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资源环境推进配方施肥的方法范文

资源环境推进配方施肥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2-06-10 10:43:54

资源环境推进配方施肥的方法

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概论

1.1测土配方施肥内涵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种、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该技术的核心是协调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在满足作物均衡吸收各种营养,维持土壤肥力水平的同时,避免浪费肥料、破坏土壤环境以及污染大气、水环境,使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正面作用最大化,负面效应最小化。

1.2理论依据及主要技术工作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遵循土壤、作物、肥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养分归还学说、肥料三大定律,即最小养分律、同等重要律、不可替代律,肥料报酬递减律及生产因子综合作用等理论为依据。以上学说和理论表明:作物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要从土壤中带走大量养分,而土壤中的养分并不是取之不尽的,因此必须通过施肥这一措施把作物吸收的养分“归还”土壤,以防止土壤肥力下降,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作物生长需要吸收多种养分,无论是大量元素或微量元素,都是同等重要,不可替代的,且其会受土壤中最小养分的制约,若忽视这个限制因素,即使其它养分含量很充足,也难以提高作物产量;以施肥的方式“归还”养分要注意投入量,因为肥料施用量过高,会导致肥效下降乃致减产;协调好选种、水肥管理、耕作制度及气候条件等影响肥效的诸因素之间关系,肥料施用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增产效果。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正是以肥料施用与综合农业技术相配合为指导原则,处理肥料(有机与无机肥料)投入与作物产出、用地与养地的关系,消除作物生长的限制因子,特别是满足作物对中微量元素的要求,确定最高产量对应的施肥量,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培肥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的综合目标。根据农业部办公厅2011年印发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修订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主要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5个环节开展野外调查、采样测试、田间试验、配方设计、配肥加工、示范推广、宣传培训、数据库建设、耕地地力评价、效果评价、技术研发等11项技术工作。此次修订应新形势下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发展的需要,重点细化了蔬菜、果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内容,增加了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配方肥料供应等内容,调整和修改了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样品采集与制备、基础数据库建立、肥料配方设计、配方肥合理施用和耕地地力评价等方面的内容,使测土配方施肥中的技术行为规范化。

1.3测土配方施肥的核心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的核心技术是建立科学的施肥指标体系,即在开展实验室相关研究和田间校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种类的推荐施肥量、施肥方法和施肥时期的过程。施肥指标体系是所有与决定施肥量、施肥方法、施肥时期等有关的作物、土壤、肥料及环境等方面参数的总合。因此,建立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的适宜测土方法、土壤测试指标及相应的推荐施肥指标是非常必要的,这为配方设计、施肥建议卡制定和施肥指导提供依据,使作物能够吃上“营养套餐”,也是长期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支撑。实际上,自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各地已针对当地主要土壤类型和主要大田作物建立了土壤养分分级指标,然而现阶段中国大田作物品种特性、产量水平、栽培制度、农民施肥方式和土壤肥力等要素均发生了很大变化,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农业生产已由单一地追求高产向实现作物高产、肥料高效、环境友好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转变,原有的指标体系已不能适应当前的生产要求。因此,必须通过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对原有的大田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进行更新和完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一直将通过田间试验,建立推荐施肥指标体系作为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3414”试验设计是其主推的田间试验方案,它是陈伦寿等在国外“3411”多点肥料试验方案的基础上,加了12~143个处理后得到的方案,该方案设计集合了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的优点,能够满足肥料试验和施肥决策的专业要求。各地借助全国性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对农业发展改革的东风,加强了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研究,建立起具有各地特色的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如孙义祥等以山东省冬小麦为例,通过“3414”完全及部分实施试验建立了磷、钾施肥技术指标体系,并说明了如何有效利用该试验数据进行回归方程的拟合,扬长避短;杨俐苹等建立了内蒙古海拉尔地区油菜土壤的指标体系,就“3414”试验方案实施条件以及不同数学模型在肥料效应函数计算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指出各地不应不加区分的使用统一的“3414”试验方案,要先了解土壤养分限制因素,而且采用数学模型模拟的肥料效应函数除了要符合数学模型要求外,还要求符合肥料报酬递减率等农业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农业生产实际。吴永斌等依据相对产量分组建立了陇东黄土丘陵区马铃薯的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含量丰缺指标,基于肥料效应函数、最佳施肥量与相对产量回归方程建立了马铃薯推荐施肥指标。章明清等建立了以肥料效应函数——养分丰缺指标法为主体的福建甘薯的氮磷钾施肥指标体系。从实际操作来看,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长期性工作,需要较强的技术力量和财政投入作支撑,同时需要省、市、县3级土肥技术部门协同配合,分级承担。

