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析住房室内环境心理范文

浅析住房室内环境心理范文

时间:2022-07-24 04:39:27

浅析住房室内环境心理

住宅是和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环境因素。它对于人的家庭、生活质量屯生活方式、健康水平、心理状态、行为方式等方面都有深刻广泛的影响。从居住环境的三大目标(人与人的交往和社会关系;良好的居住质量;与自然环境协调)总体分析来说,在进行建筑平面布局时,各种房间的组合,室内家具,功能要求,大体上都有了初步的安排。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相继进入现代化住宅,这对室内环境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现代居住空间理论不再是以居住标准、卫生标准、大规模建造等问题为依据,而是以室内空间的大小和灵活多变的可能性;空间布局上的功能分区的合理性与明确性;多功能组合家具的可分割性;室内空间装饰及色彩的整体性、协调性、气氛情感情调的追求等多方面心理要求为重心。同时还涉及人与人交往、人与社会的关系,涉及历史、传统、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总之,居住空间环境要从更广泛、更全面、更科学的角度考虑,为人类创造优美的理想的生活环境,使整个社会和社区能够产生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家庭成员之间具有良好的相互关系及进步的生活方式,并能保持个人、家庭、社会各自的特点。起居空间(或是方厅、客厅)和卧室是生活居室的核心空间。人们一生大半时间在居室中渡过。过去在住宅设计中,只注意解决好外部的环境污染(隔声、隔热、防污染等),对室内人为的污染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各种现代化电器进入千家万户,势必打破住宅套型设计的陈旧格局。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应该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考虑,不能再单一地考虑盖个“盒子间”把人装进去就算完成了设计,而是要使居住空间除满足生理功能要求之外,还要使居住者在居室中得到休息,陶冶情操,从“家”这一环境中得到精神上的净化及升华,并能产生安全感和寻求自我尊重和对他人尊重的心态;寻求认识与理解,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现从居住环境心理学角度对起居空间做一初步探讨。

1人的心理对环境的反应

人与住宅的关系比人与其他建筑的关系更加密切,因为人在住宅中有较多的自主性。可自由支配其中的一切,充分体现自己的意愿不受或者少受外界的干扰和限制。随着社会经济和物质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时,就会萌生高层次的心理要求。人的心理过程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应过程,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源泉。从居住环境角度看,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都属于存在的客观现实。人的一切心理现象,从简单的感觉、知觉到复杂的想象、思维、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都是对客观环境现实的反应。例如:房间的开与闭、冷与暖、明与暗、大与小、静与闹、亲与疏、轻与抑、衡与失、美与丑……等等,都是客观环境与人的主观评价相统一的概念。在不同地区、民族、气候、社会等条件下,人的生理、物质需要虽然存在着许多差别,但基本的心理要求都是相同的。现今生活方式的变化、文化技术的进步,对住宅的要求不再是简单栖身的庇护所,而是要成为在工作之余调剂精神生活,发展个人专长和爱好,从事学习、娱乐、社交等的多功能场所。我国现有的经济基础不可能为每户城市居民提供较宽敞、大面积、多居室的住宅。这就要求建筑设计者在当前居住标准上将建筑功能与心理因素在高层次上统一起来,让居住者能够参予设计,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要考虑人的感情、欲望、希求和理解,以满足住户千差万别的要求。在设计中创造出某种意境,赋予非生命的环境以“感情”,使人们在“感情”化的环境中,生理及心理上得到最大的满足和鼓舞。

2起居室的环境特征空间开放性

起居室是住宅中的多功能房间,也是最重要的房间。它的功能要求主要是团聚、娱乐、会客、进餐、休息等,因此需要较为宽敞的空间。现代住宅中存在着节约用地,面积紧凑,房间有限等特点,针对这些现实问题,起居室的设计应小中见大,简单中有变化,一局限中有自由,封闭中见开敞,并使内(室内)外(自然环境)结合,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使人们摆脱心理压抑感,身心得到自由舒展和放松。另外,起居室又是主人经济、社会地位和个性的表露与象征,因此,设计中应以开阔、明快、热情、舒展、生机勃勃的意境为目标,赋予人们奋发向上的感染力。起居室在房型设计中,关键是要离散目前“盒子间”的概念,消除封闭感和压抑感,扩展起居室的空间开放感,并通过改变空间形式来改善室内环境。空间的开放性,一方面可以从空间的组合变化布局着手,采用开敞布局,灵活划分的处理方法,通过空间的联系,房间大小的变化,错位的布置,空间上的流通,很自然地划分出不同的空间;另一方面可调动人们具有的心理尺度感、领域感、秩序感、装饰色彩心理、质感和美感能力,创造出理想的起居环境。从窗口、家具布置、色彩及空间序列上逐一分析。

