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设备管理论文范文

设备管理论文范文

设备管理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国家针对于矿井的勘探制定了不少的政策法规,像其勘探人员从业资格证、技术人员数量、特殊工种等都做了确切的明文规定,并且各个矿井对于员工也要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然而现实却是,由于矿井机电岗位对于技术要求是极其严格的,我们矿井现有的技术人员与矿井机电所需专业人才的缺口出现了断层,供需矛盾及其尖锐。大多数的矿山单位的机电技术人才低于10人,等到矿山出现问题时并不能得到及时高效的处理,技术人才的匮乏也造成技术管理工作的难做,且对于矿井的生产不利,为了政绩带动技术的状况经常出现。

2改善整合矿井机电设备管理的策略

2.1提升矿井员工职业技能与专业综合素质矿井机电部门要逐步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与工人素质,并且把这个问题真正重视起来。相关的人力资源部门要寻找提升员工素质的办法,企业也要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多劳多得,并且要把矿井中的成功案例定期拿出来与员工分享,让其从中受益。矿井企业也要结合实际工作状态,在全体职工中积极开展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像知识竞猜、岗位实操、技术比赛等等,并且对活动中表现优异者还要给予奖励。定期举行培训活动,专家讲座等,积极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学习热情。此外,特殊工种的工作必须具备根据国家规定所要求的资格证书,持证上岗,坚决杜绝无证上岗的不专业行为的出现。

2.2矿井机电设备要与时俱进,积极运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在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上面一定要与时俱进,尤其是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技术落后容易导致矿井安全无法保证,采煤产量低,浪费现象出现等,我们一定要注意避开低档设备的运用,使得大量员工进行工作,生产效率极低的人海战术的出现。现代矿井事业要做的就是走出恶性循环圈,设立具备现代化意义的矿井综合监控系统,让我们对矿井的机电设备做到远程遥控,最终有力的提高矿井机电设备管理水平的档次。

2.3机电设备管理机制进行合理优化配置基于矿井机械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与该行业标准细化的现状,矿井的种种管理工作也要向专业化方向迈进。现如今已经存在一些矿井把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办公自动化、通信等职能从机电管理部分离出来,建成了综合信息中心,完成了管理工作的统一化、科学化。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仅减少了机电部门的工作压力,还有助于使矿井工作纳入到集团化管理模式中去。

2.4对机电设备的备件加强管理很多的矿山都处于比较偏远的地区,由于这种客观原因,机电设备及其配件的采购周期是比较长的,为此,机电部门就要做好相应的机电设备存储事宜。机电设备及其备件的仓储计划要把机电设备分门别类的整理好,这样有助于设备的储备;我们也要跟周围的矿井打好关系,以期可以使同种备件存储最小化。这不仅仅降低了设备存放费用,也不会耽搁矿井的检测维修。

3总结

设备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1.传导设备按照工程结算书的金额,增加传导设备原值,会计分录如下:借记“固定资产———传导设备”,贷记“在建工程”。2.根据集团下拨的传导设备原值会计分录如下:借记“固定资产———传导设备”,贷记“上级拨付所属资金”。3.按照固定资产从竣工验收开始使用的次月起计提折旧补提本年度以前的折旧费列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计提本年度折旧费,直接计入当期“营业费用”。会计分录为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费用”;贷记“累计折旧———传导设备”。

二、售水分公司历年传导设备入账时间滞后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2011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售水分公司的部分传导设备因竣工验收日期与实际入账日期的差异所补提以前年度折旧,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情况分析如下。从表2可以看出:三个年度增加传导设备原值42473万元,合计补提以前年度折旧费710万元,影响企业所得税金额为175万元,对公司的经济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对传导设备入账时间存在的滞后问题,提出以下的意见和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传导设备的管理,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权、利,建立健全年度考核机制。(1)集团各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加快传导设备竣工验收资料的传递为了避免传导设备竣工验收日期与入账日期之间有较大的间隔期,必须制定竣工验收资料报送时间,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传导设备竣工验收资料及验收情况,报送给财务部门入账。(2)建议对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传导设备竣工验收资料报送情况进行考核为了使各相关职能部门能更有效地缩短竣工验收资料报送时间,必须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比如滞后一天,扣发职能部门当月绩效奖金的1%;滞后两天,扣发当月绩效奖金的5%;滞后三天,扣发当月绩效奖金的10%;超过五天者,取消当月绩效奖金。(3)对于用户资产的移交问题,应建立用户资产的移交制度,建议从用户报装、施工、竣工验收情况进行建档,各职能部门每月将竣工验收资料报送财务部门。2.不断完善传导设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传导设备的验收、保管、使用等各个环节都予以明确责任,对各相关部门加以监督和考核。3.加强传导设备的工程结算审核对于已经办理竣工验收的传导设备,施工单位应尽快地把竣工验收资料移交给工程审核部门、档案部门和财务部门。工程审核部门要尽快对施工单位送审的资料进行审核,并出具审核结论书。4.加强会计核算和监督,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和盘点制度,确保账账、账实相符。(1)加强会计核算和监督●对于未办理工程结算的传导设备,必须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固定资产》中的规定:“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财务部门以竣工验收资料和建筑工程合同的金额为依据,暂估入账,并计提传导设备的折旧费。●已经办理结算的传导设备,根据审核结论书的金额和《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的有关规定进行账务处理。(2)建立传导设备盘存制度,不定期地进行传导设备盘点清查,做到账实相符。财务部门必须加强与各资产管理部门进行核对,及时掌握传导设备的完工情况。对于已经竣工验收的传导设备,职能部门未能及时将竣工验收资料报送的,财务部门应进行跟踪管理,并与相关责任人进行沟通、尽快搜集竣工验收资料,并进行账务处理。

