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国文化扶贫对策探析范文

中国文化扶贫对策探析范文

时间:2022-07-12 05:38:45

中国文化扶贫对策探析

[摘要]高校图书馆是集文献资源、信息、人才为一体的文化教育中心,是我国文化扶贫工作的中坚力量。研究高校图书馆的文化扶贫工作,对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援助处于不利位置的弱势群体或个人的社会服务为切入点,探讨了文化扶贫与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五大方面:法律支撑、合作援助、精准帮扶、延伸服务及评估机制。并基于国外高校图书馆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工作的现状,提出中国高校图书馆在文化扶贫工作中要不断创新延伸服务内容、建立图书馆法律法规体系、精准文化扶贫体系、合作帮扶体系和绩效考核评估体系的对策,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推进文化扶贫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弱势群体;文化扶贫;精准帮扶;信息鸿沟

1引言

社会服务是指以援助贫困的、遭受痛苦的社会处境不利的群体或个体为目的而提供的服务[1]。社会服务不同于公共服务,公共服务面对的是所有公众,而社会服务的对象是指因幼小、衰老、贫困、残疾等原因而处于不利位置的弱势群体,目的是维护公平正义,促使其融入社会,最终改善其生存条件[2]。早在1627年,法国图书馆学家诺代在其撰写的《关于创办图书馆的意见书》就提出“图书馆要一视同仁,不应该只为特权阶层服务[3]”。1862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莫里尔法案》规定了大学图书馆必须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掀起了用文化知识援助弱势群体的运动,得到了各大学图书馆的普遍支持,大学图书馆社会服务开展起来[4]。1955年,日本文部省提出高校图书馆必须向弱势群体敞开大门的报告,得到筑波大学图书馆、名古屋大学图书馆、东京工业大学图书馆的热烈响应。

随后,日本大学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工作日渐普及[5]。同时,法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韩国等发达国家,其大学图书馆社会服务工作,也在政府的引导和规范下,快速开展起来。总之,经过多年发展,国外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工作,已经日臻完善,达到了较高水平。相比之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工作则刚刚起步。2002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21条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倡导高校图书馆在做好校内读者服务工作之余,开展社会服务工作[6]。但作为集文化资源、信息、人才为一体的文化教育中心,高校图书馆如何援助遭受贫困的群体?事实上,一个人或地区的贫困,表面上看是经济问题,但从更深一层考察,往往是文化的贫困,人们的收入通常与其价值观念、文化素质、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而文化扶贫即着重于对贫困区域的文化进行改造,加快贫困区百姓固有风俗、习惯、心态及价值观的解构和重建。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工作主要就是文化扶贫,即扶人,扶智,帮助贫困地区劳动者提高文化素质,彻底消除贫困,避免富后返贫。2015年12月9日,文化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规划纲要》,对文化扶贫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将文化扶贫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纲要》指出:“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服务脱贫攻坚大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任务”[7]。

2016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在《关于开展2016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中进一步表明,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人才和馆藏资源,加强技术成果转化,通过阅读活动,对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提供智力支持[8]。我国学者近两年才开始对高校图书馆的文化扶贫工作展开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扶贫精准识别研究,包括扶贫对象及扶贫项目精准识别研究,如王尧[9]结合多维层次分析模型与日志记录法对目标人群进行识别,引入“RHB战略”对文化扶贫项目进行识别;二是关于提升基层文化单位服务软实力和培育农村“自组织”能力建设为目标的“精准扶贫”新机制研究,如段小虎等[10]基于矩阵式组织结构的项目制“文化扶贫”拓展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空间,以项目合同制管理为手段,以智力支持为内容,以提升基层文化机构服务软实力为目标,探索了文化“精准扶贫”新机制;三是对口帮扶项目机制研究,如冯永财[11]调研了陕西省贫困地区基层图书馆现状,分析高校图书馆对口帮扶贫困地区图书馆的可行性,提出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高校图书馆与贫困地区基层图书馆对口帮扶机制。而本文则采用新的视角,对国外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工作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结合我国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的现状,构建出适合我国本土的文化扶贫具体实施对策。