2.1窗口心理

窗户对起居室来说是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它不但在功能上满足采光、通风、室外视界、遮阳、空调等作用,而且又是防风、保暖、隔热、防止噪声干扰和保证主人私密性的必要设施。一般窗口设在人们入门的迎面处较好,因为人们具有迫光的习性,入门后往往面对窗口,视野透过窗户延伸至窗外,心理便会感到开阔和轻松。窗子又常成为借景的优美画框,人们通过它观赏窗外景观,歇息眼睛,消除疲劳,扩大空间感。并通过窗口追求自然回归以利于心理上的平衡。由此可见,设计中窗子的形状、位置、大小及比例对于创造优美观瞻、使用环境至关重要,并直接影响居住者的心理感受和行为发展。

2.2家具布置心理

家具有组织、规划和诱导生活行为的特点,可以充实和丰富居室环境的构成,烘托生活气氛。起居室的家具设计布置,应根据主人的文化、习俗、职业、修养及审美要求和室内活动内容、具体功能性质来选择家具类型。目前,小面积住宅的起居室多选择尺度小巧、舒适耐用的系列组合家具。由于主人的个性与爱好不同,因此在布置的家具内容和位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感受也不同。家具之间可能组成有机和谐的整体,逻辑序列较强,表现出良好的秩序感;也可能形成相互矛盾、混杂无序的随意排列,难以有秩序感。鉴于这些,起居室的家具采用低矮组合家具布置为宜,突出以谈话为中心的重点设计,排除和起居室功能无关的一切家具,增加室内空旷感,体现起居室的个性。在家具设计上要富于流线型;要有虚实相间、高低错落的组合秩序;并且布置合理,造型简洁,色彩宜人,与背景谐调有趣;这样不仅可以相对减弱空间拥挤感,还有利于培养人们的规整、有节律的生活习惯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人们的居住心理空间获得充实和满足。

2.3装饰色彩心理

色彩感是人类最普及的一种感觉,是环境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色彩的心理特点,就是色彩对人的心理状态、对人的情绪的影响。色彩象征力、主观感知力和色彩辨别力对人们生理和心理的舒适程度、身体的健康、生活的安全、工作效率的高低都有重要的影响。人们对不同色彩表现出不同的好恶以及对它的心理反应,常和人们的生活经验、利害关系以及由色彩引起的联想造成的,也和人的民族、年龄、素质、习惯、信仰分不开的。因此,合理地运用装饰材料和装饰物品能丰富和美化生活,扩大和强调空间感受。例如:起居室选择明度高的冷色调作为基本色调,能给人以深远、舒展和开阔的感受;而在寒冷的北方,室内大面积的色彩主调选用明黄色,不失居室空间豁亮而宁静的特色等等。总的来说,人们对色彩的反应不仅表现在生理上,也表现在物理性方而,色彩的温度感、距离感、重量感对于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重要的是环晓的色彩必须是衬托人和物的背景,既符合环境的功能感觉,又体现环境的性格。色彩由于具有丰富的情感作用,并且来自空问的四面八方使人处于其包围之中,因此设计师指导人们运用色彩创造环境的某种特定意境,形成某种气氛和情趣有时比空间和形体本身的作用更为重要和明显。

