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业机械论文范文

农业机械论文范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范文第1篇

1.1选择合理的作业速度各种拖拉机均有多个档位,每个挡位的行驶速度也不同,在实际作业中,应根据作业项目和作业阻力选择合适的档位,要保证拖拉机不超负荷工作、保证作业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适当提高作业速度。如果选择高速度作业时拖拉机功率不足时,就要降低一个档位;如果选择较低速度作业时拖拉机功率没有充分发挥时,就要提高一个档位。总之,最经济的速度应当是使拖拉机的功率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这样能提高作业效率,有效降低作业成本。

1.2有效提高时间利用率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争取用最少的时间完成最大的作业量,才能提高作业效率。因此,在农机作业中有效提高时间利用率应引起大家的重视,要降低拖拉机空驶和空转时间,尽量把时间用到作业中。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在作业前做好机具的检修工作和作业准备工作,确保机具有效好的技术状态,确保作业现场无障碍物和作业路线的畅通。另外,作业地块的大小和长度对时间利用率也有较大的影响,作业地块越大、长度越长,则农机作业时间的利用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1.3有效利用农具的幅宽在农机作业中,每个作业机具都有固定的宽度,从理上决定了作业的幅宽,如果驾驶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水平较高,能够尽量保证作业时拖拉机直线行驶,这样就会少出现漏耕作和重耕作的问题,使实际作业的幅宽尽量等于机具构造的幅宽,就可以提高作业效率。

2提高农业机械作业质量的几种方法

2.1要保证农业机械具备良好的技术状态保证农业机械具备良好的技术状态,是提高农业机械作业质量的首要条件,只有将具备良好技术状态的农业机械投入农业机械化作业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使农机作业质量达到农艺要求,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保证农业机械具备良好的技术状态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农业机械在投入作业前要进行彻底的检修,及时排除故障和事故隐患;二是对农业机械的技术保养要按时进行,保养到位,防止出现事故隐患,保证农业机械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及时投入农机作业;三是严格操作要求。农业机械在使用时必须按照相关技术要求进程操作,不能盲目操作,才能保证农业机械技术状态良好,并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上述三点,应同时掌握和运用,才能保证农业机械具备良好的技术状态。

2.2提高驾驶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影响农业机械作业质量的主要因素除了机械技术状态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驾驶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再好的机械也要靠人来操作,如果驾驶操作人员的水平达不到基本要求,就会使农机作业质量无法达到农艺要求。因此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是保证农机作业质量的重要因素。主要通过以下四种途径来提高。一是坚持择优选人原则。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在聘用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时应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优先聘用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二是老人带新人。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对新聘用的驾驶操作人员要采取老人带新人的办法,将一个机组中的人员配备要新人和老人结合,通过老人带新人办法,使新人尽快熟悉机械技术状况,掌握农业机械操作的基本要求;三是开展经常性的技术经验交流活动。组织驾驶操作人员相互之间交流技术心得,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努力提高操作水平;四是全面掌握机具的性能及正确的操作方法。只有驾驶操作人员对机具性能和操作方法熟知,才能不断提高农机作业的质量。

2.3实行严格的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和监督检查制度农业机械作业的时间、地点和作物不同,对农机作业质量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各地应根据农艺要求,制定相应的农机作业技术规范和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并建立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对农机作业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才能确保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在农机作业过程中得以认真执行,提高农机作业质量,促进农机和农艺相融合,不断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3结语

农业机械论文范文第2篇

1.1畜牧机械拥有情况

积极做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2014年用于购置畜牧业机械的各类补贴资金510万元,使我县的畜牧业机械新增303台,到2014年为止全县拥有畜牧业机械1156台。

1.2畜牧业机械化作业完成情况

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饲用玉米的机械化种植,2014年初及早维修保养、调试了90台玉米点播机,使饲用玉米的机械化播种面积达100%。收获时积极协调周边各县大型饲用玉米青贮收获机,2014年秋收期间共投入大型饲用玉米青贮机12台,割、搂、捆机械500余台,收获玉米面积2万亩、天然草场机械化收获完成3.91万亩。

2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由于受自然气候条件的限制,我县的特色农业主要以马铃薯、大露菜为主。马铃薯产业在我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也是县委确定的优势产业。2014年建立马铃薯、露地蔬菜、玉米、小麦四个标准化作业示范区,其中:饲用玉米标准化建设完成面积1.2万亩;全县种植马铃薯1.3万亩,马铃薯标准化建设完成0.5万亩。

