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文化消费及其区域差异范文

文化消费及其区域差异范文

时间:2022-07-14 05:26:07

文化消费及其区域差异

一、数据、变量与统计分析结果

(一)变量的选取本文被解释变量为文化消费,统计口径包括文化娱乐用品和文化娱乐服务。被解释变量选取文化消费的绝对支出和相对支出,解释变量选取当期家庭总收入、上一期家庭总收入、上一期文化消费等。本文从个人特征、家庭环境、家庭金融、社会互动、预期五个方面选取控制变量。个人特征选取年龄、年龄的平方、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就业情况、行业、社会阶层、健康状况、户口、党派、宗教信仰、民族;家庭环境指标选取家庭规模、16岁以下人口占比、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重大疾病人员占比;资产负债的细分借鉴Sudip-to、陈斌开、李涛(2011)的方法,家庭金融选取金融资产、非住房的实物资产、家庭住房资产三类资产指标和用于建房购房、用于教育、用于做生意、用于股票投资、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用于家庭成员治病、用于家庭生活其他困难和其他负债八类负债指标;社会互动指标选取为是否经常参加单位、社区组织的公共活动;预期指标分别选取为经济形势预期、生活消费品价格预期、收入预期三类。

(二)描述性统计结果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③的文化消费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当期的还是上一年的文化消费,无论是文化消费的绝对值还是相对值,都体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细分区域看,东部地区上一年和当期的文化消费在四大区域中占比最高(0.068>0.052>0.05>0.032;0.068>0.059>0.05>0.036)。东北地区上一年和当期的文化消费在四大区域中占比最低(0.032<0.05<0.052<0.068;0.036<0.05<0.059<0.068)。西部地区上一年和当期的文化消费绝对值和相对值略高于中部地区(1852.24元>1595.69元,0.052>0.05;2370.37元>1637.19元,0.059>0.05)。从表2中可以看出,当期东部地区文化消费占比(6.77%)最大,文化娱乐服务占比比文化娱乐产品占比多0.25个百分点,这可能与我国东部地区的地理位置有关。东部地区省份多位于沿海经济带,对外开放度较高,获取最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相关信息比较迅速。东北地区文化消费占比(3.55%)最小,文化娱乐服务占比比文化娱乐产品占比少0.97个百分点。这与东北地区的气候有很大关系。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居民的外出活动少,获取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关信息的速度较慢。居民即使有文化消费,也不倾向参与户外的文化娱乐服务活动。出乎意料的是,西部地区的文化消费占比(5.91%)高于中部地区(4.95%)。这可能与抽样调查的样本选择有关,西部抽样调查的地区为四川省内文化消费水平较高的成都市、德阳市、攀枝花市和甘肃省内相对富裕的兰州市和天水市。

二、回归分析

(一)模型的选择1.Tobit模型我国的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不是呈正态分布,同时有大量的文化消费支出的绝对值为零(3923个样本中有225个文化消费支出绝对值为0)。如果直接用OLS模型进行回归,会导致估计偏误。事实上,截断的观测值(也就是被解释变量为0的数据)在性质上与未被截断的观测值有较大差别,不能将这些数据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回归。而Tobit模型恰好可以处理这类数据。因此,截断数据变量方程表达式可以写成。2.OLS模型为了使离散数据的曲线更加接滑曲线,笔者对部分变量取对数,再用OLS模型进行回归,方便建模后经济学意义的解释。