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发展现状

2.1测土配方施肥的2条线路

现行的测土配方施肥主要有2条路线:一是按照区域划分,在中国的测土配方施肥以“缩小包围圈”的测土配方施肥方式,在1个省市或地区建立1套配方,针对不同的区县进行特殊化处理,在基本配方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范围由省市地区缩小到行政村不等;二是按照不同作物开展的,以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和作物养分吸收规律、土壤养分供应规律为基础的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方式。按照区域划分的测土配方施肥的地方省市有很多,以河北鹿泉市为代表,通过测土配方施肥逐步摸清了全市耕层土壤养分现状,根据土壤耕层养分化验数据、“3414”田间试验结果、肥料校正试验结果、采样点的基本情况等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建立了鹿泉市专家咨询系统并安装在30个配肥站的系统内供广大的农民朋友进行查询。这提高了农民对配方肥的认识,健全完善了县、乡、村3级技术服务网。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河南永城市、宁夏自治区、江西奉新县、江苏省、吉林榆树市等多个省市自治区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取得了显著成效。按照不同作物进行的测土配方施肥也在多个领域取得了良好收效。蔬菜地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实现土壤养分的均衡,达到蔬菜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培肥地力、保护环境的目的,实现温室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聊城等市对冬小麦的测土配方施肥,通过化肥减量使用和合理搭配,提高了单产,显著减少了冬小麦生命周期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量,环境效益年际间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的良好收效。对于糖料作物则达到了提高甘蔗产量、糖分含量及经济效益;改善甘蔗的农艺性状;改善蔗田土壤环境,培肥蔗田土壤;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保证农业的可持续资源的目的。不同作物进行的测土配方施肥更是涉及玉米、油茶等多种作物。2条线路各有优势并均达到了测土施肥的最初目的。

2.2初步摸索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模式

围绕为农、支农、护农目标,各地在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的过程中,从促进产销结合入手,积极探索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运行机制,并探索出“一张卡”、“站厂结合”、“测土、配方、生产、供肥、施肥指导”、“开方抓药”等4种应用模式。其中,“一张卡”模式,即前期由农技人员提供免费采土、化验、配方服务,然后农民根据“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选购与自家土壤养分状况相对应的肥料;“站厂结合”模式是农业部门土肥站为农民选择合格的肥料生产企业并提供配方,配肥生产企业与一定区域的农民建立产供合约并按约供肥;“测、配、产、供、肥”技术推广模式,即集测配站免费测土配方、肥料生产企业配肥、经销服务网供肥及农民施肥指导于一体,物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方抓药”为市场化运作的推广模式,即大中型肥料生产经销企业以农资连锁店为媒介,根据农民需求或与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合作提供测土配方服务。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机制的创新使农户能够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特点针对具体田块选择肥料,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由粗放化向标准化、精细化管理转变。

3基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人才需求趋势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各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就业带来了福音。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深入开展必将带动与科学施肥相关的技术推广、配肥加工、配肥产品销售服务等行业的发展,需要更多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员从事本职业。未来的人才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随着全国范围内掀起测土配方施肥高潮以来,中央及地方政府大规模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用以组检测配站、建立规范的测土配方施肥专用实验室。而自二次土壤普查以后,由于缺少经费,大多数实验室都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专业土壤测试人才缺乏,“有编无人”现象普遍。虽然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带动下有所改善,但就全国范围来看,空缺仍然很大。这为农业院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尤其是有土壤学基础的学生)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基础性工作岗位。随着各级测配站机构的不断完善,该职位需求会趋于饱和,不过这还需经历较为漫长的时间。

(2)肥料配方设计是配肥加工、供给的基础,而中国幅员辽阔,土壤资源类型多,各地区土壤性质差异大,不同区域或县域的优势农作物的种植情况不同等因素决定了配方设计的工作量大,对肥料配方师需求量高。因此,农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如植物营养专业毕业生可以通过考取部级肥料配方师职业资格证,进入全国省、市、县土肥技术推广机构及肥料配制加工行业。

(3)配方肥的销售环节是连接企业与农民的桥梁,也是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成果能否落地生根的关键,而以上发展出的新模式也对肥料销售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销售人员自身需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够了解农民的需求,为农民购买配方肥提供指导意见,使广大农民逐步掌握合理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自觉选择购买配方肥。因此,相关人员可以利用专业优势进入肥料销售企业或网点,为农企有效对接服务,同时提高技术到位率。

