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城市建设与人口科学发展探索范文

城市建设与人口科学发展探索范文

时间:2022-10-20 08:59:17

城市建设与人口科学发展探索

一重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发展的人口挑战:五个中心城市比较

将重庆与其他四个国家中心城市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过程中面临的人口挑战。

(一)人口规模有待提升,外来人口相对较低。人口规模是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十年间,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四大中心城市的常住人口大幅上升,分布增加了44.5%、37.5%、29.27%、27.74%。其中,北京常住人口几乎增加了一半,年均增长率达到了3.8%。而重庆在两次人口普查期间,由于三峡大移民等因素影响,常住人口由3090.45万人减少到2884.6万人,减少了6.67%,人口规模逆势下降。另外,外来常住人口规模的显著增加将给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市场的进一步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外来人口所具备的移民精神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力。上海、广州外来人口分布达到897.7万人、476.0万人、704.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布达到39.0%、37.5%、35.9%,天津的外来人口仅为299万人,但是占总人口的比例也达到了23.1%。而重庆的外来人口规模仅为44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也是五个国家中心城市中最低的,仅仅为15.3%,如表1所示。这显示重庆的城市开放度不足,对于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仍然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人口总体素质不高,人才比例有待提升。尽管两次人口普查期间,重庆的人口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但是与其他四个国家中心城市相比,人口素质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如表2所示。这与全市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西部大开发、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要求相比相差甚远。在人口受教育程度方面,重庆较其他四个国家中心城市有较大的差距。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每10万人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程度人口数分别为31499人、21952人、17480人、19228人,而重庆尽管由第五次人口普查的2802人跃升到为8643人,但仍只有北京的四分之一、上海的三分之一、天津和广州的二分之一。在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人口方面,重庆由第五次人口普查的8596人上升到13213人,但仍只有其他四个国家中心城市的一半。与此同时,在文盲人口方面,尽管重庆文盲人数较第五次人口普查减少近百万,但是仍有123.90万人,文盲率仍然高达4.3%,远高于其他四个国家中心城市,如表3所示。这也说明重庆的人才数量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要求具有较大的差距。

(三)人力资源相对丰富,但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次人口普查下降4.95%;15—64岁的人口为2061.4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71.46%,较第五次人口普查上升1.29%;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33.4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1.56%,较第五次人口普查上升3.66%。尽管重庆的人力资源有增加的趋势,但是其他四个国家中心城市15—64岁的人口比例均达到82%左右,高出重庆10个百分点。同时,而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四个城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分别为8.7%、10.12%、8.52%、6.62%,均低于重庆的11.56%,另外,重庆65岁及以上的人口增速是五个国家中心城市中最高的,广州、北京分别增加0.6%、0.3%,上海甚至较第五次人口普查降低了1.34个百分点。

