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社会学专业教课研究范文

高校社会学专业教课研究范文

时间:2022-01-19 10:20:17

高校社会学专业教课研究

一、社会学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校社会学专业的教学模式仍然沿袭着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方式,理论性课程、课堂内的讲授性课程占据了当前教学内容的主体,但实践课程却开设较少,致使实践教学问题日益突出,这不仅无法迎合我国社会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而且不符合社会学专业本身要求较强实践性的专业需求。根据我们对A大学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的调查,在所有被调查的114名社会学专业学生中,有92名学生(占全部被调查学生的81.4%)认为目前社会学专业教学模式是纯粹的课堂教学模式;有66名学生(占58.9%)认为目前社会学的教学模式不合理。显然,当前的社会学专业教学模式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并不合理。传统的社会学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社会诸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没有体现出社会学作为一门实践性与现实性极强的学科的特征,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束缚着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养成,高校社会学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由于社会学学科本身的特性和时代的要求,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及教学方式方法成了社会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社会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决不能离开实践环节,实践教学在社会学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务能力,能够适应我国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根据我们对A大学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的调查,在被调查的114名社会学专业学生中,有95名学生(占84.1%)认为社会学课堂教学应该理论与实践并重;有76名学生(67.3%)认为学校没有开设与社会学相关的社会实践课程;有93名学生(占82.3%)认为社会学专业教学的不足包括缺乏实践教学;有105名学生(占92.9%)认为需要增加社会学相关的实践课程。此外,在有限开展的社会学专业相关实践教学方式中,学生们参与的大多是诸如专题讲座及案例分析、学术报告等拓展理论知识面的活动,而提升社会学专业技能层面的内容如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活动却参与甚少。调查资料显示,实践类课程在社会学专业中课程设置还没有得到重视,实践教学在社会学专业中的开展还不到位,对社会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在社会学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已成为迫切需要。

二、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涵辨析

搞清楚实践教学的内涵是社会学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学术界关于实践教学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侧重从实践指导思想、实践教学过程或实践主体等方面进行定义。有的学者过于强调实践而忽略理论的重要性,“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然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形成或者以后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也必须以他们所掌握的系统的理性知识为基础,而不是片段、零碎的感性知识。由于理论与实践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实践教学中更不能截然将两者分开,或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社会学是一门有着丰富理论的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实践教学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否则实践活动都是没有深度没有内涵的浅层次东西,要用理论指导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或者校验理论的合理性。

有的学者侧重于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技术性、应用性,把实践概念窄化为“技术、生产”。“所谓实践教学,就是通过实验、实践、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一系列实践性教学环境,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这样的“实践教学”便成为一门实用技术,成为理论的技术转化,使教学工艺流程化……教学活动就变成了机械的、程序化的活动,而缺乏生命的韵律和色彩。社会学专业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但是这种实践能力不能简单等同于技能型的操作,而是主体带有能动性、创造性、创新性的活动。有的学者将学校、老师等视为主要行动者,而将学生视为被动的学习接受对象。认为“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以获取感性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实验能力为目的的多种教学形式的统称。”在实践教学中学校、教师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将学生视为整个学习过程中消极的被动接受者,而由学校或者老师全权规定学生的实践过程也并不是高效的教学方式。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不是信息的机械积累,而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因此,在社会学实践教学中应坚持学生是学习实践的主体,而教师是学生实践学习的帮助者、引领者,不能够过于依赖老师以及夸大教师的作用,而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附属物。

实践教学的开展不能脱离理论的基础性指导,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过于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把实践教学简单化为操作性的技能传授,而是兼顾理论基础、实践主体、师生作用等。除此之外,这些定义对实践教学的关键词“实践”理解不够全面,将实践教学窄化理解为学生主体的物质生产活动。然而实际上,实践并不完全局限为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生产活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是社会实践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可见,实践应包括“主体-客体”实践以及“主体-主体”实践,即包含主体的物质生产活动与多极主体间的交往实践。交往实践,是多极主体间通过改造或变革相互联系的客体的中介而结成网络关系的物质活动。因此,实践教学除了包括学生主体对实践客体的改造、作用,还包括师生多极主体之间双向互动、建构的交往实践。而实践教学并非只有学生走出课堂进行物质生产活动才是实践教学,在课堂内,师生之间只要形成有效的互动交往实践同样也应被认为是实践教学。在借鉴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们的理解,实践教学是指学生主体在教师引领下应用专业知识进行物质生产实践及师生主体在课堂内所进行的交往互动实践的学习过程。我们认为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定义是在实践教学定义的基础上,依社会学的专业特色、人才培养需求的具体化。因社会学研究方法在认识论上的意义是“理论-经验事实-理论”的循环,故社会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是指在学生具有一定社会学专业理论知识前提下进行,在学生已形成合理社会学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以教师引领学生为主的形式进行田野调查、问卷调查等社会实践,并配合社会学专业课堂教学中师生多极主体之间有效的互动实践的教学活动。

