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阅读课在日语课程中教学地位范文

阅读课在日语课程中教学地位范文

时间:2022-08-06 11:18:39

阅读课在日语课程中教学地位

《民族教育研究杂志》2014年第三期

一、阅读课有助于深化日语语言知识

精读课是日语专业课程体系中语言技能主干课、基础课,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在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方面为学生打好坚实的专业基础,所授内容主要是词汇、语法、句型等语言构件与会话规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构筑起来的日语综合运用能力。正因为在语言要素和技能的传授上具有综合性或基础性,所以最近我国日语教育界陆续将精读课改称为“综合日语”或“基础日语”。阅读课的教学宗旨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阅读技巧)或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课不应以语言知识的传授为首要教学任务,如果任课教师上课伊始就解释语法或要求学生练习句型,在教学理念上则失之偏颇,而学生在阅读课上只重视记忆单词、理解语法,亦属主要学习目的发生错位。精读课和阅读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不能偏离正鹄,更不能倒置。但是如果为从文章内容中读取更多更准确的信息,而逐行逐段甚至逐字逐句认真阅读课文内容时,阅读课的确还具有强化、扩充语言知识的亚功能。譬如,在阅读课中邂逅曾在精读课上学过、却记忆模糊的语言知识,此时就能起到加深理解的教学效果。可以这样理解,精读课是初步接触和理解单词、句型等具体语言知识的过程,而阅读课是对这些语言构件在意义上拾遗补缺、融会贯通,在功能上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在数量上增益扩充、集腋成裘的教学过程。在语言知识的掌握上,精读课和阅读课应具备这样的相衔性和互补性。阅读是为了读懂文章,以获取信息、知识。但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或新的语法现象时,读者自然要查阅词典、语法书,或通过其他途径弄清语言知识方面出现的盲点,而这个过程客观上能促进读者增加词汇量或巩固语法知识。同时,为了读懂文章而关注某一生词或某种陌生语法现象时,有针对性地查阅词典或语法书籍而掌握语言知识的效果,总比盲目记忆显得更为牢靠、深刻。在外语学习中,单纯死记硬背单词或语法并非上策。背词典掌握的单词,不会实际运用,则是个死的符号,记忆可能会昙花一现、转瞬即逝。纵然是将整部词典的词条短时内输入大脑中,恐怕也只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并不意味着已真正掌握了这些词汇。包括单词在内的语言构件的掌握,必须经过接触、理解、练习、记忆、运用这五个阶段。背词典学习单词只是接触、记忆的过程,而缺少在实际语境中理解、练习和运用这一更为重要的认知过程。日语词汇中存在大量“漢語”(日语中从汉语吸收来的词语),对于中国人学习日语固然是个捷径,但也很容易使人望文生义、皮相理解。譬如,日语和汉语中的同形汉语词,在词义关系上,有的完全吻合,有的部分吻合,有的大相径庭,有的在现代词义上则南辕北辙(比如“娘”等词)。在这种词义有相当差距的语言现实条件下,以中国汉语词义理解外形接近或相同的日语“漢語”,是个危险的学习方法,有时甚至是“陷阱”。日语中存在大量的“漢語”,对于中国学生而言,无疑是个双刃剑,其消极作用不可低估,既干扰着他们对日语词义的准确理解,又会阻碍其正常日语语言思维的养成。因此,理解、记忆日语中的“漢語”词汇,很多时候不能“以貌取人”。在阅读中,低年级学生应使用编纂水平较高的各类《日汉词典》帮助理解、掌握单词。到了高年级阶段,理解日语词义,应回归“原典”,即查阅《広辞苑》、《国語大辞典》等日本原版的权威性“解释性”词典,弄清该词的庐山真面目———真意、本意之后再行记忆和阅读。况且有些文化内涵深厚的日语“漢語”和“和语”词汇,只有这些词典设有专门词条予以解释,或只有依靠这些词典才能捕捉到其真谛。记忆单词应在具体句子形式或语言环境中进行。有了具体的语境作陪衬、作铺垫,才能更好地凸显出一个单词的多义、多用。况且相关具体语境留下的深刻场景印象,以后很容易让人想起该词的不同用法。在阅读课中,通过阅读纯正的日语文章,学生能有机会在具体句子或实际语境中接触到众多词汇、语法现象及丰富的语言特征或表达形式,从而能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掌握到各种日语知识。

