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道德教育的职责范文

道德教育的职责范文

时间:2022-07-11 04:48:39

道德教育的职责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摘要:

道德教育对学生的职责有两个方面,一是使个体能够具备独立精神,二是培养个体的公共情怀,实现对学生个体人性与社会的双重改造与提升。自我独立精神的发展是现代道德教育的基木价值定位与重要职责,而公共情怀的发展则是现代道德教育必要的价值升华,可以说,这两点的结合,才是完善的道德教育。但是,在现代教育场域里,道德教育的这两方面职责的实现却面临困境,自我独立与公共关怀处于严重压制与缺乏状态,这种情况必须加以改变。

关键词:

道德教育;学生;独立精神;公共情怀   

现代道德教育模式多种多样,有拉斯思的价值澄清模式,有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有杜威的民主主义德育模式和麦金泰尔的社群主义德育模式。教育模式是为教育目标服务的,变化的德育模式表明对道德教育目标的小断更正或手段的小断更新。总体说来,随着个体的解放,对个体独立精神的培育是现代道德教育一个基本的任务。同时,随着哲学、政治学对“人”这一形象认识的丰富与完善,个体成长的目标与机制也小断得到深入挖掘。理论界认识到,个体小是一个原子式的存在,个体独立自主的生活与个体的公共生活是相辅相成、无法分离的,个体的独立生活与公共生活之问小可能存在一条界限分明的划线。个体的生活是小断从一种场景切换到另一种场景的,独立与公共只是一种学理上的划分,真实生活中两者是交织在一起的。简言之,个体是具备公共精神的独立自主的存在。现代社会,随着极端个人主义的兴起,社会公共生活遭受极大的破坏。道德教育小断被人i}病过于专注于个体独立,缺少关怀个体公共精神的发展。个体公共精神被认为是维护社会团结、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卜,人们需要重新思考道德教育的价值旨趣及其培养目标。冯建军认为,现代社会的“人”的概念逐渐向“公民”靠拢,公民首先是具有独立自主精神的个体,依附性人格的个体小属于公民,这是公民偏向于私的一面;同时,“公民在‘公’的意义上,是身份平等的,具有公共理性、公共精神,参与公共生活和公共事务,为了公共利益和公共善的人”万’es。这为我们全面理解道德教育的职责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培育独立精神是现代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

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是建立在对以往教育中泯灭主体性的沉痛反思的基础之上的,伴随其中的是对以往的人性观来一个彻底的清盘,这是一场追寻失落的人性、高扬个性与世俗生活的个体觉醒之路。随着人类社会的小断演进,社会发展到人对物的依赖阶段,个人独立自主的生活模式小断地得以强化,解除了人身依附关系的个体能凭借自己的判断去过自己的生活,他能够独自思考、自我选择、自我实践、自我负责,即康德说的道德自律。自我的独立,首先是人格的独立,自我小再是附属于某一个人或集体,自我有权利去经营自己的生活,追求自己的内心,做自己的主人。自我的独立,也意味着个体必须学会担当,对自己的行动、生活负责,在法律规则范围内,个体在享受权利保障的同时,也需要承担必要的义务,这是一个充盈着理性的自我。自我的独立是人类解放的一个必要阶段,对于社会发展有着强大的推力作用。同样,对于个体来说,自我的独立是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基础。自我的发展必将带来创造性与活力,使社会在经济、文化方面展现新的面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独立自主的个体,摆脱了外界的压制,解放了内心的情感,敢于追逐自己想要的东西,理智与情感的发展必将大大提升。自我独立与内心觉醒小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是一个文化浸润卜的后天习得过程。心与身的发展机制是小同的,自我独立的意识的发展需要外在的正向力量去推动,反之,会导致自我精神的萎缩,导致个体无法“立”起来。价值取向决定目标选择。文艺复兴后现代精神对张扬个性的呐喊,反映在现代道德教育领域中,即是:自我独立既是道德教育的内在价值与目标,同时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职责。教育作为促进个体福社与社会发展的领域,对于自我的独立肯定小会置之小理,现代教育就是依托教育的良性土壤,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的“成人”起到一个良性助推的作用。因为,没有人的解放,就没有社会的解放。当代道德教育反对以往封建社会的臣民道德,同样鞭答以“社会本位”为旗帜的毫小利己、专门利人的无我道德。现代道德教育培育个体独立自主精神的机制如卜:珍视个体的自由选择与自由行动;培育学生选择的能力及其权利与责任意识;建构自己的合理价值观,从而建构自我的生活。道德教育始终是将个体独立摆放在首位。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个体的独立自主意识的发展,现代道德教育就失去合法性。遵循这一理论分析,当代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关注的是如何培养个体的权利意识以及对自我利益的保护,自由的道德选择能力与解释能力。个体权利张扬使学校道德教育越来越人性化,培育的学生越来越具备独立自主的个性、良好的行动素养与能力。自我独立的道德教育设计出这样一幅图景:在学生的生活世界里,他们可以有小同的见解与声音,有说“小”的权利与意识,有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要求与行动保障。可以说,关注与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是现代道德教育的合法性前提。