四、结论

设备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1.1完善设备主数据ERP设备管理系统具有修改并记录设备变更信息的功能,其主要包括使用部门、成本中心、内部订单、功能位置、房间名称、设备状态、设备变更时间、操作者等信息的变更。且设备编码具有惟一性,系统可进行多维度的设备查询和定位。

1.2设备运行记录ERP设备管理系统具有记录设备运行状态及使用频次、运行时间、操作人员等运行信息,据此统计运行成本及确定设备维修保养周期。

1.3设备信息共享ERP设备管理系统可根据设备基础信息数据,查询设备历史变更、设备使用情况及维修保养内容,通过公司间闲置设备信息共享,实现闲置设备的再利用。中生集团采用统一的编码规则建立设备主数据,实现了主数据统一、完整和一致,从而提高了系统数据质量,降低了数据管理成本。

2设备的维修管理

ERP设备管理系统中的PM模块是本系统中的一个功能子模块,其主要包括一个维修工厂所有的维修工作,除了描述自身的特性参数外,还关联了采购、仓储、成本等模块信息。每台设备只有惟一的设备编号,根据此编号可查询设备技术性能、参数、图纸资料、安装验收、缺陷及整改记录,精确定位设备所在位置,为维修工作提供便利。设备维修主要分为故障性维修和计划性维修,二者在系统中均以维修工作单的形式来完成,形成设备电子故障档案,为管理层制定设备维修计划和维修周期提供可靠依据。

2.1故障性维修

2.1.1内部维修当设备遇到故障时,使用部门在设备管理系统中通过故障通知单进行故障报修;维修部门建立维修工作单,主要记录设备维修所需要的材料和备件并对其审批,并根据库存情况决定是否购买〔2〕。每个部件和零件都有一个物料号,系统记录修理工序,更换备件清单、维修费用、维修作业起止时间、维修人员和所用工时等。当设备巡检时发现的问题和隐患,通过维修通知单记录在系统中,避免了繁琐的数字整理,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根据需要系统可实时查询设备的维修历史。

2.1.2外委维修当公司内部无法自行完成维修保养工作时,维修人员将设备维修工作委托外部单位完成,并在系统中提出外委维修服务申请,审批后便可得到外委维修服务采购订单,验收合格后进行收货,完成发票校验。系统可查询设备对外维修历史和费用明细。

2.2计划性维修为了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及减少设备故障,企业需要对运行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即计划性维护保养。根据设备类型不同,在ERP设备管理系统中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确定维护周期和维护内容。系统自动按维修计划产生维护工作所需要的维修工作单,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定点的维护工作。根据日常维护工作情况,适时调整维护内容和维护计划〔1〕。计划性维护工作与日常维护工作相结合,可减少故障停机,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减少因延误生产而造成的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2.3设备维修报表设备维修后可在ERP设备管理系统中生成设备维修报表,根据此表可查阅设备的维修内容、维修计划、更换的备品备件和物料消耗明细及设备大修时间和次数、设备外委维修服务的次数及费用明细、某段时间内所发生的维修费用、某成本中心在某一时间内产生的各类成本及费用明细〔2〕。

3ERP设备管理系统的维护支持

ERP设备管理系统可使企业管理进入了全新的信息化管理时代,实现生物制药企业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持续优化。为提高企业的管理,生物制药企业应建立ERP系统运维管理制度,且要保障系统原始数据录入的及时、可靠、准确。中生集团的ERP设备管理系统上线后,与国内知名软件公司合作,将ERP系统与本公司的OA办公系统相结合,开发出ERP系统与OA系统的数据接口,实现了设备数据从ERP导入OA系统进行业务流程审批。如《设备对外维修审批》和《设备报废审批》的OA流程审批,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优化了企业内部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4结论

在生物制药企业内部利用有限的资源,通过ERP系统实现了信息共享,优化企业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4.1ERP设备管理系统优点ERP设备管理系统不同于单纯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其与采购模块(MM)、成本控制模块(CO)等集成协作,共同完成设备的维修成本控制〔1〕,实现了设备资产从采购、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更新、改造到报废的全寿命管理。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产品质量和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设备管理部门可通过ERP系统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确定维修级别,安排好人员,严格按计划执行,可减少备件的采购成本和库存量。

设备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电能计量设备管理工作由于项目申购、项目领用,无库存管理机制的管理模式,加之工作环节交叉,涉及部门多,沟通繁琐,工作及时率不高,对电能计量设备的供货及时性、营项目结算、库存物资管理等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分散式管理,工作量大且效率低。按在建工程项目上报物资需求,因全局营销项目数量多,电能计量设备需求数量大,按项目采购存在物资部门组织采购及合同签订的工作量大,完成全局的电能计量设备供货周期长,导致供货不及时;各使用单位上报本单位物资需求,存在需求不准,有一定的采购风险。(2)使用策略存在壁垒,造成资源浪费,影响项目施工进度。按项目维度进行管理,项目申购、项目领用,造成同属性物资不能通用于不同项目,造成大量物资闲置而无法使用于物资需求项目,严重影响项目施工进度及库存周转,造成财力、人力资源浪费。(3)工作界面不清晰。计量物资管理涉及物资部门与营销部门多个输入、输出接口;计量仓库与一般物资仓储配送、逆向物流管理流程略有不同,且在物资管理规定难以单独明确,如一般物资到货后要求2天内验收、2天内办理入库,但计量物资需待抽检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时间可能长达1个月。实际运作时,计量物资管理流程仍有一些不清晰地方。在信息系统上,物资系统与营销系统都要操作。多套系统的单轨运行造成工作量巨大和责任不清。(4)信息不互通,管理不顺畅。电能计量设备管理过程繁琐且涉及多部门管理、在缺乏信息系统支撑的情况下,各部门间信息不通,存在线下沟通信息准确度不高、工作效率低下、严重影响计量设备及时供货或供货错误。(5)供应链未能全程监控。未建立电能计量设备库存管理机制,电能计量设备的出、入库未能跟踪及管理,造成公司无法及时、准确地知晓当前电能计量设备库存量,无法制定供应商送货计划及配送至各生产部门及区局计划。(6)质量服务风险不能有效监控。计量设备在未完成两检(抽检、强检)前付款供应商,造成有检测不合格表计需换货时,供应商服务不及时,严重影响不合格表计的换货进度,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也不利于供应商管理。

