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提高农业旅游文化品位的建议范文

提高农业旅游文化品位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2-07-15 05:10:02

提高农业旅游文化品位的建议

农业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产业,农业旅游的发展迎合了人们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旅游需求,同时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以及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在农业旅游开发和经营中,许多经营者的特色文化品牌意识淡薄,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对乡村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进行开发。本文以江苏省姜堰市为例,从文化视角分析该市农业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就创新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内涵的农业旅游产品和提升农业旅游文化品位的措施进行探讨。

一、姜堰市农业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姜堰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江淮之间,苏中平原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兼有南北气候特征。姜堰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阜民殷、商贸繁华,史称“海陵粮仓”。境内公路成网,交通迅捷,328国道、宁盐一级公路、宁靖盐高速公路、宁启铁路穿境而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为该市旅游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姜堰市紧紧围绕特有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精心做优做特农业旅游产业。素有“水乡明珠”之称的溱湖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和部级湿地森林公园,区内自然风光优美,水乡风情浓郁,文化底蕴丰厚,拥有“中国姜堰•溱潼会船节”、“麋鹿故乡园”、“溱湖三元温泉”等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古镇溱潼四面环水,夹河穿镇而过,素有“苏中周庄”之雅称,更有万朵古山茶繁花似锦,国际茶花协会主席戴维斯先生盛赞为“国际山茶树的一笔巨大财富,世界茶花文化遗产”、“全球人工栽培的茶花之王”。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生态环境全球500佳称号的河横村,以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先后开发了百年牡丹观赏、千亩油菜观光和循环经济园等旅游项目,建成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级风景区,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体验里下河水乡风情、了解现代农业科技、接受环境保护教育的基地。姜堰农业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日益提升,越来越多地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和游客的青睐。2008年该市接待游客250万人次,实现农业旅游收入3.5亿元。依托高效规模农业、设施农业、园区农业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吃、住、行、游、购、娱”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业体系,建设了一批旅游观光农业项目,初步形成旅游观光农业的特色和优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总体来说,姜堰农业旅游的文化品位不高,这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旅游与文化契合不紧密。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重自然风光,缺文化景观,个别景区景点文化氛围不够浓郁。二是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偏低。姜堰市多种民间艺术,仍处于初始自发表演阶段,游客一般流于走马观花,有疲于奔命之感,而无文化收获之乐。餐饮行业分散经营,特色不明,游客对姜堰的饮食文化缺乏整体感知。旅游纪念品的地域民俗文化特色还不明朗,品种单调、雷同,艺术品位不高,在品种、特色、数量等方面远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姜堰的一些特色民间工艺如面塑、砖雕、根雕等,尚未进入旅游市场。三是农业旅游从业人员的人文素养有待提高。姜堰农业旅游人才资源总量和后备力量都明显不足,文化素质较低,对当地自然景观、民俗文化和农业科技等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缺乏对旅游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更缺乏文化层面的知识渗透,无法适应高层次、高品位的农业旅游需要。

二、提升农业旅游文化品位的重要性

(一)符合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回归自然、回归传统的后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消费观念从追求有形的物质消费转变为追求无形的体验消费,在这样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人们逐渐把对产业发展关注的焦点,从产业内部的提升转变为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这个转变有利于促进农业与旅游业之间打破界限,实现这两大产业的相互融合。这种融合的条件就是文化的渗透,只有文化的渗透和文化品位的提升,才能诞生一个成熟的现代农业旅游产业。在农业旅游活动中,资源是基础,文化是灵魂。农业旅游的最大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于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由于农业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必须以满足高层次文化需求为目标。农业旅游中的文化是独特的文化,是以旅游方式了解农村生活方式、民族特点、地方特色,体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游客正是通过这些,才“入乡随俗”地较为便捷地触摸到旅游地的农业文化,实现追求文化差异或文化认同,达到审美和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所以,在我国农业区域资源丰富、特色突出的地方,致力于农耕文化内涵的发掘和提炼,给旅游者带来关于古老东方文明的文化体验才是农业旅游永续发展的动力。