2。4空间序列的划分

室内空间是多因素综合而成的,包括物质与精神、技术与艺术、生理与心理、功能与形象。鉴于这些因素,起居室的空间设计既复杂又丰富。那就是空间序列的结尾能有一个充分的高潮。一般是依靠一种从小到大的简单过程来完成的,精心地处理好起居室到其余房间的关系,并通过它的细部建立起某种逐渐过渡,完成一种从室外到起居室的实际高潮之间的一种准备。因而,起居室的设计可采用先抑后扬的空间序列,在进入起居厅之前,先经过一个低矮、小巧的空间;或者利用地面局部升高的地台上布置会客中心座位,有时还可利用升高的踏步直接当作座席使用,使家具和地面结合起来,产生更为简洁而富有变化的新颖室内空间序列(图1);也可在进门处设置博古架、装饰性隔断等,以这种似隔非隔的手法,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和含蓄感;另外室内界面也可根据设计要求分别作强调、削弱、存在、消失、退后等处理,使空间产生扩大感;对于较窄小的居屋可利用室内镜面反映的虚像,把人们的视野带到镜面背后的虚幻中去,产生空间扩大的视觉效果,增加室内的空间进深感;还能通过几个镜面的折射把原来平面的物体造成立体空间的幻觉。可见室内狭小的空间,利用镜面不但扩大了空间感,而且也丰富了室内景观;室内可利用有一定景深的大幅画面,把人们的视野伸向远方,造成空间深远的意象(图2),并利用阳台(或露台)把室外自然景观引入室内,使室内外空间贫通,无限延伸、渗透……等等。用这些处理手法所产生的心理效应来拓展起居室空间感。

3卧室的环征空私性

卧室是供人们睡眠休息,进行个人活动的空间。卧室包括睡眠区、休息、个人卫生、梳妆、贮存、阅读等活动区。它是居住者能得到适度的解脱,真正的松驰,获得心理平衡。因此,从心理上要求具有较高的私密性、良好的日照和宁静的环境。卧室的环境设计应以温馨、亲切、宁静、安逸、舒适、含蓄、柔和的意境为目标,满足居住者的个性要求,赋予人们浪漫、自然的情感。对于有较多居室的住户来说,卧室的功能主要用来休息睡眠。在我国,一般居民的卧室兼有睡眠及学习的双重功能(甚至还有会客功能),即便是这样,作为个人空间,仍要求具有排斥性,在注意力及精神上放松对周围的关注和要求,把自己置身于私密性很高的空间环境中。鉴于上述原因,设计卧室最好是小而多,房型近似方形,与居室分离,既要住得下,又要分得开,以求分配灵活减少干扰。卧室在家具布置、色彩装饰等方面同起居室布置既有其相同的特性,又有其独有的个性。不同性别、年龄的居住者,由于在性格、素质、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给卧室的空间设计带来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对生活规律和休息以及对环境的不同要求来设计和布置。布置卧室环境还应研究人们在室内的活动内容,考虑居住的人数、职业类型、使用家具的品种、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交通活动和气候差异等重要关系。

3.1睡眠环境布置

卧室在设计上要求窗口不宜太大,比例及位置适当,围护墙采用良好的隔声材料。床最好布置在光线较暗的地方,位置以南北走向为宜,使人体的磁力线与地球的磁力线方向一致,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家具布置尽量用简练的造型,高低错落相互照应;线条基本横向,给人稳定、完整、安宁之感。整体房间布置应紧凑,采用收缩感较强的暖色调装饰,令人感到温柔、亲切、富有情感。

3.2学习环境布置

我国现居住条件下,多数人的学习环境在卧室的一角,以写字台书架为中心。环境设计上应根据具体的条件作各种灵活处理,用组合柜及活动台板构成学习环境空问。这种学习环境是个人的活动区域,人们的心理此时处于“心理排他”状态,内心自由松驰,不受干扰。在与外界近似隔绝的封闭环境中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大脑活动思维敏锐,“自我实现”的意识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能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并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工作能力能正确评估,从而达到自我完善和提高。