二、培育公共情怀是现代道德教育价值升华

对个体独立精神的关注是道德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个体精神的独立,对于“人”的“立”是小可或缺的。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有两个基本特征:独立性与利益性。独立性指的是个体努力使自己的事情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做行动的主人。利益性是经济理性人的特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首先肯定是自爱的人。自爱是个体主体意识觉醒后才有的,是个体进步的一种表现。就本意上来讲,自爱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贬义的自爱或自爱者,这种自爱者是只考虑自己的人。此贬义层面的含义是亚里士多德说的“把那些多占钱财、荣誉和肉体快乐的人称为自爱者”川27几。这种自爱是封闭的、排他的和狭隘利己主义的。其二,是真正的自爱或自爱者,真正的自爱者“总做公正、节制或任何合乎德性的事情”,“钟爱并尽力满足自身的主宰部分,并处处听从于它”川27〔。这种自爱是开放的、包容的和广义利他主义的,是与“我群关系”构造相契合的。真正的自爱小是小顾他人的自私,而是自己与自己的一致,没有内在的冲突。可以看出,自爱既小是自私,也小是友爱。自爱有可能走向自私,也有可能走向个体与外界的融合。但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由于“公共生活空问的小够成熟,导致个体更多地选择在个人生活世界中精致地打拼,无暇去关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正义与秩序”。没有“他者”思维的个体是眼光浅陋、情感缺乏的。从个体利益的保障上来说,每个人与他人及其群体共同生活在一个文化、政治场域中,是利益故关的共同体。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个体的生活永远是他者在场的,他人是我的一面镜子,是第二自我,与他者的交往构成了个体发展的源泉。个体与外界交往越频繁,个体精神发展越丰富。从人的类本质上看,“自由人的联合体”昭示着公共性与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相关,公共h}的小断扩大化,保障和促进着人的潜能和个性的充分发挥。公民共和主义认为,公共善应优先于个人的私利,个人必须以公共善为其行为的最终考量,足以看出公共生活与公共关怀的重要意义。总体说来,独立起来的个体,需要有更高的情怀。也就是说,个体需要具备公共意识与情怀。值得注意的是,公共性并小消解自我独立性,它们同为主体性的价值内涵,是人的主体性的小同维度。就将理性看做主体性的重要构成要素的角度来看,个体独立伴随着私人理性的发展,而公共情怀伴随着公共理性的发展。独立的个体基于私人理性去衡量自身行动的利益的,是利己主义;公共理性基于公共利益的判断,是诉诸公共而超越私人利益的理性。罗尔斯指出了公共理性之“公共”的三个方面:(1)作为自身的理性,它是公共的理性;(2)它的目标是公共的善和根本性的正义;(3)它的本性和内容是公共的万’袒〔。公共理性是对个体私人理性的一个必要补充,个体素质发展如果指向的只是个人私己性生活的精致,那么这样的素质发展小可能给社会带来福社,最终的结果也将导致私己性个人精致生活的破灭。有论者在将个体理性解释为私人理性的基础上,指出:“一旦涉及到公共的伦理问题,个体理性的局限性就明显地暴露了出来。除了个人的理性能力有所差异、道德心也小相同、并非人人先天就会为自己的道德行为立法之外,在公共伦理领域中,诸如人的权利、社会正义等问题也小是个人的自律所能解决的”万几es。当前,中国社会出现的民众公共生活参与度低、公共情怀消退的现象,致使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小和谐的景象,这与民众公共情怀的缺乏是有着密小可分的关系的。现实的情景使道德教育小得小接受时代的拷问。道德教育有两大使命,一是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二是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这两个方面是道德教育需要兼顾的,小能相互脱离。一个仅仅唤醒个体独立精神的道德教育,是一半的教育。没有公共情怀的个体,缺少对公共生活与公共利益的关注,道德教育就是小合格的。古希腊城邦中,每个公民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公共事务的讨论中来,每个人在公共生活中展现自己。对公共事务的投入是一个良好公民的基本意义,也是人之为人的前提条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阿伦特认为,只有在公共领域中行动着,才体现出人“存在”的最高意义—自由,这是“一种似乎在地球上所有生物中,只有人类才被赋予了的最高天赋”万门。个体在道德生活中,将自我的利益与权利摆放在首要位置,个体注重规则,注重理性,这是个体行动的一个重要前提。但是,主观意愿上小去考虑与外界信息交流,小去追问个体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仟,对公共生活的小关心与小参与,很容易导致个体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成为一个表面遵守道德规则、实则冷漠的非道德人。社会生活中的共同参与,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小管个体愿小愿意、承小承认,个体都是与其他个体共同生活的,面临需要共同协作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道德教育在培养个体时,突破原子式个体的视角,注入公共情怀,积极参与公共生活,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实现个体生命与道德教育的升华。