(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于提升文化品位发展方式的农业旅游,作为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交叉重合的新型业态,对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充分发挥当地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带动着农村包括“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相关的第二、三产业的共同发展,对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投资环境、基础设施、就业市场、农产品加工等各方面的建设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更有利于改造传统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其价值创造能力,改变农业产业发展的弱势形态。因此,发展农业旅游,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是解决“三农”问题,带动农民致富,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也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积极探索。只有保持具有自己鲜明特色和独特风貌的旅游文化,才能在国际国内竞争的大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提升城乡居民科学文化素养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一种文化消费,它所购买的是文化和精神产品,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可以享受娱悦,提高精神生活质量。农业旅游非常强调参与性,旅游者已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一般观赏,而是要深入到旅游的乡村人文环境中,亲身体验农耕文化的趣味。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既是文化旅游的载体,又是科学文化展示的窗口,使旅游者在欣赏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的同时,也获得了历史文化、民族传统、文学艺术和科学常识等方面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接受教育。同时,旅游者又是城市文明的传播者,促进了城乡文化的交流,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旅游目的地农村居民文明程度。旅游目的地农村居民从事农业旅游,也要学习和推广旅游管理知识和农业科技,熟悉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升农业旅游文化品位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

三、创新具有姜堰特色文化内涵的农业旅游产品

(一)挖掘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姜堰市境内人类活动历史悠久,其文明史可追溯到约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单塘河新石器遗址距今约有6000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目山商周古城遗址的发现与发掘,表明在西周至春秋早期,今姜堰天目山地区,曾经就是一座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城址;叶甸仓场为汉代吴王刘濞设置的粮仓,由汉至唐,“海陵之仓”以仓储之巨名闻天下;宋朝岳飞、文天祥均曾驻足姜堰;明朝抗倭名将唐顺之在姜抗倭直到病逝;哲学家、“泰州学派”创始人之一王栋长期在姜讲学,其授课处“王公祠”已作文物保存;刘荣庆、刘国庆兄弟同为武状元,时称“熙朝盛事,旷古未闻”。而溱潼古镇2万多平方米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内,随处可见老井当院,麻石铺街,镇内山茶花堪称世界茶花王,并入选中华古树名木。丰厚的古文化遗存是姜堰农业旅游文化的无价之宝。要规划开发姜堰的古文化遗址,在姜堰旅游景区开发一条长约6公里、南北走向的历史文化轴线,包括溱潼古镇、桥头刘状元府、单塘河新石器遗址、天目山商周古城遗址、北大街古民居、高二适纪念馆等。

(二)突出特色鲜明的农耕文化独特的农耕文化是农业旅游产品区别于其它旅游产品的一大优势。在农业旅游产品开发中,要把体现农耕文明的原始农业、现代农业、农村风景和农业科普等一些典型景象提纯集粹,展现给游客。一是里下河原始农耕文化展示型景点建设。溱湖风景区要开辟展示里下河原始农具、传统农事操作景点;在河横村村庄河道推出风水车、脚踏水车、手摇水车、钓鱼、采莲、摘菱、摇船等水上项目,再现里下河水乡风情。二是以采摘垂钓为主的参与型园区建设。重点建设好河横葡萄采摘、沈马线水蜜桃采摘、溱湖湿地农业生态园蔬菜采摘、姜堰曹家农业科技园蔬菜种植采摘等农业旅游园区。三是以农业科普展示为主的科普教育型基地建设。要提升溱湖湿地农业生态园农技、农艺展示区科技含量和造型艺术水平;加快溱湖湿地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四是农村观光型农业带建设。重点是打造沈马线两侧观光农业带,河横园区千亩油菜花、千亩葡萄园、千亩水蜜桃等与溱湖风景区湿地森林相连结,在沈马线两侧形成长达10公里的果树园艺景观带,实现观光农业景观、高效农业产品和林业绿化的有机结合。

(三)展示积淀深厚的民俗文化在农业旅游产品中,需要大力挖掘各个层面的民俗文化内容,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姜堰以“溱潼会船”为主要品牌的民族民间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影响力,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十大民俗节庆活动之一,被专家誉为“民俗文化之大观,水乡风情之博览”。里下河地区的道情、牵驴花鼓、滚莲湘、面塑、微雕,以及竹编、民间乐器、说书、刺绣等民间文艺、民俗文化、民间技艺绝活,要加大挖掘、整理、出新的力度。要规划一定的区域,用于民间手工艺品制作销售,店面配以传统店铺风貌,将民间艺人请进来,集中展示面塑、微雕、木雕、竹编、刺绣、剪纸等民间手工艺,既可展示,又可销售,亦可让游客参与制作,形成一批工艺精致、附加值高、携带便利、游客喜爱的旅游商品。鼓励企业生产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并在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制、对外促销方面给予扶持。

