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环境教育浅析(3篇)范文

高校环境教育浅析(3篇)范文

时间:2022-01-18 04:42:00

高校环境教育浅析(3篇)

第一篇:高校影视教育与环境教育探析

摘要:

当前,高校的影视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突破专业教育的维度,进而扩展到环境道德培养方面。本文围绕高校影视教育与环境道德建设之间的关系,首先介绍了我国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高校影视教育推进环境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高校影视教育推进环境道德建设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对提高我国高校环境道德建设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校影视教育;环境道德建设;关系

“环境道德教育”是指一定社会的组织机构为人们接受和遵循其道德规范体系的要求,塑造人的环境道德品行,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系统的环境道德影响的活动。它由中国政法大学裴广川教授在《环境伦理学》一书中首次提出。高校开展环境道德教育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是全国高等院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高校实行环境道德教育建设状况的好坏会影响大学生环境道德水平。

一、高校影视教育推进环境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十八大报告提出今后5年要努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是时展的核心,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准则。为了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目标,实行绿色教育,在推进环境道德建设方面,作为成就优质人才的高校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一)社会环境道德意识的深化

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保护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家和政府颁布了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和法规,呼吁全社会关注环境和生态问题,建设社会公民的环境道德。环境道德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德教育,而是与人际道德教育相提并论的对待自然的态度教育,是提高环境道德素质的人格教育。只有将环境道德意识深化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进入21世纪,首先政府决策者已经意识到生态环境对长治久安的重要性,不仅在政策上倡导、在法规上规范,而且还在思想意识上倡导人们爱护环境。其次,企业逐渐树立起先环保、后盈利的意识。生态环境恶化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企业要想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就不得不首先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随着全社会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以培育人才为己任的高校也自觉承担起环境道德培养的义务。大学的环境教育逐渐得到重视,它的形式也在不断扩展,主要包括开设环境教育公共课程、学生的环保社团活动、社会环境教育服务、倡导绿色科研等一系列的绿色教育内容。同时,高校还将有关生态教育的内容融入一系列相关的影视作品中,使学生在观看声画并茂的作品时逐渐增强环境道德意识。声画合一的影视艺术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思想表现力。因此,影视教育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进而让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环境保护理念。

(二)教育理念的转变

进入读图时代,电子媒体得到极大的发展,人们已生活在随时能感知声画的世界里。高校为了更好地培育人才,满足新时期大学生的审美要求,需要不断与时俱进,采用新的媒体形式和新的教育方法。通过影视教育来培育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情感、高尚的品质,进而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在全民共建生态文明的语境中,高校影视教育可以尝试不断更新教育的形式和途径,利用形象、生动的影视图片和文字将环境道德教育推入更广泛的大学生群体中。环境道德建设主张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影视教育能把空洞的环境概念转换成大家喜闻乐见的影视形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引发他们思考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例如,2015年2月,柴静拍摄的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得到上亿的关注,也得到了环保部长的赞扬。这部纪录片将准确的调查报告数据和专业的环境理论知识相结合,精彩呈现了PM2.5的相关信息。柴静还通过播放Flash的形式进行科普,这段Flash声像兼具,对PM2.5进入人的呼吸道会出现怎样的问题进行了解释。鲜活的影像让复杂的数据变得通俗易懂,帮助人们认识到雾霾带来的严重影响。现在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影视媒介对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影视教育的优势

集视觉、听觉为一体的影视是一种生动立体的媒介,包含很多的社会生活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影视节目,有利于净化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通过这样的媒介,观众能直观、真实地感知影视作品。影视媒介生动、直观的特征在促进环境道德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影视作品能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可知、可感的行为方式,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郭庆光在《传播学教程》中指出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分别是认知层面、态度层面、行动层面,而影视教育是在人们的认知和态度层面上,引起人们知识结构和情绪的变化。影视作品以直观形象的声画合一的形式来反映深刻的理性内涵,通过人物的具体活动把各种空洞的概念表现出来。在节目中,一些抽象的环保概念,如绿色生活、减少碳排放量等知识渗入受众的意识里,让受众在行动中自觉坚持绿色的生活理念,反思个人的环境道德失范行为。通过影视教育,人们对环境问题从认知层面发展到行动层面上,最终自觉用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总而言之,影视媒介能把复杂、空洞的概念转换为立体、直观的场景,环境科学知识的传播、环保法律的建立健全、环境道德的教育,都能利用影视教育来实现。实践证明,高校影视教育也可以有效地增强校园环境道德建设能力。