2.1马铃薯种植、收获机械拥有情况及机械化作业情况

巴里坤县人民政府在前几年出台了对购买马铃薯种植及收获机具的农户给予惠农补贴。农机部门进村入户做了大量宣传,并做好机具对比选型,购进的样式在各乡镇召开现场演示,经试验及改进,各类机械已基本满足巴里坤县的种植习惯和模式。几年共购进马铃薯种植机具113台,马铃薯收获机104台。2014年巴里坤县种植马铃薯1.3万亩,机械化种植0.6万亩,占种植面积的46%;机械化收获0.36万亩,占种植面积的27.7%。

2.2建成大露菜推广示范面积3500亩

2014年在巴里坤县实施露地疏菜种植、贮藏、保鲜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根据巴里坤县露地蔬菜种植分布情况,在石人子乡建成露地蔬菜推广示范面积1000亩,4月底在种植区石人子乡大泉湾村二组做好露地蔬菜种植的耕整地作业,5月份开始铺膜播种,截至6月10日全面完成1000亩蔬菜种植任务,种植了小颗粒种子窝笋、莲花白、红萝卜、花菜。在5月初召开蔬菜机具现场演示会,培训种植户及技术人员210余人。在6~7月引进一台旋耕机,并通过改进后进行除草,除草效果较好。蔬菜自8月份陆续上市。经测产,花菜亩产量2t、莲花白4t、大白菜5t、西兰花1.8t。

3存在问题

(1)天然可利用草场退化严重,从而降低了草料收获机械的利用率;(2)饲草料基地不能形成规模,导致畜牧业收获机械的利用率太低;(3)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程度高,但机械化收获有待提高;(4)大露菜的生产一直靠人工点种、除草、收获,费时费力,种植规模小,生产的露地蔬菜量尚不能满足本地需求。

4意见和建议

农业机械论文范文第3篇

1.1农民的购买能力十分有限

农民的大部分收入多是来自于农产品的出售,然而农产品的收入状况具有不稳定性,普遍出现价格较低和出售困难的问题。除此之外,由于国内市场的需求量比较有限,非农就业的机会相对较少,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较低。

1.2流通体系不健全

在西部生产农业机械产品的基本上是民营企业,经销商多是个体私人流通企业,这其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比如说经营分散、实力较弱、服务观念不强,与现代化大生产、大流通的要求不符等,而且个体经销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此引发的农村市场发育不健全,尤其在西部的欠发达地区,很多地方的市场管理秩序比较混乱,仍处于初级市场阶段,假冒伪劣产品时有发生。

1.3市场信息不够充足

由于在农村地区信息流通性不强,很多地方掌握信息的渠道较窄,获得信息的能力不是太强,大部分地区的农民并不知道最新的农机产品使用性能怎样,在使用操作方面也都比较困难。

1.4售后服务不够完善

由于农村地区的市场交易观念比较落后,跟不上现代的市场理念,导致售后服务意识比较薄弱,另外再加上交通、通讯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更加造成了农机企业在售后服务方面的困难。通常情况下,农民经常出于技能服务的费用问题而担心,这也是西部农村地区售后服务不到位的一方面因素。此外,我国目前各个省区内缺乏农机产品的统一准入制度,部分仿造产品也多混杂其中,再加上农机购置缺少严格的市场监管手段,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始终上不去。综合上述几种情况,因而影响了农机产品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的销售情况。

2西部地区对农机使用特点

2.1西部地区农业机械未能发挥最大生产效能

当前,大多数农户拥有最多的还是耕整机械,大约占调查户数的72.63%;而农业机械产品中的其他机械,比如说动力机械、种植机械、收获机械和运输机械相对来说则所占比例较少,分别是调查样本的64.21%、45.26%、26.32%和13.68%。农村地区的机械设备往往是一家单独拥有,这或许是农民从自己可以随时使用的角度出发考虑的。再加上西部地区的农户邻里之间关系比较复杂,考虑到联合购买可能会导致影响邻里关系的事情发生,有时候还会牵涉经济问题,包括农机出现故障后的维修费用问题等,这些都是农民所顾虑的因素。

