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社会学视野下的文艺范现象研究范文

社会学视野下的文艺范现象研究范文

时间:2022-12-11 09:19:35

社会学视野下的文艺范现象研究

一、“文艺范”产生的原因及时代特征

1.原因(1)社会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单位制度发生剧烈变迁为背景,当我们通过种种改革措施力促单位制度走向消解之时,数量众多的‘单位人’开始告别单位,变为‘社会人’。由于转型期中国社会变迁的急剧性,在单位外新的社会组织尚未形成,新的社会连结尚未建立起来之际,必然会出现个人游离于社会组织和群体之外的社会原子化现象。”[2]我国从1983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1980、1990年代出生的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孤独、崇尚自由,“原子化”社会又加深了社会成员间的隔阂,因此向往亲密、认同、内心归属是他们的理想。互联网的发展为其产生提供可能,人们开始寻找自己的小群体、小社会。“我们运用社区本能来彼此隔离、自我保护,而不是创建一个丰富多样又互相交融的世界社区文化。我们寻找与自己最相似的人,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与其他部分隔离开来。”[3]4(2)经济原因。工业大生产时代到来、市场开放,人们手中有足够的资金满足对于物质世界的种种幻想,但“一切向钱看”让人失去了全部的价值。1948年《控制论》的作者诺伯特•维纳宣称:“大工业时代,自夸‘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人,沦为《摩登时代》中大机器们的玩偶。什么都可以批量化、效率化、标准化和无趣化生产,包括人本身,及大众文化。大众有时成为垄断、强迫甚至暴力的代名词。”[4]正如1973年,E.F.舒马赫在《小的是美好的》一书中质疑的:“大的就是美好的吗?西方世界引以为傲追求利润及增长,直接导致环境污染和非人性的工作环境。人日益专业化,成为机构这个庞然大物压榨下的可怜虫。”舒马赫倡导科技要人性化,人性要回归,回到人类真正的大小比例。“人很小,所以,小的是美好的。”[4]出生于八九十年代的人,睁眼见到的是商品和市场,接受的是商品经济、大众文化、网络媒介的洗礼,快节奏的生活以及来自生活的各方面压力,让生活在钢筋水泥、浮华的高楼大厦之中疲惫不堪的文艺范们发出了同样的质疑。(3)政治及意识形态原因。19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青年记忆中多是与历史、政治有关。他们或多或少地相信宏大叙事,相信个人有能力改变世界。他们歌颂个人英雄主义,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英勇顽强和自我牺牲精神,他们急于改变社会现实,愤世嫉俗、思想相对极端。与之相比,在改革开放脚步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政治事件很少影响到自身,他们显得理想迷失,无法相信英雄能够拯救地球世界,也没有宏大的理想或梦想,而是蜷缩在自己的角落里,把对社会的信仰寄托在文字之中。他们往往态度委婉,或用140个字的微博表明自己的立场,或保持沉默。

