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对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范文

对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范文

时间:2022-03-20 06:02:25

对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摘要:水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及新时代治水兴水管水主攻重点3个角度出发,分析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定位、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涵及方向路径,指出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需坚持以新时代治水兴水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各个领域,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生态文明之路。

关键词: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思考

党的报告明确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描绘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好蓝图,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这是中国向全面小康的绿色进军,也是中华民族为了永续发展的坚定抉择。水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控制要素,水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以治水兴水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各个领域,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生态文明之路,为美丽中国建设筑起一道“坚固堤坝”。

一、深刻领会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多维度找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定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新思想新理论,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始终贯穿了党中央治国理政全过程。特别是党的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着墨很多,“生态文明”被提及12次、“绿色”有15次,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时代,要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大维度中,找准水生态文明建设历史定位,凝聚起治水兴水管水广泛共识。

1.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水生态文明建设要“补位”不能“缺位”在党的报告中讲到:“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向世人昭示了我国为全球生态安全作贡献的责任担当和决心勇气。观念一变天地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一个全域概念,是观念上的全方位转变,包涵发展理念、生产方式、治理方针、消费模式,覆盖生态文明建设全部范围。其中,水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是应有之义,其主要包括防洪保安、水资源保障、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保护、水经济发展和水文化继承等方面。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首先要从思想根源上重视全要素生态、保护全系统生态,千方百计拉长补齐水生态文明建设短板,防止出现“木桶效应”,以免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缺憾、留有遗憾。

2.适应新时代治水兴水要求,水生态文明建设要“全面”不能“片面”明确提出了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的治水新思路,强调治水要统筹自然生态的各个要素,以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看问题。水是世界上最不应该被分离的元素,水系统本是地球上一个连续的系统,抓好新时代的治水兴水工作,不能简单地就水利抓水利,也不能片面地就治理抓治理,必须深入践行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坚持系统治理思路,科学把握治水规律、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生态退化、水环境恶化、水灾害频发等问题,着力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满足人民对优美环境需要,水生态文明建设要“给力”不能“乏力”在党的报告中讲到:“我们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由水而生、依水而居、因水而兴,世间万物对水的依赖和迷恋是与生俱来的。“久旱逢甘霖、春雨贵如油”表达的是人们对水的渴望,“洪水猛兽、水患无情”表达的是人们对水的憎恶,中国汉字“海”,由“氵、人、母”组成,意为水是人类的母亲。但随着经济的长足进步,我国水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如近年来东北三江大水、洞庭湖流域历史罕见大洪水、太湖流域特大洪水、海河暴雨洪水,以及部分地区存在的污染带、黑臭水、饮水不安全等等。凡此种种,均使得人民更加向往水安、追求水美。水生态文明建设,要紧紧抓住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优美水环境需求,着力解决水利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喝上更干净的水、看到更健康的河、享受到更优美的水生态环境。

4.织牢美丽中国建设保障网,水生态文明建设要“添彩”不能“添乱”生态与美丽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美丽中国应由“绿色”打底。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美,既要空气好,又要山水美,比如水乡泽国苏州位于平原水网地区,通过加强河湖管理保护、合理发展水域经济,成为全国、全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湖南岳阳也是一座美丽水城,拥有163km长江“黄金水道”和60%以上的洞庭湖水域面积,境内江河湖泊100多个,被誉为水墨丹青生态宜居城市。只有保护好水生态,美丽乡村、美丽城市、美丽中国才有更加炫丽的“色彩”。要把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保障,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全面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还河湖以宁静、和谐、美丽,打造山清水秀、河畅湖美的生态宜居城乡。

二、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广角度把握新时代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涵党的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倡导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水生态文明是人水相依、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文明形态,核心内涵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要义就是要发挥水优势,做活水文章,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水文化底蕴深厚,让经济发展的浪潮进入绿色发展的河道,成就用清水筑梦、蓄势腾飞的发展新优势。

1.让水质更清澈“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下江南时见到的沿途美景:碧绿的河水绵延不断,青翠的山峰连绵起伏。但长期以来,人类生产生活各类活动对水环境造成了伤害,诗人笔下的碧绿河水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党的,再一次响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实践的深入,“两山论”经受了事实检验,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首要的是加强综合治理,多给河道“清肠洗胃”,稳步改善河湖水质,让更多臭气熏天的“龙须沟”变为清水绕城的“玉带河”、经济发展的“聚宝盆”。