2.2农户使用农业机械时顾虑太多

农业机械不同于一般的农副产品,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农户对农机价格表示难以承受。不过,随着近几年来国家对购买农业机械产品的补贴政策的兑现,这种状况相比以前已经有了较大的好转。但是由于补贴利润的诱惑,促使部分不法经销商大肆抬高农机商品价格,这样以来,国家补贴后的价格没有真正给农户带来实惠,这也给农户造成一种补贴与否都无所谓的心理,在购买需求方面的欲求也有所降低。在农机性能方面,少量农户发现国产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存在问题,进口机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比国产机械的性能有所改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并不符合当地的实际工作条件,这也会造成工作质量不高,出现浪费情况。

2.3农业机械的未来发展展望

由于目前农民的经济水平大有好转,加上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很多农户表示,在未来的几年内都会购置自己的农机产品,其中表示计划购买收获机械的约占23.16%,而倾向于购买动力机械、耕整机械、种植机械的分别占17.89%、12.63%、9.47%,因此这也提醒农业机械的生产厂家应该在这几个方面多下功夫,在确保产品成本不变、价格稳定的基础上,投入设计力度,制造出更多符合我国各地实际情况的农业机械产品。

3结束语

农业机械论文范文第4篇

由于本文采用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组件式开发工具,使用支持ActiveX控件的终端可以实时监控和调度,所以着重介绍信息采集部分的硬件电路设计方案。想要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定位、监控和信息传输,需要每个农业机械设备安装一个基于嵌入式解决方案的系统,便于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互动。由于STM32具有极高的性价比,所以采用基于STM32的嵌入式解决方案,将GPS+GLONASS和CDMA等模块有效地组织起来,构成信息采集系统。

1.1STM32F103VCT6微处理器

本设计中数据采集系统的主控制芯片采用意法半导体公司基于ARMv7架构的32位Cortex-M3内核的微处理器内核STM32F103VCT6。STM32具有产品种类多样化、性价比较高,易于开发等优点,逐渐在众多的Cortex-M3的微处理器崭露头角。其得益于它提出的一种基于固件库的开发方式,可以快速上手,用户只需要根据所需的应用调用库里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就可以迅速地开发出一个产品级程序。调用库忽略了底层寄存器的操作,大大降低了开发周期,便于一个产品上市收回成本。STM32F103VCT6(见图2)具有72MHz、48kB的RAM,256K的FLASH,100脚,处理速度、存储空间和管脚引用足够本设计使用,不到15元的零售价格极具性价比。另外,该款微处理器还具有各种通信控制器,如I2C、SPI、CAN和USART等,为各个模块之间通信建立良好的硬件基础,且便于升级。特别在本设计中使用了多个RS232通信,而STM32F103VCT6具有3个USART和2个UART接口,方便与各个模块电路通信。由于硬件和软件是相辅相成的,在STM32F103VCT6移植实时操作系统也很方便和简单。实践证明,该款微处理器在可靠性、稳定性、处理速度方面具有非常高的性能。

1.2GPS+GLONASS双重模式定位模块电路设计

目前,世界最大的4个定位导航系统有美国的GPS定位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定位系统及我国的北斗定位系统。其中,广泛应用于民用的为GPS和GLONASS。GLONASS在2004年完善了定位系统后,性能更加稳定。传统的全球定位系统模块一般只采用单独的导航系统,即只能按照规定获取相应的单独某一个卫星信号,如只能接收到GPS卫星信号。相对于单独GPS和单独GLONASS定位,GPS+GLONASS双重模式定位具有定位速度快的优点,可以搜索到最多增加1倍卫星数量进行精确定位。特别针对峡谷、城市多重路径等复杂环境所设计,增加卫星数量提升优越的定位性能,目前已经广泛应用高端的手机、导航仪等民用电子设备当中。本设计中使用的是联发科技MTK的MT3333五合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接收芯片,便于投入使用,只读取GPS和GLO-NASS的卫星信号;后期可以对系统进行升级读取北斗、伽利略和日本3家的卫星定位系统信号。由于MT3333具备了联发科技独特的AlwaysLocate软件技术,能够通过用户所处状态判断卫星接收模式,使导航更加精确、可靠,更能有效节约系统电力。该芯片出厂设定刷新率为1Hz,通过RS232通信,比特率为9600bps,通过模块电路和STM32F103VCT6连接。

1.3CDMA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本设计使用KS-97嵌入式CDMA模块将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终端通信,信号覆盖广,通信简单易于控制。其中,KS-97嵌入式CDMA模块针对仪器仪表或者自动化等产品设计,具有体积小、性价比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物联网、电力、农业、工业当中。其内置PPP/TCP/UDP/IP协议,针对工业应用优化网络,CDMA的速率上下行最高153.6kbps,足以应付地理信息的信息传输。

