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回族剪纸传承中的造型表达范文

回族剪纸传承中的造型表达范文

时间:2022-10-28 09:02:13

回族剪纸传承中的造型表达

《回族研究杂志》2015年第三期

2014年,宁夏申报的回族剪纸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的剪纸中。回族剪纸自2005年列入宁夏第一批非遗保护项目以来,不同代表性传承人的大量剪纸作品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并且,回族剪纸在生产性保护过程中走在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列。传统回族剪纸是指回族女性生活中的一种民间技艺,而现代回族剪纸外延扩大,主要以反映回族文化生活为主,其创作群体范围扩大,其他民族剪纸工艺美术师的回族题材作品也成为回族剪纸的一部分。本文对近年回族剪纸传承中的造型及其文化内涵进行解读。

一、宁夏传统回族剪纸的造型特点

(一)受陕西剪纸影响的“北方派”风格剪纸早在我国汉、唐时期就被用来作为装饰品,清代从民间进入宫廷,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装饰艺术的一种。陕西是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陕西剪纸造型粗犷豪迈,构图质朴夸张,气势生动奔放,是“北方派”风格的代表。“作品一般采用阴刻刀法,把画面中人物、牛、鸟、水纹采用阴刻,刻去线条,保留块面,这样使结构和形象衔接为一个整体,稳定画面重心,进一步强调了完整、硕大为美的审美标准,烘托出劳动者的淳朴和收获的喜悦。”[1]清同治年间,由于陕甘回民起义影响,大量回族迁徙宁夏西海固地区居住,“北方派”风格也就烙印在宁夏回族剪纸的身上。宁夏回族剪纸主要集中在南部山区,海原、同心和隆德是宁夏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申报地。这些地区的回族妇女有剪纸的传统习俗,一般女性从七八岁就开始学剪纸,一直剪到六七十岁。从其用途来看主要分两类:一类是窗花类的房屋装饰,多是红绿色剪纸“双喜”“喜鹊登梅”“雄鸡报晓”“梅鹿争春”等等,还有植物花卉、瓜果蔬菜之类,在顶棚上、门上、窗户上、箱柜上到处可见剪纸踪迹;另一类是作为刺绣的底样,剪制后粘在服饰、床上用品、门帘等上面作为刺绣用的纹样。宁夏回族剪纸以反映当地农村生活为主,体现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是内在精神世界的外在形象表现。例如宁夏隆德县杨河乡传承人虎凤英的代表作品《茶壶》《花鹿骆驼》《三猫戏鱼》《彩杯》《对马团花》等等,兰元宝的代表作品《鞋花》《帽花》《鸡》《双牛荷花图》等等,这些剪纸作品都是宁夏农村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场景,也是当地回族人生活的写照。兰元宝的剪纸作品《双牛荷花图》,采用阴刻的方法,把线剪掉,留下块面。构图主要是牛和荷花的组合,两头牛姿态各异,活灵活现,荷花的叶子风情万种,凹凸有致,塘边有适合西北种植的两棵小白杨树,物象之间互相连接,形成一幅长方形的画面,作品中体现出北方人的豪放、大气,典型的“北方派”风格。

(二)受伊斯兰宗教影响的回族特色虽然宁夏地区回族剪纸不同程度受到了汉族民间剪纸的影响,但与汉族民间剪纸相比,回族剪纸仍然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回族剪纸工艺美术师受到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影响,其作品明显表现出宗教性特征。《古兰经》虽没明文规定禁止具象绘画,但却提出:“我的主啊!求你使这个地方变成安全的,求你使我和我的子孙远离偶像崇拜。我的主啊!偶像确已使许多人迷误。”[2]所以,“在穆斯林看来,绘画人或动物的形象,即意味着与造物主安拉竞争,这样的人会在裁判日受到最残酷的处罚。于是,形象创造成为伊斯兰艺术中的一大禁区。”[3]由于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所以传统回族剪纸独特的风格体现在抽象艺术,伊斯兰风格的装饰纹样特色突出,多用几何纹样、植物纹样和文字装饰纹样。在具象选择上,植物多是梅花、菊花等外在形象美观的花卉,动物剪牛和羊这些温顺可爱的动物,在寓意上能够反映真善美。人物头像造型多用侧面,眼部用细叶或花朵处理。