2改进思路

对于电能计量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分析,确定通过重新梳理工作流程、规范管理制度的方式保障电能计量设备管理工作有序开展,避免工作交叉;通过以“大仓库、大配送”总体部署,围绕“标准设计、定额存储、动态补仓”供应策略为依据,建立电能计量设备储备定额管理机制,实现动态补仓机制,解决以项目申购采购供货周期长、项目物资无法共用,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通过建立电能计量仓储管理机制及物资属性库区,电能计量设备的出、入库有据可循,解决无供应商送货计划、无各生产部门及区局配送计划、仓库积压但无可用(检定合格)设备的问题;通过对信息系统的功能优化,实现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贯通,提升信息系统对于电能计量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支持。

3改进措施

3.1优化管理流程为了避免业务工作的交叉,保障电能计量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信息系统为基础,管理部门对电能计量设备管理流程进行了优化。新工作流程主要将电能计量设备管理工作和信息系统结合开展工作,通过计量检定系统、物资系统、营销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的信息共享,各业务系统间协同开展工作,实现一站式作业,提升电能计量设备管理工作效率,保障电能计量设备供货的及时性和规范性。新电能计量设备管理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新流程改变了当前电能计量设备管理过程中需求申报、采购、检测(质检、检定)、配送、领用、安装的顺序管理,实现定额管理、采购和发码单据同步开展;改变多个部门需要反复沟通的问题,市场营销部上报年度电能计量设备储备定额后,直接以储备定额为依据进行补仓采购并授予条形码。

3.2规范管理制度管理部门同时明确了电能计量设备的管理要求,规定了各流程环节的工作时限及各岗位管理职责,改进了电能计量设备管理业务规则,明确了各管理节点岗位职责,具体如下:(1)优化品类,动态补仓。为缩短电能计量设备采购周期、解决项目物资无法共用,电能计量设备采购储备定额管理方式,由市场营销部上报年度电能计量设备储备定额量,物资部门以储备定额为依据实现动态补仓配送及动态补仓采购。(2)到货档案。采购设备到货仓库后,由该仓库仓管员2天内办理到货档案批次,并抽样送检。(3)检测(抽检、检定)。物资部门办理到货批次并送检后,由检测单位制定检测计划并安排检测工作,检测完成后通知仓管员回库。(4)配送至各生产部门及区局。各生产部门及区局发起补货需求后由仓管员2天内完成物资的配送工作。(5)补货规则,按电能计量设备采购四级补仓机制。各使用单位提出补货需求时,仓管员检查成品仓物资是否满足,满足则直接从成品仓进行补货配送;如成品仓不能满足则检查待检定仓物品量及检定计划;待检定仓物品无法满足则从待检仓进行补仓进行检定;当待检仓无法满足时检查同合供货情况,通知供应商送货或提交待检仓补仓采购需求。

3.3规范仓库管理规范物资仓库物资存储区域,划为仓库为待检区、检测区、换货区、成品区,电能计量设备存放仓库规范:电能计量设备到货后由仓管员存放至待检仓;由检测单位检测中的设备存放至检测区,检测不合格的物品存放至换货区,检测合格的物品存放至成品区,成品区的物品方可配送至各生产部门及区局安装使用。各生产部门及区局发生领用需求时,首先开具移库、配送各部门急救包的“营销计量仓”仓。这样既保证了仓库管理员账实一致,清晰掌控仓库各状态物资库存情况,保证物资供应及补货,又同时提升了工作人员的沟通效率。

3.4明确工作界面,优化信息系统功能明确工作界面,市场营销部负责营销项目下达及年度储备定额修编、物资部门负责物资供应、计量中心负责设备检测;各专业管理系统(物资系统、计量检定、营销系统、项目管理系统)根据新电能计量设备业务管理流程需求进行系统功能的优化,实现几个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及业务贯通。物资系统中可以自动依据一级仓、急救包的库存及年底电能计量设备定额自动提醒补货,物资部管理员实时根据系统的补货提醒进行补仓配送或补仓采购;到货后由仓管员收货、建立到货档案批次并抽样、送检;系统自动将抽取的样品及到货物品信息同步至计量检定系统,由检测部门检测负责人安排检测工作;检测完成后检测结果同步至物资系统;由仓管员将检测合格物品移库至成品区,成品区物品按需移库、配送至各生产部门及区局营销计量仓;各生产部门及区局根据营销系统供电服务订单情况维护工单,工单信息包含需求物资信息;工单建立完毕后自动同步至物资系统的营销计量仓管理员的领料待办提醒;营销计量仓管理员根据工单物资需求发送实物并办理领用手续;已领用电能计量设备同步至营销系统进行安装运行。