2.时代特征(1)“文艺范”的时代变迁文艺青年从古至今都有,他们与常规的社会价值观格格不入,喜欢读书写诗、音乐、文学、影视、绘画、旅行等一些当时普通人难以进入的高雅领域。在古代,最具这种气质的人如清代贵公子纳兰容若。这位出身豪门的公子十岁时就能填词,他的词“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直指本心”。“贵公子出身的他并不需要考科举来改变命运,他并不缺少什么,并不需要争取什么,他没有必要去做官、赚钱,没有必要和许多人争抢在那个钩心斗角的名利场上,所以,他做任何事情都只会由着自己的性情,没有一丁点的功利性。”[5]110渌水亭里,他与当时顶尖的文人雅士们吟诗对酒,纵论天下文章,没有“豪门子弟多纨绔”的世俗之气。近代史上,提起“文艺”,就会想到张爱玲。不光是她的文字,那种迷恋细节、略带悲凉风格、以及常见的“无主句”冲破了那个时代的条条框框,让后世的文艺青年迷恋。她的服饰更是不拘一格。上世纪40年代,她那不畏世俗、对美的大胆追求和尝试的态度,透露着优雅叛逆的姿态,无疑是当今“文艺范”的“祖师奶奶”。学者关注的是她的文学作品,而后世的文艺青年关注的是她的着装和她对爱情和人生的感悟。20世纪,最具文艺范气质的代表当属台湾作家三毛。1970年代的台湾,社会逐步开放、生活安定,人们崇尚自由,三毛的作品正好迎合了人们的需要。三毛实现了那时大多数人不可能实现的“说走就走”旅行梦,经历了万水千山中的种种轶闻趣事。从当下文艺范的身上,我们总是能或多或少地看到三毛的影子。无论是她自己还是笔下女子的装扮,总是与麻花辫、白衬衣、棉布长裙、球鞋有关。从三毛结婚时候的着装,“找了一件淡蓝细麻布的长衣服。虽然不是新的,但是有一种朴实优雅的风味。鞋子仍是一双凉鞋,头发放下来,戴了一顶草编的阔边帽子,没有花,去厨房拿了一把香菜别在帽子上”,可以窥探到她的内心是如此不拘一格,现实社会的条条框框似乎在她的身上并不起作用。如今,伴随网络文化出现的新一代文艺范,与古代的文人和三毛不同,他们无需阅读大量的文学艺术类书籍,且勿需对文史有深刻的了解、能作诗、写作、发表高深的见解。他们只是一群喜欢文艺但并不努力的人,欣赏的文学作品也仅限于那几个,看电影也会写点影评,经常旅行的就写些旅游攻略,并配上各种温馨照片予以出版。总的来说,如今的文艺范与文学、艺术不一定沾边,他们只是模仿文艺青年的风格,且速成为文艺青年或被贴上“文艺范”的标签而已。(2)“文艺范”的主要特征①群体特征“文艺范”现象并非仅仅存在于中国。在知乎网上,我们可以找到《英国的文艺青年是什么样子的》这样的话题,里面展现了源起于英国20世纪60年代伦敦舒活区俱乐部,且迅速成为第一个青少年次文化的“摩斯族”[7]。“随着中产阶级崛起,中国人发现物质享受带来的既有快乐,也有沮丧。反主流文化随之产生,它的拥护者被叫做‘文艺青年’,简称‘文青’。这个词与英语的‘hipster’一词最接近(编者注:hipster一般指二三十岁的亚文化男女青年,崇尚独立思考,反文化,欣赏艺术、独立摇滚乐,具有创造力)”[8]。中国的“文艺范”群体年龄在十八到四十岁之间。据豆瓣小组发起的“文艺青年年龄统计”[9]来看,文艺青年的年龄集中在20~30岁之间;职业上,多是作家、音乐人、编辑、记者、设计师、旅行家和学生等。如:“认为自己是很标准的文艺青年”的郭敬明,擅长用华丽的辞藻、情感略带矫情的安妮宝贝,不仅提供音乐还提供生活范式的音乐人陈绮贞、曹方、张悬等。