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水环境污染治理策略范文

水环境污染治理策略范文

时间:2022-03-20 03:07:59

水环境污染治理策略

一、宁波水环境质量状况与比较分析

(一)宁波地表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1、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总体较低2012年,全市80个市控以上监测站位(断面)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35%,功能达标断面比例为56.25%。与2011年相比,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略有好转,但与生态城市“水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且城市无劣V类水体”的指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各水系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较高的是奉化内河、宁海内河、象山内河和甬江水系(含姚江),两项指标均在60%以上,余慈地区及市辖区内平原河网水质成为宁波水环境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较低的主要区域。

2、各水系水质多为轻度到中度污染通过对各断面监测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河流、水系水质状况可分为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五级。从断面水质角度判断,Ⅰ类水质和Ⅱ类水质为优秀等级,Ⅲ类水质为良好等级,Ⅳ类水质为轻度污染、Ⅴ类水质为中度污染、劣Ⅴ类水质为重度污染。2012年宁波全市各水系水质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宁海内河、奉化内河和姚江水质良好,象山内河和鄞州河网为中度污染,慈溪河网为重度污染,其他各水系均为轻度污染。与2011年比较,奉化内河水质好转,由轻度污染变为良,其他各水系水质污染程度在等级上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二)宁波水环境质量比较分析

为便于分析宁波水环境质量的相对水平,选择浙江、杭州、青岛、宁波四地2011年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指标值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2011年,宁波饮用水水质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与杭州、青岛差距不大。宁波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总体水平不理想,两项指标既低于杭州和青岛,也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宁波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也低于杭州市和青岛市;宁波单位GDP氨氮排放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高于杭州市和青岛市。

二、宁波水环境污染特征及原因分析

(一)饮用水源污染特征及原因分析

1、宁波饮用水源主要污染物为氮磷宁波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良好,但仍有半数以上的水源地总氮指标超标,由此导致宁波90%左右的饮用水源地水体呈现中营养状态。随着湖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进一步增多,在环境因素适合的情况下,容易引发水华。

2、宁波饮用水源主要污染源为生活、农业、畜禽养殖和旅游宁波市本级五大水库上游集雨区内有10个乡(镇)170余个行政村,近600个自然村,目前还居住着11万余人口。这些乡镇人口居住比较分散,生活污水处理率较低,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或处理后未达标就直接排入附近溪流,并最终排入水库。库区内农业种植以茶树、毛竹、花木和果树为主,毁林开垦、苗木频繁移植等活动导致水土流失,化肥农药的使用致使富含氮磷的物质随雨水流入附近溪流和水库。库区内部分乡村存在着一定规模的禽畜养殖,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缺乏配套污水处理设施等,有些养殖户随意排放畜禽粪便污水,更有甚者将鸭群散养在河道中。近年来,随着库区周边“农家乐”、度假村、山溪漂流、水上娱乐等旅游产业的兴起,也给库区水环境污染带来新的隐患。

3、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宁波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是部分水源地村民受经济利益驱动,环保意识不够强,存在“边保护边破坏”的现象。二是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水源地缺乏足够的配套污水处理设施。三是缺乏对水源地生态建设的系统设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林建设、旅游规划没有及时跟进。四是监督监管不够到位,村民、加工企业、养殖企业、旅游开发公司破坏水源地水质的不法行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二)地表水污染特征及原因分析

1、地表水重点污染行业宁波的十大重点水污染行业为电镀、印染、造纸、化工、再生有色金属熔炼、铸造、农副产品加工、废塑料加工、金属表面酸洗、化纤等。其中仅印染、化工、造纸、电镀、酸洗、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六个领域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就分别占全市工业排放量的65%和64.5%;废水中的重金属排放主要来自电镀业和不锈钢酸洗业,占全市排放总量的95%以上。

2、地表水重点污染流域为余慈河网和市区内河2012年,余慈地区以及市辖区内平原河网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低,优良率在1/3以下,功能达标率不足半数。慈溪河网由于河流纵横交叉,上下游河段基本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水体流动甚微,自净能力较差,主要污染项目为石油类、总磷、氨氮。市区内河以Ⅳ~Ⅴ类水质为主,属中度污染,主要污染项目为石油类、氨氮和化学需氧量。

3、地表水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染、农村污染和工业污染宁波地表水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化肥农药流失、种植业废弃物、养殖业排泄物和农村生活污水的污染负荷约占全部污染负荷的三分之一,全市主要江河流经城镇的河段及平原河网均受到生活和农村面源污染较大影响,水质多在Ⅳ~劣Ⅴ类之间。此外,少数企业违法建设、违法生产和违法排污的现象也对地表水水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4、地表水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导致宁波地表水不达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传输能力与城镇扩建规模不成比例,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部分污水直排入河,部分污水处理后的外排废水浓度仍较高。二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部分乡村缺乏必要的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直排入河。三是城区沿街商铺、部分餐饮污水与机动车清洗污水未纳入排污管网,通过道路雨水管向河中排入含有大量油污及含酸、碱的废水,造成河道水质严重富营养化。四是农业面源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携带化肥、农药等有毒物质的雨水流入江河。五是部分企业和社会公众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淡薄,在监管不力、违法成本低廉的背景下,偷排漏排、不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等不法行为时有发生。此外,一些企业由于建成时间早,工艺装置落后,“跑、冒、滴、漏”等现象严重。这些都直接恶化了局部区域的水环境质量。