3.5建立电能计量设备生命周期档案库物资状态贯穿电能计量设备管理全过程,已签合同未到货、已到货未抽检、抽检中、抽检不合格、整批换货中、抽检合格、强检中、强检不合格、零散换货中、强检合格、已配送、已领用,运行中、已拆卸、已报废各状态物资一目了然。

4取得成效

通过对电能计量设备管理模式的优化,解决了历史上信息不能共享、项目物资不能共用导致库存积压但无项目需求可用设备、工作人员沟通繁琐、无检定计划、无补货计划、无配送计划,无库存跟踪等问题,重新规范了电能计量设备管理过程,优化了管理流程、提升了管理效率。(1)集中的储备管理策略,有效保障物资供应及时性。电能计量设备通过储备方式进行管理,围绕“标准选型、定额存储、动态补仓”供应策略,根据全局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的储备方案,并按照储备方案和实际用料需求进行实物采购和储备。改变以往按实际领料项目申购的分散管理的混乱现象,实现集中式的管理;同时,在储备方式的基础之上,制定完善的领用管理规范,破除以往领用项目难以互通的壁垒现象,形成补仓采购运作机制(资金预算、采购支付、核算机制),有效保障物资供应及时性,提升库存物资周转率,减少工程余料(定额物资)产生,提高资金使用率。从而有效提高管理的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设备质量。(2)优化物资品类,降低采购成本。补仓采购机制的关键任务包括:标准选型及品类优化;颁布定额储备方案;落实财务预算;动态补仓机制;建立领用机制;JIT项目里程碑节点衔接;仓库分级管理;业务流程梳理及信息系统支撑。其中标准选型及品类优化是开展补仓采购工作的坚实基础,电能计量设备从以往的130多种品类优化至80种,极大程度上减少了仓储物资种类和补仓采购成本,充分发挥补仓采购管理模式的优势,提升资金的集成效益和物资服务水平。(3)规范“先抽检、后入库”运作模式,归避财务风险,保障在库设备质量。将以往“先入库、后抽检”调整为“先抽检、后入库”模式,解决以往供应商货到仓库后,由仓管员直接办理入库单,待入实物账、财务账后再进行抽检,存在的在库物资未抽检付款供应商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问题、检测不合格换货难的问题,从而归避财务风险、保障在库设备质量,缩短设备供货周期,减少在库设备量,提高仓库周转率,降低仓库管理成本。(4)补仓采购机制,缩短供货周期,减少需求误差,降低采购风险,物资供货及时率达100%。仓库结构优化为一级中心仓加急救包,根据各品类物资储备定额量,实时监控各使用单位急救包在库物资情况,自动发起补货需求,仓管员检查成品仓物资是否满足,满足则直接从成品仓进行补货配送;如成品仓不能满足则检查待检定仓物品量及检定计划;待检定仓物品无法满足则从待检仓进行补仓进行检定;当待检仓无法满足时检查合同供货情况,通知供应商送货或提交待检仓补仓采购需求。实现物资需求直接从急救包领用。提升了物资供货的时效性,减小需求误差,降低采购风险,有利于提升物资需求准确性以及计量设备管理水平。(5)己构建流畅的管理流程,提高管理规范性。制定了电能计量设备管理管理要求,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工作界面,梳理清晰的电能计量设备管理流程并进行优化提升,使得电能量计量设备的管理能够畅通、高效。(6)全生命监控计量设备管理过程信息。通过梳理和规范电能计量设备的管理,对电能计量设备全生命管理过程的各个业务环节进行业务梳理,明确时效性要求的管理指标,保障电能计量设备的采购、检测、配送等工作有序、顺利开展;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全生命周期过程进行监控,实现各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联动与共享,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及减少数据的重复录入,大大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7)条形码规范化管理,单个设备管理过程清晰了然。梳理规范各类电能计量设备条码规则,合同签订环节生成条码,供应商按码生成并贴码,单个设备系统档案及实物唯对应,解决以往无法掌控到单个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情况,通过实物标识实现。图3为计量物资全生命周期信息展示平台示意图。(8)建立档案批次管理机制,保障在运行设备的精确可靠、稳定性。同批到货设备建立档案批次,在运行设备抽检根据单个设备的运行稳定性跟踪该批次设备的运行情况,大大保障在运行设备的精确可靠,解决以往运行抽检只能针对单个设备进行检测、更换,无法针对整批同属性设备的质量跟踪。(9)实现电能计量设备管理的效率、成本、服务的最优化。通过以上从管理制度、管理规范、部门职责、信息化实现等多个方面进行梳理和优化,已基本实现电能计量设备管理的效率、成本、服务的最优化。

5结束语

设备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1.烟草行业设备管理精益化管理体系建设思路通过对烟草企业现有的设备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和精益提升,通过体系化、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的过程,以设备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为抓手,以资产全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为管理目标,对设备进行技术经济综合管理。通过四个转变的持续改善进程,逐步建立烟草企业设备精益管理体系。总体可归纳为“三个转变、三个可控”,即由单纯技术管理向技术经济综合管理转变、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由松散管理向集约管理转变”,追求“状态可控、过程可控、成本可控”。具体包括如下内容。(1)由忽视成本收益的纯维修型管理向追求设备一生最佳效益的技术经济综合型管理发展。以设备的一生为研究和管理对象(LCC),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把设备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折旧和报废一生的全过程作为研究和管理对象。(2)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的精益管理转变,以TPM、CBM、工业工程、质量管理、价值工程等一系列工程技术方法,改进现有设备管理体制和作业标准,通过全员、全系统、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控制运行成本,减少浪费,追求设备综合效率最优,充分发挥人员、设备和物料的效益。(3)由定期维修为主的计划维护向状态维修、预知维修发展。积极利用状态监测、信息技术、健康管理等新技术、新工具,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提高企业整体的预防性维护水平,有效保障生产顺行。(4)由狭义的专业化管理向涵盖能源、环境、测量、安全的综合性管理转变。不仅追求经济效益,同时承担起重要的社会责任,保障职业健康、安全生产、节能降耗,保护环境。

