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同时性结构偏误分析范文

同时性结构偏误分析范文

时间:2022-08-12 03:00:04

同时性结构偏误分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摘要:

对中国人民大学高级留学生作文中常出现的“……的时候,……”的语义偏误进行分析,将其归纳为三种类型:同时性偏误、主观性背景-前景关系偏误、条件性关系偏误。研究表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必须关注结构的语义教学,构式教学应是解决语义偏误的重要方法。在教授时应重视动词结构各种时间表达手段的教学,提醒学生注意该句式的主观情绪表达。

关键词:

时候;同时性结构;偏误分析

一、研究背景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的时候,……”格式。“时候”是一个高频使用的基本词汇,也是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接触较早并且经常使用的词汇,同时也是容易产生偏误的词汇,如王小莘、张舸(1998)、[1]何一薇(2003a,b)、[2-3]张凤芝(2003)、[4]刘慧清(2005)、[5]羊霞(2007)[6]等,都注意到留学生在使用“时候”时出现的偏误现象。“时候”的语义比较单纯,用法也比较简单,最常见的用法是用在“……的时候,……”格式中。因此在教学中对其使用规则不免有所忽略,在教材、大纲中也只是作为生词出现,如叶皖林就指出,“(在/当)+P+时/时候,Q”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句式,但在教学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叶文通过对留学生二、三年级作文进行调查,发现60%以上的作文会使用“的时候”句式,叶对300个“时候”例句进行错误率的统计,发现56个偏误句,占总数的18.6%。这说明留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该结构,所有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对“时候”的用法进行研究。[7]

在对“时候”的偏误研究中,有些研究者从偏误形式角度分析、归纳偏误类型,分为误代、遗漏、冗余等。这种分类与分析,对于教学实践来说,指导意义并不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的是该格式具体使用规则的总结,在何种表达场合下出现何种问题才能有效地教授、有效地预防偏误发生。叶皖林对“……的时候,……”句式的语义内涵、语句功能和相应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整个句式的语法意义是用已知事件发生的时间为参照,来标示另一事件发生的时间,进入“……的时候”结构槽的应该是非时间性名词或短语,该格式中前后小句应该满足(即:前一小句表达的是时段概念的时候,后小句表达发生在这个时段中的事件)和(即:前小句表达的是一个时点概念的时候,后小句是在此时点上或同时或正在进行或已经开始的事件)语义条件。[7]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教学实践很有价值,但是,我们看到,有些偏误还是无法得到比较好的解释,例如:

(1)他(指我爸爸)每次出差,大概一个月不能回家,所以爸爸不在家的时候,妈妈一个人生我,妹妹也这样。

(2)最后我最不太习惯的是,坐公共汽车的时候,在中国一般公共汽车里有收钱的人。在这两个例子中,“爸爸不在家”是一个事件,“妈妈生我”是在这个时段中发生的事件;“坐公共汽车”是一个时点,“有……人”是一个时段,符合tp∈Tq。这两个“时候”句式的前后小句都能符合叶文所列出的条件,但是仍然是偏误句子。可见,留学生在使用“……的时候,……”上的偏误,不仅有句式本身的问题,还有其他语义问题。

“时候”是一个时间词。根据田霞所言,时间词语和其他词语不同,除了它有指称意义之外,时间词语在句子或篇章中都有一定的语用功能和表达功能。[8]就“……的时候,……”来说,其偏误主要是在组织结构、叙事说明的过程中出现的,因此,

本文从语义表达角度分析“……的时候,……”的偏误类型,以期对教学实践有所裨益。本文的语料主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2006、2007级汉语言专业留学生的作文,其他例句来自文献用例。

二、“……的时候,……”的语义偏误类型

通过语料分析,我们把留学生作文中“……的时候,……”在语义表达上出现的偏误分为三种类型:同时性表达手段的偏误、背景—前景关系上的偏误、假设关系上的偏误。

(一)同时性偏误

句式“……的时候,……”是以已知事件发生的时间为参照,表示事件发生的同时性的句式,[9-10]也就是说,“时候”前后小句所叙述的事情是同时发生的。郎大地也指出,“的时候”表示同时关系,与“之后”在时间轴上形成互补。[11]因此,在运用这种结构的时候,如果不能使读者在头脑中自然地产生这样一种同时性的关联,就会形成偏误。

例如:

(3)我们出发的时候在路上看见了很多节目。(我们出发以后在路上看见了很多节目。)

(4)我妈听时说不出话来,我爸很开心。(我妈听了以后说不出话来,我爸很开心。)

