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建筑环境设计思路范文

建筑环境设计思路范文

时间:2022-12-31 10:03:59

建筑环境设计思路

1.引言

现阶段,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目前的居住环境却因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而越来越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要求,因此,舒适、宜居的建筑环境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建筑作为一个存在于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条件下的产物,我们在对其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人的感受,同时,也要处理好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使两者得到充分的融合,成为一个完美的体系。

2.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的相互关系

文化、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历史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在人们对建筑强调自然环境的同时,人文环境因素也逐渐浮现。只有在充分理解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情况下,才能设计出建筑与环境协调统一、可持续的作品,满足现在人们日益提高的建筑要求。

2.1建筑应与环境相融合环境和建筑二者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融合的。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重视环境和建筑本体的匹配性、融合性,环境和建筑的完美融合,使建筑和环境融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从而使两者在风格、文化、形式上达到高度一致。

2.2建筑应与环境相协调建筑以其所处的不同环境为基础进行设计,而环境同时也依据建筑风格的不断演变而动态反映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所以说,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之间,我们所追求的协调并只是单方面的体现在表面形式的相同或相似,更在于它们两者之间的结合。

2.3建筑与环境互为动力马克思认为,人们的意识最初来源于对周围可感知环境的一种感觉,是对自身以外的其他人、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自我感觉。从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改变环境起,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已经从最初的同一性关系向对象性关系转变。建筑环境设计无外乎也需要遵循这种主观意识发展的规律,经历从自发到自觉的演变过程。

3.当代建筑环境设计的要求

随着时展,建筑环境的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越来越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积累,促使他们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以人为本是重点。建筑与环境的品质直接关乎着人们生活质量的好坏,绿色建筑设计只有在先满足人类需求的情况下才能注重环境因素的影响,否则,这个建筑注定是失败的。二、与当地地理、气候相关。在进行建筑环境的设计时,需充分考虑当地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应对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实地观察,合理地评价,从而分析其基地地形起伏、坡向、植被、地表状况、人工设施等对基地日照、温度、风和湿度条件的影响,在综合了解当地气候条件之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设计工作。三、营造舒适的空间层次感。对人们居住的环境进行空间划分很重要,有效的界定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更有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其划分的顺序通常是公共区域到私密区域的逐步过渡,以实现空间层次的有效衔接。在居住环境设计中,栅栏、树丛、假山、水系等景观成为现代建筑中不得不考虑的影响因素,打破传统、单调空间布局的束缚,实现空间层次的渗透、融合,以增加空间的层次动态感,给人以感官享受的同时愉悦身心。

4.如何体现可持续的建筑环境设计

环境与建筑相辅相成、对立统一。在可持续的社会环境下,也铸就了建筑环境的设计的可持续性。建筑是静止的,但却为其动态发展提供参考,建筑与其周围环境存在的最直观的能动关系就是外部环境四季、昼夜的交替变化。建筑室外景观相对于建筑本身而言,是一个宏观的观察,它是最先进入人们感知领域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对这个建筑物的印象;建筑室内是人工作、学习、生活的场所,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活动和心理感受。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开始将工作、生活环境的关注重点转移到室内,室内园林是在现代社会自然环境退化、生活压力加大的大背景下新生的产物,也是人类生活质量提高而追求更高生活品位的必然,科技发展对这一生态景观的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持,绿色是处于高度程序化生活环境下的人们与大自然关联起来的枢纽。

4.1关注自然环境以水景与植物种植为例。水景在建筑环境中基本上是以点、线、面的形态存在。以点的形态存在于环境中的大多以水喷泉、装饰泉、沐浴泉及近代水雕塑喷泉瀑布的形式表现,它的布置特点是倾向于建筑群体空间的中心位置,以便形成视线或观赏的焦点,以其多变的形象外观丰富建筑的空间环境;而河道则是以线的形态在城镇、街区及建筑物内穿越,将建筑空间联成一个整体;有些建筑物、建筑群体或城镇濒临湖海水面,以宽阔的水面作为整体背景,并以水体进行衬托,使建筑物可以充分的融入大自然中。以合理的植物种植为衬托。当阳光照射在房屋附近的地面或道路上时,地面就成了一个巨大的热量储存场所,从下午一直到晚上,树木都在对热量进行着调节作用,首先是将太阳能辐射转化为热能量,当中午的温度下降至存储能量的温度以下时,再将热量进行释放。树木在防止周围环境吸收热量的同时,还通过蒸发蒸腾作用对一个区域进行制冷。由此可看出,树木的栽种对于建筑环境来说有利,树木对空气也有净化作用。