1.4监控系统系统电源设计

采集系统的硬件电路需要安放在农业机械设备上,使用农业机械设备的12V电瓶电源或者外接4.2V锂电池,而系统使用的电压为3.3V,输入电压变化范围宽且压差比较大,故需要设计一个输入电压范围宽的电源电路。本设计采用德州仪器(TI)公司的TPS7A4700低噪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实现输入最小电压为3.0V,最大输入电压为36V,输出电流为1A,足以应付CDMA数据传输最大300mA电流的需求。

2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监控系统采集电路完成了对地理定位的信息的采集、通过CDMA模块向终端传输数据后,系统软件需要对该系统的硬件各个模块进行驱动、信息处理和控制。为实现控制的实时性,本设计采用μC/OS-Ⅲ实时操作系统。

2.1移植μC/OS-Ⅲ

实时操作系统是指外界事件或者数据变化时,能够接收并以最快的速度予以处理,其处理的结果又有能在短时间内控制生产过程或对处理系统做出快速响应,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运行的操作系统。因此,实时操作系统具有严格的事件响应,并且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能。μC/OS-Ⅲ是Micrium公司开发的微型实时操作系统,因为STM32具备移植μC/OS-Ⅲ的条件,所以只需要修改部分μC/OS代码。本设计中主要从os_cpu.c和stm32f10x_it.c文件的修改进行阐述。μC/OS-Ⅲ的内核使用一个周期时钟中断,以计算任务延时时间和进行任务调度,所以和STM32的SysTick一致,只需要注释掉os_cpu.h中的OS_CPU_SysTickHandler()和OS_CPU_SysTickInit()函数声明即可,修改os_cpu.c的文件和库文件一致,注释掉这两个函数即可。由于使用STM3的中断函数替换μC/OS-Ⅲ的中断服务函数,那么需要对stm32f10x_it.c文件进行修改。首先将该文件中原有的PendSV_Handler空函数注释掉,然后最重要的是编写SysTick中断服务函数。本设计使用IAR编译环境,使用PROBE插件即可对μC/OS-Ⅲ进行调试,为软件调试和系统调试提供很大方便。

2.2配置μC/OS-Ⅲ

配置SSS的系统功能是由一个个宏组成,这类可移植、扩展性强的代码都有类似于这样的文件,以一个系列的宏命令,配合子程序模块的条件编译语句实现功能剪裁。

3应用实例

根据以上设计建立的系统,实际应用在农业自动化相对较高的农场。本设计中主要应用在久保田PRO488联合收割机靠近电瓶位置。由于久保田PRO488联合收割机的直流12V电瓶维护方便,高达52Ah的容量,每月例行充电一次,平时例行补充蒸馏水即可工作,可以为本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在实际应用中,系统运行稳定。由于农机设备之间通信采用数字通信,传输可靠、隐蔽性强,能够在客户端上实现基础功能,如车辆点名、车辆信息追踪、命令下发、变更命令参数等功能,还能够查询到历史记录,一般采用回放、显示等方式。关键的统计分析中,可对各个农机设备传回的实时信息进行分析,对不同的设备之间不同类别主动查询报警记录、使用信息等。应用表明,系统运行效果良好,运行可靠稳定。

4结论

农业机械论文范文第5篇

1.1生产效益最大效益最大化是以生产效益为目标函数,对农业机械系统进行优化配备,优化结果以定量化的利润显示,因而可以直接指导用户进行决策。1993年,ImadHaffar和RamziKhoury运用Fortran77编程语言,开发了多作物种植系统的农业机械优化配备的计算机模型MSMC,该模型通过输入农场尺寸和作物种植模式,经计算机的智能决策分析,为用户输出最优配备组合,包括机器型号,数量和尺寸[12]。文献[13,14]也是以同样的原则进行配备。

1.2动力配置最小该原则是从生产过程中能量消耗最少目的出发,是系统工程思想的延伸和发展。从理论角度分析,动力消耗问题一般是先根据经验确定某种作业单位幅宽或单位产量所需动力数,然后确定需要配置的总的动力大小,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量的消耗难以测算,主观经验存在差异,所以误差较大,不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仅适合科研实验。KishorMButani和GajendraSingh在1994年开发出了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通过建立移动式作业和固定式作业的能量消耗方程,经过计算机技术优化,选出最优的动力配置[15]。类似研究还有1984年Khan’s,Chaudhry,M.S和Sherif,S等人以能量消耗原则,建立计算机模型对某一农场优化配置指定拖拉机型号[16]。