(二)模型的设定根据前部分的叙述,本文设定的模型如下:其中zi包含了本文考虑在内的所有其他影响文化消费的因素。

(三)模型的回归分析首先,利用Tobit模型,从文化消费的绝对值和相对值两个方面分析总体样本的文化消费弹性和影响因素。根据模型1、2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从表3(1)列到(6)列可以看出,当期家庭总收入对文化消费有正向的影响,而且至少在1%水平上显著且稳健,在分别剔除上一年家庭总收入和上一年文化消费后,显著性没有变化。(3)列和(6)列全面考虑了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因此更有说服力。根据上述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第一,当期家庭总收入影响文化消费。当期家庭总收入增加1%,文化消费增加0.726%,文化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增加0.012%。第二,文化消费存在消费惯性。上一年文化消费增加1%,当年文化消费增加0.398%,文化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增加0.008%。第三,个人特征影响文化消费。受教育年限增加1年,文化消费增加0.054%,文化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增加0.001%。与较低的社会阶层相比,较高的社会阶层文化消费增加0.217个百分点。与其他户口的居民相比,非本地农村户口的居民文化消费减少1.262个百分点。与有宗教信仰的居民相比,没有宗教信仰的居民文化消费增加0.322个百分点。第四,家庭环境影响文化消费。家庭人口数增加1人,文化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减少0.004%。16岁以下人口占比增加1%,文化消费增加1.205%。重大疾病人员占比增加1%,文化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减少0.017%。第五,家庭金融影响文化消费。家庭金融资产增加1%,文化消费增加0.020%,文化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增加0.001%。家庭成员治病的贷款增加1%,文化消费减少0.102%。购买耐用消费品的贷款增加1%,文化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减少0.005%。其次,利用OLS模型,细分样本,划分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从文化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和影响因素分析四大区域的文化消费差异。根据模型3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从表4可看出,(1)列和(2)列分别剔除上一年家庭总收入和上一年文化消费后,显著性基本没有变化。(3)列全面考虑了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因此更有说服力。根据上述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第一,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居民文化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东部地区居民家庭总收入增加1元,文化消费增加0.044元。中部地区居民家庭总收入增加1元,文化消费增加0.038元。西部地区居民家庭总收入增加1元,文化消费增加0.113元。东北地区居民家庭总收入增加1元,文化消费增加0.030元。第二,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居民文化消费的惯性不同。东部地区文化消费惯性最强,东北地区最弱。东部地区上一年文化消费增加1元,当年文化消费增加0.436元。中部地区上一年文化消费增加1元,当年文化消费增加0.233元。西部地区上一年文化消费增加1元,当年文化消费增加0.269元。东北地区上一年文化消费增加1元,当年文化消费增加0.189元。第三,东部地区受教育年限、家庭规模、用于家庭成员治病的负债对文化消费的影响显著。受教育年限增加1年,文化消费增加91.492元。家庭人口增加1人,文化消费减少245.646元。用于家庭成员治病的负债增加1元,文化消费减少2.369元。第四,中部地区健康状况对文化消费的影响显著。与不健康的居民相比,健康的居民文化消费增加459.773元。第五,西部地区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的负债对文化消费影响显著。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的负债增加1元,文化消费减少11.7元。第六,在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民族和金融资产对文化消费的影响显著。中部地区汉族居民的文化消费比少数民族多906.486元,东北地区汉族居民的文化消费比少数民族多766.763元。东部地区金融资产增加1元,文化消费增加0.006元。东北地区金融资产增加1元,文化消费也增加0.006元。第七,在东部和东北地区,用于建房购房的负债和用于做生意的负债对文化消费的影响不同。在东部地区,用于建房购房的负债增加1元,文化消费减少0.023元。用于做生意的负债增加1元,文化消费增加5.208元。在东北地区,用于建房购房的负债增加1元,文化消费增加0.06元。用于做生意的负债增加1元,文化消费减少13.126元。第八,在西部和东北地区,用于股票投资的负债对文化消费的影响不同。在西部地区,用于股票投资的负债增加1元,文化消费减少12.246元。在东北地区,用于股票投资的负债增加1元,文化消费增加14.343元。