(5)我通常对买东西不太感兴趣,可是来中国的时候我喜欢买东西,因为在中国买东西比较便宜。(……可是来中国以后我喜欢买东西……)

(6)喝了的时候我们喜欢听民间音乐,唱歌也跳舞。(喝的时候我们喜欢听民间音乐。)

(7)毛毛一看到足球的时候特高兴地去抱爸爸了。(毛毛一看到足球就特高兴地去抱爸爸。)

例(3)中的“出发”是一个瞬时性动词,或者说是一个“点动词”,而按照常识,“看见了很多节目”并不是在“出发”的这一刻看到的东西,而是在其后的行进过程中做到的,因读者不能在认知上构建一个合格的同时事件关系,因此例(3)是偏误句子。后面的例子都是如此。比如例(4)中的“听”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说不出话来”并不是发生在“听”的过程中,而是发生在“听到”以后,两者不具有同时性。例(5)中的“来中国的时候”这个结构可以表达“没来之前”或者“来”这个动作进行中的时间,而“我喜欢买东西”是发生在“来中国以后”的事情,两者不具有同时性。例(6)中的“喝了的时候”定位在喝酒动作结束后,而“听民间音乐”等动作是发生在喝酒过程中,“时候”前后描述的事情也不构成同时关系。例(7)中中的“一V”通常强调的是动作短促,后面常跟另一个动词短语表示紧接着发生的动作。“看到”和“抱”之间有明确的先后关系,所以这里用“时候”是不正确的。可见,从形式上讲,留学生很容易掌握“……的时候,……”的格式,但是留学生不容易掌握的是,前后小句所表达的语义关系。因此,需要向他们明确各种动作的瞬时性和延续性表达手段,为正确使用“……的时候,……”格式打下基础。

(二)主观性背景-前景关系偏误

在学生的偏误语料中,有些可以解释为是没有表达好“时候”前后部分的同时性关系造成的,但有些偏误并不能从同时性关系上得到解释,如例(1)在此重新写为:

(8)他(指我爸爸)每次出差,大概一个月不能回家,所以爸爸不在家的时候,妈妈一个人生我,妹妹也这样。

显然,从上下文看,在这个例子中,作者想表达的是:妈妈生我的时候,爸爸不在家,妹妹(出生时)也这样。在这个例子中,“妈妈生我”和“爸爸不在家”可以是同时出现的场景,但是这两个小句如何用“时候”组合,是“有意”的。叶皖林指出,从信息传递功能角度看,“时候”前句是全句的已知信息,后句是说话人要强调的全句的焦点。[7]“妈妈生我的时候,爸爸不在家”强调的是:生孩子的时候,爸爸应该在家,但是爸爸不在家。说话人的立场站在“妈妈”这儿,或者说说话人同情的是“妈妈”:妈妈有多么辛苦;而“爸爸不在家的时候,妈妈生了我”突出的是“妈妈生我”这件事情,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认识:爸爸不在家的时候,妈妈最好不要生孩子,但偏偏是妈妈在爸爸不在的时候生了我。好像是“妈妈故意利用爸爸不在家的机会生了我”。这样就给人一种“不合理”的认识,从而判断该句是偏误句。

可见,这个例子产生偏误的原因不是因为读者不能根据“时候”前后两个小句构建出一个同时性关系的场景,而是因为当作者运用“时候”把两个事件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会让人产生出“不合理”的效果,不符合上下文,也不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本意。

对于“……的时候,……”前后小句的语义关系,除了同时性外,很多文献中都提到了它还能表达非同时性关系。例如黄敏认为“的时候”格式也可以容纳非同时性(先时/后时)时间关系。当“时候”短语带有完成标记“了”“已经”或为动补短语或为心理活动动词时,表示的都是一种先时关系;当主句有完成标记“已(经)”时,表示的是一种后时关系。[12]叶皖林所指出的以时点为背景参照时,主句是在这一时点上动作发生时或同时或已经开始或正在进行的事件,这实际上也是认为“的时候”可以容纳后时性时间关系。[7]资中勇、孙习成(2007)也赞同“的时候”结构除了表示两个事件的同时性关系,还可以表示非同时性关系,这种非同时关系只是前时性时间关系。[10]可见,大家都公认这种同时性句式可以包含非同时性关系,但是在能表达何种非同时性关系上,意见有分歧。