2.烟草行业设备精益化管理体系建设措施烟草企业设备管理精益化是一项系统性和探索性工作,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改进。烟草企业建立设备精益化管理体系需要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设备管理精益化六点指导意见,借鉴青岛卷烟厂“六精管理模式”的标杆水准,吸收LCC全寿命期综合管理的理念,融合TPM、RCM、CBM等精益管理方法,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多年的实践经验,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以“全员化、精细化、流程化、数字化”为原则,用体系化整合设备管理要素,用信息化固化和落实管理体系,用精益工具持续改善管理水平。在企业发展战略和QEO管理体系框架下,按照“目标策划、运行控制、检查评价、持续改善”PDCA四个环节主线,对设备管理体系的“目标方针策略、标准规范、管理要素、业务流程、管理工具方法、KPI指标和绩效评价”等方面进行总体优化设计,将质量维护、测量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内容有机整合,统一设计,逐步建立具有企业特色的,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体系进行有效支撑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相结合的设备精益化管理体系。(1)精确数据管理。依托信息化,根据设备管理绩效、设备状态评价、设备维修决策等工作需要,建立设备数据中心。以CIMS系统统一编码为基础,以单机台为对象,通过系统集成接口和人工录入方式,收集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成本、技术状态和效能元数据。统计核算机台、机型、班组和部门相关指标数据,为设备状态分析、故障预测、大(项)修和设备管理绩效评价等工作提供全面量化数据支撑,挖掘数据最大值。(2)精准状态预测。通过深入分析设备技术状态、运行效能数据,对设备状态进行精准预测,在准确的时间对准确的部位实施准确的维保活动,提高设备维护保养决策性,消除过度维修,减少设备运行故障,提升设备运行效率,保障设备稳定运转。构建状态检测体系,对设备加工过程质量、产品质量、原辅消耗、运行效率、故障率等效能数据进行检测;对设备振动、温度、电流和配合精度等技术状态进行检测。通过对设备状态的分析、诊断与预测,为设备维修、技术改造等决策提供量化数据支撑。(3)精心维护保养。通过设备分类分级管理,系统识别关键设备、功能单元和状态控制点,建立针对功能单元、控制点的维修策略和技术标准体系。以设备状态控制点有效受控为目标,将设备操作、维修和技术人员进行系统整合,建立设备三级预防机制。通过作业标准可视化(SOP)及培训,强化维护人员对标准的理解和掌握。运用信息化和移动终端工具,合理分配保养工作任务,实现设备维护保养精细化、规范化闭环管理,实现设备状态可控。加强设备故障数据统计分析,对设备维修策略和技术标准体系进行持续优化完善,持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4)精算成本控制。在保证产品质量和运行效能的前提下,精准分析成本数据,确认维持成本构成和改进方向,细化维持费用定额管理,提升费用控制水平。建立模拟利润中心,明确价值导向,梳理管理流程,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备件、供应商和节能降耗等管理,使成本控制精细到设备维护各个环节。(5)精实绩效管理。按照《中国烟草总公司卷烟工业企业设备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依托信息化,结合创优对标、“管理创一流”活动,构建设备绩效“一库两标三评价”(KPI指标库、创优对标、目标管理、维护质量评价、机台健康评价、设备管理综合评价)模型,深化行业设备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应用。通过细化指标、突出评价、强化考核、充分调动全员参与设备管理积极性,提升设备维护保养质量,保持设备稳定高效运行,引导全员现场改善,消除各环节浪费,持续提升设备管理效能。(6)精干队伍建设。通过建设人才成长跑道、完善人才培训体系、健全激励机制,为不同层次、不同工种、不同需求的员工提供条件,让员工在企业的环境中、工作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找到自我尊严。操作工与设备人员之间建立起互相促进、同步提高的良性循环。