二、高校影视教育在推进环境道德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环境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是指受教育对象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联系的环境道德观念开始,指导教育对象为了人类的长远发展和更好地享受自然和生活,自愿形成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意识,遵循相应的道德准则。在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素养,已成为新时期高校教育的目标。然而,当前高校开展环境道德教育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环境道德教育流于形式,缺乏实践

高校开展环境道德教育活动,一方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另一方面也能增强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环境道德教育活动的次数越多,其效果也会越好。然而,虽然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有关环境道德的课程,在实践活动上也进行了一些尝试,但因为受到传统教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环境道德教育在很多情况下还只是一种摆设,教育形式匮乏,没有发挥出高校的职能。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而有些学校忽视社会对加强环境教育的呼声,在实践中搞“形式主义”,如在建设“绿色学校”的过程中,明显存在看重“绿色学校”这块牌匾而不重视环境教育的情况。因此,脱离实践是高校环境道德教育面临的首要难题。环境道德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在我们现实的教学工作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环境道德教育仍以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没有真正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环境道德教育支持力量薄弱

如今,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但民众似乎只关心环境问题本身,并没有对培养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想到今天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笔者在和同学的交流中发现,不少积极开展环保活动的社团经常面临缺少活动经费的问题。由于各方力量对高校影视教育的不重视,导致高校开展环境道德教育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与德育建设的要求相差甚远,更不能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因此,为了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环境道德素养,高校开展环境道德教育还要积极探索环境道德建设的道路和方法,逐步提高环境道德教育能力。

三、高校影视教育推进环境道德建设的路径

高校应该在影视教育中纳入环境道德培育体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视媒介的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理念。高校影视教育推进环境道德建设的路径如下:首先,坚持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即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这种模式带来的后果是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了提高影视教育的效果,施教者应该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例如,在影视教育的课堂上可以选择那些当下学生群体喜欢的、制作精良的环保类影片进行讲解,通过鲜活的影视案例激发他们的环保热情。其次,在高校影视教育中推进环境道德建设还要坚持传统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在优化传统课堂的同时,学校还应该展现学术资源的优势,高度重视完善环境道德教育机制;重视专业教师的培养,还要重视开展第二课堂的环境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逐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环保行为的积极性。高校影视教育的第二课堂可以利用“世界环境日”等环保纪念日开展主题活动,如生态类影视作品展览与比赛等。最后,高校影视教育推进环境道德建设还可以借助学校的新媒体平台,向大学生传播环境道德教育的理念,扩大传播范围,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建设环境道德的重要性,从而激发、指导他们参与到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中去。

四、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当下的时代语境。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要充分认识到高校影视教育对推进环境道德建设的巨大作用,利用影视教育的各种优势,让影视教育成为高校环境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作者:廖娟美 朱琳 谢康 单位:南阳师范学院

第二篇:高校环境教育探讨

摘要:

在目前生存环境日益恶劣,环保形势日渐紧张的态势下,国家不断出台各种环保政策、法律法规,提高生存环境的质量。作为社会未来的建设者——高校学生,他们的环境道德观会对以后社会环境的建设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高校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良好的环境道德观是非常有必要性的。本文就目前国内高校培养学生生态道德观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

高校;环境道德观;培养

关于环境道德教育在学术界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对其定义有着诸多的说法,由于定义的不明确在对其进行研究时非常容易造成各因素的混乱,本文对环境道德的理解是,在社会环境中为保护生态环境,需要人们遵循一定的环境首先行为准则,并有计划的、有明确目的对受教育者进行一这方面的道德意识教育的一种行为,在这种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难点所在是如何去实现并强化这种教育行为。

