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上市公司内部环境治理范文

上市公司内部环境治理范文

上市公司内部环境治理

1、树立资本结构战略管理观念。资本结构战略从属于财务战略,是指为最大程度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增加企业的价值,提高企业的发展竞争力,在分析影响资本结构的内部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资本构成的发展方向进行的全局性、长期性、创造性的谋划。公司战略的实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对资本结构实施战略管理是公司实行战略管理的必然要求。21世纪,公司的理财环境更加复杂和多变。资本结构的规划必须根据现实及未来的影响因素,制定长远的有利于全局的战略决策,才能支持公司的发展。

2、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根本上解决资本结构不合理的问题。(1)通过企业产权制度、用人用工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实现劳动和资本的合理配置。(2)强化财务决策功能,充分利用各方面信息和情报,做好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以降低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3)强化经营决策功能,正确把握经营方向,进行技术更新和技术改造,使产品结构和产品质量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为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增加后劲。(4)重点建立两个基本机制,即有限责任机制和兼并破产机制。

3、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硬化财务约束。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出资者的财务约束及资本市场、经理市场、银行机构等多种约束机制的共同作用,实行两权分离条件下对公司经营者行为的控制,保证出资者的根本利益。我国现有治理结构下,公司内部责权利不明确、出资者财务约束软化、经营者存在短期行为等都造成了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扭曲。所以应建立资本结构的优化机制,硬化公司的预算约束,强化出资者对公司的监督,建立利润分享计划,使公司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促使经营者敢于有意识地负债筹资。强化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参与高层次市场竞争的基础,也是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有效手段,应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完善:树立风险意识,建立内控机制,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切实做好“三公开”,防止大股东占用和掏空上市公司;尽快落实独立董事的聘任工作,使独立董事成为管理层的有利监督人;加强信息披露,适用国际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对上市公司信息的强制性披露做到及时、真实、有效。

4、改进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上市公司必须改变国有股占比较高的这种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在货币资金比较充裕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利用经济手段实施国有股回购。通过国有股回购,降低国有股比例,增加流通股比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中小股东的地位。随着更多理性投资者进入公司,股权过度集中的现象将得以缓解,多元化投资主体的结构将逐渐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相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会得到良性的运转,“内部人控制”的现象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防止和纠正,最终有利于公司资产的优化组合和公司经营长期目标的实现。同时,通过国有股回购,能够使产权制度更趋于完善,真正实现“同股、同权、同责、同利”,切实保障股东权益及股东经理层的约束。

5、适度控制股本规模扩张,适时进行股本缩容。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着盲目投资和一味扩充资产规模的不良倾向,这种非理性的行为将可能损害公司的长期发展潜力。证券市场上新兴的股票回购现象就是对这种行为的有力反击。这种方式可以在短期内使公司的负债比率趋于合理,有利于优化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提高其盈利能力。回购股份还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削弱大股东对公司的干预能力,相对提高社会公众股的比重,有利于发挥社会股东的监督和决策作用,改善畸形的治理结构。另外,股份公司财务管理目标是股东财富的最大化,通过股份回购改变公司的资本结构,启动财务杠杆作用,可以增加股东权益及未来的收益,有利于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并且避免了公司在没有较好的投资渠道的情况下,对资金的低效使用。

6、用股转债提高资产负债率。对资产负债率较低,而且每股收益不高的上市公司,应将一部分国有股采取转换为国有债券的方式交给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结合各个行业不同的情况制定利率政策和期限,不仅有利于国家控制国有股释放速度,保证国有资产在变现过程中的保值增值,而且对于公司也可以利用债务利息的抵税作用来降低资金成本;资产负债比率的提高,可以鞭策企业不断地寻求投资报酬率更高的项目,从而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财务杠杆效应可能会使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提高,有利于企业再筹资和资本结构的优化。

7、发行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作为资本结构调整的杠杆,也是债券向股票转换的桥梁,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对有较高负债比率的上市公司,随债权向股权的转化,可以达到资本结构的动态优化,有利于控制公司未来的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还可协调股权利益和债券利益的关系。

8、再造上市公司内部组织结构体系,提高理财人员素质。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已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财务管理日益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财务与会计职责的分离与细化已是大势所趋。上市公司作为一种优化的企业组织形式,应健全公司内部财务机构,即形成既有主管资金的筹资与调度、财务规划与决策、投资方案的评估与投资战略的制定,又有主管公司内部的经营核算、信息处理与财务监督的两套机构。同时公司资本经营的成功开展,更离不开一支能够熟练驾驭资本的资本经营者队伍,他们要具有资本经营的意识、知识和能力,在公司实现飞速发展的进程中有所作为。

9、制定合理的经营者报酬激励制度。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报酬不仅较低,而且与西方国家相比,结构也比较单一,由基本工资加年终资金构成。这样的报酬激励制度是难以激发经营者的积极性和承担风险的动机。若将经营者的报酬结构分为两块:一是基本年薪,根据经营者在过去几年的经营业绩来加以确定,相对稳定;二是风险收入,包括年度奖金和远期收入两部分,其中年度奖金主要根据企业当年经状况确定,而远期收入则主要根据企业未来经营状况确定,并可采取股票、认股权等形式,使经营者这一重要人力资本在公司的资本结构和收益分配中加以体现。

10、建立资本结构动态化的机制。企业资本结构的决策从属于企业的战略决策。因此,企业资本结构应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协调,不断适应发展战略对资本结构的要求。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由于市场的供求关系处于经常性的变化之中,资本的构成情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资本结构总是呈现动态的状况。对于资本结构的管理,应建立财务预警体系,时时适应环境的变化,采取相应的策略。同时,公司在选择融资工具时,应注意利用可转换优先股、可赎回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及可赎回债券等有较好弹性的融资工具,保持弹性的资本结构。

一般而言,资本结构优化的标志是:功能强,各种资本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周转快,在经营中各种形态资本能较快地依次转换其形态;增值多,通过经营能实现较多的资本增殖;抗风险,能抵御异常情况而减少损失或带来收益。我国上市公司应按照这样的资本结构优化的标志,对不良的资本结构不断进行优化,才能使上市公司更好到进行资本经营,不断提高公司价值。

资本结构的顺序偏好理论认为,企业偏好将内部资金作为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其次是债务,最后才是新的股权融资。而我国上市公司的总体融资行为似乎严重背离“融资定律”。具有股权融资的偏好,其融资顺序表现为: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和内部融资。这种过度偏好股权融资,一方面导致负债水平明显不高,没有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和节税作用;另一方面会导致资金使用绩效下降,不利于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影响投资者利益与长期投资的积极性,也会加重资本市场发展的失衡。因此,必须纠正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