三、研究结论

第一,从收入弹性上看,文化消费的弹性为0.726,也就是说,家庭总收入增加1%,文化消费增加0.726%。从消费结构上看,家庭总收入增加1%,文化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增加0.012%。从消费层次上看,受教育年限、社会阶层、宗教信仰、户口等个人特征显著地影响居民文化消费,个性化、多样化的文化消费成为主流。从家庭环境上看,家庭人口数、16岁以下人口占比、重大疾病人员占比等家庭特征影响文化消费水平和文化消费占比。从家庭金融看,金融资产、家庭成员治病的贷款、购买耐用消费品的贷款等家庭持有的资产和负债显著地影响居民的文化消费。第二,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文化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东部地区居民文化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显著地高于中部地区。这是因为发达地区的居民基本满足了自身的生存需要,较高的收入使居民进一步去满足发展和享受需要。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的限制,东北地区居民文化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最低。与我们的直觉相违背,西部地区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这可能与抽样调查的样本有关。调查样本包括的西部地区只有四川省的成都市、德阳市、攀枝花市和甘肃的兰州市、天水市。四川是中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份,同时,四川省政府积极开展“文化消费节”活动,自然优势和政府政策使四川省居民更倾向文化消费。而甘肃省的兰州市和天水市是西部相对富裕的城市。第三,消费习惯对居民当期文化消费的影响也非常显著。东部地区居民受消费习惯的影响最强,东北地区最弱。这说明东部地区居民文化消费相对平稳,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也说明东部地区居民的文化消费相对理性。采取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等政策引导可以更好地刺激东北地区的文化消费。第四,购房支出对东部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有负的影响,对东北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有正的影响。房地产对居民的文化消费有挤占和带动双重影响。一方面,房价升高,预期购房支出或者购房支出增加,居民会攒更多的钱买房和还贷,这必然挤占文化消费。另一方面,房价上涨引致财富效应,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增强居民的文化消费。从东北地区来看,用于建房购房的负债对文化消费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反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居民的文化消费。可能的解释是,东北地区房价相对较低,预期房价升高带来的财富效应显著,同时,购买新居后,购买彩色电视机、家用电脑、组合音响等文化娱乐用品的支出增加,新的居住环境也可能刺激居民享受参观游览、健身活动、团体旅游等文化娱乐服务。但是,如果房价持续上涨,购房对文化消费的挤占效应就有可能显现。因此,要警惕房价上涨对居民文化消费的负面影响。五、对策建议文化消费的繁荣一方面取决于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取决于文化消费产品和文化消费服务的供给。针对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提高居民家庭总收入。特别是要提高低收入阶层的居民收入,增加平均边际消费倾向。文化消费需求的提高以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为前提,收入的快速增长改变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层次,即从与生存需求相适应的文化消费需求向与享受需求相适应的文化消费需求以及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文化消费需求转变。第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居民用于住房、医疗方面的支出迅速增加,如前所述,购房支出、重大疾病人员占比显著地影响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另一方面,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国民储蓄产生“挤出效应”,刺激居民增加消费需求。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制定正确的政策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加快建立市场化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居民预期,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以带动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第三,发展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居民的文化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和消费习惯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居民文化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消费相对理性,获取文化消费相关信息的速度较快。同时,东部地区提供了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问题将集中在如何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中、西部地区虽然文化资源丰厚,但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薄弱,居民文化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总体偏低。国家财政应加大支持力度,明确老少边穷地区服务和资源缺口,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以广播电视服务网络、数字文化服务、乡土人才培养、流动文化服务、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文化帮扶等为重点,集中实施一批文化扶贫项目。挖掘、开发、利用民族民间丰富的文化资源,加大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文化资源整合力度,增强市场竞争力。东北地区居民的文化消费受气候的影响边际消费倾向最低,参与文化服务的热情不高,因此当地政府应根据居民的消费需求大力发展与文化产品相关的产业,如新闻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电影、文化信息传输、工艺美术品的生产等相关产业。第四,提供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应该与文化消费需求相适应。为此,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应“以产创需、以创引需、以新导需、以产谋销。

作者:胡乃武 田子方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文化消费及其区域差异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sjwhzz/67559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