(4)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和培训,并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共话科学施肥等都需要农技推广人员的参与。现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源于农业院校的农技推广人才培养,致力于培养一批专业知识扎实、愿意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农技推广队伍,改变以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人走、线断、网破”的局面。当然,这需要决心做农技推广的农校毕业生培养吃苦耐劳、奉献农村的精神。

(5)为满足新阶段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要求,开展田间试验、土壤养分测试、肥料配方、数据处理、专家咨询系统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工作势在必行,这也是不断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平的必经之路。对此,相关领域人才可根据自身专业知识背景,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如改进测土方法及所使用的试剂、开发测土配方施肥信息管理与专家推荐系统以及建立相应的地理空间数据库等,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行提供了技术支撑和辅助决策。一般来说,对技术研发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4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存在问题剖析

作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起步于2005年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经过8年的发展,实现了由试点到巩固再到普及的历史性跨越,可谓收益颇丰。除了比较明显的作物产量和农民收入“双增”、生产资料与资源消耗“双节”及减排效果外,还恢复和重建了之前处于半瘫痪状态的全国土壤肥料技术推广队伍,初步摸清了1857个项目县(场)9.33×107hm2耕地的土壤养分状况,建立了主要作物(特别是大田作物)新的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和县域耕地资源管理系统,逐步形成了教学、科研、推广和企业相结合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平台。虽然从试点之初至今全国范围内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但依然存在一些严重制约该项技术应用范围及效果的问题。

4.1农企对接不畅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率低的主要原因,重点不在于科研环节,而在于推广环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环节薄弱,关键在于农企对接不畅。在中国化肥产业整体产能过剩的情况下,配方肥市场占有率却十分有限。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还不及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2,其中配方肥施用到田面积仅为3.33×107hm2,不及技术推广面积的一半。因此,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入户率、到位率并不和其覆盖面积呈正比。从中国现行的农技推广体系找寻原因,就是在“最后一公里”出现了问题,现有的很多科研成果与农业技术都滞留在县以上农业单位,往往到不了农民手中。因为在实践中,农民认识水平有限,一下子完全改变施肥习惯有难度;技术力量不足,指导服务完全到位有难度;肥料品种繁多,农企对接不畅,市场供应有难度等等因素往往导致土壤肥料技术推广部门配好方、把施肥建议卡发到农户、技术指导到位,农民也不一定会“按方施肥”。因此,如何把专家设计的纸上配方变成农民地里的配方肥,打通这“最后一公里”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这涉及到“配方”究竟为谁做的问题,虽然农民是施用配方肥料的主体,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落脚点和关键点,也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否取得最大效益的关键,但农民这个群体只是在选择肥料种类上具有主动性,而对“配方”产品的使用是被动的,肥料生产企业才是将纸上配方转化为产品的实际执行者。因此,配方是为肥料生产企业设计的,而其又以施用地的土壤养分状况为基础。实际上,产肥的商家和用肥的农民都没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而技术推广部门又不生产肥料这种肥料与技术相互分离的状态,成为制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的最大障碍。故2012年农业部2次召开会议研究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确立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重心转移到配方肥推广应用上来,要求农企对接,将配方肥推广做细做实。其中,3月底农业部采取“百企连百县”方式开展配方肥的推广应用试点,选择100家化肥企业与农业部门对接,在100个县(场)、1000个乡镇、1万个村开展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试点,尝试解决技术落地、企业参与问题。补齐了企业这块“短板”,政府还应在扶持和引导提方面下功夫,而不是简单地将社会化服务与市场经济运作等同起来,任期自由发展,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工作:面向社会公布肥料配方,严格筛选配方肥生产供应企业,引导肥料企业生产配方肥,合力促进配方肥推广应用。但由定点企业生产配方肥供给市场,容易违背市场规律,形成市场垄断,因此要建立起针对供肥企业的监督体系;通过层层对接提高配方肥的入户、到位率,并为配肥生产、入库和销售设立台账,做好配方肥追溯体系的督促工作;为合格企业构建和完善配肥经销服务网络提供所需服务,以丰富配方肥供应渠道,方便企业供肥及农民选购;引导肥料生产企业建立配肥供肥网点,利用智能化配肥设备为农民提供现配服务,同时提供施肥指导服务。最终,对企业的服务要求实现以“实质性对接”为目的的“两个服务”,即依托农企对接,一方面服务企业,一方面服务农民。

