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环境科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及形式范文

环境科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及形式范文

时间:2022-09-21 10:36:45

环境科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及形式

1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是高校环境科学专业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分析其主要原因有:

1.1实习基地不稳定

实习基地建设和教学实习是培养学生过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获得实际工作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理论教学中不能完成的另一种“认知能力”的培养。许多高校的实践场所(实习基地和实验室)建设不稳定,跟不上扩招的速度。多数高校校内实验实习设备条件落后,仪器设备数量不够。有些课程实习没有稳定的实习基地,课程实习只能靠指导老师临时联系实习单位。有些企业甚至以影响生产力和存在安全隐患为由拒绝学生参观。种种因素导致了实习基地不稳定和运行不规范,严重影响实践效果。

1.2教育经费不足

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加上物价上涨,学生实验、实习条件得不到改善。近年来,许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实验室的规模仍为十几年前的水平,必开的实验课由小组变为大组,有的甚至只有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大大减少[4]。此外,学校按学生人数拨付的实习经费多年来始终没变,维持在较低水平,加上交通费、食宿费等逐年上涨,实习经费严重不足,制约着实习地点的选择和实践目的的开展。很多高校,学生只能通过缩短实习时间和就近实习来节省开支,实习停留在“走马观花”的水平,严重影响实习环节的有效开展。

1.3实习指导教材缺乏

目前课程实习指导教材缺乏与实际环境问题的联系,目的性不强。校外实习仅仅有实践教学大纲,没有规范的实习指导书,学生到了实习基地往往处于茫然状态,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与锻炼。

1.4实践教学管理不规范

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还有待加强。有些实践教学时间安排不尽合理,学生没有学习专业基础课就要进行认识实习,在实习现场对指导老师讲解的内容不能准确的理解。实验室和校内实习基地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如何充分利用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条件来进行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设计)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实习指导教师缺乏培训,不能给学生全面、科学和高效的指导,使得学生“滥竽充数”的现象普遍[5]。

2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探讨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的关键环节,社会需要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对生产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因此,高校只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要。针对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4个方面对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2.1实验教学环节

传统的实验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按照已经设计好的实验程序,按部就班完成,提交千篇一律的实验报告。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导致学生缺乏创造性。实验教学的改革除了加强实验室建设,对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十分重要。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根本在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6]。首先,实验教学中,应尽量取缔演示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指导老师介绍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和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和手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将多媒体引入实验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和视频投影仪演示基础实验的操作过程,将文本、声音、图形和动画等结合起来,模拟、演示教学内容,使抽象空洞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此外,构建以项目参与为主的实验教学新模式[5]。目前许多高校实施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和大学生“步步高”科研攀登计划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实验教学的内容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保证实验教学的代表性和方向性[8]。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除了增开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外,还可将科研课题引入实验教学,把教学过程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尽可能利用新手段和新方法解决实验问题,让科研反哺教学,让科研支撑教学,从而实现科研与育人的统一[9]。

2.2实习实训环节

实习为学生创造了实际工作环境,是学生学以致用、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环境[5]。稳定的实习基地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是保证实习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首先,在各高校实习经费有限的条件下,构建区域环境类实习基地共享平台,可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10],减少实习基地的重复建设。其次,可以与地方基层环保部门合作,通过其确定具体的实习内容,制定详细的实习计划,落实实习地点,优化实习路线,形成相对稳定的实习教学基地,如城市“三废”治理工程、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工程、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等[11]。此外,加强数字化认识实习教学视频建设。根据认识实习的要求和实习内容,通过计算机模拟和拍摄实际生产实习过程等形式,建立典型工程案例视频[12],为深化理解实际工程提供有效途径。最后,高校要抓住国家推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有利机遇,认真落实“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加强教师与政府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和横向科研能力。

2.3课程设计环节

课程设计是连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生产实际的桥梁和纽带,是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培养学生工程技术素养和能力的重要环节。课程设计环节的改革要注重内容与形式。首先,实行项目组负责制。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分配,根据个人专长分配任务,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在团结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设计任务。其次,真题真做,环环相扣。在课程设计之前,安排认识实习。学生在认识实习过程中直接接触实际生产规模的处理装置,增加学生的工程概念。同时,在学生进行认识实习之前专门进行一次有关课程设计的讲课,对课程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提醒,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认识实习,在实地考察时对其中可能对自己课程设计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部分进行重点学习和讨论。此外,组织成果汇报答辩。课程设计结束时,组织课程设计总结报告会。每位同学都要参加答辩,内容包括对课程设计情况的陈述和回答问题,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组织和表达能力。总之,通过课程设计,真正提高学生工艺选择、处理方法、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和绘图能力,能够把课程中分散的知识与工程实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毕业论文(设计)环节

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科学研究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提高本科生的科学研究素质至关重要[2]。学生毕业论文主要是实行导师制。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在毕业论文环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提前配备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毕业论文环节在教学计划中安排在第八学期,建议在本科生入学后的第六学期,学院组织师生双向选择,为本科生配备指导教师,学生能够提早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同时,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查阅资料、调查实践、分析计算、归纳总结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其次,构建与实施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协助培养模式[13],实行由指导老师负责指导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指导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指导本科生的一体化模式。这种一对一的独立指导模式减轻了导师的辛苦,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指导效果,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导师在论文选题方面应指导学生实施“一人一题”。论文选题主要以导师的研究课题为导向,由导师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确定论文题目。

3结语

实践教学是环境科学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实践技能、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实验教学、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等环节的改革,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能够适应21世纪经济发展的、能够承担历史重任的合格人才。

作者:肖春艳,佘加平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环境科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及形式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