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我国初中地理教材的变化及启示范文

我国初中地理教材的变化及启示范文

时间:2022-01-26 05:54:39

我国初中地理教材的变化及启示

《龙门阵》2013年第12期

摘要:20年来中国地理教材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演变,对教材的分析也层出不穷。本文贯穿着教材内容的变化这一主线,旨在发现新旧教材的差异与联系,从整体出发,参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严格对比地理教材。以人教版“欧洲西部”为例,从教材内容的选取、组织和呈现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到启示,以期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教学策略,优化地理教学。

关键词:欧洲西部;地理教材;内容选取;内容组织;内容呈现

基础教育是在不断发展演变的,其核心是课程改革。地理学科的生存和发展也应顺应时代的潮流。作为教师与学习者进行地理教学活动主要材料的地理教材也要不断变化,其表现与组织形式要科学、新颖,内容选择要合理、可操作性强。近些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教材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从“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形式多元化,而且更具地方特色,满足多方面需求。文章对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4月第一版和2012年10月第一版两套七年级下册初中地理教材进行比较,分析这两套教材的异同点,并作出评论。

一、地理教材内容的选取——区域数量明显减少

从1993年版本教材和2012版本教材在教材内容的选取部分进行对比,发现新旧教材内容的变化。依据不同年代的大纲要求,区域数量有明显的删减(如表1),以此对新旧两版教材内容的选取进行分析,1993年版本地理教材对世界区域展现的多且细,用十章内容来开展区域部分的学习,而且区域选取比较详细,内容比较丰富。如对于亚洲的学习就分为南亚、中亚、西亚和北非三个章节来陈述,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习者对区域的认知,丰富了知识内容;2012年版本本地理教材删减了一些区域,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对于世界地理区域的学习要求符合1+4+5模式,即课程标准要求的“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必须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一个大洲、四个地区和五个国家进行教材编写和教学组织”,强调只列出区域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所选区域为必学区域,数量精简。2012年版本内容比1993年版本更贴近生活,更有利于学习者终身发展,且其教材内容开放性强,结合现代教学技术,更具时代性,符合现代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水平。

二、地理教材内容的组织一-教材内容趋向专题

两版教材在“欧洲西部”这一章节存在很大的差距,教材内容的组织由原有的综合性知识不断趋向于专题化。从表2可以看出在1993年版本教材中“欧洲西部”作为一章的内容进行学习,分别学习了“欧洲西部”的自然环境、包括的国家和居民情况而且选取的区域也相对较多,内容细化,且综合性较强,有利于学习者更清晰地掌握欧洲西部的概况,了解其历史发展,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也有助于学习者认清欧洲经济在世界的地位。对比来看,2012年版本明显是以专题为载体,“欧洲西部”在该教材中只占据一节内容,与其他三章内容组合成第八章,该节主要从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现代化畜牧业,繁荣的旅游业这几大专题内容进行描述,也将欧洲西部的各个国家囊括其中进行学习,内容明显精简,所选的区域代表性极强,能够体现出欧洲西部自然、人文特征。

三、地理教材内容的呈现一教材内容呈现多样

本文选择两版教材“欧洲西部”这一部分,该部分内容呈现方式多样,两版教材各具特色。1993年版本教材内容的呈现大多以文字结合少量地图、图片等,活动设置较为单一,基本上就是读图分析。2012年版本教材特点更为凸显,教材呈现方式多样,文字精简优美,图片色彩鲜明,活动方式多样,以图代文,以活动组织教学,很好地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摘取两版教材“欧洲西部”的重点内容对比,2012年版本教材比1993年版本教材呈现方式明显优化很多,对学习方式方法、学习技能的培养情况也有所差异,其教材的开放性也得以更好的体现。1993年版本教材符合传统教育模式,知识系统性强且面面俱到,内容详细,重点知识不够突出,停留在知道、记住层面,一些练习和选学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习者的主动性和思维发散性,但仍有所欠缺。而2012年版本教材着重强调理解,通过读图、对比分析、自己动手、引导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符合当代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注重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多重培养,更好地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注重知识的迁移应用,构建起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习者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习得对生活有用、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与技能。