4.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农作物覆盖范围窄

随着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推进,农民旧的施肥观念已经有所改变:过去重无机轻有机、重氮肥轻磷钾肥和微肥、重底肥轻追肥,而今重视有机肥的投入,实行氮、磷、钾平衡施肥,根据土壤特点补施微肥;过去盲目施肥,现下会根据地力基础和目标产量,确定氮、磷、钾和微肥的施用数量,并合理确定底追比例与追肥的最佳时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一炮轰”的施肥习惯。但由于中国人多地少,以仅占世界不到9%的耕地养活世界近20%的人口,长期以来中国农业生产对化肥依赖程度高,因此化肥过量施用现象仍然较为普遍,尤以蔬菜、果树等园艺作物较为突出。据统计,全国6000万hm2经济、园艺作物的化肥使用量约等于1.1亿hm2粮食作物的化肥使用量,蔬菜、果树的平均施肥量分别为粮食作物的2~3倍、3~5倍。而与开展测土配方工作较早、历史久远的棉粮油等大宗作物相比,测土配方施肥在蔬菜、果树、茶叶等园艺作物上的应用才刚刚起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尚未完全确立。因此,要在强化大田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开展设施农业及园艺作物的土壤测试、肥效实验,逐步建立起对应的施肥指标体系并加大其在蔬菜、果树等园艺作物上的推广力度,尤其是生产条件较差的地区,技术推广难的空白、边远地区,不断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覆盖面。

4.3粗放施肥方式改观不大

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对测土配方施肥的认识有限,虽然“一炮轰”的施肥习惯有所改变,但肥料撒施、表施、浅施等粗放施肥方式还较为普遍,导致肥料损失较为严重,实际上总的化肥施用量还在增加。因此,要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村入户,必须探索、建立有效的技术指导、服务模式。一方面,集成创新科学施肥技术,探索农艺农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因地制宜地推广水肥一体化和机械化深施技术;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农化服务组织,帮助农民施肥到田,解决施肥难问题。在此方面,山东金正大公司推广的“种肥同播”技术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为机械化施肥奠定了基础。

5测土配方施肥产业化的技术需求

测土配方施肥的5个环节中,测土、配方、施肥指导是公益性的,需要国家的专项财政补贴、政策上的引导和扶持作保障。而配方肥料生产及供应等环节具有明显的经营性,属于市场行为。因此,在推进该项技术的普及过程中,既要明确政府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索要承担的公益性职能,又要考虑企业的利益。现阶段,测土配方施肥的农化体系独立走向市场,进行企业化运作还面临很多困难,比如测试实验室的规范化、配方设计的合理性等,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全覆盖,配方肥的规模化生产是科学进步、政策完善、市场成熟的必然趋势。基于国家政策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公益性定位,其产业化的技术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5.1土壤测试仪器设备研发技术需求

择优筛选的配方肥生产企业可以根据农业推广机构公布的配方生产肥料,但由此生产的配方过于单一,不能满足具体到不同肥力田块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一部分配方肥生产企业自己完成测、配过程。目前很多企业使用速测仪器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但速测仪器不具有可持续性,不能批量处理土样,易受环境影响,且无法测出微量元素,因此需要研发出更适合的田间测土仪器设备,保证对样品的规范化和批量化分析,不仅要满足pH值和氮、磷、钾等大量元素的测定,还应能够测定微量元素,以便为农民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测土服务。

5.2小配方肥研制及针对性施用的技术需求

大配方肥主要针对大的生态区或作物种植带,由大中型企业组织完成,但由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土壤质地、作物类型、耕作制度、农业管理设施及肥料效益等不尽相同,统一使用大配方违背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缺什么,补什么”的初衷,所以根据以上影响因素对大配方做出调整,生产有针对性的配方肥极其必要,尤其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为方便对配方肥种类的选择,应开发智能终端配方施肥技术专系统,对肥料配方的关键因素予以统筹管理,整合配肥设备和计算机于一体,以满足农民对配方肥小批量个性化的需求。

5.3农化服务机制创新技术需求

在整个农化服务体系的测、产、施等诸环节中,施用环节其实是关键环节,也是该技术能否发挥效益的关键。而如上所说,如今的粗放施肥方式还较为普遍,因此解决“施什么肥,怎么施肥,谁来施”的问题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农业的老妇幼化现象日益严重,农业劳动力的操作技能明显下降的今天。另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只有同其它农业技术措施(耕作、灌溉、病虫害防治)密切结合起来,才有好的效果。因此,提供类似“套餐施肥、综合管理”的农化服务,探索农艺农机有效结合方式,有益于推动配方肥施用到田,同时也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和农民施肥习惯等问题。