二、依托信息化让设备管理体系落地

如今烟草企业推行的体系繁多,在推进过程中往往上下分层,体系无法落实到基层,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设备管理信息化是科学管理的关键举措之一,通过信息化系统,让体系落实到基层,固化设备管理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在设备管理体系建设的推进过程中,起到了承接和支撑的重要作用。(1)宝鸡卷烟厂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通过底层数采系统从各种设备采集数据,应用MES(制造执行系统)作为中间执行层,上层管理系统建立了ERP管理系统,实现了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2)在信息系统的建设上严格按标准和规范采集设备基础数据。将设备台账、设备技术标准等设备基础信息按照宝鸡卷烟厂现行执行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录入,保证了信息化系统运行切实有效。(3)重点解决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信息系统底层数据采集是否全面、准确、真实直接影响到设备的科学管理。为此制定相应的数据采集的标准和规则;认真分析数据采集的门类、类型、名称;采集的频率和频次,数据的精度等;尽可能利用现代烟草设备自动化水平,从设备自身采集现场信息,减少人工录入数据数量,建立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内信息录入和采集的检查、考核机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4)实现设备运行信息的互联互通。充分利用现有工业控制及现代数字通信技术,实现各类设备数据采集系统、设备监测技术系统、数据分析技术系统、生产运行控制和管理系统之间的互通互联及有效集成,实现各类管理的、离线的、在线的、工业控制系统的各类数据信息与设备运行相关数据信息的关联分析,使数据采集、传递、集成和分析技术成为实现设备管理现代化的主要技术方法和持续提高的基础。(5)认真研究各类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应用。积极应用设备运行数据和维护维修数据,包括所有与设备相关的运行数据、故障数据、过程消耗数据、维护费用数据等,并与维护维修工单、单体设备以及预防性维护计划建立数据联系,使维护维修管理及其费用和价值能得到准确获取及分析,支持预算、计划、维护维修管理、成本追踪和分析、管理价值评价和分析以及持续改进等,指导设备科学管理、科学决策。(6)要注意系统的开放性和兼容性。首先,企业内部各个信息系统互通互联,把目前的ERP、MES、设备点检等系统进行系统集成,形成有机的整体,避免形成信息孤岛;其次,企业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与行业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对接,实现数据的上下互通。(7)加强设备信息系统应用,通过设备信息化技术,提高设备保养、点检、维修等管理水平,通过设备信息系统建立设备故障快速报修,将设备故障信息及时传送给维修人员,降低了设备故障的等待时间。

三、结语

设备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UHF读写器是实验设备管理系统的核心部件,主要负责电子标签读写、通信协议处理、射频模块控制、上位机通信等工作[4-6],由MCU、射频模块、显示模块、存储模块、串行通信、电源模块等构成,协议标准符合ISO/IEC18000-6C,如图2所示。

1.1MCU及射频芯片选择读写器MCU选择了具有IAP功能的单片机SST89E516RD2,主要负责标签读写控制、防碰撞算法调整及上位机通信。SST89E516RD2作为一款基于8051内核的单片机,最大特点是具有IAP功能,内置1KRAM和64K+8KFLASH存储器,片内资源丰富,5V电压时工作频率为0~40MHz。射频芯片选择AS3992,主要负责RFID通信协议栈实现、射频信号接收与发送。AS3992内置ISO/IEC18000-6C协议引擎,工作频率840~960MHz,接收灵敏度-86dBm,调制方式为ASK或PR-ASK,内部集成功率放大器(PA)、压控振荡器(VCO)、锁相环(PLL)调制解调器、CRC校验等模块,与SST89E516RD2配合,只需简单的辅助电路即可实现UHFRFID通信[7]。

1.2射频前端电路设计射频前端电路如图3所示,由AS3992及其辅助电路、巴伦、外置PA、低通滤波器、定向耦合器等部分组成,主要作用是在MCU控制下负责射频信号收发、ISO/IEC协议编码解码、信号调制解调等工作。发射通路中,MCU选择通信速率较高的并行口向AS3992发送命令及数据,AS3992输出0dBm差分信号,经LC网络阻抗匹配后,利用巴伦将双端差分信号转换成单端信号,经外置PA功率放大及低通滤波器滤除杂波后,输入定向耦合器,最终由天线发送出去。接收通路中,天线接收的电子标签反馈信号经定向耦合器输入巴伦,将单端信号转换为双端差分信号后再输入AS3992进行信号处理。由于外置VCO成本昂贵,设计采用了AS3992内置VCO。实验结果显示,内置VCO可以满足设计需求,性价比较高。

1.3IAP电路设计与普通RFID读写器不同,系统专门设计了IAP下载电路,使读写器能够根据实验室设备数量调整防碰撞算法关键参数,从而有效提高标签识别效率,并为后期软件维护提供便捷通道。根据SST89E516RD2使用特点,读写器通过串口收到上位机升级指令后,将单片机升级标志置位,擦除片外FLASH对应存储块,并将上位机发送的包含实验设备数量的升级程序存入片外Flash。最后单片机将片外Flash存储块中的升级文件读出并写入到单片机ROM的Block0块中,单片机复位后升级程序完成,如图4所示。

2系统软件架构

系统软件架构如图5所示。为实现系统硬件与上位机设备管理应用软件的无缝链接,通过RFID中间件技术实现设备管理软件与读写器之间的数据交换,保证数据实时、准确。中间件将原始底层事件封装并提供上位机管理应用程序接口,以备管理系统使用,实现了硬件与应用软件的融合[8]。后台数据库利用ASP.NET技术和SQLSEVER2008数据库,进行了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和物理模型设计。

2.1UHF读写器软件设计由于ISO/IEC18000-6C协议采用的是时隙随机ALOHA算法,根据“算法帧时隙等于标签数量则识别效率最高”的理论,当存在标签碰撞问题时,决定随机帧时隙的Q值的选择成为影响算法效率的关键。一般算法均采用某一方法先对标签数量进行预估,然后根据估计值确定Q值。比如,ISO/IEC18000-6C协议中推荐了Q参数调节法(以下简称“Q算法”)。文献[11]对5种不同的标签估计方法进行了算法分析和仿真。虽然算法效率均有所提升,但是仍存在标签饿死和空时隙较多的问题。对本设计应用对象—高校工科实验室而言,由于设备一般少于200台且数量不会频繁变化,待识标签数目固定,因此,在综合考虑算法所需的运算时间和硬件开销后,设计对Q算法进行了部分改进,首先在MCU内部设一标签计数器,初始值为实验室内设备数N。读写器根据N利用查表的方式确定Q的初值,使帧时隙尽量逼近N,然后开始标签识别。读写器每识别一个标签,N值减一,随着待识别标签数的变化,Q值也相应变化,计数器归零后标签识别立即结束,避免空时隙和标签饿死。