2.让水流更通畅“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灵动”是水的属性。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河湖水系实际,遵循自然规律,牢固树立“给水腾地、给水让路”的治水理念,大力实施河湖连通工程,使河相交、湖相通、水相连,真正让水“活”起来。同时,要通过建设防洪保安、城市防涝、农田水利等工程,加快实施河道调水、河道疏浚等水系调整沟通工程,像打通断头路一样打通断头河,通过置换水源,激活水体,充分发挥活水对城乡河道水质的改善作用,着力构建引排顺畅、蓄泄得当、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河湖库渠水网体系,努力让水“流”起来,真正让江河以其执着的精神奔流于千山万壑,以其灵动的身躯滋润世间万物。

3.让水系更安全水系安全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和重要载体。中国境内不计其数的大小河湖孕育了中华文明、哺育了中华儿女,然而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水生态系统遭受了巨大的破坏,随之而来的就是大自然无情的惩罚。1954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未遇特大洪灾、1963年海河特大洪水、1975年河南水灾、1991年华东地区严重水灾、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特大洪水等等,历史上的一次次洪涝灾害敲响了警钟:加强水生态保护、确保水系统安全,刻不容缓。从古时大禹治水,到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都在围绕着水系安全做文章,历史的长河流淌到今天,需要始终保持的是“保河湖安澜、护民众安全”的初心。

4.让水域更秀美党的把水利摆在九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之首,这是有针对性的,因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我国河湖管理和保护仍然面临诸多严峻挑战,水体污染、河道断流、湖泊萎缩、生态退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加强生态水利、民生水利建设,就是要让人民生活的水域环境更加优美、更加和谐,要坚定不移地践行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统筹、水域水量水质并重、预防保护治理齐抓,像保护基本农田一样保护水面,像管理城市街道一样管理河道,让河湖回归安澜,让水域重现秀美。

三、切实厘清新时代治水兴水管水的主攻重点,大力度谱写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崭新篇章

水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保护为主、防治结合,找准路径,久久为功,做到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1.以河长制促进河长治中国是一个水利古国,治水的历史由来已久。春秋时期的“无曲防”、公元1202年金章宗颁布执行的《河防令》、先秦时秦国的《田律》等都是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对河湖管理的要求和作法。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针对河湖现状和管理体制,实施了河长制这一重大创新。2016年10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2017年11月20日,中央深改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河长制湖长制看得很重、抓得很紧,这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的有效举措,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治本之策。目前,全国明确省市县乡四级河长近31万名,很多河湖实现了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多头管”到“统一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湖南省岳阳市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实现全覆盖,出台河长巡河工作方案,并在市水务局设立了河长制管理科,这是全省第一个正式下文设立的河长制管理机构。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因地制宜、因河施策、系统治理,统筹保护与发展、水上与岸上,才能解决河湖管理保护的突出问题。因此,对生态良好的河湖,要突出预防和保护措施,强化水功能区管理,维护河湖生态功能;对生态恶化的河湖,要健全完善源头控制、水陆统筹、联防联控机制,加大治理和修复力度,尽快恢复河湖生态;对城市河湖,要划定管理保护范围,全面消除黑臭水体,连通城市水系,实现水清岸绿、环境优美;对农村河湖,要加强清淤疏浚、环境整治和清洁小流域建设,狠抓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确保河湖长治久安。

2.以兴水利推动除水患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多次就保障国家水安全问题发表重要讲话,精辟论述了治水对民族发展和国家兴盛的极端重要性,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国水安全的严峻形势,系统阐释了保障国家水安全的总体要求,为强化水治理、保障水安全指明了方向。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是消除水患的根本保障。2017年,我国有效应对了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松花江等流域多次洪水过程,成功防御了洞庭湖流域历史罕见大洪水和汉江严重秋汛,灾害损失大幅度减少,因灾死亡失踪人数降至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低,这与近年来重大水利项目的密集实施、加快推进是分不开的。实践反复证明,根治水患首先要做大盛水的“盆”。一要紧紧围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着眼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雄安新区建设和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协调发展,统筹推进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构建高质量发展水利安全保障网。二要紧紧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集中力量推进一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不断完善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着力扩大水利优质增量供给。三要紧紧围绕防汛抗旱暴露的突出问题,集中抓好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提高中小河流重点河段防洪标准,消除小型病险水库安全隐患,增强重点区域防洪排涝能力,完善农村基层防汛抢险救灾预警体系,提升流域区域防洪排涝抗旱减灾能力。