四、教材比较分析的启示

教材的发展演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进行教材编写必须有理论的支撑。《地理教育国际宪章》要求区域地理的学习坚持按原理进行,要求学习者意识到对国家的认同和国际的合作是区域学习的重要功能。区域地理的学习离不开自然、人文要素的学习,人教版地理教材将二者有机结合,作为中学一线教师,应将教材作为教学的辅助性资料,建构有效的区域认知结构,掌握教材内容的综合性和开放性两大主要特征,建构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习者的地理能力,为其生活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时代的教材获得如下启示:

1.注重区域方法学习

对区域部分的学习,新版教材选取的区域数量明显减少,如果没有掌握有效学习方法,那么对于区域的认知结构难以搭建,学习者也难以找到学习的乐趣,特别是对自身所在区域的学习都难以建立兴趣,这样的教育很难进行。如对现代化的畜牧业内容进行学习,从生活入手,从欧洲人的饮食结构入手,采用逆推法,让学习者联系教材,结合欧洲人饮食结构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图,说出欧洲人的饮食习惯,并找到其原因和联系。再分析各种奶制品的生产过程,以逻辑图及简易的文字描述,总结出欧洲西部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自动化。这样贴近生活的教学能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在该教学中注重方式方法的学习与掌握,利用逆推法、总结归纳法、逻辑思维推理法等进行区域部分的学习,学习者能更好地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的主要特征,利于形成系统的区域知识体系,有助于从被动向主动学习发展,从学会向会学的不断演变。

2.重视区域问题解决

通过对比新旧两版教材的教学内容组织来看,其存在明显差异,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把握不同年代教材存在的异同点对教学有着重要意义。社会需求在变,教材也在不断演变,教材内容的组织也从原有的综合性不断趋向于专题化,专题式教学更好体现了学生为主体。要提高学习者的区域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予以高度重视及正确引导,让学习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人教2012年版本教材“繁荣的旅游业”部分中,活动设置部分有“模拟一次暑假去欧洲旅行”的活动,部分教师将该活动运用得很好,以角色扮演法贯穿整个课时的教学,以“计划去欧洲西部旅游”为讲解欧洲西部内容的主线,学习者做好旅游攻略,从位置、气候、典型的旅游景点、途经的国家等多方面计划,再以课堂展示方式看看每个旅游小组的旅游策略,在活动探究中学习,注重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联系,课前做好安排,对学习者进行分工,保证课堂有序进行,极大地调动了学习者的参与性,增强了教学的实践性。在这样的学习中,学习者掌握了外出旅游的一些方式方法,通过自己动手去査找一些资料,策划旅游路线等实际操作,加深了对所学区域的印象,在教师的指引下了解欧洲西部自然、人文条件的优越性,对欧洲西部有了深刻的记忆^教师也可利用新旧教材的不同点来进行区域地理教学,构建区域地理组织结构,教师可以结合大纲要求,联系新旧教材对区域学习的着重点,利用新教材专题式内容,对选取的典型区域进行合理分析,设计有效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习者利用所学知识来更好地认识自己所在区域,解决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培养其家乡归属感和自豪感,为建设自己的家乡作出应有的贡献。.

3.建构开放的地理课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材要具有开放性,建构开放的地理课程也显得尤为重要。现今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教材版本不一,各版本教材文字系统、图像系统、活动系统的呈现各具特色。在通榆县第二中学毕春光老师的教学设计中,从生活人手,很好地将三大系统结合起来,每个部分都收集了详细资料,并以开放式的问题为引人,配上优美的图片进行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激起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特别是在现代化的畜牧业部分得以充分体现,问题式引人及图片展示,提出欧洲西部发达的畜牧业与其自然因素有哪些影响?分小组进行讨论并展示,教师课件展示相应图,及时提醒其他组关注相应图,可以随时提出疑问,要求汇报组解答,并给出学习者提问时间,最后教师进行出总结。在这样开放的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利用课外收集的资料结合教材来指导教学,彰显了地理教材的开放性。教材在一定意义上不是固定的,能更好地指导教学的材料、有用的资源都应为教师所用,配以文字、图像、活动,用多媒体技术加以整合,把生活引人教学,理论结合实际,更好地建构开放的地理课程。

作者:陈飞飞;张胜前

被举报文档标题:我国初中地理教材的变化及启示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lmzzz/71104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