2农业机械配备方法比较研究

农业机械优化配备早期研究主要以经验法为主,随着农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机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经验法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生产要求。经过众多专家学者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农机优化配备发展至今,出现了如能量法、线性规划法、机器—时间系统法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等十几种方法,方法核心是以专家经验法、作业量法和线性规划法为基础,其他方法是由此三种方法演变形成。

2.1专家经验法专家经验法主要用于农业机械选型,由于选型过程中部分指标不易直接量化,构建数学模型难度较大,因此要借助专家经验实现优化选型。专家经验的可靠性决定了优化结果的有效性。1993年韩正晟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经验确定农机选型指标权重,选出局部区域内的最佳作业机型[17]。随着网络技术和通讯行业的飞速发展,专家经验法实现了用户和专家面对面的交流沟通。2011年Mehta,CR和Singh,K基于VisualBasic语言开发出了一个专家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由五大部分组成,包括操作界面、智能决策系统、基础数据库、数据输出模块和专家在线咨询模块,操作简单,由人工智能和专家在线双重决策,决策结果可靠性较高,但在线专家系统没有完善的管理措施,在线回复率不够稳定[18]。我国高洪伟和何瑞银2011年以智能系统PAID4.0为平台,开发出了稻麦收获机械选型的决策支持系统。

2.2作业量法作业量法又称为生产率法,这是使用最早而且现在仍被广泛借鉴的一种农业机械优化配备方法。它根据全年作业高峰期的工作量来配备所需动力机械的型号和数量,只要达到高峰期工作量对动力机械的要求,其他作业阶段的要求也就可以满足。作业量法能够长期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主要原因在于它不需要高深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复杂计算,而优化结果既能满足生产要求,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经济优化的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它不考虑适时性损失影响。作业量法根据约束条件的不同又可细分为机组生产率法、能量法和时间约束法[19]。1)机组生产率法:机组生产率法是根据作业项目和作业面积,结合当地劳动力情况、经济条件和机械作业质量等因素,确定各项作业项目的日程表,以此选择合适机型进行合理配套。在实际操作中先根据地块的具体情况计算机组生产率[20],再根据作业量确定拖拉机的动力配置。文献[21]利用机组生产率法确定拖拉机的优化配备。2)能量法:能量法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根据能量平衡原理,通过作业时需要消耗的能量来计算所需拖拉机的总功率,忽略机组配套,因而计算过程简便,但能量的计算存在较大的误差,因而该方法比较适用于大范围内的整体规划,不易作具体优化配备。3)时间约束法:时间约束法是在确定作业量,适宜作业时间和各型号机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给定生产任务前提下,计算所需配备的机器数量,优缺点同能量法。该方法目前主要用于一些精确配套方法的验证。

2.3线性规划法线性规划法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用于解决资源优化配备和生产合理组织问题,是目前应用最多也最成熟的农业机械优化配备方法。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不同的优化目标,以机器的作业量、作业时间、机器和机具的配备量为约束建立线性方程。1988年D.E.K.Line和D.A.Bender首次将线性规划应用于农业机器优化配备[22]。Witney在1988年开始测试农业生产模型的效率,主要测试的影响因素包括工作环境、噪音、动力输出和操作事故控制等[23]。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者对优第1期曹光乔等:农业机械优化配备方法研究与展望化目标的要求越来越精确,线性规划法在农机优化配备上得到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以线性规划法为基础进行改进而形成的优化配备方法有五六种之多,主要包括非线性规划法、整数线性规划法、混合整数线形规划法、机器-时间系统法和最小年度费用法等。1988年周应朝和高焕文通过非线性规划法对华北平原地区一年两熟耕作制度的作业期限进行优化,并将运算时间缩短到了使用范围内[24]。文献[25]从最小成本角度出发选择合理的动力机械配置,以水稻、黄麻和小麦三种作物的种植面积、轮作方式、田间作业次序、作物产量、产值和机器价格为变量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动力机械配置水平随着种植面积和轮作方式的变化而产生显著变化。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子信息行业的飞速发展,国内外专家开始尝试将计算机技术和线性规划法相结合,并开发出了多种专家决策支持系统软件。2003年,HenningTSogaad以非线性规划法为核心,利用计算机语言开发出了GAMS农机优化配备模型,通过计算机输入农场规模、田块大小和种植模式,并考虑适时性损失,由计算机运算后输出所需配备的拖拉机动力和数量[26]。2009年,蒋万祥和胡德民在线性规划法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语言VB6.0,以年度费用最小为优化目标开发出了相似的优化模型。与此同时,相应的计算软件也开始在优化配备中得以广泛应用,例如Matlab[26]和Excel[27]等。文献[28,29]也都涉及到计算机技术在优化配备方法中的应用。