(四)发展得天独厚的生态文化姜堰市始终注重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2000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首批“部级生态示范区”,区域生态环境优良,生态理念、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形成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和信念的文化,是一种基于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为主体构成的文化体系。要把生态文化贯穿于农业旅游开发的始终,把自然科学文化内涵有机地融入姜堰农业旅游产品之中。溱湖风景区要把溱湖国家湿地公园里的生态科学知识挖掘出来;溱潼古镇要做好“唐代国槐”、“神州茶花王”等古树名木的研究工作,合力打造湿地生态教育基地;河横生态科技园区要提高生态别墅小区的建设管理水平,建成江苏省农村生态居住样板;要完善农业循环经济园、农家小院、立体种植养殖园的建设,要让游客在亲身体验、享受田园风光和农家乐趣的同时,看到实实在在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和效益。在沈马公路两侧建成高标准成片林,用绿色长廊串联起溱湖与各农业旅游景(园)区,彰显全球500佳的生态特色和生态理念。

(五)开发风格独特的饮食文化要把姜堰风格独特的饮食文化与姜堰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有机整合起来,与姜堰丰富的优质农产品资源开发结合起来,进一步挖掘姜堰乡土特色菜肴,加快打造“溱湖八鲜”、河横绿色食品等地方餐饮品牌,在城区或溱潼古镇打造集姜堰风味美食于一体的饮食文化一条街,让更多的人了解姜堰以“溱湖八鲜”为主的饮食文化,让“吃在姜堰”、“吃在溱潼”成为姜堰农业旅游的又一亮点。对于这些食品的开发,必须在卫生营养、包装精美、携带方便等方面下工夫。同时在河横园区和溱湖大道两侧打造各具特色的姜堰“农家乐”餐饮品牌。

四、提升姜堰市农业旅游文化品位的建议

(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农业旅游事业农业旅游业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市民,以农民增产增收为目的,发展农业旅游涉及到农业生产经营、农村文化开发和农村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等多方面内容。所以,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以提高农民收益为出发点,以农业经营为主,在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基础上发展农业旅游,实现农业与旅游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发展农业旅游必须重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提升农村环境质量,防止农业污染,杜绝“开发性”破坏。要重视人文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实行农村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继承和发展相结合。实行城乡开发一体化战略,科学开发和合理布局区域农业旅游项目,避免近距离的雷同和重复建设,减少投资失误,提高开发效益。要充分利用城市资金、技术等优势条件,加大投入,促进农业旅游健康发展,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科学规划,提高基础设施配套水平要以产业化、园区化和市场化的要求,突出产业优势和主题文化特色,做到“一园一品”,按照“适度超前、集中规划、分期建设、持续发展”的思路,高起点、高标准搞好农业旅游综合规划。规划要注意保持乡土本色,保护姜堰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注重对原汁原味的乡村本色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突出田园特色,避免城市化倾向。要强化经营特色,凸现地域差异,渲染农村所特有的天然、纯朴、绿色和清新的环境氛围,传递无尽的闲情和野趣,以展现农业旅游业的独特魅力。要严格按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标准和要求,规划布局农业旅游景(园)区各类基础、服务设施,打造人性化、精细化、精品化的农业旅游景(园)区。

(三)创新机制,确立多元化投资主体“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业主开发”是发展农业旅游业的基本思路,也是确保农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型战略,加强政府引导、指导和扶持力度。加强统筹和部门配合,形成高效运转、统筹兼顾的领导机制。要用足、用好在新农村建设中,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要将旅游开发与各种支农资金挂钩,与各种惠农政策贴近。同时,相关主管部门要根据职能制定支持农业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要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契机,鼓励和动员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农业旅游景(园)区建设。要高度重视农业旅游引资工作,通过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开发旅游观光农业项目。总之,要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筹集资金,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走“滚动发展”的路子。

(四)建立以科技文化为主体的农业旅游服务体系农业旅游比其它类型的旅游更加注重高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更加注重建立以科技文化为主体的农业旅游服务体系。要培养和引进农业旅游急需的旅游管理人才和农业高新技术人才,引进和培育国内外优良品种,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文化时尚,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旅游业和农产品销售收入的双增长。农业旅游只有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紧密结合,走产学研、科教企联姻发展的路子,才能真正体现农业旅游文化品位的提升。

(五)加大宣传力度,广辟客源途径各旅游观光农业基地(景点)建成以后,要利用各种有效手段进行宣传,广泛吸引客源。宣传应着重从时尚、人文、休闲、参与、娱乐、品尝、购物、咨询、科研等多功能的一条龙旅游服务着手,在周边重点城市建立游客咨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及时的指导和服务。要建立针对性强、权威性高的农业旅游网站,为旅游者提供信息服务,并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进行宣传,扩大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另一方面,要与企业、机关、学校、农技推广等单位“联姻”,积极争取稳定长期的客源,发挥农业旅游的娱乐、休闲、教育,农业技术展示等多种功能,扩大农业旅游的综合效益。

被举报文档标题:提高农业旅游文化品位的建议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lylw/nylylw/60625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