二、宁夏回族剪纸传承中造型创新

宁夏回族剪纸在传承中,由于传承人的生活环境和所接受的教育的差别,在剪纸造型风格上形成民间派和学院派的不同风格。

(一)民间派回族剪纸造型风格宁夏回族民间派剪纸工艺美术师通常是母传女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传承,其造型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上反映回乡风情。女红是回族传统女性审美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女性的必修课———剪纸,也就成了回族姑娘从小要学习的手艺之一。她们从母亲或姐妹那里学习剪纸的技术,先用现成的花样拓剪,熟悉剪纸的技巧,然后依据自己熟悉的自然景物,鱼虫花鸟、花草树木、亭桥风景,以至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创作意境。在回族剪纸的传承中,回乡风情就成为永恒的主题,例如汤瓶、盖碗、清真寺、骆驼等造型是回族剪纸中常见纹样。二是构图上采用平面视图。剪纸使用的材料是纸张,而纸张的平面特质和简单的色调形式,决定了剪纸艺术注重以形表意、以意造型。剪纸工艺美术师运用线条和块面的基本造型单元,通过点、线、面的装饰符号传递美好的生活愿望。三是创作上力求即兴发挥。经验丰富的剪纸工艺师,其作品往往是灵感一现,自由自在地创作。他们创作时不强调剪前的设计和底稿,而是先畅想主题形象,渐次推出和主题形象相关联的形象,不强调具象表现,追求内心精神世界的反映,造型既形象夸张,又栩栩如生。

(二)学院派回族剪纸造型风格宁夏回族学院派剪纸工艺美术师通常是美术专业毕业,从小喜欢剪纸,将传统剪纸从题材、技法、材料等全方位突破,形成个人风格,如宁夏同心县井春霞、田彦兰。其剪纸的造型特点是综合运用写实、写意及审美装饰的造型手法深化艺术的“美”,更加注重构图设计和具象表现。例如剪纸作品《花儿学阿语》是阿依舍•井春霞的成名之作,2008年获得第三届中国剪纸大赛金奖。从构图上看,以跪坐人物“花儿”为主,形成金字塔形的构图,人物占居画面的主要空间位置,这样的构图给人以平衡、稳定、静的感觉。从空间上看,画面是靠点线面中的粗与细、简与繁、疏与密、虚与实、大与小的对比拉开了空间距离,是一种主观化的空间效果,人物在画的前面较大,清真寺靠近背景较小,形成空间透视变化,清真寺只是用几条粗细不同的线条勾画出来,完全摒弃琐碎的细节刻画。炕桌上的阿语课本和背景之间构成空间效果,显然将专业美术中的三维空间与剪纸中的二维空间揉为一体,使她的剪纸作品脱离出民间剪纸的窠臼,形成雅俗共赏现代剪纸的审美风范。画面中黑的运用、灰的运用、白的运用,形成黑白灰的对比,虚与实的对比。泽依乃拜•田彦兰的剪纸作品《尕妹子的盖头那个飘》,则是将国画中的写意手法在剪纸中大胆运用,回族少女飘动的盖头在构图中占居画面中心而且面积比例大,不做任何装饰,起到留白的艺术效果,这在剪纸造型中十分少见。

三、宁夏回族剪纸造型表达的文化内涵

(一)构图反映回族生活传统回族剪纸主要是通过纹样表现单一形象,如汤瓶、拜毡、清真寺等十分常见的反映回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的造型。现代回族剪纸则注重创作题材的选择,根据时代特征和文化传承需要,选取回族生活中典型性事件作为创作依据,剪纸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例如井春霞的《花儿学阿语》,一方面取材西海固、同心一带传统民俗“花儿”艺术,“花儿”也是年轻回族女孩的别称;另一方面抓住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即中阿经济往来急需阿语人才,回族女子学习阿拉伯语言的氛围越来越浓厚。这样,她把“花儿”和学阿语结合起来,创作出反映新时期回族女性学习生活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又如她的作品《开出一朵牡丹来》取材于宁夏回族姑娘结婚时的一道仪式。扯脸是回族婚俗的仪式之一,也是回族姑娘日常生活中美容的一种方式,井春霞通过剪纸的形式把它记录下来。两个主体人物在画面的中心位置,新娘盘腿坐在炕上,扯脸姑娘跪坐在对面,形成画面的中心。右边窗户上贴有喜字,左下角放有洗“离娘水”———大净的汤瓶,汤瓶上方是清真寺,清真寺寓意阿洪念“尼卡哈”的仪式。在创作方法上采用阳刻剪纸的形式,刻去空白,留住线条和块面。在炕、花上大量采用锯齿纹,汤瓶、清真寺、门框顶部采用月牙纹,盖头、汤瓶、门框周围又用了朵花纹。田彦兰的剪纸作品《尕妹子的盖头那个飘》,三个回族少女与飘动的盖头构成主体,右上角是清真寺纹样,左下角一棵老树上拴着一条耕牛,画面的中心盖头上用正负影像的8匹骆驼点缀,主要物象周围用当地最多的苹果树相衬。这幅作品的地面采用立体的方式,而人物、骆驼、清真寺、树、花等用平面方式。在透视上,右下角的一组老树、牛与其他物象不在一个透视平面上,使作品看上去更加立体。盖头、苹果树采用黑白灰对比,两个红盖头中间夹着白盖头,盖头上又装饰一些牡丹花、八瓣梅,形成虚实对比。近景、中景、远景中的苹果树采用黑白灰对比形成秩序感。造型上运用阴剪和阳剪手法,巧用黑块和细线,善长使用锯齿纹和块面,有一定的规律但较自由。整体给人一种生动、鲜明、自由、浪漫的气息,是田彦兰心理特征的反映,显现出她剪纸作品的时代风格。