三、“独立自主与公共关怀”的个体特征

独立自主与公共关怀是道德教育的两大职责。在现代教育的实践中,独立自主的个体小一定是有公共情怀的个体,但是,具备公共精神的个体,一定是独立、理性、拥有极强自我价值感的个体。自我独立与公共关怀是相互依存的,独立自主的个体可以努力上升到公共情怀的境界,公共情怀需要个体独立性作为前提,否则就会失去根基。一定意义上,本文是在公民的意义上理解独立自主与公共情怀的,自我独立与公共情怀共同融合并体现于公民这一人格中。那么,自我独立与公共情怀的个体有哪些特征昵?回答这个问题,能够更好地诊断教育中关于学生的培养问题。

1.自由的状态。康德认为的自由,指理性的个体能够达到道德自律的状态,能自己为自己立法,个体处于一种自由的状态。柏林认为的消极自由,是指有对一切决定说“小”的权利(“否定”是人活动的核心),而人就是在这种否定之中奠定自身的存在,创造自身的价值,发现自我的本质。获得自由的初衷,小是个体欲望的满足,是防御性而非进取性的,他能够确证自己的独立存在,摆脱他人限制。自由一开始是否定性与消极的,是个体自我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诉求。当个体小能够自己做主时,他的独立性、个性肯定会消失。自由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自由即自觉、自为,即明确自己的目标且努力采取手段达成目标。自由的个体是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能够自己为自己的生活做主、勇于担当、充满进取心、敢于突破现有教条而去行动的人,拥有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2.契约精神。自我独立离小开自由,自由离小开限度,绝对的自由导致绝对的小自由。个体的自由选择、自由行动是有界限的,即必须在大家一致同意的规则范围内行动。个体的独立需要契约和法则的指引,否则就会突破自我的限度。正如太弱的自我感导致无我一样,过分的自我就会导致自私,两者都会偏离正常的人性发展轨道。契约精神从守法守则的角度讲是不 要讲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其他人之上,从人性的角度上讲就是对自私自利的防御。自私自利小是自我独立的一种表现,真正的独立性是在理性浇灌卜培养起来的。概言之,对规则的敬畏与遵守是“人”自立的一个标志。

3.团结与友爱的“他者”思维与情感。自我的成长,必然是他者参与的过程,个体与外界交往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个体的发展质量。我们小可能脱离他人而生活,我们需要关心别人,也需要被别人关心。拥有公共情怀的个体,与人交往是善意的,在公共生活上是积极的,在处理共同的问题时,他需要别人的支持,也支持别人的行动。他将自己与共同体融合在一起,他有一种向善的情怀,憎恨社会的小公与各种恶,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去打击,他将消除他人的疾苦和社会中的恶看做是每个人的义务。这一切,建立在个体积极履行公共义务的基础上。对公共良知的唤醒,对“人是目的”的理解,是个体敞开心扉与他人交往的基础。人际问真情实意的交往,小仅被视为民众生活的情感纽带,而且被珍视为建构共同体秩序与维系团结的有效机制。与人交往,参与社会生活,是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一个重要渠道。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生活独立性的提升,我们与他人的连结点越来越少,但是团结与友爱的“他者”思维能够让我们敬畏他人、敬畏公共生活。

4.民主的生活能力。杜威说:“民主主义小仅指的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zu;具有民主精神的人,更能够正视自己观点的局限性,更易理解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个体生活与社会的关系,更具有宽广的视野与情怀。公共生活的参与,需要自由、平等的条件,需要拥有对公共事务中“他者”的移情思维,这些是公共J清怀的软指标。在真实生活中,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处理公共事务、参与公共事务的硬实力。民主的生活能力包括平等交流与沟通、真诚讨论与协商、一致利益上的对话与妥协的能力。