二、阅读课有助于提高日语写作能力

用语言文字交流思想感情是一个“你来我往”的双向性信息传递过程,一方面要理解(包括听懂和读懂)对方的想法,另一方面要表达(主要包括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自己的思想。在书面表达能力(即写作能力)的培养方面,阅读课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阅读课,学生不仅能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和阅读能力,扩充词汇和语法知识,增加日语以外的各种专业知识,而且还能了解到中日文表达习惯的差异,从而掌握准确的日语表述形式。学习外语时,尽管掌握了单词和语法,但不一定就能掌握外国人的习惯性语言表达方式和句子结构。与掌握单词、语法等语言构件同等重要的是,要做到能写会说符合外国人语言思维习惯的句子。对于中国学生而言,用日语表达思想感情,必然要受母语思维定式的影响。语言思维本质上反映着一个民族固有的思维方式和长久的心理积淀,属于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要消除日语专业学生汉语式日语表达习惯这一“痼疾”,最佳办法之一便是让他们多读日本人撰写的经典性文章,在句子中理解词义、语法,在段落中掌握正确的句子结构和语言表述形式。上阅读课时,任课教师应提示学生,在日语文章中,从中国人的眼光看越是不可思议的表达方式越是值得重视的日语语言知识增长点。因此,以读懂日语文章为目的,关注词语用法、句子结构、段落安排及文章体裁的同时,学生无形中就会受到该文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的影响。如此这般,阅读的文章多了,自然就会照葫芦画瓢,写作时在词语用法、表述形式和篇章结构的安排等方面定会进步,就能写出合格的日语文章了。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写作属于书面形式的表达,因此写作课是外语教学中的主课。因这一课程性质决定,目前很多学校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后才开设此门课程,而不像听力、会话等其他语言技能课,学生入学伊始就能学到这些课程内容,接受语言技能的训练。但是如上所述,如果充分发挥阅读课的作用,则能够把该门课程当做写作课的基础或导入,同时也可视为对写作课的辅助性教学手段。另外,在阅读课上任课教师可以合理设问,让学生笔头回答,或要求学生笔头归纳所读内容或写出读后感,这些均为阅读课对写作课的有力补充。因此,如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形式,阅读课则能够成为写作课的良好基础和补充,而写作课则是阅读课所学语言知识和文章写作技巧的运用,是阅读课部分教学内容的自然延伸和合理展开。

三、阅读课有助于对日本社会文化知识的掌握

操一种语言与人交往,应理解创造、使用那种语言的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谈话规则。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语言固然是重要手段,但只凭语言能力并不能实现完美交流,语言背后存在的是更为重要的文化理解要素。事实上,对文化理解不深,语言习得也不可能深入。要深入了解对方所思所行,继而达到完美交流的境地,如无共同话题作润滑剂或作导引,谈话双方相互间会“冷场”。文化的陌生感,导致语言用途受限,甚至会陷入懂语言却不能如意交流的尴尬中。学语言须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了解了文化,才能更好地促进交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深化外语学习而加强对对象国社会文化知识的传授,在日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欲使学生对日本社会文化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解,亦应有效利用阅读课,在阅读课上多安排一些有关日本社会文化知识的文章提供给学生阅读,编写阅读课教材时亦应注重多选入有关方面的文章。另外,外语教育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活动。外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推进因素是实践环境。环境能给外语学习者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平台,环境熏陶能让外语学习者迅速“入戏”。从某种意义上讲,好的口语、好的语感,是良好的语言氛围“浸泡”出来的。而缺少相应的语言实践环境,外语学习者往往寻觅不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实际交流的场景或平台。但是通过大量阅读外语文章,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环境缺陷和条件阙如。在阅读过程中,同一语言现象或表述形式反复遇到,相同语感多次体味,阅读者的思维习惯自然会逐渐过渡到所学语言上,有助于口语逐渐变得自然流畅,也能引导读者逐步养成外语思维习惯。因此,确保阅读课应有的教学地位,确保日语专业学生4年学习生活中合理的阅读内容和应有的阅读总量,也是在帮助学生培养日语语言思维习惯。笔者从以上4个方面简单阐述了日语阅读课的重要教学地位和意义,所论若有合理成分,则希望阅读课在日语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教学地位有所改进和提高。同时也希望拙文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日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基于日语人才培养方案,实现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语言运用能力及语言切换能力这一日语教学终极目标,不仅要求日语专业各门课程形成保证学生掌握完备的知识结构的科学的课程体系,而且在教学职能分工明确的前提下,做到各门课程最大限度地体现自己的教学意义和作用。

作者:蔡凤林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阅读课在日语课程中教学地位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mzjyyjzz/65117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