4居室的居住环境意识

居住环境意识是居住者对于客观存在“家”的反应的心理活动的最高形态;是人们对于居住生活行为的自觉的心理活动的综合反应;也是建筑学与哲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及民间民俗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综合设计。它反映在不同文化层次和审美水平的人在空问布局和室内装修方面所表现出的不同爱好与倾向:传统的观念,民族性的格调,现代的、豪华的、高雅的装饰等。在进行起居室、卧室的设计中,要考虑满足不同阶层人的精神迫求,体现建筑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从而把人与空间、技术与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在起居室设计中,将其安排成一个多用途的空间,并充分考虑与厨房、方厅的搭接及叠合,致使户内交通、辅助空间及其它功能融汇一起,逐渐流动合一,使空间能相互转换、交替及借用,并且利用天花板、墙壁和地面的装饰处理,借助灯光、绿化的烘托等,从多方面综合考虑,创造富有情感的环境气氛,以满足人们宽敞、开放的起居空间心理要求。

卧室设计按居住对象不同,可分别设置夫妻室(主卧室)、儿童室、青年室、老年室、残疾人室等。因为卧室在使用上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和私密性,因此空间设计上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居住者的年龄、文化素质、性格、爱好等方面的不同,分别考虑居住者的心理要求。因此,卧室环境尽可能地合理组织空间,提供分室设计条件,在避人耳目、隔视线及隔声上采取必要的、先进的施工技术措施。家具和装饰色彩恨据不同居住对象的要求和生活方式来设计,尽可能地采用折叠式活动家具,以少占用空间,主要是以实用为主,舒适方便,安全可靠,以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5居住环境应提倡“感情化”设计及人文意识

住宅是为人设计而存在的。而人是有独立的个性及自由心理的。人不管性格是怎样的差异,生活方式及习惯又是怎样的形形色色,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住宅的主人,都希望在己有的建设标准和分配基础上把住宅设计的更“感情化”一些,将有限的面积利用的更美、更实惠一些。因此,这就要求建筑设计者在设计住宅时要从人的行为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和多功能空间的使用要求来考虑。在功能使用上,力求为居民创造一个生活舒适方便的居住环境,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交通便利等;在卫生要求上,为居民创造一个干净、优美、安静的居住环境,社区内有公共活动场所及绿地等,有良好的通风、日照等条件,并能防止噪声的干扰和空气的污染等;在安全要求上,为居民创造一个可靠的居住环境,使居民的生活在正常情况下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外,同时也能够应付与适应引起灾害发生的可能和非常情况;在经济要求上,规划设计能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生活水平相适应。今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籍助于各种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居住标准设计不仅仅取决于居住面积上,更多地取决于室内装饰,以及家具、设备和空间的利用功能。住宅设计还要从人类不断前进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享受等方面考虑,并反映在住宅中。由于住宅制度的改革,势必导致人们对自己购买的住宅更为谨慎和挑剔,在一些先出售后建设的住宅中,应根据住户的意愿来设计,就是将住宅楼设计成大框架,由买主定下室内空间需求后,再进行二期施工分割空间,或者让住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各种轻便、灵活的推拉、隔断,把室内空间进行综合调整使用。这样可以随着居住者年龄增长、家庭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来自由调整空间,有利于住宅所有制由国家向集体和个人过渡.以适应住宅分配制度向商品市场化转换,防止因时间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而带来的心理不适应性及搬迁户的随意破坏原墙体和结构组织。可大大延长住宅的使用寿命。摆脱用户长年只有一个固定不变和专一用途的空间需要,为住户提供一个多用途的复合空间。

在住宅外部设计中,应与整个自然环境相融洽,使人们一进入居住区就有一种回归感和安全感。而内部的环境则是人们长期以往要适应的,也是最为重要的环境心理要求。是设计人员刻意追求和创作的主要内容。安全性、健康性、舒适性、灵活性等方面因素是进行住宅设计的关键问题。总之,居住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心理要求。优质的环境对人们产生促进、鼓舞、向上的作用,有利于人的心境平和;劣质的环境,对人们产生促退、低沉、向下的作用,导致人的心胸偏狭。不难理解,现代化的住宅设计,将会把人的尊严、精神意图、人文意识等多方面的心理要求当作中心目标来追求,重视建筑与感情的结合,赋予环境以力量和生机,创造出“一个有人情味”的环境,使人与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住宅具有明朗、大方、整洁、优美的性格,真正成为人们使用方便、舒适自然、情感交融的环境。

被举报文档标题:浅析住房室内环境心理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lylw/hjxlxlw/60688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