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古代的农业发展情况探讨范文

古代的农业发展情况探讨范文

时间:2022-07-18 08:33:13

古代的农业发展情况探讨

一、北宋山西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

(一)开发利用山泉水灌溉农田

绛州骨堆泉,“方数丈,可灌民田万亩左右,农家恃以为命。”方数丈的泉水竟能发挥如此之大的作用,那么著名的晋祠泉水,所起到的作用就更大了。嘉祐五年(1060),地方政府为扩大晋祠泉水的浇灌能力,组织人力,对晋水渠道进行了整治,“湲其源为十分,穴庙垣以出其七分……其溉田以稻数计之,得二百二十一夫余七十亩,合前为三百三十四夫五十九亩三分有奇……于是晋水之利无复有遗,倍加于昔矣。”不仅扩大了溉田面积,并且将水源分为十分,确定了南北三七分水的原则。熙宁八年(1075)五月,太原府草泽史守一,“修晋祠水利,溉田六百余顷”。对于晋祠水的灌溉作用,范仲淹歌之曰“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田。”嘉祐年间(1056—1063),介休洪山泉也得到开发利用,洪山泉水是汾河中游仅次于晋祠泉的第二大泉水灌溉工程,万历《介休县水利条规碑》记载“自宋文潞公开为东西中三河,自南而北流出,可溉田一百五十二顷二十九亩八匣八毫。”说明宋代洪山泉水灌区已具相当规模。

(二)引水淤灌工程

山西淤田的自然条件较好,史载“河东多土山高下,旁接川谷,每春夏大雨,众水合流,浊如黄河矾山水,俗谓之天河水,可以淤田。”嘉祐年间,程师孟利用这一优势组织民众淤田,“绛州正平县南董村旁有马壁谷水,劝诱民置地开渠,淤瘠田五百余顷。其余州县有天河水及泉源处,亦开渠筑堰,凡九州二十六县,新旧之田,皆为沃壤。”这一时期共“兴修田四千二百余顷,并修复旧田五千八百余顷,计万八千余顷。”可见利用水利灌溉不仅改良了土质,将盐碱地变成良田,扩大了农田面积,同时也提高了粮食产量。“闻南董村田亩旧直(值)三两千,收谷五七斗。自淤灌后,其直(值)三倍,所收至三两石。”并且程师孟还进行经验总结,绘制《水利图经》二卷,宣传淤田的方法。熙宁年间,全国上下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河东地区也不例外。郭咨在忻州“导汾水,兴水利,置屯田”。熙宁五年(1072),洺州引漳河、洺河淤田“开河出美田三四百亩”。熙宁九年,政府又“遣都水监丞耿琬淤河东路田”。总之,熙宁年间,河东共建水利工程114处,溉田面积达471981亩。对于旱地农业来说,水利工程的兴修意义重大,大大提高了这一地区的农业经济效益。

(三)治理汾河

北宋时,汾水常常暴涨,堤防欲溃,几至成灾,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更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宋天圣三年(1025)陈尧佐担任并州知州,即以治理汾水为急务,史载“陈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熙宁初年,汾河大溢,知太原府王素“亟命具舟楫,筑堤以捍之,一夕,水骤至,人赖以安。”对汾河的治理,提高了抗旱减灾的能力,改善了汾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促进了汾河两岸农业的发展。

二、北宋山西地区农业发展的表现

(一)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粮食丰足

北宋初年,河东的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导致大量农田抛荒,农业生产凋敝。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北宋政府逐渐改变削减河东人口的政策。对于当年逃匿山林的北汉官吏军民,则“愿仕者量材甄叙,不愿者俾之归农”;如果因战乱和灾荒而流移的“流民有复业者”,则“发仓粟赈之”。到元丰年间,河东的户数已经从宋初的261,053户上升到576,198户,崇宁元年(1102),户数则达到了613,532户。人口的增加,不仅为河东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而且使抛荒的田地重新耕种,垦田面积扩大。同时,沿边的禁地也开始得到开垦。宋太宗时曾在河东沿边推行禁地政策,“令民内徙,空塞下不耕”,沿边大面积良田被荒废。仁宗时期,开始在边地屯垦,“以岢岚军北草城川禁地募人拒敌界十里外占耕”。至和二年(1055),代州、宁化军一带的禁地亦被开垦。熙宁八年(1075)又一次下诏开垦岢岚、火山军等处堪种土地。这一时期,河东山区的山田也得到普遍开发,“高山峻坂并为人户耕种”。

沿边禁地和山田的开垦,无疑使河东的垦田面积进一步扩大。随着人口数量增加和垦田面积扩大,河东的农业生产重新发展起来。就粮食而言,到大中祥符元年(1008),“有司言其(指河东):地沃民勤,颇多积谷。”在天禧年间,河东不仅上贡朝廷钱30万贯、粮120万石。政府还曾连续两年从绛州一地调出粮食30万石。滑州黄河决口时,还曾计划从河东晋、绛州发粮储三【十】(千)万赴滑州,可见当地储粮之多。另外,官方还在河东籴粮运往别地。庆历元年(1041),河东曾“额定和籴粮草五百万石”。熙宁七年(1074),又以封桩钱10万贯于河东买军粮,运往陕西延州,“比本路(指鄜延)来价甚有余息。”加上运费,河东粮价仍比鄜延低贱。从元丰七年(1084)开始,河东每年向陕西提供粮食5万石。从这些情况可看出,河东的粮食丰足。