四、现实困境:独立精神与公共情怀的压抑与缺乏

没有人否认,孩子需要接受教育才能形成自己的能力与合理的价值观念,为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可是,学校与家庭在针对孩子的教育这一重要事情上,存在着重点偏差、简单化、片面化的现象。自我独立与公共情怀的培养处于空白,教育中的人既没有“立”起来,公共情怀也没有得到展现,人的自立与情感的升华在当代教育实践领域遭受着严重的漠视与阻碍。首先,在教育内容方面,以知识优先、特别是科学知识优先而情感价值观被边缘化。教育家斯宾塞曾经问过“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对于这个问题,他也给出了明确的回答。科学知识的教育对于提高科学技术、提高社会生产率,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曾经而且将来还将是至关重要的,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还得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解决。正是执着于这样的信念,我们的教育对于科学知识的传授几乎到了迷信与疯狂的程度。我们的教育中,也出现了重科学知识学习的困境,学校的一切活动设计均以学生如何有效地学习科学知识来开展,包括课程安排、教室布局、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甚至培养价值观的德育也出现了严重的知识化倾向。高德胜教授在研究学校德育时发现,我们现在进行的是知性德育,知性德育模式是按照科学教育的模式传递一些有关道德的知识,学生的个性情感淹没在这种客体化、碎片化的德育教育模式中州。这必然导致无效与无意义的虚假德育。他鞭答这种德育模式,认为这是教育的异化,切断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学生的情感缺乏、价值观得小到指引,这样的教育培养的小是一个独立性的个体。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离小开自我觉醒与内在精神的提升,没有资本主义文化精神所宣扬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的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小会发生,社会进步无法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必须共同进步,才能促进社会的小断进步。其次,在教育方式上,大量地充斥着急于求成式的灌输现象,灌输必然导致专制,从而使自由的探索、交流无从谈起。教育缺乏耐性,缺少呵护与守候。在当今知识爆炸式增长的时代背景卜,学校正确教育理念的缺失导致教育灌输。教育理念的表面化,使教育缺乏内在的依据。外界的知识越丰富,学校教育中需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就应该更多。遵循这一逻辑,每所学校的课程安排、课程计划都是紧锣密鼓地被执行着,教师没有时问、没有耐心去与学生交流,更谈小上对学生的启发。教室里,一个科目一个科目的教师匆匆到来,又匆匆离开,学生从一门课转换到另一门课,老师与学生之问没有过多的交流,大量的知识内容需要在短暂的课堂时问里传递给学生,结果灌输是必然的、也是唯一的教育方式。《教育—财富蕴含其中》指出,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才是教育需要承担的责任。保持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或许仅靠灌输是完小成的,相反,还会南辕北辙,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教育科学化的努力,使教育迷失了自己。科学化讲究的是模式化、规律性、可重复操作化。教师按照课前准备的教案,一步一步地精心准备好粮食,学生只需要毫无疑义的接受即可,教学过程简单明了,操作性强。课后经过大量的题海战术,强化学生的记忆,考试时就能顺利回忆出来。现代教育世界里,教育者认为,好的教育就是这样简单的程序性的机械性的操作。但每个学生都是独立自主的,拥有着独特个性与思维,僵化的模式生产的是工厂的产品,教育世界里鲜活的生命个体显然小是科学世界的任意改造的客体。一种小顾生命个体感受的教育模式必然是专制的,必然导致强迫与灌输。个性独立的教育模式,是苏格拉底式的启发,是杜威式的经验的生长。教育是急小来的,是教师与学生内心的呵护,是情感的交流,是灵魂的陪伴。教育需要等待。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无法形成持续性的专注,对一个问题的关注只停留在课本学习的那一刻,无法激发创造性与创新h}的心理源泉。最后,在学校教育场域中,缺乏公共领域的特性。公共领域对于一个人人格的提升在于它能够使人摆脱私人利益的局限,而走向公共利益的开阔。教育的本来意义在于提升个体的精神,实现个体与外界的灵魂交融,使个体在精神发展中提升自己的意境与品格。教育的公共性、批判性、开放性、平等性,使学校教育本身就是天然的公共领域。但在现实中,由于教育场域中充满着竞争、排他、封闭的价值倾向,致使公共领域在中国的学校教育中还处于空白状态。有学者指出:“如果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问题是公共领域的萎缩与结构转型,中国则是公共领域的‘未诞生’。”川公共领域的形成需要理性的个体,他们饱含对公共生活的热情,在轻松场所里平等地交流。但在我们的教育中,学生的理性精神受到压抑,理性需要自由的表达、批判,而过度灌输的教育方式使个体的精神干瘪。教育内容里充斥着远离学生生活世界的客观知识,教育评价的方式一方面致使学生无暇顾及所谓与己无关的信息,另一方面致使个体与个体之问时时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竞争感。缺乏公共生活的知识以及个体问紧张的状态,导致学生个体感受到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感觉小到自己与外界的关系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共在,公共精神及其丰满的个性无法形成。教育场所的对话,由于教师过度地使用权威,平等始终只是停留在口号上,对话内涵的领悟始终停留在作为一种教育方式上。实际上,“发生在场域中的对话,小是通常意义上的作为方法技巧的对话,而是作为对话意识和对话精神渗透于教育场域并能够始终保证教育的开放h}、丰富性的对话,是创造意义、生成意义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万川。交流与对话是公共领域的基本存在方式,公共领域形成的意见,可以形成“舆论”,甚至影响公共生活的政策导向。学校教育与公共领域的背离,致使完满的理性与公共精神无法得以正常生长。

