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杨树食叶害虫的发生与防治范文

杨树食叶害虫的发生与防治范文

时间:2022-12-13 04:40:30

杨树食叶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摘要:总结了杨树食叶害虫的发生种类、特点、发生规律,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杨树;食叶害虫;发生;防治措施

杨树是平原地区的主栽树种,具有品质好、效益高、好管理、易成活、生长快、耐瘠薄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各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杨树栽植面积逐年增长,但由于树种单一和气候原因,导致大面积病虫害的发生,尤其是杨树食叶害虫,严重暴发时大面积丰产林树叶被吃光,出现“夏树冬景”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林木的正常生长,大大降低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笔者通过近几年来的观察,掌握了杨树主要食叶害虫的发生情况,分析了发生原因,总结了可行的防治措施。

1主要害虫种类

1.1繁多杨扇舟蛾

又名白杨天社蛾,属鳞翅目舟蛾科。

1.1.1发生特点。主要危害杨树,常在7~8月暴发成灾,在发生时将整株树叶吃光,仅留主干,远看似火烧一样,导致树势衰弱,严重影响树木的健康发育和生长。

1.1.2发生规律。1年发生4代,以幼虫危害杨树,以蛹在枯落物等处越冬。5月下旬第1代成虫羽化;7月上旬第2代成虫羽化;8月上旬第3代成虫羽化;8月下旬第4代成虫羽化;10月上旬幼虫开始陆续老熟化蛹越冬。初孵幼虫群集剥食叶肉,残留表皮和叶脉。2龄以后群集缀叶结成大虫包,夜里出来取食,遇惊后能吐丝下垂随风飘移,3龄后取食全叶,仅剩叶柄。老熟幼虫在苞叶内结茧化蛹,成虫夜晚活动,有趋光性。幼虫繁殖快、数量多、分布广,食量大,突发性强,危害重。

1.2杨小舟蛾

又名杨小褐天社蛾,属鳞翅目舟蛾科。

1.2.1发生特点。幼虫食叶片的表皮、叶肉,仅留叶脉,呈筛网状。严重时能够导致成片林木叶片被吃光。

1.2.2发生规律。1年发生4代,以蛹越冬。次年4月中旬开始羽化,第1代为5月上旬;第2代6月中旬~7月上旬;第3生于7月下旬~8月上旬;第4代为9月上、中旬。成虫白天隐匿,夜晚活动,交尾、在叶面或叶背产卵,成虫有趋光性。初孵幼虫群集啃食叶表皮,稍大后分散,7~8月幼虫危害最重。常将叶片吃光。幼虫白天隐伏,夜出取食,老熟后吐丝缀叶化蛹。

1.3杨黄卷叶螟

又名黄翅缀叶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

1.3.1发生特点。幼虫喜在嫩叶上吐丝、缀叶危害,受害叶呈饺子状或筒状,大发生时常把叶片吃光,变成“秃梢”,严重影响幼林生长。

1.3.2发生规律。1年发生4代,以幼虫危害杨树。初孵幼虫在落叶、地被物、树皮缝隙中结茧越冬,翌年4月初杨树萌芽后开始危害。第1代为7月上旬~8月上旬,第2代8月上旬~9月上旬,第3代8月上旬~10月中旬,第4代幼虫10月底先后越冬。幼虫淡青色,背面泛青,初孵幼虫分散,啃食叶表皮,并吐出白色黏液涂于叶面,随后吐丝缀嫩叶呈饺子状虫苞或在叶缘将叶折叠,藏在其中取食,5~8月份危害严重,常把嫩叶吃光,形成秃梢。幼虫极活泼,受惊后,立即从卷叶内弹跳逃跑或吐丝下垂,老熟后在叶卷内结茧化蛹。成虫趋光性极强,卵产于叶背面。

2防治措施

2.1人工捕杀

越冬(越夏)期,人工收集地下落叶或翻耕土壤,以减少越冬蛹的基数。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诱杀,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组织人力摘除虫苞、虫茧和卵块。利用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的习性,震动树干捕杀下落的幼虫。2.2科学造林科学规划,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地选择较抗虫品种栽培,加强栽培管理,营造混交林和隔离带,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抵抗力。及时清理落叶废弃物,集体烧毁,深翻土壤,减少虫害。

2.3打孔注药防治

对发生严重,喷药困难的高大树体,可打孔注药防治。利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疏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40%久效磷乳油、25%杀虫双水剂等。用药量为2~4mL/10cm胸径。原药或1倍稀释液。注药后注意封好注药口。

2.4药物防治

尽量选择高效、低毒、对天敌影响小的生物制剂及仿生制剂。在第1代2~3龄期,叶面喷洒Bt制剂或150亿球孢白僵菌2000倍液、25%灭幼脲Ⅲ号、25%阿维•灭幼脲、25%甲维盐•灭幼脲2000~3000倍液,3%高渗苯氧威2000~3000倍液。

作者:付燕珊;杨凤生 单位:江西省樟树市林业局

被举报文档标题:杨树食叶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lylw/nyhczllw/70994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