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海洋环境管理人才培养研究范文

海洋环境管理人才培养研究范文

时间:2022-04-06 09:48:04

海洋环境管理人才培养研究

《人才资源开发杂志》2015年第二期

一、海洋环境管理人才

人才一般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出创造性劳动或者对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海洋环境管理人才指的是在海洋环境领域接受过专业的知识教育或技能培训,有一定的海洋环境专业素养,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并能对海洋环境管理做出创造性劳动或者突出贡献的个体。根据海洋环境管理的定义,海洋环境管理人才也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对海洋这片总水域的管理人才,主要涉及海水监测和管理、海洋生物保护和开发、海底资源开采和利用等方面的管理人才,对应的这方面的管理人才需要的技能主要是海水、海洋生物、海底资源等专业知识以及对这些海洋自然要素进行管理的统筹领导能力。第二对海域及其周围的空间和陆地组成的空间整体的管理人才,主要涉及大陆架、滩涂和沙滩管理、海鸟保护等内容,技能需求主要包括海域周围陆空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海陆、海空相互联系的整体性认识和思维能力。第三人类行为会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对海洋环境这些非自然要素的管理也是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了解海洋生态系统运行的规律,发挥人类主观能动性,合理利用规律,这类管理人才不仅需要对海洋污染、海洋灾害等非自然因素引起的海洋环境变化具有专业知识,更具有有效应对种种海洋环境变化的能力,即海洋环境变化的预测能力、风险评估能力、应急管理能力以及事后建设能力。

二、海洋环境管理人才培养机制的现状

2010年4月,国家海洋局、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农业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印发了《全国海洋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这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要求“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国家已经认识到海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已经开始从国家战略层面培养海洋人才,但是对于海洋环境管理亟需专项人才的现状却没有充分认识,也没有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开发。目前我国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是涉海高校教育模式,涉海的海洋类院校主要包括中国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从地区分布来看,海洋类高校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省份,尤其是海洋经济发展较好的沿海省份,而且专门开设海洋环境保护或者海洋环境管理相关专业来培养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只有中国海洋大学和淮海工学院两所院校。高校教育模式是目前我国海洋环境管理类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其发展现状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从培养机构看,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培养高校仍然比较少,存在培养机构缺乏的问题;从高校培养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目的来看,多数高校把海洋特色当噱头以提高本校的知名度,而非真正从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需求角度去培养海洋环境管理人才;从培养方式看,多数高校培养海洋环境管理人才只是以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为主,缺乏对能力型的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方式;从培养内容看,以机械的海洋环境专业知识灌输为主,缺乏管理知识的教导,缺乏非自然要素造成的海洋环境管理要素的内容教授。总之依赖于高校培养模式的我国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培养,再利用高校丰富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三、海洋环境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目前我国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培养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单一的高校培养模式的缺陷、培养内容与人才实际需求的巨大差距、国家政策的缺位以及海洋环境管理人才整体缺乏统筹性四个方面。

1.高校培养模式的困境。高校培养模式是目前我国海洋环境类的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这种单一的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普适性。高校教育模式因为同一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授课地点和时间等使其具有很大程度上的规范性,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高校由精英教育理念向大众化教育理念转变,高校的教育更具普遍性。然而在海洋环境管理领域,需要的人才恰恰是专业性和统筹管理性兼具,在海洋环境管理方面有突出建树的精英。这就和当前高校教育模式存在冲突,主要体现在:首先高校设置的海洋环境管理专业多是与海洋环境相关的理工科专业,纯粹的海洋环境专业知识,而没有管理知识的学习,即高校的海洋环境管理教育专业设置不尽合理,学校大多按照文科、理科、工科三个类或者按照院系设置专业,但是院系之间缺乏交流,学科之间存在专业壁垒,缺乏横向的互动交流。同时,海洋环境管理与其他专业类别不同,笔者认为这类人才需要的不是普适性的大众化教育,更需要的应该是精英教育,因为海洋环境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人才需求也具有很强的定向性,这类的人才流向多与海洋相关。虽然,学科之间有一定的共性,但是对海洋环境管理人才有针对性的培养使其有针对性地就业,才是最有效率的培养方式。其次海洋环境管理人才在我国仍然处于新兴人才类别,其培养正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专业性的师资队伍,还不足以满足海洋环境管理的人才需求。

2.培养内容与人才需求不相符合。由于对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内涵认识不清,同时缺乏海洋环境管理人才需求分析,使得我国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笔者认为海洋环境管理人才主要包含三类人才:一是水域环境管理人才,二是与水域相关的陆空环境管理人才,三是非自然要素造成的环境变化管理人才。但是在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往往把它狭隘地界定在水域环境管理这一层次中,忽视与海洋相关的陆空环境管理人才的培养,基本没有设计非自然要素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培养。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培养内容多是海域环境专业知识,而忽视了海洋与周围陆空的相互联系性,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海洋造成的影响,显然培养内容是狭隘的,片面的。其次,人才的培养最终是为社会服务,社会人才需求分析是必要的,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培养方式、培养内容才能使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培养更为有效。正是因为海洋环境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需求分析,才导致培养出的人才去向不明,也使得海洋环境管理人才对自身的就业前景、发展空间存在质疑,学习积极性明显降低,培养者与被培养者都存在盲目前进的情况,不清楚自身的专业定位和未来选择,培养的效果也就大大地降低了。