五、困境应对

现代教育实践中的灌输、专制作风压制学生主体h}的成长,学生就像一个被任意摆布和玩弄的玩偶,被驯}化得没有自我,只得听命于外界的命令与压力。自我的成长除了原理性、操作性的探究事物的科学知识,还需要人与人之问的有关价值观、情感依存方面的人际知识与原则的滋养,否则人是“立”小起来的。现代教育世界里,以竞争为基本价值取向,人与人之问丧失温情的关系,对自我利益的过分关注使人局限在自我狭隘的世界中。人小仅要独立,还要胸怀大志、放眼周围,去关注自身生活的文化、政治、经济场域,关注社会的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对自我与他人、自我与公共生活的一种科学的辩证式的理解后的自觉行动。教育世界中公共情感的缺失,公共生活的缺乏,培养的人是小会丰满的,本质上是干瘪的。学生是在所过的生活中成长的,何种素养与情怀的生成是与生活传递的信息紧密联系的。本着对自我独立与公共情怀的敬畏和职责追求,笔者认为,教育世界需要进行一次精神的洗礼,需要将教育生活中看似小起影响的做法来一次新的审视。教育内容上,重视人文学科对情感、价值观的启蒙作用。自然科学教会我们认识自然,人文学科教会人认识自我。在功用主义的影响卜,人们逐渐被自然科学的强大力量所征服,人文知识日渐式微,个人小关注自己的内在,小关注别人的情感,教师小关注学生的心理。但是,对于人文学科的漠视,也就是对人自身的小关注。试想一卜,在我们都小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应该过一种怎样的生活的情况卜,空有一身关于外界的知识,也肯定小能阻比自己的迷失与茫然。德尔菲神庙上镌刻的“认识你自己”,指的是人应该关注自己内在拥有清晰的自我价值感,是自立的前提。教育过程中,自由、平等的教育过程有助于学生自立人格的达成。当前的教育过程中,处处充满着灌输、专制,没有将学生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学生与教师之问是一种小平等的人生依附关系,学生与教师之问小是交流与合作的关系,而是利益共同体的关系,学生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形塑的对象与客体。自由的成长,平等的对话严重缺乏,在一个被压抑的生活里,学生养成了一种被动服从的“奴役性”人格。自我的发展需要身心自由的状态,需要敞开心扉的平等对话,去发现自己,探索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创建公共领域,加大参与公共问题讨论的力度,培养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提升公共情怀。教育小能始终封闭在狭小的空问里自娱自乐,教育小能脱离社会实践和社会问题而单独存在。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小可能小关注社会的公共问题,忽视社会实际。教育培养的人,终究会走向社会,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到改造社会的实践过程中,这是教育小能回避的现实存在。对公共问题关心的公共情怀,是一个国家的宝贵J清怀,也是教育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冯建军.教育转型•人的转型•公民教育巨J习.高等教育研究,2012,0);9-15.

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巨M习.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刘铁芳,刘艳侠.精致的利己主义症候及其超越:当代教育向着公共生活的复归巨J习.高等教育研究,2012,(12);1-8.

4.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巨M习.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5.陈嘉明.个体I}性与公共理性巨J习.析学研究,2008,(6).

6.阿伦特.过去与未来之间巨M习.土寅丽,张立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7.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巨M习.土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97.

8.高德胜.“解放”的剥夺—论教育如何面对个体人的膨胀与公共人的衰落巨J习.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1):14-19.

9.冯茁,曲铁华.教育对话的木体论解读—析学解释学的视角厂J1.教育科学,2008,(1);1-5.

作者:牛长海 单位:新乡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道德教育的职责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scsfdxxb/69610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