2.2读写器主程序读写器上电初始化后,首先检测有无IAP下载指令,若有,则载入系统更新,查表并修改Q值;若无,则Q值保持不变并等待上位机指令。标签管理过程中涉及的ISO/IEC18000-6C协议由AS3992内置协议栈实现。MCU内设置标签计数器,标签管理过程中,Q值由Query命令发送给标签,随标签数量变化而变化。读写器主程序流程如图6所示。

2.3Q值调整受篇幅所限,Q算法具体工作流程不再赘述,下面重点讨论Q值调整方法。由以上公式可知,Q值若取ceilf(log2(N)),可使帧时隙逼近标签数N,标签识别时间较短,ceilf()为向上取整函数[12]。在综合考虑MCU运算时间、硬件开销及算法效率后,本文根据大量实验数据,确定了标签数量与Q值的对应调整关系,如图7所示。

3算法仿真

假设有N个标签,N≤200,利用Matlab对Q算法、自适应动态帧时隙算法(adaptivedynamicframeslottedaloha,ADFSA)和本算法进行仿真,通过分析标签识别所需总时隙数比较算法性能,见图8。在单纯考虑总时隙的情况下,通过对以上3种算法工作原理及仿真结果分析可知,Q算法根据标签碰撞情况调节Q和C值,在标签数量少于20时,算法收敛速度较慢,所需时隙较多,标签数量少于100时,算法性能与ADFSA及本算法性能接近,随着标签的增多,算法性能逐渐降低。ADFSA通过标签估计对标签进行分组并调整帧长,算法性能与本算法接近,当标签大于150时,效果略优于本算法。但是由于软件环境所限,仿真过程是以时隙为单位的,未考虑MCU执行相应算法所需的具体运算过程,如ADFSA标签估计(以e-Pcollide估计法为例)所需运算过程等。因此,综合考虑算法总时隙、运算时间、硬件开销等因素,结合实验室设备管理实际可知,本算法效果最佳,具有识别快、运算少、硬件开销小、无标签饿死等优点。

4结论

设备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1.1设备管理观念薄弱当前多种煤矿企业的设备管理观念还十分薄弱,仅仅处于凭借经验进行管理阶段,也不具备科学设备管理的制度和体系,而且在设备管理中也存在众多干扰因素。相关设备管理部门的管理层安全意识落后,管理制度欠缺,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工作态度敷衍。为了追求高效益设备长期运行得不到维护修养,十分容易引发设备安全事故。

1.2设备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煤矿企业生产运营中管理层大多数只关注煤炭的产量和产生的经济效益,完全忽视了煤炭开采中机电设备的工作管理状况,这也是导致设备管理体制不完善的根本原因[3]。机电管理部门是企业的重要安全部门,其主要工作责任就是对设备进行使用维护和管理。但是目前大多数机电管理部门往往形同虚设,只是将工作核心放置于生产任务,没有对机电设备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和管理。另外,煤矿企业内部没有设立机电设备专业化管理队伍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检查,长此以往设备的异常情况得不到解决,容易引发大范围的设备故障,导致开采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1.3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煤矿企业的从业环境艰苦,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因此难以留下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而当前在煤矿从事一线开采的工作人员大都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设备使用技能和专业知识极其缺乏,而且安全意识低下。缺乏经验的从业人员往往因为操作不当导致煤矿安全事故频发。人才流失严重,设备使用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的现状严重阻碍了煤矿生产顺利运行。

2煤矿生产中机电设备管理的措施

2.1提高机电设备管理观念煤矿企业管理层要意识到煤矿开采过程中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从设备使用的环节入手进行严格的控制监督。(1)关注机电设备的安全环节,保证设备的安装质量,这是保证机电设备正常投入运行的基本前提;(2)选择适合矿井的机电设备是保证设备正常安全运行的关键,不能一味地追求设备的低成本,无视矿井的实际情况;(3)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机电设备管理部门要进行定期的跟踪监督,当设备出现异常时保证能够第一时间处理;(4)通过信息化技术掌握设备运行的各项数据,设计好的维修计划,制定完善的检测维修流程,并且详细的记录相应数据;(5)对于原先使用不合理的机电设备要进行淘汰和改造,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要及时维修处理,提高设备使用的按去哪性能。

2.2完善机电设备管理体制完善机电设备管理部门的体制,建立机电设备的管理制度。认真执行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制度,规范员工使用设备的安全行为。根据实际情况来对设备的操作、维护、检修等进行详细的制度规范,让机电设备使用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转换机电设备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将煤矿开采的工作重心向安全生产转移,赋予其适当的安全管理权力,建立绩效激烈制度,提高设备管理技术人员的工作激情[4]。由于机电设备每天都会完成高负荷的工作运转,工作强度相对较大,因此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故障诊断。机电设备的检修不单单是未来降低机电设备的故障率,更为重要的是要延长设备的使用期限,降低煤矿开采的投入成本,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2.3提高设备使用人员素质煤矿开采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保证煤矿开采安全的重要环节,因此煤矿企业应该定期组织一线员工进行机电设备管理和操作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在适当的实际组织安全事故演练,加强员工的实战反映能力和处理能力。另外,加大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培训,开展思想教育座谈会,让员工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3结束语