3.以硬制度强化硬约束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仅占全球的6%,而用水量占到世界总量的13%以上。有专家估计到2025年世界缺水人口将超过25亿。加强水资源管理,既是现实所迫,也是形势所需,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抓手,强化“三条红线”刚性约束,加快实现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粗放用水方式向高效用水方式转变,从过度开发水资源向主动保护水资源转变。一要坚守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解决好怎么用水的问题。严控用水总量,把相关控制指标落实到相应河段、湖泊、水库和地下水源,把水资源承载能力作为区域发展、城市建设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条件,对超出红线指标的地区实行区域限批;严管用水强度,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健全取水计量、水质监测和供用耗排监控体系。二要坚守用水效率红线,解决好怎样节水的问题。牢固树立在水资源利用上过紧日子的思想,加快实施国家节水行动。节水强农上,积极发展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节水降耗上,大力推广工业水循环利用,加快实施高耗水工业行业节水技术改造。节水控需上,加强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改造,推进高耗水服务业节水技术改造。节流补源上,加大雨洪资源及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力度。三要坚守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解决好怎么排水的问题。完善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制度,强化水功能区、重要江河湖泊动态监测和科学管理。要加强水污染防控,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排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湖排污口。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完善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和安全评估制度,强化饮用水水源应急管理。

4.以大创新激发大活力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近年,全国水利系统深入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积极推进水利体制机制改革,中央有明确要求的34项水利改革都得到了较好落实,有力地推动了水利发展,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扫清了很多“藩篱”“禁锢”。实践证明,改革创新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开创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新局面的内在要求,是建设新时代水生态文明的有力抓手。要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以改革创新精神谋划水利发展这篇大文章,全力推进水利各项改革落地,全面提升水利工作水平。一方面,要狠抓改革落地。进一步深化水利“放管服”改革,推进行政许可事项标准化建设;创新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落实好中央加大水利投入和金融支持相关政策,规范和指导PPP等项目建设运营。对农业水价、水流产权确权、水资源税等长期改革任务,周密安排、加强指导,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模式。充分调动基层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经验要及时提炼,进一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另一方面,要狠抓科技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促进信息化与现代水利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水利现代化支撑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水利工作深度融合,积极构建覆盖全国江河水系、水利基础设施体系、管理运行体系的云平台,加快推进水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强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等领域重点学科建设,夯实水利科技发展基础,全面提升水利科技创新水平。

5.以共保护实现共享利水生态文明建设涉及面多、覆盖面广,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学会“十个手指弹钢琴”,奏响“齐抓共管大合唱”。湖南境内全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北与长江相连,湖南人称洞庭湖为母亲湖、湘江为母亲河。为让一江清水入洞庭,湖南自2013年起启动湘江保护和治理工程,湖南省委、省政府将其确定为“省一号重点工程”,制定了3个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分别是截污治污、生态修复、回归自然。近年,湖南又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启动了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湘江保护和治理“省一号重点工程”向纵深发展、向“一湖四水”延伸,湖南在治水兴水管水上,全面贯彻了系统治水理念。因此,水生态保护和治理,要突出一个“共”字,在思维方式、工作举措上要实现“三个转变”。一要从“分散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多次强调,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统筹治水和治山、治水和治林、治水和治田等;党的报告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在过去的提法上增加了一个“草”,将系统治理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涵盖自然生态的各个要素。水污染的表象在水中,但根子在岸上。水生态文明建设已不仅仅局限于水体,而要关注整个生态系统,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坚持从涵养水源、修复生态入手,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地上地下、城市乡村、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协调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问题,把水生态文明建设渗透到整个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二要从“单一推进”向“整体推进”转变。指出,自然界的淡水总量是大体稳定的,但一个国家或地区可用水资源有多少,既取决于降水多寡,也取决于盛水的“盆”大小。

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的客观规律,阐明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要求水生态治理与保护工作坚持整体性原则,科学把握水资源分布和使用的均衡,包括区域均衡、季节均衡、时空均衡等,实现区域水生态整体良性循环。三要从“各自为战”向“协同作战”转变。水是流动的,流域上、中、下游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但是当前有些流域内相关地方政府并没有达成合作治理的共识,各行其是、各自为政的“九龙治水”问题依然存在,流域与地域的协调配合密度、频度、深度都还不够。要坚决打破这种狭隘的地方利益观,切实转变“自扫门前雪”的治理方式,打破行政区界限,打破部门和行业界限,统筹考虑流域上游与下游、干流与支流、城市与乡村、用水与护水、水量与水质之间的关系,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没有优美的水生态环境,生活就会缺少“颜色”。要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度,来认识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顺应自然规律,保护青山绿水,给生活在华夏大地的人民创造一个人水和谐的“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李激扬1,2 单位:1.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2.湖南省岳阳市人民政府

被举报文档标题:对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lylw/sstxlw/71256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