6运用资源环境管理手段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即使政府做好引导和扶持工作,补齐了企业这块“短板”,也不等于配方肥能够顺利的落户下田。因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模式是一个不断摸索、完善的过程,难以迅速成熟;农化服务的创新成果需进行不断检验、修正,难以一步到位;某一个地区普及性应用的成功范例也不可能直接在另一地区复制,各地区农化服务水平及配方肥推广速度参差不齐。更为重要的是,农民受可支配资金及阶段性生产预期的约束,为追求投资利润最大化,决策平衡中更高投入却无法直接看到相应回报导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选择常出劣势被否定,故大面积推广的实现依然面临不小的阻力。这就需要运用恰当的资源环境管理手段作为配方肥到田下地的推手,使农民自愿选择配方肥。从农民的角度出发,配方肥相对于普通化肥的节本增效、培肥土壤优势需在施用后方可体现出来,在施用前由于其价格较高,驻足观望的农民不在少数。由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够减少化肥使用量及损失量,从而减少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因此它为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碳交易产品。基于该技术的此项附加收益,可计量施用配方肥的减排量,对将施用配方肥的农民给予相应的报酬,同时适当提供专项资助、税收减免优惠等鼓励性、引导性的财政补贴,由此变相提高了农民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投资的经济回报,成为扭转决策平衡的关键。程琨等已提出了一套用于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固碳减排计量方法。利用“碳减排交易”的市场激励手段引导农民施用配方肥进行减排,不仅为高边际减排成本排放源提供全新的减排途径,也为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农民创造了特定的赢利模式,反过来又扩大了配方肥的推广面积,助推传统高碳农业向低碳农业的转变。

7结论与讨论

测土配方施肥作为一项节本增效、减污减排的低碳农业技术,在中国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已有8年之久。这期间,各地借助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东风,探索出了相对高效的技术应用模式,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与现阶段作物种类及特性、栽培制度、土壤肥力水平、农民施肥方式相适应的施肥指标体系。但是,当前农企对接不畅、技术的作物覆盖种类少、粗放施肥方式改观不大等成为严重制约该项技术应用范围及效果的瓶颈,因而,今后一段时间内要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配肥推广应用上来,解决技术落地、企业参与问题,并因地制宜地逐渐扩宽技术的作物覆盖种类。另外,通过农艺农机的有效结合及农化服务组织的发展推动机械化施肥,解决农村老妇幼化导致劳动力水平严重下降、施肥方式不合理的问题。随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从试点向全覆盖延伸,配方肥施用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更为成熟、高效的推广模式必然会推动配方肥走向独立的市场化运作,带动土壤测试、配肥加工、配肥产品销售、技术推广、技术研发等行业的发展,为具有相关知识储备的农业院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岗位。不过,要实现配方肥的产业化经营还需满足以下技术需求:(1)研发出能短时批量测定土样的田间测土仪器设备,尤其是作物生长敏感的微量元素的测定;(2)开发适于小批量个性化配肥的智能终端配方施肥技术专家系统;(3)不断创新农化服务机制。此外,笔者认为,可以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温室气体减排优势,将其作为“碳减排交易”的可计量商品进行买卖,通过这种市场激励手段促使农民自愿配方肥,扩大配方肥的施用面积。土样采集是土壤测试的重要环节,是测定结果能否客观地反映土壤肥力水平的前提条件,直接影响配方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实际操作中,采样时间、采样点等都会给土样养分测定结果带来不确定性,因此,土样测试人员不仅要熟悉新研发仪器的使用,还要掌握扎实的土壤学知识。另外,当前的施肥指标体系基于“3414”实验建立,偏重氮、磷、钾等大量元素的配合施用,使配方过于单一,肥料施用受限于“木桶”定律而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增产效果,因此在今后的实际测土及配方设计过程中,应考虑不同土壤的养分丰缺与作物需求、各元素间的互补协同关系、施肥与其他农业技术在田间水肥管理措施下配合的整体效应,以平衡各种养分的供应,推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向着养分资源综合利用的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之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不断完善及配方肥到田率的进一步提高,必将为增加粮食单产,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及温室气体排放量,缓解资源、能源压力做出巨大贡献。(本文来自于《中国农学通报》杂志。《中国农学通报》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李秋霞黄驰超潘根兴单位: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资源环境推进配方施肥的方法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