2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分析

2.1法律支撑

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起步较早,均有强大的法律体系作保障。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社会服务工作是难以为继的。因此,美国、日本等国家均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经费来源,在法律上做出详细规定。如美国联邦政府2007年修订的《高等教育法》,专门对高校图书馆的经费来源做出规定,联邦政府将以基本拨款、额外补款和特殊拨款方式,保证高校图书馆的经费来源,使其得到法律保障,也使美国高校图书提高了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积极性[12]。“不以规矩,不成方圆”,除经费来源外,为保证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工作能够合理、有序开展起来,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还制定了两百余部法律,对高校图书馆参与社会服务的资源配置、人事安排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如美国《国防教育法》、《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等法案中均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内容进行了全面规定;马萨诸塞州2010年修订的《图书馆法》对各类型图书馆间的合作也进行了规范;《加利福尼亚州图书馆法》规定了包括高校图书馆在内的各类图书馆,都要参与到馆际互借的项目中来[13]。国外发达国家完善的法律支持体系,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工作给予了强大支撑,确保了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事业健康发展起来。

2.2合作援助

国外高校图书馆在提高社会服务质量的同时,为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大都会与社会组织、企业等合作,共同为社会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如美国西肯塔基大学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举办内容丰富的图书节活动,吸引很多文化水平低、很少走进图书馆的百姓参与活动,提升了弱势群体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14]。美国杨伯翰大学图书馆通过与互联网档案馆合作,发挥互联网档案馆图像处理技术的优势,共同开发以贫困地区特色资源为内容的数字馆藏,为贫困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15]。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田纳西州大学图书馆及加州大学戴维斯图书馆等均与公益组织合作,开辟了“4-H”、“Cardi-nalKdsCubil”、“K-12”等为困难家庭少年儿童提供援助的项目,帮助孩子们利用互联网学习新知识,在线沟通和交往,树立自信心,引导他们健康成长[16]。总之,各国大学图书馆通过与公共图书馆、政府、企业等的合作互助,扩大了用户获取信息的范围,提升了社会服务的质量。

2.3精准帮扶

为提高社会用户的满意度,尽可能为其提供最适合的服务,国外高校图书馆通常会细分社会服务对象,对残疾人、儿童、老年人、失业者等加以区分,为不同群体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如美国奥本大学图书馆,针对行动障碍读者设置了专门自习室,室内有无障碍卫生间和盥洗室,以方便残疾读者使用[17]。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在其馆内电脑上安装了ZoomTxte、Kurzweil3000、JAWS等软件,专门为视力障碍、朗读困难或注意力缺陷的读者提供辅助阅读服务[18]。西肯塔基大学图书馆深入社区,专门针对低学历人群开展了“一本书,一个社区”的阅读推广活动[19]。日本女子大学图书馆依托本校幼教专业,在图书馆开辟了儿童阅览空间,针对少年儿童提供服务[20]。日本桃山学院大学图书馆从1983年就开始为盲人读者提供对面朗读服务,提高了盲人读者的入馆率[21]。日本福祉大学图书馆为行动有障碍的读者提供服务,可以帮助读者查找图书馆资源,并下载、打印相关资料[22]。细分不同的社会服务对象,使国外大学图书馆社会服务发力精准,提升了社会服务的实效。

2.4延伸服务

国外高校图书馆为满足不同社会服务对象的深层次需求,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延伸服务项目。如1964年美国总统林肯.约翰逊提出向贫困宣战时,得到了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大力支持,纷纷开展了“社区行动”计划,将黑人、下岗工人、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纳入高校图书馆提供延伸服务的范畴,通过开展各种阅读活动,提高了贫困人群的知识水平,缩减了社会贫富差距[23]。日本京都大学等高校图书馆为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等弱势群体,开展了大学图书馆信息技术培训活动,提升了弱势群体的信息获取能力[24]。德国汉堡大学图书馆及法兰克福大学图书馆在双休日、寒暑假等为中小学生开办画画、演讲、亲子游戏等活动,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25]。韩国高校图书馆邀请部分下岗职工担任其图书馆的助理馆员,帮助他们提高收入水平,增强社会尊严感[26]。通过深入社会,开展不同内容的延伸服务项目,国外高校图书馆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深层次需求,提高了社会服务满意度,体现了高校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2.5评估机制