(二)细节注重宗教影响回族民间剪纸的内容在选择过程中,很明显是受到了回族民间剪纸美术师所信奉的伊斯兰教教义的制约。虽然现代回族剪纸主要以人物造型为主体创作作品,但是在整幅作品中非常注重伊斯兰元素的体现。一是人物造型简约,特别是眼部和面部极其简单;二是关联形象多采用与宗教活动有关的造型,如清真寺、汤瓶、拜毡等;三是装饰纹样体现繁密的阿拉伯风格,使用连续的细密的几何纹样突出伊斯兰特色。例如井春霞的《花儿学阿语》中回族女性的人物造型,充分体现了宗教规定对艺术的影响。“在她的剪纸中,回族女性大部分为细眉细目,脸部刻画也极为简约,常常是一个不起眼的侧面,小小的脸颊在硕大牡丹花盖头掩饰之下,很不容易察觉。这种眼部和面部的弱化及淡化处理,体现了作者尽量遵循伊斯兰教不崇拜人物的理念,尽量少刻画人物眼睛,以求得和本民族教义的统一性。”[4]又如宁夏同心回族田彦兰的作品《朔方风西夏情》,这幅作品采用三联画的形式,中间作品大,两边作品小,以宁夏地区特有的回族姑娘吹口弦子、骆驼、窑洞、马莲花、牡丹花、苹果树等元素,体现出地域风格,特别是把姑娘的眼睛处理成一条线,回避了偶像崇拜,表示出虔诚信仰。她的另一幅代表作《回回女娃弹口弦》,在两个错落相对而坐的回族少女主体构图之间,穿插入清真寺、汤瓶和盖碗造型,在窗花、炕围、窗棂等细部装饰处理上,她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繁密的阿拉伯几何纹样,采用连续或对称的锯齿纹、朵花等纹样,营造出浓郁的伊斯兰文化氛围。

(三)主题突出民族和谐和谐宁夏,是新时期宁夏民族团结的要求。民族和谐也就成为现代回族剪纸艺术创作的时代主题。海原县的伏兆娥,被评为宁夏首届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创作了《回汉一家亲》《回汉人民奔小康》《永久和平》《回族风情民俗长卷》等多部反映和谐宁夏、回汉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优秀作品,其中《回汉人民奔小康》被中国博物馆永久收藏。作品《回汉人民奔小康》在构图上采用传统剪纸的对称结构模式,表现回汉两个家庭乘坐汽车携手共奔小康生活。对称与均衡是剪纸中重要的形式美法则之一,是阴阳相生的哲学观体现。作品采用长方形构图,巧妙的将两辆汽车造型相互对置,既对立又统一,这种形式也被称为喜相逢,给人一种稳定、庄重、大方的形式美感。汽车里的回族和汉族两个家庭人物服饰造型上的差异又形成动态的均衡,给人一种生动活泼的形式美感。作品左右上角采用龙凤呈祥的造型,祝愿回汉人民生活喜庆美满。井春霞的作品《清水河走出小金莲》,体现出回族人民享受改革开放成果带来的幸福生活。清水河是宁夏同心县的一条枯水河,是咸水,不能饮用也不能浇地,可是回族儿女们却在这里繁衍生息。作品通过反映回族儿女们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个体意识的觉醒,渴望生活的幸福、甜蜜的爱情。运用清水河、清真寺、旱塬、牡丹花、回族女孩———小金莲等为素材,表达了对清水河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小金莲对美好生活的展望。另外,在回族剪纸的图案选择上,多用一些反映富贵吉祥、社会和谐的造型,如牡丹、荷花、花瓶等等。井春霞的《花儿学阿语》中,从盖头到服饰,采用大面积的牡丹花造型。回族人对牡丹花情有独钟,用牡丹花装饰盖头和服饰,表达出回族年轻的女子非常美丽。同时把少女脸部放在一组牡丹花造型中间,寓意回族少女就是牡丹花,她像牡丹花那么漂亮,那么美。画面左下角是荷花插在花瓶中的造型,荷花是“和”,就是和谐、和平、和气等意思,瓶取自“平”的谐音,表示平安,造型整体寓意对和平、和谐的向往。

综上所述,回族剪纸在传承过程中,实用功能从过去的女性生活技艺,逐步转化成为今天的工艺美术作品。现代回族剪纸作品中,透出一种传统剪纸语言的朴拙感,又将伊斯兰风格的神韵与现代艺术的意蕴融会贯通,由生活的实用进入了写意的艺术。因此回族剪纸造型表达发生巨大变化,从构图设计到纹样选择,以及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思想,都表现出时代化、专业化和艺术化的特点。

作者:杨文林 杨新林 单位:宁夏大学 政法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回族剪纸传承中的造型表达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hzyjzz/681067.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