3.国家重视不足,缺乏大环境支持。人才发展还离不开国家大环境的改善,离不开国家的战略管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而我国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培养环境不完善使得海洋人才的培养备受阻碍。大环境不完善主要体现在社会冷落海洋环境管理人才、海洋环境管理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不明确、缺乏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三方面。首先,由于海洋环境教育和社会的脱节,社会需求和毕业生期望的背离,使部分学校的海洋类学生就业发生了困难,而目前海洋科技与管理的人员中,绝大部分来自高等学校海洋科学专业,长期不被重视。由于海洋科学是艰苦行业,经济效益也不好,海洋科学专业受到社会的冷落。其次目前我国并没有指导海洋环境管理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也没有专门的指导思想,只是把以往人才培养的思想的框架套在海洋环境管理领域,而缺少特色的海洋环境管理人才观,也没有海洋环境管理人才培养规划,只有针对海洋人才的《全国海洋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最后,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缺乏国家的专项资金支持,还没有纳入国家财政预算中。没有国家强有力的财政资金支持,使得不受重视的海洋环境管理人才培养举步维艰。

4.海洋环境管理人才培养缺乏战略规划。人才的培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必然要遵守人力资源管理的动态过程。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包涵人才培养这一个中间环节,绩效考核与人才评估、人事保障和人员流动同样重要,这就需要把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纳入人才培养的整体中,而目前我国的海洋环境管理人才培养只重视了培养这一中间环节显然是不足够的。对海洋环境管理进行绩效考核,不仅能使被培养者明确自身的成长方向,找到现存不足,明确与社会需求的差距,而且以培养者掌握培养对象的需求与动态发展,从而加强二者沟通交流,增强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培养效果。良好的人事保障政策和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则有利于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系统的交流沟通和协同合作,有利于海洋环境的整体性治理。此外各种培养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也有待加强。

四、完善我国海洋环境管理人才培养机制的对策

培养海洋环境管理人才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客观需求,已经成为人们共识。尽管目前我国的海洋环境管理人才培养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但是海洋环境管理人才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这就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培养。

1.改革高校培养模式,提高高校培养能力。从目前发展状况看,高校培养模式在一定时期内将仍然是我国海洋环境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选择。因此为促进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培养,改革高校海洋环境管理的教育模式成为首要途径。首先,要明确高校培育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理念和宗旨,确立以海洋经济建设为导向,调整优化海洋环境学科专业;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实践教学为载体,改善涉海类专业办学条件;以教学改革为手段,加快海洋人才培养;以整合优化为目的,建设综合性海洋大学的办学宗旨。其次,要坚持海洋环境专业知识和管理领导技能并重的教学理念,加强海洋环境学科学院与管理学院的互动交流,强化海洋环境专业与管理专业之间的融合,培养海洋环境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兼备的海洋环境管理人才。再次,要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培养方案,走实用性、精英型的海洋环境管理人才培养之路,在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特色的基础上注重人才的提升与创新。再次,要加强学校之间的合作与整合,优化学校海洋环境管理软硬件的资源配置,以低成本且高效率地培养海洋环境管理人才。最后,沿海城市对海洋环境管理人才有着特殊的需求,因而沿海的地方高校要担负起育人成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到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培育中来。

2.加强需求分析,合理设计培养内容。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海洋环境管理人才,应在社会需求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学科专家学者对海洋环境管理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研究及指导作用,根据社会需求状况,改善专业设置,调整海洋类人才的培养结构做到既满足社会需求,又不造成人才浪费。这一方面,要求加强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在对海洋经济发展需求、我国海洋环境管理人才发展现状以及国外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实践充分社会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分析工具,对未来海洋环境管理人才需求做详细的市场预测,以此为导向培养海洋环境管理人才。另一方面,要在海洋环境管理人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改善目前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培养内容,改良培养工具。第一,要明确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概念内涵和内容层次,培养各种类型的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第二,海洋环境的专业知识和领导管理技能都要列入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培养内容体系中。第三,要明确人才为社会服务的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培养内容,与时俱进,促进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时代适应性。

3.强化政府重视程度,提供政策保障。人才的良性发展需要大环境的良好运行,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培育离不开社会和国家的重视与支持。首先,要营造有利于海洋环境管理人才培育和发展的社会氛围,这就需要从点滴做起,加强海洋环境管理重要性的宣传,使海洋环境管理专业的人才赢得社会尊重,培育起社会支持海洋环境管理人才发展的市场空间。其次,国家层面要制定专项的规划政策,提供制度性的保障。一方面,要继续完善《全国海洋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将海洋环境管理人才这一门类加入到海洋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中,利用一章的内容详细介绍我国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要在纲要文件的方向性指导下,制定专门的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发展规划,具体阐释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发展路径。最后,政府要为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

4.加强战略管理,促进人才培养系统性。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过程,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注重事前需求分析、事中多路径培养与事后绩效考核和人员流动的相互配合,尤其是要注重对人才培养的绩效考核,构建良好的人员流动机制,加强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战略管理。绩效考核可以采用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或者平衡计分卡的方法对海洋环境管理人才进行合理的考核。加强人员流动机制的建设,就是要制定合理的人员流动政策,促进海洋环境管理人才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海洋的发展决定了世界的发展,海洋环境在海洋发展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管理才能在海洋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促进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这就需要加强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培养。面对目前我国海洋环境管理人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海洋环境管理人才的培养任重而道远,更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广泛重视,以应对国际挑战,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推进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一支专业全面、技术突出、科技水平高、数量和结构优良的复合型海洋环境管理人才队伍,必将对建设未来海洋强国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郝红枚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海洋环境管理人才培养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rczykfzz/66950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