还有一些效仿他们、以文艺范气质来要求自己的青年群体。“他们生活在世俗的、金钱至上的现代中国,或怀旧,或有些诗意的矫情,他们追求精神世界,有着诗人的情怀,常被标记为高度个性化、浪漫和文艺鉴赏者。这些青年大部分是中上阶层的城市居民,却与那些背路易•威登包,开宝马的‘暴发户’背道而驰,他们很少说自己拥有什么,而更在乎自己想要什么。”[9]因为文艺青年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文化艺术涉猎基础上,所以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多。②个性特征A.衣饰风格:“文艺范”的衣饰结合唯美主义与复古主义,是对社会功利、庸俗的反抗。与时下同样流行的“小清新”衣饰相同的是,他们都不讲究名牌,且越小众越好,多数为质地舒适柔软的棉麻布料,样式清新、自然。在淘宝中键入“文艺范”会出来17.67万件宝贝,包括文艺连衣裙、文艺衬衫、文艺棉麻等多种商品。“文艺范”总体走复古路线,以长裙、阔腿裤居多,宽松、不收腰线,颜色多为墨绿、枣红、米白、藏蓝,这些颜色不张扬,好似洗了很多次褪了色。淘宝店铺上有多家主打文艺风的自创品牌,如“季薇”这家店的38个商品全都是店家亲手设计,基本都是墨绿、枣红、藏蓝、米白的到脚腕的连衣长裙,颇有一种民国时期女子的气质。英国艾塞克斯大学社会学者乔安妮•恩特维斯特尔说:“人类的身体是着衣的身体,社会世界是着衣的身体的世界。衣着或饰物是将身体社会化并赋予其意义与身份的一种手段。”“文艺范”们需要通过外表标榜群体的存在,通过服饰来确定群体的认同感。齐美尔在《时尚的哲学》中谈到,“时尚是既定模式的模仿,它满足了社会调适的需要;它把个人引向每个人都在行进的道路,它提供一种把个人行为变成样板的普遍性规则。但同时它又满足了对差异性、变化、个性化的要求”。文艺范们追求的时尚,正如小资群体追求名牌,喜欢的多是鲜艳、靓丽的桃粉、亮黄色收腰线、凸显身材OL职业装或“小香风”(香奈儿的搭配风格)一样,来进行自我建构。B.爱好的小众化、去工业化:豆瓣上关于“文艺范”话题的讨论多与书籍、电影、摄影、音乐、收藏、旅行等有关。一些网站上还列出了“文艺指数自评”如:“1.喜欢村上春树的书和台湾清新类电影,偶尔自己写诗;2.于身边有感觉的景致,立马拿出相机或手机记录之;3.话剧、画展、讲座是周末的主要消遣,电影也主要看小众的……”。文艺青年的喜好特征如衣饰一样主要是小众、复古,就如同台湾作家三毛一样,喜欢收藏的东西多数是老别针、洗脸盆、血象牙、盘子等看似平凡或古老的东西。在她的书中还号召读者:“各位跟我合作,你老祖母的那种棉被布什么的都不要丢掉,寄到《皇冠》杂志社给我,破的、烂的没有关系,我自己清理。我在收集老花布,因为我怕台湾民俗慢慢地没有了,我怕台湾越来越洋派起来,我们的花纹不见了,所以我收老花布。”“文艺范”喜欢的东西大多是手工制作,各类手缝的包包、DIY相册、牛皮纸的笔记本、手绘地图、明信片,或者是自制酸奶、咖啡,而旅游一定会去丽江、大理、凤凰、鼓浪屿、苏州。赫伯迪格说:“传递一种重要的差异,是所有景观性亚文化风格的关键。这种差异,这种有意为之的交流是通过‘拼贴’来实现的,不同的物品被不合常规地放在了一起,亚文化由此打破日常符号系统的常规。”