三、高校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类型选择

根据社会学专业的特点以及实践教学开展的地点,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主要适合选择认知学徒式(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师生互动式(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两种类型(下文提及这两类型时省略社会学专业几字)。这两种类型的实践教学具体包括有教学实践主体、教学实践方法以及教学实践对象等内容。

(一)认知学徒式实践教学认知学徒式实践教学方式是实践教学中普遍认可、使用的实践教学模式。根据我们的调查资料显示,社会学专业学生多偏好由专业教师指导着开展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调查问卷设有一道开放题借以调查学生对社会学实践教学开展的想法,在所有接受调查的114名社会学专业学生中,59.3%的学生给予了具体的建议,其中76.1%的学生明确提出社会学实践教学应由校院系或教师组织引领参与各类课题、项目或实践。可见学生对于教师引导作用的重视程度,这正是实践教学模式的另一种类型,即认知学徒式实践教学。认知学徒制首先是一种学习模式,它源于以下理念,即认知工具的获得方式与学徒学艺的方式相同……认知学徒制又是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正式学校教育与传统学徒制的结合,通过让学习者在真实的领域活动中获得、开发和运用认知工具去支持学习。

认知学徒式实践是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正如KerkaSandra指出,“关于人们在工作场所怎样学习的研究表明,这样的学习(指工作场所中的学习)是建构性的、情境性的,常通过认知学徒制发生。”在认知学徒式的实践教学类型下,社会学专业教学实践主体为学生本人;教学实践方法为参与社会学相关的项目、课题、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学实践对象则为某些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等。认知学徒式实践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虽然在认知学徒式实践教学中,教师起着指导、引导及示范作用,但学习者自身有强烈的目的和动机,通过参与实践,他们形成了对整个事业的看法。社会学专业中的认知学徒式实践教学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和动手性,主张教师和学生结成学习共同体,突出学生是社会学实践教学的主体,而教师扮演的则是辅助性的角色。当然,认知学徒制不应当和商业学徒制一样,相反,在两种实践共同体之间应有不断的相互作用,这样实习生或学徒就有机会批判性地反思他或她在学习的内容。也就是说,即使在认知学徒式实践教学中,学生不是消极的客体,而是实践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获得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二)师生互动式实践教学在传统的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中,往往狭隘地将实践教学局限为学生主体改造并作用于实践客体的实践过程。人们习惯上认为只有走出教室的实践活动才是实践教学的内容,似乎实践教学需要抛开课堂才实至名归。然而根据上文已述,实践教学包括了学生主体对实践客体的物质生产活动,也包括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体多极主体之间的交往互动活动。若在社会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能实现真正的互动式实践,而非教师“个人表演”式教学,这样形式的社会学“课堂式”教学也可被视为社会学实践教学的重要类型。因此,学生教师多极主体之间有效的对话、交流、互动就是师生互动式实践教学的实质以及将其归纳为社会学实践教学类型的原因。事实上,据我们对“社会学专业教学模式中的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调查发现,在114名被调查对象中,有42名学生(占36.8%)认为师生互动少、有32名学生(占28.1%)认为任课老师教学照本宣科等。显然,无论是师生互动少、照本宣科以及教学手段单一等在某种程度上表明现在社会学专业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缺少师生互动式的实践教学方式。因此,开展师生互动式实践教学既是解决这一不足的重要策略,也是对传统实践教学唯实践论的反驳。在师生互动式实践教学中,实践主体并非单一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既是实践主体又是对方的实践对象;教学实践方法主要是交流对话;教学实践形式通常是课堂互动式或讨论式教学、专题讲座、小型研讨式座谈会等。

要实现交往实践,各主体之间需要相互交流、相互理解,而不是一方主体对另一方的控制。传统上的社会学专业课堂教学是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毋宁说教师才是实践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毫不夸张地描述道,“有许多情况,这种情况太多了,未成熟的人的活动只是被利用来获得有用的习惯。他像动物一样受训练,而不像一个人那样受教育。”显然,这样的教学并未达到真正的交流、交往。而师生互动式的实践教学与传统社会学课堂教学区别在于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所实现的探讨、对话及交流,是教师与学生这两大主体间的交往实践活动。其中,课堂讨论则是一种重要的课堂师生互动方式。“通过这样的课堂讨论,学生们就会对课堂内容有较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避免了机械地背书本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同样,教师也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去,和学生交朋友,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情感,优化师生关系,显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与兴趣。”依托于交往实践下的社会学专业教学,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其自身的创造性、潜在性才能得到更大更自由的发掘。