目前,国外大学图书馆评估早已进入“强调以全社会为中心,关注对社会的贡献”的高级评估阶段[27]。1990年,Boyer提出大学图书馆除科研服务、教学辅助外的第三项功能即社会服务,并强调对社会服务也要进行量化评估[28]。随后,美国很多大学图书馆均采用Boyer的研究成果,将社会服务结果纳入馆员的业绩考核中,以督促馆员努力提供社会服务。2004年,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还出台了《大学图书馆评估标准》,在服务评估体系中设置了一系列与社会服务相关的考核点[29]。同时,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的年评估报告,均包括合作服务、援助服务等内容[30]。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为使社会服务评估常态化,还成立了社会服务评估办公室[31]。另外,社会服务提供程度还作为国外大学图书馆参与评奖的关键因素。总之,常态化的社会服务绩效评估体系,确保了国外大学图书馆社会服务事业能够持续、快速地向前发展。

3我国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的具体实施对策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面对我国的特殊国情,借鉴国外高校图书多年社会服务的成功实践,笔者构建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文化扶贫工作的具体实施对策。

3.1建立图书馆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教育部在2016年重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四次提到了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问题[32]。中国图书馆学会在《关于开展2016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中提到“高校图书馆应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人才和馆藏资源,加强技术成果转化,通过阅读活动,对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提供智力技持[33]。”但这些均是从政策上进行引导,并不具备法律的效力。要确保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工作有序向前推进,必须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对高校图书馆参与文化扶贫工作所涉及的经费、人事、管理等相关问题进行规定,使其在具体操作上有法可循。首先,国家应颁布一部《高等学校图书馆法》,对高校图书馆在文化扶贫工作中的各种经费来源进行规定,将高校图书馆提供的知识援助服务纳入政府购买的范围,从法律上确保政府给予扶持,为大学图书馆持续投入文化扶贫工作提供物质保障。其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颁布相应的法规,对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工作的具体实施、动态考核及各种奖惩措施做出规定,确保文化扶贫工作在正确的轨道上向前推进。

3.2建立精准文化扶贫机制

目前,我国所开展的文化扶贫工作,存在严重的“一刀切、一锅端”现象。对扶贫对象的年龄、学历、经历、地域等情况不加以区分,对扶贫对象的个性化文化需求不予以重视,导致文化扶贫经常扶不到点上,老百姓对文化扶贫项目参与度不高,很多文化扶贫项目达不到预期效果。例如湖南湘西自治州建设的农家书屋,收藏了很多种植、养殖方面的文献,但却缺少湘西自治州的特色产业如百合、富硒柑、茶叶等方面的书籍,老百姓很少光顾这些书屋,不仅浪费了资源,也无法发挥文化扶智乃至脱贫的作用[34]。高校图书馆在文化扶贫工作中,为避免出现上述问题,就必须建立起精准的文化扶贫机制。首先要正确识别文化扶贫对象,真正的扶贫对象应该是因为文化水平低而影响了经济收入的群体。要对这部分人建档立卡,登记个人信息,再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不断更新信息,达到动态管理的目的。其次要正确识别文化扶贫项目,要充分考虑文化扶贫项目的针对性、可行性和效益性,有效的文化扶贫项目应该是能够满足当地文化需求,得到当地百姓支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项目。另外,要注意到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学历层次的扶贫对象,其文化需求也不同。比如针对残疾人,我们应该登门为其提供各种辅助阅读的技术服务;对老年人,我们应该为其提供视频、音频等资料,帮助其快速接受新知识;对于留守儿童,我们要派大学生志愿者驻村陪伴阅读,让他们在吸收知识的同时,体会到温暖的人文关怀。当然,同一个扶贫对象的文化需求也会随着年龄增长,生产经营活动改变,家庭收入改变,而产生变化。因此,我们要随时关注大数据变化,经常与扶贫对象沟通,及时调整服务内容,满足其新的需求,以达到精准文化扶贫的目的。