(四)人口分布不尽合理,人口集聚度有待提升。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共有1764.49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比例由第五次人口普查的57.73上升到61.17%,渝东北翼共有836.54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比例由第五次人口普查的32.35%下降到29.00%,渝东南翼共有283.59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比例由第五次人口普查的9.87%下降到9.83%,如表5所示。由此可见,重庆的人口正在向一小时经济圈集中。但是,从城市经济发展来看,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特别是重庆主城九区的人口仍需要大幅提升。重庆主城九区共有745.76万人,仅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5.9%,核心六区共有451.31万人,仅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5.6%。由于受地形限制,主城区的人口承载力有限,导致重庆主城的人口集聚度不高。第六次人口普查时,重庆40个区县的平均常住人口数仅为72.1万人,为五个国家中心城市最低的,甚至只有上海市的四分之一,北京的二分之一。主城九区的平均人口数位82.9万人,也是远远低于北京上海的平均值。在人口密度方面,重庆的人口密度仅为350人/平方公里,仅为上海的十分之一,广州的五分之一,北京、天津的三分之一,人口集聚度不高。另外,上海人口最多的是浦东新区,人口数达到504.4万人,北京人口最多的是朝阳区,人口为354.5万人,而重庆最多的是万州区,人口仅为156.31万人,不在主城之列。主城九区中人口最多的是渝北区,人口仅为134.54万人,主城六区中人口最多的是九龙坡区,人口仅为108.44万人,如表6所示。这充分说明,由于行政区划的原因,重庆核心城区的人口规模偏低,集聚度偏低,导致城市的集聚能力受到抑制,辐射带动作用有限,离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促进重庆人口科学发展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继续优化城市环境,吸引更多外来人口,保持适度人口规模。要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吸引和留住人才是至关重要的任务。当前重庆不仅要加速人口的国内流动,而且要提高国际间人口流动的规模和数量,不仅可以适度提高人口规模,也可以提高人才比例。首先,要采取切实和可操作性强的措施,提高城市生活品质,让更多知识工作者和重庆急需的短缺人才到重庆各区县置业,创业之余享受“生态山水重庆,创业宜居乐园”的魅力和高度发展技术社会服务的便捷性;其次,建立主城区与卫星城市科技、人才和产业全方位的互动链接,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为重点以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为动力,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建立主城区与卫星城市产业在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等环节的垂直分工与协作关系,扩大就业空间,提升人口承载能力;最后,要借鉴美国加州的经验,鼓励外来经商、务工人员留在或是定居大重庆。凡是在重庆区域内连续居住和经商时间超过一年(以签订的用工合同、办理的工商执照等为权威证明),无犯罪记录的(刑事案件),都可以享受重庆正式居民的市民待遇,就地落户,在就业、求学、医疗社会福利保险等方面一视同仁。

(二)完善城镇等级体系,提升集聚辐射功能,优化城市城市人口布局。首先,以两江新区为中心,逐步形成由主城特大城市、6个区域性中心城市、23个区县城、100个中心镇和其他小城镇组成的“点—线—面—体”的城市空间格局;其次,主城区要利用“二环发展规划”,通过打造大型和特大型城市,形成对外开放、高新技术集聚、各种开放平台集聚的高地,并以此对各种人力、物力、财力形成天然吸附力,整合一切经济要素和科教文化要素,最终达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吸附;再次,进一步强化6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产业、基础设施、综合服务的能力和多中心的地位,使它们尽快成为除主城区以外人口规模聚集的亚中心,逐步减少人口高度聚集对主城区的压力,推动中心城市及周边城市联动发展,实现多赢。

(三)推行终身教育理念,建立教培互通机制,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对于重庆而言,要切实重视终身教育,人人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不断提高民众素质,提升城市形象,加速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从重庆人口素质现状来看,要大力提高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程度人口和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人口比例,缩小与其他四个国家中心城市的人口素质差距。因此,推动高等教育与社会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技工学校)与普通高中学校之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技师学院和高级技工学校之间相互开放课程体系,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和教学资源。建立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服务平台,构建覆盖城乡劳动者的教育培训网络,为广大城市人口提供更多、更好的职业教育机会。建立职业技术教育终身化激励机制,推进市民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和城市创新能力。

(四)重视人口结构问题,提高老年健康水平,不断优化人口结构。鉴于重庆人口实际,必须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等人口结构性问题。因此,必须综合运用经济社会政策,建立社会安全网,发挥人口政策的导向作用,解决人口老龄化、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等人口结构性问题,促进代际代内公平和男女平等、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要把促进老年人健康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开展重点人群预防和疾病的监测,重视老年病的预防和康复,提高老年人自我保健能力。整合现有卫生资源,调整预防和医疗投入比例,重视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投入,开展农村贫困地区的医疗救助工作,加大老年医学基础研究投入。加强对老年期健康生活的指导,推进各项有益老年期健康的文体活动,增强其自我心理调适能力。重视对老年人膳食结构的指导,发展老年健康食品和保健品,发展为老年人服务的产业,满足老年人对设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作者:费云舒杨勇单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重庆社会科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城市建设与人口科学发展探索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