3我国农业机械系统优化配备应用局限与展望

3.1农户种植规模小,缺乏广泛应用前提我国农机化水平低,2012年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57%,单个农户户均规模0.47~0.53hm2,家家户户购买农机不经济,较多的农机作业依靠社会服务组织完成,因此对农机配备优化没有需求,目前我国农业机械优化配备方法仅应用在部分大型农场或农村合作经营组织。

3.2农业生产与农机装备基础数据不足当前农机优化配备方法研究热点是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应用,然而计算机模拟技术能否有效解决优化配备问题,不仅取决于计算机模拟模型自身的适用性,更重要的是需要完善的农机化基础数据。前文介绍了计算机模拟系统由操作界面、智能决策、基础数据库、数据输出模块和专家在线咨询模块等组成,其中基础数据库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和核心部分。为使优化结果精确合理,计算机模拟系统必须具备以下三类数据,首先是拖拉机的牵引特性、附着系统、滚动阻力系统、机械作业比阻、机组油耗指标等资料;其次是适时性损失和气候条件;最后是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30]。但实际上,我国这些数据比较缺乏或误差较大,尤其是作物适时性损失和气候条件。

3.3农机优化配备实用性成果较少我国的农业机械优化配备方法研究多数是在理想状态作业条件进行,例如作业时间固定不变、种植模式固定不变、机器的完好率为100%和简化农机与农艺之间的内在联系等。在此理想状态下计算的优化结果往往与生产实践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另一方面,多数用于优化的模型结构比较复杂,对于缺乏农业系统工程背景知识的用户来说,必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才能完成操作。因此,该领域研究主要还停留在专业人员实验示范研究阶段,真正能够指导农业生产的实用性成果很少。

4后期研究方向

4.1完善农业基础数据库建设农业机械化基础数据库不仅是决策支持系统的核心,也是常规理论分析方法的基础。我国现有的基础数据库建设只是针对某一局部区域或特定农场结构,缺少系统性试验研究,然而数据的收集非常困难,尤其是针对适时性损失和气候数据的统计,欧美一些国家长期持续开展这项工作,我国这方面的数据非常缺乏。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已有数据进行总结归类,对缺失的数据从零开始进行收集,试验研究。

4.2加大农机优化配备方法中可变因素研究农机优化配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农业机械的生产技术、作业质量和年折旧费等固定因素,另一方面还有考虑天气、油价和劳动力成本等可变因素。可变因素是关系优化配备方法成败的关键环节,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可变因素数量多,设计过程中难以抉择;另一方面,可变因素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优化配备方法中数学运算的难度。因此,可变因素研究是我国农机优化配备后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4.3强化作业机型与地块的适应性研究前期农机优化配备系统中的机组作业效率以标准化地块作为作业条件来计算,而在现实的农业生产中很难达到。地块形状、坡度和物理性质等条件在不同地区差异很大,尤其是丘陵山地地区地块更是各有特点。土地规模化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在此期间要提高机具的作业效率,研发新型机具仍是关键,但通过调整机具作业工序和机具优化选型来适应不同特点的地块也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农业机械论文范文第6篇

1.1丘陵山区经济高速增长奠定农机化发展基础改革开放35年以来,国家在经济显著增强的基础上,丘陵山区的经济也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近年来,党中央逐步出台多项强农惠农政策,农机化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大面积连片地块作业的大中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成效显著。这无疑带动和加快丘陵山区农机化进程,丘陵山区不仅自身已经具备发展的条件,而且当前国家也完全有推动丘陵山区农机化的能力。

1.2高品质特色农产品急需农机化保证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农副产品品种繁多,品质优良,不仅绿色、环保,而且安全、卫生。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丘陵山区不可忽略的产业支柱,更是山区人民不可贻误的经济命脉。扶持壮大丘陵山区农副产品的加工市场,提高产品品质,专业农业机械的投入和高科技的引领不可或缺。事实证明,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特种农业机械的支持和协助,高品质特色农产品更急需农机化的保驾护航。