4.2借鉴成功经验

4.2.1西方国家的成功案例对于建筑与环境的有机融合,美国著名建筑大师赖特诠释得很到位,他所倡导的“有机建筑”将这一融合很好地反映在了实质性的建筑物上。其中,流水别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亚里士多德认为,各部分的展现效果在经过合理的集合后,它们所释放出来的往往比它们自身效果要大得多。达•芬奇也曾说过类似的话,人不应当只从一个物体的表面来评价一个物体的好坏,有时候,恰恰是因为它的残缺,使它跟周围环境结合之后却表现出了极致的美。这些论述表现在建筑环境美的方面,同样适合。有些时候,单个建筑看上去可能并不完善,但融入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之后,再加上周围环境的衬托,反而会提升整个群体的质量。

4.2.2日本的成功案例日本建筑师在体现自然美的基础上,将建筑设计得独具匠心。日本传统建筑观念认为,建筑与自然景色不可分割,因此,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常用的表现手法是利用水平的线条和朴素的材料,以求做到建筑与自然的相互融合。因此,日本的建筑通过以大面积的窗口、阳台和长廊,把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而著称。在选用天然材料时,对材料的自然属性十分讲究,通过将不同材料的质感、肌理、色彩等经过合理的结合方式来达到丰富细部处理的目的。对地面、墙壁、天花板等多采用木材、竹材等材料,实现围护结构与采光和通风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的目的。在这一自然观的驱使和引导下,他们建造的房屋并不是独立与于自然之外的部分,而是一种开放的、融入大自然之中的和谐生活方式。

4.2.3中国的成功案例顺从自然且依附于自然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价值观取向。儒家的入世之境、道家的自然之境以及佛教的出世之境,三者的相互糅合,赋予了中国美学思想更加丰富、深沉的内涵,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私家园林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佼佼者,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从室外空间的格局布置效果可以看出,建筑与自然元素被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相互映射的多层次的空间效果,人与自然之间的独特关系使园林更具抒情性,在传统观念下的朴素建筑环境设计,充满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对环境尊重的情怀。我国传统建筑的艺术体现在建筑上多表现为群体建筑之间的搭配,例如四合院。作为我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之一,它的布置格局无一例外的都是由几个不同的建筑单体围合成一个单元的建筑体,将我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尽数展现在人们面前。在北京,有很多类似故宫、颐和园等的建筑群,它们所蕴含的是完整而清晰的空间思想观念。戴念慈大师所设计的阙里宾舍位于山东曲阜,完全采用传统的中国样式并加以匠心独运的设计,使宾舍融于原有环境之中,达到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和谐的内在美。中华文明关于“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的理解,有其独特的一面,正如中华民族一贯推崇的勤俭节约的美德,表现在建筑上,就是合理运用自然资源,中华民族自古推崇“天人合一”的理念,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它是中国历史亘古不变的真理。

5.结语

环境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点考虑因素,在环境的大背景下,建筑需要将美整体地表现出来,才能保证建筑更好地融入我们生存的大环境中。同时,还要关注人的情感、重视生态观念,这是对人和设计本质的发现以及对自然的尊重。在以人文性、生态性作为衡量标准来评价建筑与环境设计之时,我们会发现,建筑的真正价值在于以不同的角度为户主提供有意义的体验感受。因此,建筑环境设计需要从整体出发,正确地处理好人、自然、文化、城市等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创造出优质的生存环境而做出努力。

作者:董立惠 单位:苏州科技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建筑环境设计思路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lylw/jzhjlw/68499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