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广播媒体创新科技报道浅析范文

广播媒体创新科技报道浅析范文

时间:2022-12-30 09:49:32

广播媒体创新科技报道浅析

摘要:

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科技报道在媒体传播中所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科技新闻报道,使深奥的科技新闻通俗易懂,要从听众角度、讲好科技新闻中的故事与人情;走“心”入“耳”,从广播媒体声音的特点以专业的角度和调查的方式以及更审慎的态度来创新科技报道方式。

关健词:

科技创新;广播媒体;科技报道;听众意识;创新驱动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广播媒体如何做好科技报道,使深奥的科技新闻变得通俗易懂,让科技报道好听有用,让科技新闻成为媒体的“宠儿”,让听众听得走“心”入“耳”,广播人无疑应该以更专业、更审慎的态度来创新报道方式,在当前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做好科技报道。近年来,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科技报道在媒体传播中占据的黄金时段越来越多,在广播新闻报道中占据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但与此不相符的是,作为大众传媒,一些地市级广播电台的科技报道却大量缩减、科技新闻所占的时间急剧收缩,播发的科技报道大多是简讯、成就性报道,乏味且单调,听众不爱听、记者也不爱写;甚至在某段时间内,科技报道在广播新闻中难觅踪影。可见,新闻媒体的科技报道与科学技术日益突出的地位形成鲜明反差。那么,如何才能让广播的科技报道鲜活?笔者认为,站在专业的角度、树立听众意识,讲好故事和人情,科技报道才好听、有用。

一、从科技发展脉络入手,做好科技新闻报道

科技报道新闻专业性强,涵盖面广,不仅仅局限于科研院所前沿科学,还包括企业科技创新等。站在人类科学智慧的光芒里,我们感受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创造,享受着科技发明带给人们的生活便利,科技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采写科技新闻的记者,首先要站在专业的视角,让自己尽快“专业”起来,要立足当地,找到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科技创新样本。以甘肃金昌台在省台播出的一组反映金川集团创新成就的报道以及2015年10月8日在《工人日报》头版头条刊登的文字报道《金川集团为一线工人创新铺宽“跑道”》为例,记者围绕甘肃金川集团50多年来依靠科技发展壮大这一发展脉络,在“走转改”中,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深入报道了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这一重大新闻主题。镍,被称为“工业维生素”。金川镍矿发现之前,中国一直被视为“贫镍国”,过去,中国要拿出73吨小麦和15吨对虾才能换到1吨进口镍。那么如今,是什么成就了金川和中国的镍钴工业?——科技创新!记者从这一主题入手,相关系列报道以《科技创新:金昌传递给世界的新“名片”》为题,讲述了祖国“镍都”金昌通过科技创新成长为中国镍钴工业基地的故事,并由此展开一个城市与科技创新发展的不解之缘。报道内容既运用了国家领导人邓小平1966年到金昌视察的原声电影纪录片的音频,又运用了老科技工作者对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八下金昌主持召开科技攻关大会的深情回忆,进而呈现了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难忘岁月。报道称,在56年的时间里,金昌人白手起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科技创新对金川集团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70%以上。金川集团以镍产量全球第四、钴产量全球第二、铜产量中国第三、铂族贵金属产量中国第一的佳绩,成为全球以矿业和金属闻名的跨国集团。这组系列报道没有枯燥的数据,也没有空洞的表述,而是通过人物讲故事、通过故事来呈现科技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优势。这组报道关键在于记者做足了功课,把握了科技是国之利器大政方针,找准了企业科技发展脉络,较好地诠释了科技是“企业赖之以赢”这一重大题材。此外,一个优秀的科技报道记者,还要主动研究科技发展方向,从科技发展动态中把握报道方向,确定重点选题。

二、从听众感兴趣的科技新闻入手,确定报道选题

一直以来,科技报道因为其内容专业性强,缺乏故事和人情,不被作为报道选题的重点。为了将科技报道的角度选定为身边人、身边事,让科技报道走“心”入“眼”,记者应树立听众意识,以讲好科技故事打动听众。

1.关注科技新闻热词,选好报道角度

自2014年9月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来,“双创”就成为一个热词。从大连达沃斯论坛的致辞到深化国企座谈会的讲话,“双创”不仅是个体和小微企业的兴业之策,也成为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兴盛之道。而作为一个专门从事科技报道的记者应该从中发现问题,找到报道线索。以“双创”报道为例。为什么要大众创业?什么是万众创新?这些陌生的概念,听众往往一知半解。如何把专业术语的使用几率降到最低,记者应当选好报道角度,通过人和事把“双创”要素解释得清楚明白。