也就是说,“文艺范”们往往通过对这些手工制品、旅游地符号的占有来展现自己的独特风格。C.追求慢生活:工业化、电子化社会给物质生活带来的既有快乐,又有沮丧,后现代社会,时间成了“加速度”。高速铁路、公路、快递、快捷酒店、速成班接连出现,连文化都成了“快餐文化”。人们过度消费未来,却又在现实生活中疲惫不堪。正如最初的豆瓣以“慢”文化聚合这些文艺青年一样,怀着浪漫情结的文艺范们也把生活转向书店、咖啡厅、特色小店,他们的生活不外乎是在铺着木地板、暖色格调哥特式装修风格的奶茶店、咖啡店或书店里,听着慵懒低吟的音乐,晒着阳光无所事事。“文艺范”中很流行一句话,“请走慢一点,让灵魂跟上你的脚步”。在“慢文化”的理念下,出现了很多特色的书店。如洛七慢递、猫的天空之城、阿甘慢递,他们提供和邮局类似的投递服务,但是投递的时间是由自己来定,保证投递者在未来的某个特定的日子收到当时的信件,可以寄给十年后的自己或他人。这些打着“寄给未来的明信片”的旗号的小店,提醒人们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关注自己和当下。

二、“文艺范”文化现象的社会影响

1.积极影响(1)对主流文化抵抗的青年亚文化“文艺范”们有一套自己的文化符号和语言,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文化研究学者费克斯说过:“风格就是文化认同与社会定位得以协商与表达的手段。”[15]243-244以豆瓣为例,一开始的定位就是打着“慢”文化的社区以吸引一些爱好书籍、电影、艺术的青年,并以此形成了文艺青年文化的雏形。文化学者们对此类现象各有解释。“赫伯迪格特别关注亚文化群体的不同维度。在他看来,由不同亚文化所表达的风格是一种对社会状况和社会经验的回应。”[16]348也就是说,“文艺范”们通过走边缘化的路线吸引受众,当受众广泛关注后,才有了风格的发现。与英国工人阶级的青年亚文化不同的是,“文艺范”所呈现的是一种温和的对抗,他们批判机器工业大生产时代的批量化、同质化、冷血化、类型化,对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嗤之以鼻。他们不会随意把“成功”挂在嘴边,而是读书或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2)亚文化收编促进文化产品消费文化学者认为,主流文化不会对亚文化的发展听之任之,而是持续收编。“文艺范”们通过对物质的人工制品或者是空间领域的占有来形成自己的风格。在消费社会的冲击下,这些被创作出来的文化符号不断被商家收编,转化成大众文化的商品形式,并不断被嫁接拼贴成新的符号。“在拼贴中,原始人使用的是自然物,而亚文化团体使用的是商品,商品生产必然针对某个特定的市场,在被青年亚文化占有和挪用之前,它的意义基于其它某个特定的社会团体的存在,这个团体的成员通过购买、使用这些物品来表达他们的生活方式。”[17]正如鲍德里亚所说,“消费时代把一切都变成商品,又把一切商品都变成符号,一切商品只有变成文化才能被消费”[18]139。正是因为商品文化、消费文化对青年亚文化的持续收编,才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而商业文化对亚文化的发现和利用,则助推着大众文化不断向前发展。郭敬明执导的电影《小时代3:刺金时代》于2014年暑期上映,4天内票房突破三亿,而由韩寒担任编剧、导演的电影《后会无期》也在上映一个星期内突破四亿票房。这两个从文坛斗到影坛的80后作家,将电影的受众群体瞄准了文艺青年。为电影赚取了超高的票房,“文艺”变成了一个消费符号。(3)为社会提供一个新的生活方式近几年来,中国人对于“幸福感”的追求前所未有的强化了,19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饱受过严重的物资匮乏时代,温饱是他们首要解决的问题。三十年后,财富越积越多,生活越来越富,可人们面临更多物质和精神上的困扰。如:上学、就业、住房、交通、医疗、环境、食品等以及这一系列问题对人们精神的影响。整个社会都在追求物质财富,碎片化、快速化的浅阅读时代使这一代的年轻人更喜欢一些浮躁、浅显易懂的东西,社会从业者很少能静下心去图书馆或是读经典作品。“文艺范”强调的是一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在喧嚣的生活中寻找一片安静的精神乐土。闲暇时间泡在书吧、听小提琴演奏会、到郊区呼吸自然,或者去外地旅行……“文艺范”的生活方式给人们的情绪发泄提供了一个可以释放的出口,在追求理想的路上,让人们停一停,等一下自己的灵魂。