设备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蒸发源坩埚的工作温度应达到1400℃,高纯铝丝连续输送进坩埚并在高温下蒸发,蒸发的铝附着在涂布膜上凝结成一层光亮的铝膜,铝膜一般厚度为0.03μm左右。如蒸发源加不上电流,温度过低,铝丝不能被很好蒸发,将不能形成铝膜或形成的铝膜达不到要求的光亮度。冷却辊由循环泵将冷却水从水箱或水池中泵入冷却辊内进行循环冷却,其表面温度也直接影响镀铝膜质量,不能超过20℃,否则铝膜就会发暗。铝丝输送机构要保持光滑、畅通,铝丝本身要平整无折痕,以保证连续送丝和铝膜的光亮度。镀铝纸在镀膜机内运行,收纸辊为主传动,张力由磁粉制动器调节。半球式密封门上有观察口,四周有优质密封条,以保证镀膜机的真空度。真空镀铝纸生产中,最后一道工序是将镀铝纸分切成不同规格的盘纸。这时的镀铝纸经过涂布、干燥、镀铝,水份已严重损失,没有了原来的韧性。如不吸收部分水份,将直接影响它的回弹角,成型度达不到50度以下。同时,水份过低,分切过程中易产生断头,影响正常生产。分切机带有回潮装置,具备润湿和分切两种功能。采用蒸汽对镀铝纸进行回潮处理,纸页在蒸汽中通过可以迅速吸收水份达到,从而得到润湿,使韧性得以恢复,保证分切顺利进行。分切机传动采用可控硅调速,盘纸的松紧度由磁粉制动器来调整,张力的控制由电流强度来反映,一般控制在0.8A左右。如过大,盘纸产生断头;如过小,盘纸不齐,互相咬合,不易分离,就会降低产品等级。

2设备运行基本要求

真空镀铝纸的生产过程大致为首先采用涂布机涂底层(双涂),将已经均匀涂布底层的卷筒基材纸在真空镀铝机上进行表面真空镀铝;在系列复卷分切机上对已经镀铝的成品进行一次加湿及复卷;将已经完成真空镀铝的纸在系列涂布机上涂覆表面保护层或色层,并经过加湿处理,即制成真空镀铝纸成品;在复卷分切机或者横裁机上分切成材,包装出厂[3]。其中,真空镀铝机的运行最为关键。首先是选择坩埚,要排除在运输中表面划伤、碰坏和生产厂家漏检的坏零件。接着就是辨认坩埚中碳是哪一类碳:将加热体头部在纸上画一道,石墨为层片状结构,质地较软,画道极易留下黑色痕迹;无定型碳则较难留下痕迹。区别清楚后,可以根据材料,控制送丝时间和速度。石墨电阻小,起始电阻大。随温度升高,电阻迅速下降,电流增大较快,铝丝可送得早些、快些。无定型碳则相反,铝丝千万不可输送过早过快。否则,因温度不够高,熔化的铝就与碳反应生成碳化铝。石墨坩埚虽然结构密,抗压强度大(约200~600Pa),但较脆。所以,在石墨坩埚上夹时,电极两端要对中,高低要一致(高低不平时可用厚度为0.3~0.35mm的柔性石墨纸垫平压紧,接触良好)。两端压力要均匀,不宜用力过猛,以免产生应力或断裂。石墨坩埚上夹后,要通电试验是否接触良好。此时,切勿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以防坩埚氧化,缩短使用寿命。尤其在蒸镀操作室未抽真空(在常压下试验)时。石墨化学活性大,易氧化,在400℃时石墨开始有轻微氧化,到600℃左右碳和铝即能生成碳化铝。因此,送丝和升温时间要控制配合好。蒸镀时,温度控制在1400℃~1750℃之间(通常控制输入功率,即蒸发电流250A左右),不宜超过2000℃。因为温度过高,从导丝管送出的铝丝离坩埚较近的一段也达到熔化温度而熔化滴落在坩埚上,由于熔铝与坩埚存在温度梯度,熔铝夹带的气体会发生膨胀爆炸,造成铝花飞溅,将被溅到的膜材烧成针孔。

3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3.1坩埚积铝在生产时,坩埚未加热到高温前不能送丝,以免生成“积铝”。当镀膜过程中发生故障立即停机后,有部份未蒸发的残余铝留在坩埚上,在第二次开机加热时,也易生成“积铝”。如已经生成“积铝”,必须先清除。但必须小心,不要铲伤坩埚。最好的办法是:在第二次开机前,采取瞬时通电用小铲铲除蒸发面上的融熔杂物。

3.2镀铝机漏气在动态高温条件下,各种油类的粘度变小,油膜变薄、密封部位就有可能有漏气、漏油产生,因而要定期对各转动密封部位加足润滑油(通常用高真空油脂)。注意观察各种发热件的温度变化。例如,水冷电极的排水量是否足够,排水温度是否过高,各种高压引线柱的发热是否会熔化或老化真空密封圈等等。并经常注意供水装置的可靠性,严禁在断水状态下开机。

3.3真空度下降在各种材料放气厉害时,容易导致真空度下降。操作人员必须具有判别设备真空度下降和设备漏气的能力,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如铝材预熔放气,则可预熔多次。如属膜材放气,则再一次烘烤处理。如果是镀膜室中各零部件放气,则预先对零部件作清洗、烘烤。而真空设备漏气时,一般先采用静态升压法,确定总漏率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如超过允许范围,则由检漏人员根据需要选用简单经济的检漏手段确定漏气位置,并尽快排除设备故障,恢复正常运转。操作人员在操作时,要一边对真空操纵柜进行操作,一边注意观察真空控制柜及从观察窗中观察镀膜室的蒸镀情况。例如,送丝电机电流通常在1A左右,如超过3A说明铝丝有缠绕或卡死,必须及时停机排除。发现导丝针有堵丝或其它影响质量的问题,也必须停机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