2.让一线职工讲好“双创”故事

2015年,作为全国500强国有企业的金川集团职工创新模式成为推动“双创”的鲜活样本。因此,记者以金川集团“双创”样本为着眼点,用一个国有大企业的“双创”故事,向听众讲明科技创新与你、我、他相关联。2016年5月1日,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在头条推出了消息《金川集团命名60个劳模创新工作室,“量身定制”让劳模更好带徒弟》,因为报道视角独特、题材新颖,编辑还配发了评论《让蓝领工人闪闪发光》。报道中,记者围绕劳模这一听众关注的群体,走进金川集团60个劳模创新工作室,把大众创新“双创”热点一一呈现给听众。报道生动形象地向听众阐明了这样一种科技创新理念:“双创”就是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变“小众创新”为“小众”和“大众”共同创新。听众通过报道可以深刻感受到,工匠也是创新的主体,创新与百姓相关,创新不但让劳者获利,也让企业在创新中更多盈利,让全社会在创新中更快发展。

3.用平实的语言解读深奥的科技语言

广播是面向普通大众的媒体,因此,科技报道更需要简洁、明白和贴近。在采写专业性强的科技新闻时,记者要牢记听众意识,要顾及听众的接受能力和收听兴趣,将深奥难懂的专业术语讲成俗话,能够说明问题即可。对于必须涉及和使用的专业术语,一定要解释得清楚明白。如笔者2015年获得甘肃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金川集团职工“创客”团队两年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十亿元》。为了直观地讲清楚镍的冶炼过程,记者用了比喻、借代等手法描述道:“作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金川镍闪速炉瞬间就能将磨细干燥的精矿粉变成液体。干燥是流程中重要的程序,也是技术攻关的难题……”报道以金川集团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为切入点,围绕职工“创客”团队的创新成果应用,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反映了在“双创”的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是突破关键技术、引领产业发展、企业转型发展的巨大智力资源。

三、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科技报道如何传递企业正能量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传递科技创新正能量,这是科技报道记者的责任与使命之一。2015年,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供给侧改革让众多的国企加大了对科技研发的投入。调整产业结构,做强、做精成为企业确保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的应对之策。如何运用广播特有的报道方式去展现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的科技支撑作用,去展现创新驱动对企业未来发展所起到的引领作用?围绕这些内容,必须寻找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坚持在新闻采访中“眼睛向下”,将更多的声音对准基层,找出生动事例,让听众了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质与内涵。例如:新闻专题报道《创新驱动切换新引擎——金川集团科技创新启示录》。文章没有采用传统的报道手法去描写企业攻坚克难的精神、感人的事迹或者取得的成就,而是一开篇就阐述全球经济遇冷时企业所面临效益下滑的困难,如主导产品镍跌破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线,镍价风光不再等。面对困难企业又会如何应对?报道以第21次金川科技攻关大会为引子,大量运用同期声,叙述金川科技攻关大会背景以及全国院士、专家学者们在企业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所起的作用,阐明了创新驱动不仅仅是企业行为,也是顶尖科学家的担当。作为这样一篇调查性报道,点多面广。如何去繁就简,把一个调查性报道做得不枯燥,听众听了不乏味,笔者设置了一些采访交流的现场、有策划感的音效、场景音响,以期用声音制造形象感和画面感,全景展现国有大型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主动作为,找准企业科技发展现状和应走路径,激发广大科技人员蓬勃旺盛的创造热情和创新活力,力求企业走出困境的画面。报道在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观察》栏目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听评专家在节目听评语中写道:报道以前瞻的视觉捕捉了金川集团转型升级的时代特色,将科技创新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一一展现,将金川集团在创新驱动下,在新材料、新产业、科技制造上进行的转型新路径挖掘出来。

四、结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大众对科学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听众对科技报道的需求有了新的变化。因此,科技报道方式不能墨守成规,要应势而动,利用广播同步传播优势,不断创新科技报道的手段和方法,确保科技报道及时准确,让听众听得进耳、入得了心。

作者:莫雅鸿 单位:甘肃省金昌广播电视台

被举报文档标题:广播媒体创新科技报道浅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hekezazhi/gslkxkzz/70119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