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人口与经济空间集聚的优化范文

人口与经济空间集聚的优化范文

时间:2022-02-12 09:32:47

人口与经济空间集聚的优化

1结果分析

1.1人口与经济整体空间格局与变化

本研究利用河南省各市县2000—2009年人口与GDP统计数据,依据全局Moran’sI的计算方程,计算河南省2000—2009年人口与经济空间集聚的总体特征及变化(表1)。从表1可以看出,河南省人口与经济整体上均呈现空间集聚特征,2000—2009年全局Moran’sI指数均为正值,全局性空间相关关系检验系数都大于0.0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1.96,在正态分布假设之上,说明河南省各市县人口和GDP存在着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各市县人口和经济表现出相似值之间的空间集聚,即人口密度高(低)的城市与其他人口密度相对高(低)的城市区域相邻、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在空间上呈聚集分布。2000—2009年河南省县域人口全局Moran’sI指数呈现小幅下降的趋势,一方面由于2000—2009年河南省各市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降低;另一方面由于统计年鉴上各市县人口总数为常住人口,对人口的流动并未作统计。相对于人口数据,2000—2009年河南省县域GDP的Moran’sI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河南省经济发展迅速,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相似(高高或低低)的地区在空间上集中分布,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空间集聚的趋势还在不断加强,空间差距在日益拉大。

1.2人口与经济空间集聚特征及变化

1.2.1人口空间集聚特征。由于全局Moran’sI并未对空间自相关的区域结构进行评价,不能反映出区域内部的空间集聚的特征,本研究选择Moran散点图和LISA对人口和经济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从而检测局部空间的聚集性及分析局部空间的不稳定性。利用河南省县域人口局部Moran散点图和LISA结果,并结合GIS软件进行作图,分析河南省2000,2005和2009年3个年份县域人口方面空间集聚特征(图1)。从图1可以看出,河南省各市县人口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人口空间集聚的区域差异较大:河南省县域人口集聚的高高类型区主要集中在豫东平原地区,豫东平原作为传统的粮食主产区,集聚了大量的农业人口,人口HH型的城市占到全省HH型城市的80%以上;豫西山区由于耕地资源不足,水土流失严重,人口数量也相对较少,城市人口分布以LL型为主;位于中原城市群核心的郑汴洛地区,HL和LH型基本是平分秋色,但郑州、开封、洛阳3个城市人口均呈现HL型分布,说明上述3个城市人口数量较多,但周边县市的人口数量较低;南阳盆地作为河南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人口数量较多,城市以HH和HL型分布为主,人口以南阳市为中心呈现明显的高高集聚。2000—2009年河南省县域人口集聚特征变化不大。2000年河南省人口HH,LL,HL和LH的城市分别为26,39,23和38个,P<0.05显著水平下分别为7,13,0和6个。到2009年,河南省人口HH,LL,HL和LH的城市分别为27,39,26和34个,仅有个别城市发生变化,一方面因为河南省各市县常住人口变化不大,另一方面由于统计年鉴中各市县对流动人口并未作统计。

1.2.2经济空间集聚特征。为了清晰把握和了解河南省各市县经济的各种空间关联模式的空间分布状况,利用GIS软件,将河南省2000,2005和2009年的3个截面的各县域GDP的Moran散点图和LISA结果投影到省地图上,获取河南省各市县GDP空间集聚特征图(图2)。从图2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以来,河南省县域间经济、技术交流明显增加,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较为显著的空间分异格局。全省可以具体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空间差异较小、区域经济呈现高高集聚发展(HH)的区域集中在郑汴洛地区。该区域位于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也是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是带动周边地区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2)河南省有超过50%的县域位于低低类型区(LL),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区和豫西山地丘陵区。河南黄淮海平原区作为传统的粮食主产区,改革开放虽给本区经济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工农业生产均有较快发展,但就总体水平而言,本区仍属于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豫西山地丘陵区由于农户收入严重依赖自然条件,近年来虽然由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带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但由于经济本底较差,整体经济实力较低;(3)河南省各地级市经济发展要明显高于周边县域,多数位于高低类型区(HL);(4)豫北安阳、鹤壁等区域作为河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经济基础较好,经济呈现高高集聚发展。2000—2009年河南省县域经济呈现集聚发展趋势,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变大。HH区域由原来的12个发展到2009年的21个,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分布格局也由原先集中在郑州市、许昌市等周边县市,发展到郑州、洛阳、开封、焦作等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及安阳、鹤壁等区域;2009年LL区域分布格局在2000年的基础上有所扩展,由2000年的68个增加到2009年的74个,分布格局变化不大。2000—2009年河南省HH和LL区域数量均有所增加,说明河南省县域GDP的高值和低值集聚变得越来越显著,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明显的极化增长特征,即经济高水平地区依然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而低水平地区经济依然落后。