同时教学方式由独白式的教学变为对话式的实践教学,教师与学生便得到了共同成长。马丁•布伯极好地诠释了这种实践教学所呈现出的状态,“关系是相互的。我的‘你’作用我,正如我影响他。我的学生铸造我……孩童、动物授予我们何等高深的教育!”在师生互动式实践教学课堂上构筑起一个相互交流、讨论的平台,不仅可以克服单向传授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单调、沉闷,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对于社会学专业的兴趣,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反馈的多循环教授方式。认知学徒式实践教学与师生互动式实践教学作为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两种类型,两者之间存在着互补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其中,实践主体都是学生,即使师生互动式实践教学中教师学生都是主体,但是其实践教学这是两类型实践教学实施的主方向。通过认知学徒式实践教学以增加学生的调查能力与动手能力,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应用能力。提升学生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四、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

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和开展主要基于认知式学徒教学与师生互动式实践教学两种类型进行。认知学徒式实践教学方式可以为社会提供更高素质且应用型人才,其具体操作可参考柯林斯(AllanCollins)在美国西北大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一般情况下,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以及对学术前沿与学术动态的关注提出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或思路,然后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具体问题的调查研究;也可以依托教师的课题或者项目等,组织学生参与到课题的调查研究中来。我们的调查显示,有40.4%的学生认为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应依托教师的部分课题。之后,教师和学生定期会面进行交流,教师向学生提供参考资料或给予阶段性指导,学生则汇报阶段性成果,最后学生进行成果展示。整个学习过程,教师的角色类似研究顾问。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证认知学徒式实践教学的效果,柯林斯建议小班化处理,“学徒制,不管它是不是认知学徒制,都要求有较小的师生比,这样更容易进行教学……学习也会更深刻。”

因此,在社会学实践教学具体实施中,师生比例需要得到控制。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着某固定项目、课题,通过学生自身积极主动运用学习资源,并进行自主探索,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相对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认知学徒式教学中,也不能忽视学校院系的作用,调查中62.2%的学生对院系组织参观、实践调查或建立实践基地等比较偏好,这些组织单位也应向学生提供更多与相关的实践机会、岗位等。当然,社会学专业还有着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在进行学徒式实践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学生对社会学理论的应用,进而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效果。此次调查显示,51%的学生认为实践中只有个别社会学知识有用,甚至有9%的学生认为社会学理论完全不能应用于实践中。通过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调研活动,让学生能够学会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

师生互动式实践教学方式对于社会学实践教学非常重要。实现社会学专业课堂上充分的师生互动需要注重以下几点。在社会学专业课堂教学内容中添加社会热点问题是开展师生互动式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著名学者约翰•杜威指出,学科知识是在社会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在讲授专业知识的时候,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选择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能够吸引他们的兴趣,从而引发其思考讨论的热情。我们的调查显示,有31.8%的学生认为授课内容中应添加社会热点问题。因此,无论是从社会学学科知识发展抑或是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加强方面来看,教学内容中添加社会热点问题无疑对于推进师生互动实践教学是有益的。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师生互动式实践教学的课堂中来。本次调查显示,有71名学生(占62.3%)认为社会学专业课堂教学中教学手段单一,据此可知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期望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因此,在师生互动式实践教学中,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尤其是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是很有必要的。

除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外,还可采用讨论式教学手段、辩论式教学手段等以丰富课堂。此外,社会学专业在开展实践教学时还需要注意考核形式的运用以及理论基础的教学。社会学教学改革也包括对考核形式的改革,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结合的考核方式,除了课堂教学中的试卷考试以外,还要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能力、在社会实践以及课题调研中的动手能力以及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应用能力等。传统社会学教学考核中非常强调卷面成绩,这点虽然利于学生掌握书本知识与基础理论,但却易于让学生养成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的习惯。我们的调查显示,81.3%的学生认为当前社会学专业课期末考核成绩不能完全反映学生专业素质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局限性;14.3%的学生甚至认为完全不能反映学生的专业素质。因此,社会学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应结合多种形式而不是单纯依赖卷面成绩,突出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运用社会学知识的综合性能力考察。

不论什么样的实践教学之开展,都根基于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进行。倘若学生在社会学理论知识方面完全空白,教师与学生之间就无法就社会问题进行专业性的讨论、对话。只有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社会学理论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频繁互动才有可能产生,师生互动式实践教学也才能真正实施。同样,学生完全没有社会学专业理论基础下,即使学生仍可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进行社会实践,但是他们学会的只是研究方法,在更大程度上来说是被动接受,而难以达到认知和理解程度。根据本次调查显示,学生也更偏好在稍有社会学专业理论基础之上进行实践教学,86.6%的学生认为社会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在大二至大三这段时期开设。因此,社会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实施应针对已接受了一段时期的专业理论训练的学生群体。

五、结语

师生互动式实践教学与认知学徒制实践教学类型目前仍处于理论构建的阶段,其教学实施效果仍需经过时间来检验。在具体的社会学实践教学操作中,这两种类型的实践教学又对学校的专业引领能力及教师的专业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的来说,对社会学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探索是一个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的过程,社会学的实践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

作者:汤夺先李静单位: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校社会学专业教课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kxshzyzz/63704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