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分析范文

大学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分析范文

时间:2022-07-19 04:44:54

大学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分析

《集美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

[摘要]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当代大学教育显在的危机,除了工具理性的强化以及消费意识的风行使得个人的感性空间和信仰区域呈现为一种真空状态之外,大学教育的“务实”定位,使得教育沦为灌输、复制,缺少对话、交流。在当下建构和谐社会的目标召唤下,理应通过以下途径重建大学精神:筑牢筑实知识架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素养,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以人为本;危机;大学教育;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讨论常常因为大而空容易流于虚妄,追问本身“务虚”的表象也常常招致务实论者的鄙夷和不屑,因此,即便它常常成为一个点击率非常高的学术关键词,但却因为疏离了与现实的关涉性而被无限期地边缘化。其实,人文精神的缺失已经成为大学教育显在的危机,工具理性的强化以及消费意识的风行使得个人的感性空间和信仰区域呈现为一种真空状态。深入认识大学教育的本质,梳理人文精神的内涵,从而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使人文精神贯彻到大学教育的正确途径,也是当下高校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所做的必然抉择。

一、大学教育理念探源

大学教育是近现代社会的产物,普遍认为最早对大学理念进行系统阐述的是牛津学者纽曼。在纽曼看来,大学是知识、科学、事实、原理、探索、发现、实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大学教育必须完成提高社会理智格调、培养大众的心智、净化民族的情趣的使命。故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纽曼的大学教育观里,大学所应该提供的,是普遍性和完整性兼具的知识教育,而不应该是狭隘的专门化教育。大学教育理念的另一个源头———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的大学理念则着眼于科学,并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逐步确立了“大学自治”“教授治校”“学术自由”与“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统一”的理念。作为后起之秀的美国大学教育则充分借鉴了欧洲两大教育理论家的理念,同时又为大学教育理念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美国高等教育崇尚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学生需要广泛涉猎和学习艺术、历史、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内的课程。在拥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后,学生再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专业方向,进行更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埃德加􀅰富尔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1]由此看来,大学教育的本质就是要汇聚优异的年轻群体,为他们提供一个相对良好的氛围和完整性的知识教育,让他们的创造力在共融中相互激发,从而产生使他们终身受益的智慧。也只有这样,大学才能真正成为人才的摇篮和社会进步的思想库,大学这个特定的空间也应该是相对独立的精神群体。我们也不难看出,西方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撑就是因为在大学发展历程中,从未放弃过对人文教育的重视。

二、中国大学教育理念的传承与嬗变

从中国早期的几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和西南联大)办学理念来看,从制度层面来看是对西方的一种仿效和移植,但就核心教育理念来看,却根植于中国自身的文化实际。因此,中国大学教育理念的确立是西方大学教育理念结合中国自身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实际创立的,是自身纵向的文化积淀与西方进行横向对话的结果。中国大学精神的确立不能脱离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所积累的智慧,“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理念和大学精神,依然闪耀着跨时代的思想智慧的光芒,而充分认识大学教育中人文的向度对于知识创新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都显得尤为重要。大学主要担当的功能主要有两个,其一是知识的积淀与传递,其二是为社会变革提供一种批判性的、创造性的资源。也就是说,大学不是一个僵化的知识库,而是一个思想库。大学教育既是一种专业教育,同时也是一种人文教育,一个成功的大学教育应该肩负起双重的诉求。但是就现状而言,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功利性是明显的,一浪高过一浪的“应用型”口号足以让人感知实用人才培养几乎成为大学教育的终极诉求。虽然它为适应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化人才并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大学也似乎逐渐成为一种工具性的存在,成为一种机械化的生产线。

三、人文精神危机与大学精神的重建

人文精神在大学教育中不是一种空泛的精神性建构,而是以知识教育为依托,在积极而有效的对话中对主体意识的确立,对自我、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确立,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个体的一种认知意识和批判意识。考察当下大学教育中人文危机的成因,知识架构的短板、批判视野的缺失和人文诉求的失位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筑牢筑实知识架构。从现有的大学课程设置来看,专业的细化导致学生创造性思维遭遇专业的限制,史学意识的淡薄及哲学诉求的疏离使得学生的评价体系导向非理性的向度。由于大学承载着为社会输送人才的使命,这样就使得大学的专业设置要紧随时代人才需求的脚步。专业设置本身无可厚非,但是从专业课程设置来看,课程忽略了学科间的渗透与互补。尤其是从文科和理科之间的课程设置来看,缺少交叉和互渗。历史知识的空白或者是有意的疏离与淡化是导致当下大学生缺少人文意识的一个重要原因。人文精神是一种习得,而不是抽象的符号所构建的死的知识,人文知识可以传授,但是人文精神的传承和获得需要教育过程中的彼此交流和对话,而这种交流和对话的前提同样需要一定的知识架构,而这些架构中首先需要的就是史学的支撑。受到西方思潮以及现代化建构模式的模仿习惯的影响,当下的大学生越来越疏远和漠视历史,甚至有意地遗忘自身的文化身份,常常是毫无根据地对历史进行否定。当下的人文精神需要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的支撑,而历史与传统的缺失使得我们难以确立自身的文化立足点和生长点。

第二,问题意识和批判素养是重建大学精神的重要手段。在大学的教育中,不但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还要让他们时刻反思和批判知识的缺失,在丰厚的学养的支撑下建构自身对社会的认识和批判意识。人文教育不只是进行纯粹的人文知识的教育,而是在对话过程中实现对真理的认识、理解、领悟和转化,进而形成个人行为层面的一种实践,是判断和批判意识的复苏和觉醒,也是个体独立性的获得与确证。因此,人文精神的教育内容和方法都应是人文的,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一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不应是现行的、结论性的设定,不应是主观、武断地先行确定正确、不正确的标准,并以此标准去考核和教育学生,教师应将作为一种参照。其实,人文教育更为重要的是想象力和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真诚交流。教师要有丰厚的人文底蕴,要善于在课堂上表述个人的见解和主张,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他们树立批判的信心和勇气。中美高等教育的理念存在一定差异,“中国教育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继承和对学术权威的尊重;相比之下,美国教育则更强调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着力培养学生对知识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以及对知识的拓展创新能力”[2]。

第三,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重建大学精神的核心诉求。坚持教育以人为本和坚持教育服务于社会并不矛盾,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从社会发展潜在的动力来看,人的个性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创新是通过配有社会所需要的人实现的。因此,强化人文精神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就是要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人才价值观,使得教育真正实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教育实践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把学生培养成富有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真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教育的人文向度已经越来越受到高等教育管理机构的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也绝不仅仅依托于科技进步支撑的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国民信仰更应该植根于文化深层的基因,国民自信也必须植根于文化自信,因此,高等教育的精神向度追求不可偏废。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1996.

[2]郝云龙.中美高等教育之比较及其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6).

[3]赵明节.大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大学人文读本»座谈会发言纪要[J].南方文坛,2003(1).

作者:陈明华 单位:肇庆学院文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大学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jmdxxb/70553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