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移民集中居民点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研究范文

移民集中居民点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研究范文

时间:2022-12-14 04:54:44

移民集中居民点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对目前省内移民居民点规划存在问题和省内新农村建设要求和主要特点的分析,以伞岗坪居民点为例,提出了移民居民点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建议。

关键词:

移民居民点规划;新农村建设

一、居民点规划中存的问题

(一)居民点规划编制管理和审批着眼近期建设,对产业可持续发展考虑不足

居民点规划中更多的考虑内部场平、道路、管线等基础设施的配置,而对居民点自身及周边的资源特点考虑不足,未考虑产业发展与居民点规划的结合。一方面,居民点规划建设更多的服务于水电工程建设,受水电工期的限制,因此各项部署能否按期完成、项目实施时是否会遭遇预期外的阻挠是其关注的重点。所以审查结果注重近期可实施性,而对村落空间及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缺乏远见。另一方面,居民点规划以恢复原有功能、妥善安置移民为主要目标,因此移民意愿在居民点规划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移民意愿大多是出于对眼前利益的考虑,而缺乏发展的眼光。

(二)对村落公共空间和农村社会文化网络的忽视

公共空间和居民交流场所的营造是规划中建立地域社会文化网络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但是,在居民点规划中,笔者很少看到规划审批部门对诸如错落中心、开放空间和绿地等内容的重视。一般认为,农民的意识形态还没有达到这么高的追求,只要尽量满足住宅面积就可以安抚民心。况且,农村有很多农田,农民对于绿地已经司空见惯,对绿地之类的开放空间没有需求。因此,在居民点规划编制中,广场、公共绿地以及公共设施等能改善居民生活品质的用地在规划中常常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充分利用间距和指标排除的农民住宅。这种方式必将对农村长远发展结构产生破坏性的规划建设,一旦实施后,将会需要更为长期和久远的时间来“疗伤”。

(三)规划编制时间短、任务多,规划成果缺乏特色

对于村落空间结构和公共场所的营造缺乏考虑,地区特色得不到充分的发掘,规划缺乏特色。住宅朝向、住宅间距、住宅平面形式等缺乏变化,均为统一模式,“火柴盒”、“夹皮沟”和“军营式”的布局方式由此产生。尽管标准式的设计便于管理和实施,但造成各居民点空间形式的雷同和呆板,千村一面,缺乏多样性。

二、居民点规划理念的转变

作为专业的规划设计人员,我们所要追求的不应尽停留在目前的妥善安置,而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理解妥善安置的含义。

(一)对产业发展可持续性与用地布局的思考

在产业可持续发展分析的前提下,应进一步落实村庄的职能类型,从而能够更加合理布局相应产业用地。按村庄职能类型可将村庄分为特色农业型村庄、工业产业型村庄、乡村旅游型村庄、综合服务型村庄和一般农业村庄。目前,居民点以特色农业型、乡村旅游型和一般农业村庄为主。居民点规划设计中,应该根据村庄不同职能类型的要求,对用地做出相应的安排。

(二)从宏观的角度考虑居民点的选址

目前,新农村规划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村庄布点规划,在这个层面规划的指导下,对每个村进行下一个层级的规划——建设规划。移民居民点的规划主要是体现在第二个层级中。如果移民居民点所在区域有第一个层级的规划,应该把第一层级规划作为居民点的选址依据之一。

(三)居民点特色的体现

在于对现有自然环境的利用和地方文化内涵的挖掘主要包括对对安置范围周边及内部自然环境进行分析,对移民原居住地和拟搬迁用地区域的民俗文化进行分析,挖掘其文化特质并有机结合。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空间结构组织以及用地布置,并对重要结点和界面进行控制:院落、滨水空间、边界、村口、街道、住宅组群。

三、案例分析

(一)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产业是村庄发展的支撑

伞岗坪居民点在规划中考虑与泸定县域新村总体规划明确的咱里村产业发展相结合;同时,伞岗坪居民点具有良好的自然风貌,具备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先天优势。因此,规划伞岗坪居民点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在规划布局中,建筑组群布置,并设组团级绿化用地与开敞空间,为休闲旅游提供布局空间。主干道沿岸线布置,并在临水面设置观景平台,体现滨水休闲观光功能。

(二)特色营造——因地制宜,结合地形地貌,创造宜人的居住环境

第一,对水岸线的充分利用,打造滨水空间。主干道路沿临水岸线布置,并在道路一侧设置滨水景观绿带及观景台,满足滨水游览观光的功能。第二,推荐建筑设计方案,体现地域民族特色。规划区位于汉藏文化交融的地区,本次规划特别考虑对当地传统山地建筑和建筑空间尺度、建筑风格、色彩等因素予以延续。

(三)组团化的建设——分组团、分院落

根据地形条件,在国道以西形成3个独立组团,并各设出入口,在国道以东形成两个组团。各组团内部布置集中绿地与开放空间,为居民提供活动空间,形成良好的邻里环境。在组团内部建筑形成院落,为打造乡村休闲旅游提供景观环境条件。组团五由于地形周边高、中心底呈盆地状,不具备临水观景条件,故采用向心松散式布局,以形成良好的居住空间环境。

(四)公共空间环境的建立

结合广场设置公共建筑,建立硬质空间环境。点状空间——广场。根据广场位置和功能的不同,将该居民点广场分为观景型、入口型和公共活动型广场。入口型广场主要设置在车行或人行道路入口处,发挥地标、应急疏散和交通功能;观景型广场主要布置在临水侧,满足观光旅游旅游发展需求。线状空间主要起到串联点状空间及内部疏散的作用,利用步行道路串联各个小广场。重视居民点公共建筑及公共活动空间的配置,规划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如:文化站(室)、村委会、医疗室(站)等。居民点植物配置选用乡土植物及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品种,辅以现代园林植物造景手法,着重体现其现代、自然、生态气息。

参考文献:

[1]叶军.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实施后跟踪评估——以台州市仙居县浮石园村规划设计为例[J].中华民居.2012(01)

[2]王春娥,武思标.基于失地农民安置的居民点规划实践与探索——以当阳市木店村陶苑小区规划为例[J].福建建筑.2011(09)

作者:袁子轶 曾耀 单位: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被举报文档标题:移民集中居民点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lylw/xncjslw/70067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