1.3丘陵山区自然特点决定特色农机化我国丘陵山区自然特点主要是气侯资源比较丰富,如热量比较充足,降水日、降水量偏多,并存在海拔垂直分异性;农业资源丰富,并具有多样性与特色性;地域经济开发的不平衡性,发展经济具有巨大潜力。各族农民有强烈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只要适时把握、科学引导、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新机具新技术、趋利避害、踏实工作,在农机化的助推下,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一定会不断持续发展,各族农民奔小康、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2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保障措施

2.1国家制定相关规划并出台支持措施推进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农机化具有典型公益性和公平性,实施过程中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农机科技推广投入。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于2011年发出《关于开展南方丘陵山区适用农机新技术示范推广活动的通知》文件并连年举办了三届《海峡两岸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展览会》,旨在传播农机化发展新理念、新技术、新装备,展示适用于丘陵山区农机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促进丘陵山区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体现政府相关部门已关注并重视丘陵山区农机化工作。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并出台实质性支持政策,在对农机化推广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得以大力普及地区继续支持的同时,促进全国农机化推广均衡发展、整体推进,体现财政资金对丘陵山区农机推广支持兼顾公平,让丘陵山区农民感受农机化的强大支持力,感激政府的关怀。如对丘陵山区先进适用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科研与推广予以财政资金支持,对农机具实行购置补贴政策倾斜等。农机部门要深入乡镇农户、田间地头,宣传政策,培训技术、促进推广,让百姓放心,农民得惠。

2.2地方省级政府部门编制实施方案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地形地貌气候差异大。推进丘陵山区农机化还必须因地制宜,以省级行政区域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编制实施方案。如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丘陵山区的土地总面积达0.18亿hm2,接近我国中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面积的三分之一。全省以山地和丘陵地貌为主,合占总面积的66.62%。大体是”七山一水二分田”。近年来,湖南农业充分发挥传统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着力培育优势产业,大力扶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今年湖南省农机局把开展丘陵山区农机化调研工作列入重要工作之一,这是顺民意、办实事、谋发展之举。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务实精神与创新意识。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集思广益,把最好的建议与思路呈献给政府部门以供参考,制定好省级丘陵山区农机化推广工作实施方案。各市州农机主管部门也应该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报地方党委政府批准实施,地方政府应从财政资金上予以大力配套支持。真正使丘陵山区农民有盼头、得甜头。

2.3充分利用与发挥现有先进成熟技术成果充分利用现有先进成熟的农机化技术,如湖南已有一批较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在支持山区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并取得显著成效,如薯类淀粉粉丝加工机械,湘莲深加工机械等,要充分利用并大力推广。并结合现时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实际,按照轻重缓急,选择重点,各个击破,首先就主要环节与关键技术进行重点攻关,技术成熟后逐步推广。针对丘陵地区的特点,近年来,湖南确定了丘陵地区以粮食生产为主导,重点兼顾湘莲、油菜、油茶、棉花、烟叶、各类果蔬等地方特色农经作物种植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这是一次大胆的决策,更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充分利用既有的科研成果又紧贴丘陵山区的实际需求,大力推广高、深、精、尖的科学技术是破解丘陵山区群众农业生产实际困难的关键。

2.4因地制宜选片试点逐步推进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幅员辽阔、气候各异、农业特点差异、特色农产品多样、农民需求各异,推进农机化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各地必须结合本地实际,广泛深入调研,因地制宜,优先选择相对集中连片、农民兄弟积极性高、农机推广基础好的片区。按照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程序开展,取得初步成效后,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2.5主要环节突出重点关键技术实行攻关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就重点环节和关键技术结合现时本地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实际及需要解决的按照轻重缓急,突出公益性,注重农机农艺融合,选择重点实行关键技术招标攻关,一般环节各个击破,统筹兼顾、平衡发展。

2.6各个击破整体推进逐步推进机械化丘陵山区农机化必须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农机部门强力推进下分步实施,采取各个击破整体推进的推广战略。理清轻重缓急、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所有农机人的共同奋斗,必将逐步推进丘陵山区机械化。