3.3不断创新延伸服务内容

1992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推行了一系列文化扶贫政策,得到了各级文化部门的积极响应,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偏僻,目前在贫困区仍然存在几个主要问题亟需解决。一是贫困区文盲、半文盲数量众多,仅有1—2%的人能读书看报;二是贫困区百姓缺少积极健康的休闲活动,经常依靠封建迷信、等活动度过农闲时间,形成不良社会风气;三是贫困区百姓与外界信息沟通不畅,信息鸿沟严重,生产活动存在盲目性;四是贫困区科技人才匮乏,生产效率低,无法将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高校图书馆参与文化扶贫,就要不断延伸、创新服务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逐步满足贫困区百姓的各种文化信息需求。高校图书馆可以选派党员干部,深入偏远地区,送书送报,指导当地农民阅读书籍、期刊等,不断提升其文化素质。高校图书馆可以与大学生社团合作,深入农村组织文艺演出、书画展览、放映电影等活动,丰富百姓业余生活的同时,鼓励百姓勤劳致富。高校图书馆还可以选派专业馆员,为农民开办信息技术培训班,帮助农民树立信息意识,提升农民信息获取能力;邀请农学、畜牧业专家,为农民进行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各种技术难题,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4形成合作帮扶体系

文化扶贫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但我国文化扶贫工作发展至今尚未形成有效的协同合作体系。作为文化扶贫工作的主干力量,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相互之间沟通少,很难形成脱贫合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已经出现高校图书馆与政府、企业深度合作的典型事例,但在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由于观念、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与政府、企业等沟通甚少,尚未开展任何形式的合作扶贫。各高校图书馆本身在文化扶贫工作中,也大多各自为政,尚未出现共同援助的案例。高校图书馆参与文化扶贫,要节约资源,提高帮扶实效,就必须与政府、企业、其他图书馆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合作的文化扶贫体系。首先,高校图书馆可以与贫困区政府合作,共同开发包含旅游信息、劳务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实用技术的农业信息网,畅通百姓与外界沟通的信息渠道,逐步走向富裕。其次,高校图书馆可以与贫困区龙头企业合作,邀请学校专家为企业工人进行技术培训,还可以将本校科研成果应用到企业生产实践中去,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最后,高校图书馆还可以联合其他高校图书馆,对贫困县图书馆开展多对一或多对多的帮扶工作,这样既可以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又可以形成帮扶合力,加快贫困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步伐,为当地百姓营造出良好的文化环境。

3.5建立文化扶贫绩效考核评估体系

目前,我国陕西、湖南、吉林等省的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展了文化扶贫工作,但很多工作却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例如陕西省几所高校图书馆,在对口帮扶贫困县图书馆工作中,只表现为一年捐书一次,年底到基层图书馆交流一次,缺少对基层馆馆员的长期指导和培训,在智力支持方面有所欠缺[35]。因此,要确保文化扶贫工作能落到实处,深入开展起来,必须要建立起长期有效的考核评估体系。从宏观层面上看,政府要引入第三方机构对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项目进行动态监测,对扶贫项目的实效进行考核。考核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看高校图书馆是否设立了文化扶贫办公室,是否有专人对此项目负责。第二要考核项目内容是否符合扶贫对象的需求,项目运行情况及目标完成情况等。最后,要对扶贫对象进行调研,考察其对扶贫项目的满意度。总之,考核机构要对扶贫项目进行全面测评,认真分析实际数据,给出客观结论。从微观层面上看,各高校图书馆的文化扶贫办公室,也要对每个文化扶贫项目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调控,以确保文化扶贫的精准度。高校图书馆还要建立起内部激励制度,设置文化扶贫考核指标体系,对馆员文化扶贫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要与馆员年终考评挂钩,以确保文化扶贫工作持续、深入发展起来。

4结语

我国文化扶贫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认真总结和学习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要注意根据本国实际,开拓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扶贫之路。我国高校图书馆要带头打响中国文化扶贫的攻坚战,发挥出自身资源优势,深入农村,精准帮扶,为提高贫困区域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转变陈旧思想观念,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贫困,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唐美荣;冯永财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

被举报文档标题:中国文化扶贫对策探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qdzz/70539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