1.3人口和经济空间集聚差异及优化

1.3.1人口和经济空间集聚差异。结合河南省2000,2005和2009年3个截面的人口和GDP空间集聚特征,对河南省各地区人口与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定性分类。首先,根据河南省县域人口Moran指数散点图,将4个象限的集群模式简化为人口发展高水平区域与人口发展低水平区域;同时依据各县市GDP空间集聚特征,将各县市经济水平划分为经济水平较高和经济水平较低两种类型,最终依据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将河南省划分为4类地区(表2,图3)。从分类结果可以看出,河南省各市县人口与经济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地域特征。一类地区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的郑汴洛及其豫北地区,该区域经济发展条件优越,具有较强的人口与经济集聚能力。2000年,郑州市区经济发展迅速,但人口增长相对缓慢,而洛阳市区、开封市区、平顶山市区、安阳市区和焦作市区则相反,6个城市都未处于发展的最佳态势,随着中原城市群的提出及河南省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市区经济发展加速,人口的集聚能力加强,2005和2009年上述市区的经济和人口发展均呈高高集聚特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市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位于郑汴洛地区的部分县市则由于县城人口向市区转移等原因,由一类地区转为三类地区。二类地区在河南省分布比例最高,主要集中于豫西山区,豫北豫西山前平原及淮河山地丘陵区,上述区域多位于丘陵山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人口分布相对分散,农业作为支柱产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与经济发展相对协调,2000—2009年二类地区数量有所增加,但分布区域变化不大;三类地区主要集中于各个地级市及郑州和洛阳周边县市,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低低集聚,人口发展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2000—2009年,随着该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吸引人口向该区域集聚,促进三类地区向一类地区的转变,从而造成了三类地区数量的减少;四类地区主要分布在豫东黄淮海平原地区,该区域作为传统农区,也是河南省农业人口数量较多的区域,但经济增长相对缓慢,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较差。

1.3.2人口和经济空间集聚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加深,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不断重塑,提高人口和经济的空间密度,缩短距离,减少分割,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成功的基本条件。河南省作为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重点开发区域,人口与经济分布仍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人口和经济空间集聚优化和功能重组显得尤为迫切。一类地区:区域发展的规律表明,人口与经济的空间集中化是区域发展的内在规律,非均衡发展是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的主旋律。一类地区人口与经济高高集聚,发展相对协调,是中原经济区非均衡发展的核心带动区域。但目前该区数量相对较少,同时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郑州市的首位度还较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因此,要强化郑州市中心城市地位,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在空间布局上实现行政区域范围向大都市经济圈的转变。通过城市集群化发展,提升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从而增强区域的人口承载力,吸纳更多的外来人口和劳动力,通过人口的集聚推动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二类地区:该区多位于山地丘陵及山前平原区,由于受资源环境的约束,人口和经济发展呈现低低集聚的特征。该区同时作为中原经济区的生态功能区,应发展以生态优先的特色经济,从而形成中原经济区绿色的生态屏障;因地制宜地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适宜产业,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从而缓解生态保护地区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状况,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三类地区:该区多集中在三门峡、鹤壁、濮阳等经济基础较好的地级市及郑汴洛周边县市。该区域作为一类地区的补充,目前人口的集聚特征尚未形成,应通过宜居城市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城市布局,吸引人口集聚,实现三类地区向一类地区转变;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与一类地区的衔接与协作,形成“组团式集群化”发展的城市集群,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四类地区:该区域多位于粮食核心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人口相对集中。目前,河南省正处于加快推进“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改善经济增长滞后于人口增长的局面,该区应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一方面保障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附加值与农民收益;另一方面利用农业现代化释放农业劳动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经济高高集聚的一类和三类地区转移,同时促进区内农业人口向农业内部各系统及其他行业的转移,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提高人口在城镇中聚集产生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从而推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2讨论与结论

(1)通过全局Moran’sI的计算方程,得出2000—2009年河南省各市县人口和GDP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即人口和经济表现出相似值之间的空间集聚,但人口和GDP整体集聚特征变化有所不同:由于河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降低等原因,2000—2009年河南省县域人口全局Moran’sI指数呈现小幅下降的趋势;而随着河南省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县市经济空间集聚的趋势仍在不断加强,空间差距日益拉大。(2)通过河南省人口和经济空间集聚特征及变化两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省人口主要集聚商丘、周口、南阳和信阳等地,中心城市郑州及其周边地区的人口集聚程度并不突出。而全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则基本以郑汴洛为核心,依次向外逐层降低,呈现着阶梯状空间分布格局,全省表现为人口密集区与经济密集区相分离的特征。(3)河南省各市县人口与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域特征。一类地区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的郑汴洛及其豫北地区,该区域人口与经济高高集聚,今后应通过城市集群化发展,继续提升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区域的人口承载力,从而吸纳更多的外来人口和劳动力,促进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二类地区主要集中于豫西山区,豫北豫西山前平原及淮河山地丘陵区,该区应发展以生态优先的特色经济,从而形成中原经济区绿色的生态屏障;因地制宜地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适宜产业,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三类地区主要集中于各个地级市及郑州和洛阳周边县市,人口发展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该区域应通过宜居城市建设,吸引人口集聚,促进三类地区向一类地区转变;四类地区主要分布在豫东黄淮海平原地区,应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方面提高农业产值与农民收益,另一方面释放农业劳动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经济高高集聚的一类和三类地区转移。

作者:宋富强郑壮丽冯德显张莉单位: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被举报文档标题:人口与经济空间集聚的优化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rkyjjzz/63837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