3利国利民实现丘陵山区农机化

农业机械论文范文第7篇

如何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其根本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农业的机械化逐渐代替手工劳作的现状。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粮食生产以及其他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将对农业机械化装备与技术产生更新的需求。为了满足农村产业结构的新需求,就要大面积的普及和推广成熟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就现阶段而言,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就是利用科学技术与农业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我们的目标,以科技为核心的农业现代化要与农业机械化协调稳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会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它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手段和载体,在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粮食产量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的关系

要想把生产效率提高并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利用农业机械化是很有效的方法。我国的农业只有真正的转型,才能解放劳动生产力,提高农民的收入。现在技术含量较高的农业机械已初步形成了,不仅更加容易操作,还有配套装置,设备经济适用,成本低,实际操作的效益很高,而且还在不断的创新。这不仅开阔了广大农民的眼界,提高了农民的素质,而且还能学到很多农业现代化知识。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整体水平,还能培养一些肯去钻研技术的农机人才,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人。从而使农业机械化发展成为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技术保证,来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增长主要依靠对资源的大量开发和过度利用来实现,我国的耕地面积不到世界的1/10,但氮肥和磷肥使用量却分别为世界的30%和26%,农业污染量已占全国总污染量的1/3~1/2。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使农民更快的创造财富,同时也可以加强村与村的合作建设,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同样能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

三、结语

农业机械论文范文第8篇

农民农闲进城务工,农忙生产“急、短、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土地新的流转模式,兴办农机大院、农业、农机合作社成为必然,如何适应这些变化,扎实开展农机管理,建立健全乡镇、村农机安全监管网络已相当迫切。以某镇已键全农机安全监管网络与某镇未建立此网络为例,前者农业机械分门别类建立了到组的台账,农业机械注册、持证、年度检审等情况一目了然,在镇、村、组三级安全监管员经常性的安全宣传、教育提醒下,农机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农机“三率”也较高;后者只有一本笼统的台账,农机上牌率仅为72%,持证率64%,年检率也只有80%,而且在田检路查中感觉此地驾驶、操作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因此,如果村组设安全员,农机大院、合作社有专管员,乡镇根据拥有量配备监管员,县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分片有负责人,层层落实,齐抓共管局面一定会形成,而且与农机安全生产示范创建相吻合。

2纯农田作业小型农业机械实行登记备案

从某镇调查显示,300余台14.7千瓦以下小拖拉机已基本退出运输市场,从事农田作业,牌证纳管率不足30%,甚至有空白的村民组,目前农田作业机械牌证管理免费发放还未实行,如果由村安全员统一标准入户免费进行检验,统一格式登记备案,其中穿插安全常识的讲授,再由县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录入建立电子档,统一制作发放备查卡片,既使农田作业机械在作业区间移动有了“身份证”,又使小农机安全监管有源可寻,如此低成本运作切实可行,农机户又能接受。

3降低农业机械驾使、操作人员申办证件成本

为何上牌率与持证率总不均衡,在日常与机手接触中就不愿持证原因多人多次交流,经费嫌高、时间嫌长仍是主要因素。农机手中大部份农闲外出务工,农忙回来又很急,而申领农机驾驶、操作证件按流程要一个多月,时间上产生冲突;培训、考试费用加起来1千多元民,机手较难接受;在田检路查中有些机手驾驶、操作技能很熟就是不愿领证,也有上述因素。可以试行在不降低考试质量的前提下,采用社会化报考,既可减少办证时间、降低领证成本,从而调动机手办证积极性,提高持证率。

4对于超长期使用的农业机械制定强制报废时限

目前,在用的农业机械十年以上不在少数,某地抽查210台农田作业机械中:收获机械58台中有21台、大型拖拉机45台中有19台、小型拖拉机107台中有42台使用超过10年,这部份机械缺乏保养,车况差,修理不专业,私自改装,凑合用等情况也大有存在,大大降低了农业机械安全生产性能,造成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油耗高效率低的弊端也显而易见,所以限时报废,应尽快落实,为提高拥机户更新的积极性,配套农机以旧换新的政策,不仅加快老旧机具淘汰,提高农机现代化水平,又使安全高效的农机作业为农业增收出力。

5增加经费投入,使用先进监管设备

由于经费困难,不少县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检验方式还未使用检测设备,送检下乡的工作车也未配备,检测质量难以用标准来规范,使得农机检验流于形式。某市8县(区)无一家拥有正规检测设备、流动检测车,仅两家有简易检测装置,其他都还是人工检验,与农业机械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改变现状,以农机安全技术检验,促农机安全生产。

6对接公安采集信息,扩大农机违法处置覆盖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