三、提高宁波水环境质量的目标与思路

(一)总体目标

在饮用水方面,根据《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加快发展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宁波的决定》,到2016年,城市、乡镇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分别为100%、90%以上,农村安全饮用水覆盖率达到95%以上。在地表水治理方面,根据《宁波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到2016年,全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1%,中心城区内河水质达到IV类,部分区域达到III类;中心城区和县(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6%和90%,农村实施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达到71%;建成生态河道1000公里,完成20个乡镇水环境治理项目,平原河网基本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目标。

(二)基本思路

提高宁波水环境质量的基本思路为:根据国家、浙江省下达的指标,采取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监管减排等综合措施,扎实推进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及管网配套建设,提高再生水回用能力。实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提标改造工作,提升脱磷除氮效果。继续巩固电镀、印染等重点行业专项治理和企业水污染整治成效。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促进农村农业污染减排。建立健全促进宁波水环境质量提升的长效机制。

四、宁波水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一)加大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与修护力度

1、加强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在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方面,主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流域生态修复工作。建立与完善水库富营养化防治工程、水库水源涵养林工程、水库生态湿地工程、水源地生态保护补偿与考核制度等饮用水源保护项目,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林木补植等措施治理水土流失。二是积极开展饮用水源生态安全评估,控制污染源。开展市、乡镇(街道)、村三级饮用水源地企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及畜禽养殖场污染的排摸工作,加大对宁海区域饮用水源地上游化工企业的监管工作,降低环境安全风险;加快奉化市在农业畜禽养殖整治方面的工作进度,尽快关闭、搬迁禁养区及水源保护区内畜禽养殖项目;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区“农家乐”及休闲旅游项目的整治力度,一级保护区内禁止建设任何与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各级保护区内禁止从事一切影响饮用水安全的行为。

2、推进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修复工作作为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下水环境安全至关重要。一是加快饮用水源地污水收集管网和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饮用水源地垃圾清运处理,严禁利用渗井、渗坑直接排污,排污沟渠应硬化和密封,防止下渗污染。二是以“防治结合,以防为主”为原则,积极探索基于风险评价的地下水污染监测、治理模式,发展适合宁波现状的地下水污染调查、监控防治体系,逐步推进宁波地下水治理修复与生态环境建设。

(二)积极改善城区内河水质

1、优化产业结构,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严格执行产业准入和工业用地的控制标准,实行更为严格的技术和环保准入,对电镀、印染等重点行业实行强制性应用环保技术,对超标、超总量排污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实行强制性生产审核,限制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的发展。提高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大结构、工程、管理减排力度,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的转变。

2、针对重点行业与企业,加大污染防控力度重点行业:在2012年专项治理验收的基础上,巩固电镀、印染等行业整治成效,尽快理顺鄞州电镀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改善车间结构布局,提升生产线自动化水平,提升整治质量。健全杭州湾新区部分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加快实施印染等行业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杜绝企业污染河道水质现象发生。针对化工、铸造、再生有色金属熔炼、废塑料、农副产品加工等水污染重点行业,采取原址整治、异地搬迁、淘汰落后产能、整改提升等手段,全面开展治理提升工作,关停一批擅自扩大产能和排放不达标企业。重点企业:针对129家省重点监控废水企业、30家省重点监控污水处理厂、16家省重点监控重金属企业,以及有违章记录的企业,遵循“一厂一策”整治方案,通过重点监管、挂牌督办、限期治理和动态管理等措施,实现污水稳定达标排放。大力推进废水污染源企业刷卡排污体系,严控企业排污总量。大力推广中水回用技术,严控单位产品用水量。

3、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县以上城市全面建成与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相匹配的污水收集管网,不断提高城镇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和达标率。加快鄞州鄞西等4个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进度;提高再生水回用能力,提升脱磷除氮效果,实现市区及县级污水处理率的既定目标。

4、坚持统筹兼顾、综合整治的原则,改善内河水质一是以流域为单位,统筹实施截污治污、清淤疏浚、护岸防洪、引水补源、绿化造景、生物防治及恢复生态等工程。清理内河淤泥和漂浮物,打通断头河,将各类污水纳入管道并进行生态化处理;从水库及大江大河调水补充到城市内河,加大水源供给,推动河道流速,提高水质透明度,降低综合污染指数,改善内河水体质量;针对重点污染流域,完善跨部门、跨区域的水污染联防机制,有效控制水污染。二是逐步推行“河长制”。由河道所在辖区的主要领导担任河长,对河道治理负总责。目前,温州、绍兴、嘉兴等已实施“河长制”。慈溪市2011年启动“河长制”,2013年各镇(街道)辖区实行“河长制”管理的河道比例达40%以上,已建成一批精细化管理的“河长制”河道,建立了以“河长”管理制度为核心,以责任机制、巡视督查机制和问责评价机制为保障的水环境综合治理责任体系,有效避免了“年年整治、年年反弹”的恶性循环。这一经验值得借鉴。

