴,见﹝勃兄﹞勮与苏味道,谓人曰:“二子亦当掌铨衡之任。”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王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王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扬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果如其言。由此段得知,器识之言在古代用于鉴人,是封建社会评论人才的特殊标准,其间虽有夹杂迷信成份,在笔者看来,“士先器识而后文艺”用于今日的评断人才标准亦无不可。[1]

关键词:器识;文艺;人才标准;教育思想

1关于器识的论述

所谓器,指的是人的胸襟器量,而识则指的是人的远见卓识。在笔者看来,只要是生存于这个世界的人,他的身上都有器识存在,都可以用器识来鉴赏他的才能。而器识一词最早见于《晋书•张华传》:“器识宏旷,时人罕能测之”。晋代陆机在《荐贺循郭讷表》中有言,“前蒸阳令郭讷风度简旷,器识朗拔,通济敏悟,才足干事。”唐符载《祭樊司空文》:“呜呼!载本诸生,器识孱愚,猥辱拂拭,化珉为瑜。”《新唐书•裴行俭传》,“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明代张居正在《敕封承德郎刑部山西司主事云谷曹公墓表》中也写道,“是时公方弱冠,其器识卓异如此。”秦牧的《艺海拾贝•核心》中有“诗言志。言者,心声也”“士先器识而后文章”这一类的话,上述例子都在若干程度上表达了胸襟器量与远见卓识这个道理。器识思想始于汉魏,从来源上看,器识是在器为用、成用为德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无论从文才出发讨论道德亦或是从道德出发讨论文才,对这一论题的涉及、讨论及后续拓展都是必然的。从文艺范畴的才器思想来看,对于文人主体素养强调器识,对文才的涵受居守之道的重点关注,在创作上则是通过用文学艺术美学价值与现实功用的关系相互协调为发展趋势。从古代朝代来说,魏晋六朝至隋唐,器识的相关思想变化历程有三个阶段:初期是以《文心雕龙》为代表的六朝时代主张的是贵器用而兼文采;中期是隋朝李谔代表政府发言,主张继承《诗大序》所宣扬的儒家文学思想本义,从文艺本位立论,强调崇本(质)抑末(华);后期则是唐代裴行俭提出“先器识而后文艺”之说,而裴行俭的“先器识而后文艺”之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后世器识思想的继承大发展为以下两个维度:器识与文艺离、器识与文艺合。但从本质上来讲,无论离合,其关注主体人格境界、文艺社会价值的立场是一致的。从器识的角度来看,王国维批判羔雁的文学、啜的文学,既是对古代文艺创作弊病的揭露,也是对当代文艺的一种借鉴。从某种角度来讲,先器识后文艺的思想虽然具有功利主义的偏见,但作为一种警示,也时时提醒文人不能沉醉于风花雪月的美梦与辞事韵调的经营,要具有济世热肠与现实情怀。[2]笔者的老师孙守京先生认为,古人讲天人感应,就是说人的心灵与自然万物是可以感通的,感通宏达长远的事物,心灵就会宏达长远;感通狭小短暂的事物,心灵就会狭小短暂。因此,古代教育主要就是器识教育,培养弟子宏大的、开阔的、宽广的、永恒的器识。主席也曾说过,“古代的知识份子参政言政,器识为先”。[3]宋朝刘挚曾告诫晚辈,“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命为文人,无足观矣。”刘老前辈的意思是说知识分子应该把器度与见识放在第一位,一旦被称作文人,就没有什么值得显扬于世的了。可见,器识对于知识分子的重要性,先器识而后文艺正是金玉良言。[4]对于伟大领袖以及老师、宋代刘老前辈的言论,笔者是认同之至的,不论古今,器识都应是评断人才的标准之一。古人教育最终器识,凡弟子喜花弄草、器识不达,古人一律不取,犹如范仲淹作《渔家傲》极尽边塞心里苦况,欧阳修则讥讽为“穷塞主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新世纪,若如古人一样按古之器识评断人才,则会产生多种失误,大者,则会酿成大错。

2从器识之才看器识与文艺

我国古代圣人孔夫子曾说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从器识角度来讲,这是培养人的松柏之器。松柏即松树、柏树,圣人的言论无非是要大家学习松柏的精神,对于人类而言,身上有些时候所缺少的就是松柏所体现那种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器识可显人之文艺,文艺亦可显人之器识。中国的器识之才数不胜数,上至三皇五帝,下至时代伟人,无一不是器识之才。这里大家主要从两位伟人身上探讨器识与文艺。其一,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其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新中国开国领袖——。曹操,字孟德,堪称雄才,在他的身上,不仅有雄才器识、霸主器识,还有悲凉慷慨的文人器识,他的身上完整统一了慷慨激昂与苍凉悲壮的两种人格范式,尤其是以他的诗为重,他的诗体现的是一统天下的帝王器识。