(二)种植业品种多样

种植业可以分为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北宋时期,山西地区粮食作物品种多样,主要以北方的传统粮食作物粟、黍、麦、豆为主。欧阳修到河东看到“泽、潞两州二麦大熟,晋、绛、并、汾、石、隰等处,系种麦地分,并只熟及三五分。”可见小麦在此已经是大面积种植,并且已经扩展的北部边界的石州。水稻则在水资源丰富的汾水流域州县广泛种植,如汾州“秔稻之富,流衍四境”。晋祠附近则是一派稻乡的气氛,范仲淹作诗曰“千家溉禾苗。满目江乡田。”欧阳修在《晋祠》中说道“晋水今入并州里,稻化漠漠浇平田。”经济作物主要是桑麻业,梅尧臣曾言“并州自古近边地,桑麻故已知风俗。”《元丰九域志》记载保德军、宁化军、岢岚军、平定军、威胜军均以丝织品作为土贡之物,可见其蚕桑业相当发达。至和二年(1055)以前,“河东户役惟课桑以定物力之差”,能够将桑作为税收的来源,说明桑的发展已有一定的规模,是当地人经营的主要产业之一。那么与桑相比,河东苧麻业则更加发达。《宋史•地理志》言其为“寡桑柘而富麻苧”。汾州、晋州、绛州、石州、泽州、代州、忻州、岚州、慈州、丰州、隰州等州都有麻织业分布。熙宁年间,河东仅向政府缴纳的布匹赋税就多达十五万一千多匹。在全国居于首位,足见河东路麻织业之繁盛。

(三)畜牧业发达

由于气候、地理环境的影响,山西的畜牧业比较发达,尤其是民间牧驼业、养羊业最为兴盛。宋神宗时,知太原府韩绛言当地“驼与羊,土产也,家家资以为利”。说明养骆驼和羊已经成为民户家庭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有些家庭饲养的骆驼达数十头,日本僧人成寻前往五台山的途中,在河东境内的官道上每天都可看到30—40头骆驼。而石州则是宋政府骆驼放牧地之一,“在京见骆驼无多,即目在石州放牧未回”。在泽州境内太行山上,成寻看到3处羊群,“或五千,或三千,或一千云云。”河东还是国家重要的活羊供应地,绛州、忻州每年要向国家上供一定数量的羊,由此可见河东路牧驼业与养羊业的兴旺。

三、北宋山西各地农业发展的不平衡及其差异

由于自然条件和政府相关政策的影响,河东各地区之间的农业发展极其不平衡,而且具有地区差异性。正如当时人张景宪所说:“本道地肥硗相杂,州县贫富亦异。”

(一)不平衡性

纵观北宋一代在河东地区所兴修的农田水利设施,无论新旧工程,大多数都集中于汾河流域,又加之汾河谷地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因而农业发展水平较高,成为河东主要粮食的供应地。西北部山区,地高气寒,山田较多,土地贫瘠,农业发展艰难,“坡峻七顽难力耕,牛羸人困强驱行。”东部山区,到仁宗庆历年间,辽州“地里、人户不及一中下小县”,“潞州八县内,屯留、黎城、壶关三县,地居僻远,户口调零”,而“威胜以东及辽州平定军,见其不耕之多”。可见,这里的农业发展水平也不高。如欧阳修所言“岚、宪等州,岢岚、宁化等军,并系僻小凋残之处”,“并、晋、绛、潞、汾、泽等六州,在河东物力比他州富实”。因此从整体方面来讲,河东地区汾河流域的农业发展要高于其他山区;就汾河流域内部而言,汾河谷地沿线的绛州、晋州、汾州、太原府的农业发展水平较高。

(二)差异性

在自然条件较好的汾河谷地,主要以农业发展为主,农作物种类多样,有水稻、小麦、豆、黍、粟、桑、麻等,并且粮食作物的亩产较高,如绛州等地的亩产则达到了2石左右。而东部、西北地区农牧混杂,农业发展落后,可种植的农作物种类不多,适合畜牧业发展。欧阳修认为河东“岚、石之间,山荒甚多,汾河之侧,草地亦广,其间水草最宜牧养,此唐楼烦监地。迹此推之,则楼烦、元池、天池三监旧地,尚冀可得。臣往年出使,尝行威胜以东及辽州、平定军其地率多闲旷。河东一路,水草甚佳,地势高寒,必宜马性。”北宋时期这一地区的官牧马数量减少,而民间畜牧业发达。

四、结语

北宋山西的农业共获得了十六次丰收,是当时除河北之外各路丰收次数最多的地区,且丰收次数多于灾荒次数(七次)。另外从二税见催额来看,元丰年间,河东的田地全国排名十三、户数排名十四,交出的二税却排名第九,户均排名第六。二税是农业税,二税额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由此可见,山西的农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在整个国家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到了北宋末年,一方面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农民的土地逐渐丧失;另一方面,徽宗、钦宗时,金人入侵,人民纷纷南徙,十室九空,农业发展趋于衰落。

作者:孙金玲单位:新乡学院社会科学部

被举报文档标题:古代的农业发展情况探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lylw/nyfzlw/62305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