2.消极影响(1)沉溺于自我精神世界,脱离现实“文艺范”常被戏谑成“脑残范”,与“矫情”、“造作”、“大龄”、“不靠谱”沾边。文艺青年大多数是80、90后,早年教育中,他们被要求只关心学习,不闻窗外事,直到进入社会,发现理想与现实根本不同,这些青年们突然不知所措,茫然地逃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文艺青年穿梭于各种诗社、文艺沙龙和英语角之间,或者周末聚在一起听交响乐、朗诵诗歌,但是这些活动一结束,文艺青年们就会现出原形,回到各自的生活中。“那时候的文艺青年,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下才流露出他们文艺的一面,大部分时候,他们都淹没在庸常的生活中,为那些一点也不文艺的人和事较劲儿。”现在的文艺青年却让“文艺”成为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张悦然的《鲤•文艺青年》一书展现了当今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生活境遇文艺青年的面貌,文青们似乎都不知如何处理自己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把自己封闭在精神世界中自足。如,周嘉宁的《我是如何一步步毁掉我的生活的》,就讲述了一个文艺大龄“剩女”在相亲过程中表现出的无奈和拘束。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想和文艺青年划清界限,正如书中写到的,“越来越多的人急于表明自己的立场,唯恐被文艺青年的人群拖下水去。变成软弱,自私,不负责任,愚蠢以及没有立场的代名词”。(2)网络文化冲击下被污名化的“文艺范”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最初的中性词、褒义词,逐渐变成了贬义词。尤其在网络文化盛行的今天,很多流行词汇都逃避不了沦落为贬义词的宿命,“文艺青年”也逃脱不了这一命运。“文艺若要探寻文艺青年的‘污名史’,王朔写在2000年的《我讨厌的词》一文可以视为‘文艺青年’遭‘黑’的开端。‘披头士、贝多芬、梵高、达利、范思哲、阿玛尼、米兰•昆德拉、博尔赫斯、海德格尔、哈贝马斯、维特根斯坦、玛丽•杜拉斯、张爱玲、王家卫……’王朔指它们是极富装饰性的黑话”[17]。而使用黑话的就是“文艺青年”。那时候的网络并非像现在普及,也只有少数人对“文艺青年”进行嘲讽。数十年网络文化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文艺青年”的骂声越演越烈。“文艺青年”、“文艺范”成了“做作、矫情”的代名词。文艺青年追求的“物”被认为是娇柔、造作、不切实际。而那些原来的文艺青年们也开始对这些词不断贬损,“文艺”也成为一个符号频频遭讽。尤其是在如今这个电子化、碎片化、浅阅读时代,文艺青年陷入了严重的污名化阶段。(3)过度消费“文艺范”符号后现代社会,青年群体崇尚“文艺范”这个符号,与商品的实用价值无关。也就是说,商品的首要特征不是使用价值,而是消费一种“个性化”的意义。大众传媒和企业打着“文艺范”的便签售卖自己的商品,而消费者除了享有使用价值之外,更看重的是“文艺范”符号所象征的身份、审美和意义,认为占有了这些符号便拥有了这种生活方式。在大众传媒和企业广告的狂轰滥炸中,人们已逐渐分不清楚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意义。大众传媒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剪辑、整合,最终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已经是变为符号系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对真实世界失去兴趣,却沉溺在‘拟像’之中。这‘拟像’不是复制真实世界的能指,而是虚无缥缈、与真实世界毫无关系的能指游戏。”

三、结语

目前,已经有多篇关于“小清新”现象的研究,但对“文艺范”这一社会现象几乎没有针对性研究的成果,也没有针对文艺青年的专门研究。两者虽然都同属于青年亚文化,且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两者所呈现的风格、文青和小清新的内心世界显然是不相同的。“文艺范”现象不仅是社会学的课题,也应属于媒介文化的研究话题,研究这一话题,对于了解当代人的精神生活、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廖莎蔡云辉单位: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社会学视野下的文艺范现象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mlzgzz/66069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