无论先时还是后时,我们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一种同时性关系的结构,可以容纳非同时性关系的语义内容呢?学生的偏误情况让我们意识到,时间轴上的同时关系只是“……的时候,……”结构的一种基本用法。除了表达时间域的同时性关系,它还可以表达一种主观情绪。我们认为这种主观表达功能就在于这种结构可以表达认知域中的场景对比。说话人利用“……的时候,……”把“时候”前的小句设为背景,把“时候”后的小句设为前景(或目标)。由于把一个设为背景,一个设为前景,说话人在这样分配的时候,就能表达个人的主观情绪。观察下列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到“时候”句的这一功用:

(9)我不在的时候,他偷偷地拿走了我的东西。

(10)马威八岁的时候,马夫人,不知道是吃多了,还是着了凉,一命呜呼的死了。

例(9)用了“时候”把“我不在”和“他拿走我的东西”放在一起,读者自然会产生出“他是有意识地利用我不在的机会”这样的认识。例(10)里读者同样也会同情“时候”前面小句中的“马威”。可见使用“时候”句子,说话人是站在“时候”前小句的立场上,有意突出“时候”后主句的行为,使两种情景形成前景和背景的关系,常常给人出乎意料的意味,比如“偏偏”可以出现在这个句式中,例如:

(11)哎,怎么偏偏我在的时候你进来啊?

(12)想要雨的时候偏偏不下了。

“时候”句的这种“背景—前景”关系的语义表达,需要我们向留学生说明两个规则:

第一,由于前景与背景之间具有认知上的关联性,无论“时候”前后的小句所表达的事件是否在时间轴上同时存在,这种结构都使得他们具有了同时存在于一个场景中的关系。因此“时候”前后的两个小句所陈述的事件,只有具有认知上的关联性,才能使“……的时候,……”结构成立。例如下面的两句话,同在一段话中,都是来说明“爸爸长得特别帅”,但例(13)是偏误,例(14)却是完全合乎说汉语的人的语感的:

(13)我爸爸长得特别帅,所以我跟他走路的时候,别人都说他很帅。(这样情况的时候,我骄傲爸爸。)

(14)他和弟弟一起走路的时候,别人都说他是弟弟。

例(14)被我们看作是一个正确的句子,因为“时候”前的句子设立了一个场景“他和弟弟一起走路”,“时候”后的小句“别人都说他是弟弟”中把“他”与“弟弟”之间建立了一种关系,前后两个小句的内容是有关联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场景。但例(13)对于“时候”前的句子设立的场景“我跟他走路”而言,“时候”后的小句“别人都说他很帅”,没有在“我”和“他”之间建立一种关系,不能与前小句设立的场景之间产生关联,融不到前小句设立的场景中去,所以让人感觉怪异,不正确。如果说成:“我爸爸长得特别帅,所以我跟他一起走路的时候,常常听见别人说他帅,这时候,我很骄傲”就合乎语感了。再看下面几个例子:

(15)我们回来看时在家门口有一个袋子和一封信。(我们回来时看见家门口有一个袋子和一封信。)

(16)最后我最不太习惯的是,坐公共汽车的时候,在中国一般公共汽车里有收钱的人。

(在中国,一般公共汽车里有收钱的人。/坐公共汽车的时候,发现有收钱的人。)在例(15)中,“时候”前小句设立了一个场景“我们回来看”,而后面的主句“有一个袋子和一封信”这个场景与“我们”和“我们回来看”都无法建立起认知关系,形成偏误句。同样,例(16)中的“在中国,公共汽车上有收钱的人”和“(我)坐公共汽车”没有认知上的关联,而如果改成“(我)坐公共汽车的时候,发现车上有收钱的人”,前后两个事件可以在认知上找到依据;或者不使用“时候”来铺设一个场景,而是直接叙述一个事实:“在中国,公共汽车上有收钱的人”,都不会让读者感到不合语法。

第二,在使用“……的时候,……”句式时,应该注意其主观情绪的表达。背景常常具有设立条件的作用,因此,“……的时候,……”很容易在读者的认知中形成对比关系。例如下面的例(17)是很常见的:

(17)想找的时候找不到,不想找的时候偏偏来了。如果不注意“时候”句的主观性,就容易形成偏误。例如:

(18)对不起,你在韩国的时候,我每天给你负担(压力)了。

(对不起,你在韩国的这些日子,我每天给你压力了。)读例(18)时,读者会产生说话人是在对比“在韩国的时候”和“不在韩国的时候”两种场景,但实际上说话人并没有这种意图,因为在篇章中,“你”并没有离开韩国,说话人也是身处韩国。这样就使得读者的预设落空,产生“这个句子不对”的判断。