(三)大力提升农村水环境

1、探索农村污水处理新模式,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农村污水所含的生活污水比例大,污水量小,污染物浓度变化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呈现面广点多、规模小等特点,污水处理企业面临经营难、收费难等诸多困难。因此,农村污水处理不能照搬城市污水处理模式。应加大资金投入,将农村污水处理事业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分散与集中相结合,逐步应用地下渗滤式、人工生态绿地处理、沼气净化处理等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有效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率。

2、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积极实施农村水环境生态修复治理一是大力推行生态农业。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全面推广使用有机肥,尽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根据生物链自身的特性,尽可能将废料作为资源重新使用,减少消耗性污染。二是加强植被保护,控制地表土壤流失。利用植被缓冲带对污染物进行阻截、吸收、转化,有效截留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控制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传递进入水体。三是深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建立畜禽养殖区域和总量双控制度,加快推行规模化养殖场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积极开展规模以上养殖户和散养户的污染治理。四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结合农业灌排渠系统建设和改造,疏通农村排水体系,加大引水力度,推进农业生产过程循环利用,修复水环境循环系统。

(四)建立健全水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水务产业健康发展水务产业由城市原水、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用等业务领域构成。水务企业的数量、实力和企业文化等直接影响着城市水环境质量。在规范水务产业健康发展、倡导企业良性竞争方面,政府具有引导责任。在政策举措上,应鼓励水务企业开辟生态修复、新水源提供、地下水污染治理等新兴业务领域,综合改善和提高水务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政府应引导水务企业将污水处理服务作为一项公共服务来对待,承担必要的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使企业致力于减少环境污染,确保社会公众能以合理的价格持续公平地享用稳定的服务。

2、强化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一是建立和完善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实行政府、排污企业、污水处理三方相互制约的管理运作模式;建立水环境智慧监控体系,加强对饮用水源地、重点行业、重点流域、重点污染源的监督检查,建立全天候的在线监控和运行管理数据库。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查处违法排污行为。持续开展各类环境专项执法工作,强化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完善人口密集、产业集聚、信访集中区域环境严管、严查机制,推进环境执法网络化、精细化;加强对已建污水处理厂的日常监督检查,确保污水处理系统建成后的规范稳定运行;除常规检查外,采取规模小、频率高、灵活机动的错时检查,严厉打击利用夜间及节假日偷排、漏排、超标排等违法排污行为,消除不法排污企业的侥幸心理。三是严格执法,加强责任落实。对检查发现的偷排、漏排、直排企业,一律实行高限处罚和停产整治;对整治不到位的,一律依法予以关停;对由于监管不力、执法不严导致违法排污行为猖獗、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严格责任追究,问责到人。

3、重视制度建设,完善水质监测监控和预警预报体系一是进一步补充完善、深化细化宁波水质预警及应急处理制度、水质监测制度、生态补偿机制、民事赔偿制度、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政府责任制度、保护投入制度、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等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在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完善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物资、装备和技术保障,全面构建水华防控体系,确保全市饮用水水质安全。三是加强部门合作和地区合作,持续增加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点,开展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自动站建设工程。四是建立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度,加快建成污染来源预警、污染源有效控制、水体污染应急处理等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提供保障。

4、加强舆论监督,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由于水资源管理与水污染防治的广泛性和社会性,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民主协商和公众参与。目前,我国公众参与制度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局限性,公众参与制度有待完善。一是要建立“政府引导、公众参与、舆论监督”的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水环境保护活动,发挥公众在水污染防治中的积极作用。二是要建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组织架构,完善环境公益诉讼机制,对水环境污染损害事件、重大环境纠纷等案件,通过环境公益诉讼,调解环境纠纷,追究污染责任者的法律责任,维护公民和社会公共利益。三是要健全和完善信息平台,全面实行信息公开,建立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咨询机制。

5、完善经济政策,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和环保收费改革,进一步完善分类水价、阶梯式水价和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实施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控制。加快企业节水改造,发展节水农业,加大城市生活节水工作力度,进一步推广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分离,推进再生水、雨水、海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完善排污总量控制、排污权核定、有偿出让及交易制度。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通过宣传环保先进典型,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

作者:李满志蒋蕾蕾 阎勤费孟云单位:宁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生态文明建设系列研究课题组

被举报文档标题:水环境污染治理策略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nongyezazhi/hjkxyjzz/64096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