魏武挥鞭,功绩鸣千年。魏武帝曹操在世之时,提倡薄葬、消灭群雄、推行屯田、安抚流民、广纳贤才,任人唯贤而不亲,为他一统北方奠定了基础,也为后面魏文帝曹丕建立魏国奠定了基础,魏武帝在文艺方面也是大有作为,他善写诗歌,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也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魏武雄言,东临碣石有良篇,曹操在《观沧海》中写道,“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首诗中最为显著的便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是曹操将其雄心融入这苍茫的大海与宇宙,表达的是一统天下的雄心抱负。沈德潜曾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笔者想此言指的就是《观沧海》之类的作品。曾听说周公礼待贤才,一饭三吐哺,一发三捉沐,而在曹操的《短歌行》中,这种求才之心更是得到完美体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首诗以极其热情的语言来表达曹操的求贤若渴。《龟虽寿》中,曹操感叹时光飞逝,万物终有天时,但他却不服输,对事在人为抱有乐观态度,“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语表达自己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笔力遒劲,韵律沉雄,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油然而生。文艺与器识的关系不可谓不紧密,器识体现在人的言行举止上,当然作品也能体现器识。曹操的诗里融入了他对的雄心抱负,也将他的器识深刻地展现出来,《观沧海》《短歌行》《龟虽寿》三首诗体现了曹操的雄才器识、霸主器识以及悲凉慷慨的文人器识。曹操以其精妙的文才展示了他宏达长远的器识。乔玄有言,“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亦言之“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而《三国志演义》中将曹操塑成奸雄的形象,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如此之雄主,怎么会是奸雄呢。曹操器识之宏大,古今罕见,在笔者看来,是真正的大丈夫。的领袖器识,不同于古代的武功帝王,他是文艺映器识的又一典范。他的领袖器识主要体现在对宇宙的超越(空间上);对历史(历史和事件)的超越(时间上);主宰意识、领袖器识、激进情怀。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史诗,是中华诗词海洋中的一朵奇葩。

《沁园春•雪》中,“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借文字道出局势、指引战斗、预言胜利,赤子之心、文武之道、光明之路及否定帝王,文字洋洋洒洒间一股磅礴的气势扑面而来,仿佛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其豪放的风格、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无不展示着他的领袖器识,体现了他对历史的超越。这首《沁园春•雪》更是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沁园春•长沙》中,他以充分成熟的诗词艺术开始在文艺上纵横捭阖,上演了一场诗词盛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全词刚健遒劲,大气包举,情采飞扬,表达出青年“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理想和乐观自信、魅力非凡的胸襟、气度,也显示出他诗词艺术的高度成就。更是体现他的主宰意识、领袖器识。他的《浪淘沙•北戴河》中,用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观烘托磅礴的气势,也显示出深邃辽阔的宇宙感。“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体现了对宇宙的超越,更是体现了他独特的领袖器识。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也是超越了宇宙。“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通过对时间及空间的超越,在肆意昂扬的文字间展示了的主宰意识、领袖器识。着重体现在“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及“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无不展示了他坚定的信念及宏大长远的器识。

3器识于当今社会

古人认为人类与自然世界是心灵相通,心灵如何则通感如何的物,因此,古代教育者看到弟子写花花草草的诗都要反对。古代教育以培养“修、齐、治、平”的宰辅器识为最高理想,而感应花花草草绝非栋梁之才,因而古人以器识宏大和器识长久为最高追求。在笔者看来,古人的要求也不为过,但俗语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器识存在,但仍需借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之道。正如器识宏大,那么他的性运也宏大。器识狭小,那么性运也狭小。对于正值青春年华的学生们,怎么能依据肤浅狭小器识而探讨人生之道?也曾听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通过体会物的狭小来体悟物的宏大,通过体会物的宏大来穷究物的本源,以小见大大概可以应用在这里。这是变通穷理的器识之道,并非狭小的器识之道。纵观古往今来的贤者与伟人,器识的相关言论反映在他们的身上,显应在他们的言行上,显耀在他们的名誉上,成就在世界里,这大概是古人重视器识教育的原因之一。青年学生正值韶华,应该不观于眼,践于行,习于心。

参考文献:

[1]黄永年.“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正义[C].唐史论从(第四辑)中国会议,1988:96-97.

[2]赵树功.古代文艺才器思想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4-66.

[3]亦水.器识为先——谈古代知识分子参政言政[J].党的文献,2009(4):86-88.

[4]许可.先器识而后文艺[N].学习时报,2017-12-08(8).

作者:姬贵新;贾美辉 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教育思想探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wyyjzz/71892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