(三)条件性关系偏误

“时候”句还可以表达条件关系,张炼强把这种情况称为以“时”或“的时候”煞尾的假设从句。[13]郎大地指出,“不仅是假设句,‘时候’煞尾的许多单位都有从句的特点”。[11]耿楠等人的研究也都指出了“VP时(时候)”表条件或假设的作用。[14]例如:

(19)只有他的一个表哥来的时候,他的生活才有一点变化。(20)国家处于危机时,才设立这一职位。

(21)没事的时候,我就到草甸子上转转。

(22)如想起雷锋等英雄时,就会产生对英雄人物敬仰的积极情感,并尽力仿效他们的助人为乐的英雄行为。上述各例中的“他的一个表哥来”“国家处于危机”“没事的时候”“想起雷锋等英雄时”都是一种条件,主句是在这一条件下相应出现的结果,“时候”前后实际是一种条件结果关系。这种关系在形式上可以体现后句,可以出现“才”“就”等关联词。

留学生使用的“时候”句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属于“时候”句的条件用法,朴美玉就曾经着重对韩国学生“时候”短语假设义的使用偏误作了分析。[15]该文分析了误用“的时候”代替“的话”的偏误,如“不知道他来不来,他来的时候,你告诉我。”在这个句子中,应该用“的话”的地方,韩国留学生常误用“的时候”。除了这种偏误现象,在我们的语料中还有一些在表达条件关系的时候出现偏误的例子,如:

(23)“你为什么学习汉语?”很多人这么问我的时候,我每次都回答不出来。(有人这么问我的时候,我每次都回答不出来。/很多人这么问我,每次我都回答不出来。)

(24)我妈妈不同意什么事儿的时候,都不能做。(我妈妈不同意的时候,什么事儿都不能做。)这些例子都不是单纯的词语误用问题,而是与语句间的逻辑语义关系有关。

在例(23)中,作者想说明的是一种惯常的条件关系:有人问这个问题,我就回答不出来。

而原句“我回答不出来”的条件是“很多人这么问我”,这样条件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就产生了偏差。无论例(24)句中“不能做”的主语是“什么事”还是“什么人”,从逻辑上讲其条件都是“妈妈不同意”,而不是“妈妈不同意什么事儿”,因此把“什么事儿”从小句中挪开,句子就能成立了。

三、结语

通过分析留学生在使用“……的时候,……”时产生的偏误,我们认识到,留学生在掌握这个格式的时候,偏误多是出现在语义表达上。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必须关注结构的语义教学。“……的时候,……”这种结构的语义至少有两个层面:一是表达在时间域中的同时性关系,一是表达在认知域中的背景与前景的关系。通过“……的时候,……”,说话人即可以把发生在时间轴上客观存在的两个同时存在的事件记录下来,又可以把不具有这种客观同时关系的两个事件有意地组合在一个共存的画面中,还可以按照自己的立场调整各事件的主与次、背景与前景的角色关系。而“的时候”句能表达条件或假设关系,正是基于认知域中的背景与前景的关系。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可以把“……的时候,……”作为构式进行教学。其作用是表达时间上的同时性关系,以及主观上的背景-前景关系,因此该构式也能表达条件关系。在教授表达时间上的同时性关系的时候,需要关注动词结构各种时间表达手段的教学,在教授表达认知上的背景前景关系和条件结果关系的时候,要注意提醒该句式的主观情绪表达。

参考文献:

[1]王小莘,张舸.“时间”与“时候”[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2).

[2]何一薇a.时间名词、时间副词之偏误分析[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3]何一薇b.时间短语之偏误分析[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4]张凤芝.留学生汉语时间表述方式偏误分析[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5]刘慧清.初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的时间词使用偏误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3).

[6]羊霞.关于留学生对时间词误用的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11).

[7]叶皖林.“(在/当)+P+时/时候,Q”句式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8]田霞.从社会语用视角看“(的)时候”的语用偏误[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

[10]资中勇,孙习成.具有主从关系的同时性表达[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

[11]郎大地.“时候”•时位•多陈述偏正句[J].语言研究,1997,(1).

[12]黄敏.试析“的时候”句的时间性[J].语言研究,1999,(2).

[13]张炼强.试说以“时”或“的时候“煞尾的假设从句[J].中国语文,1990,(3).

[14]耿楠.“时候”的多角度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6).

[15]朴美玉.韩国学生“时候”短语假设义使用偏误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

作者:高增霞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同时性结构偏误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jxsfdxxb/69706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