一、目前高校学生环境道德意识的现状

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教育大学生以道德理念去维持生态平衡,建立一种正确的环境道德观。了解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可以了解学校在环境教育方面的实效性,对有针对性地、高效率地开展环境道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地意义。高校学生在环境道德观方面表现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浮于表面,调查表明,大学生对环境的道德认同还只是停留在表面化,对于道德的对象还只是保持在单纯的“人—物”的狭隘概念里,他们对于环境认识只有表面的认识,无法深层理解对待自然的道德必然性和必要性,环境保护无法成为他们主体的道德人格。存在于高校学生环境道德观中的第二个问题是自我约束力差,消极从众心理严重。由于高校大学生长期处于群体的环境中,周围人的行为言语等对个体的影响很大。大学生在环境保护的行为上缺少一定的自我约束力,对于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他们可能能够意识到是错误的,但是出于从众心理,他们很少能坚持自己的理念,更不可能去带动周围的人。第三个问题虽然有强烈的道德情感,但是较少实践,大学生对于美好的环境,都能产生一种亲近感和自豪感;而同时99.6%的大学生对于破坏环境的这种不好行为也会产生一种否定的情绪,这两种情感反映都是大学生对于环境道德情感正面的表现。但是当需要将情感因素迈向实质性的行为时,大学生在环境保护行动上的自觉度不高,日常环境保护行为表现一般。

二、目前高校环境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的道德教育中一直倾向于思想道德教育,对环境道德教育存在着重视不足的现象,也就说针对于道德行为的培养、针对生活方面的道德教育内容不足,对于环境道德方面的教育更是少之又少。在以往国家颁布的各阶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目标是内容大多是“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立自强,养成良好的劳动和生活习惯”等等,根据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在各阶段思想道德教育中“环境道德教育”并未被作为重点提到。在这种没有明确的指导纲要和评价标准的状况下,各高校的普遍情况是偶然举过某个相关活动,但是没有长期的、持久的环境道德教育。目前各高校在德育教育这一块的内容中大多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很少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首先,在理论知识讲授的这一方面,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教学方法还采用传统的单一讲授式教学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显而易见,学生对他这样单纯的知识讲授很难做到全身心投入的学习,内容的枯燥、形式的乏味使学生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位置,从而缺乏主观能动性,并容易产生厌烦的情况,一旦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的了排斥,就很难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其次,这样的环境道德教育很难让学生与生活中的实际相结合,从而无法让学生生动地感受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也就无法真实地行动起来,在环保和生态环境的维护方面做出实际的、有效的行为。

三、解决高校环境道德教育问题的对策

目前导致高校环境道德教育上述问题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没有明确的纲要指导,没有明确的组织领导。所以要想改善目前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现状,首先要从领导层面上将之重视起来,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管理层面要意识到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对学生实施环境道德教育之前,首先要让高校的相关管理层对其有所认识,可以建立短期的培训机制进行专门的学习,使之对环境保护有明确的认识并树立起责任感,才能有热情投入到环境教育的规划和决策当中去。各高校也应建立专门的部门并指定负责人来负责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并将其列入高校日常教育教学计划中,使其成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要设立明确的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目标。在设立这个教学目标前要充分地考虑大学生的具体状况,基于高校在读学生在理论知识水平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上已有了一定的水平和能力,对其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时要从更深层面去进行引导,建立起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从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这个矛盾中去进行处理和协调,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依赖性,并能够主动阻止他人对环境的破坏,这不仅需要环保知识作为基础,更需要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层面上形成信念。

参考文献:

[1]刘建华.生态文明视阈下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路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7).

[2]阮丽娟.高校环境道德教育初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08).

[3]夏新广.对增强高校环境道德教育实效性问题的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0).

作者:宋晓梅 单位:赤峰学院教师发展与培训学院

第三篇:高校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引言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推动着经济发展。生物技术在社会发展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影响着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由于环保意识的缺乏和部分行业的急功近利的发展,这些都造成了环境的严重破坏。高中生物作为一门与环境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面对的又是国家以后发展的生力军,在生物教学中适时的渗透环境教育显得非常有必要。

一、环境问题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体现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对高中生物课程的目的定位于:

1: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应用。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对立创新意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在课程目标中规定:知识方面:了解并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态度观念方面:正确认识我国生物资源状况,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懂得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具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能力方面:具有利用课本以外的图文资料和其他信息资源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大纲中反复强调训练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关注生物科学知识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提高保护环境意识等。在必修课中专门用了两个章节《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来写环境的保护,这为教师给学生灌输环境知识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教师可以在这些内容的讲解中渗透环境教育。环境教育要引导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环境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关注不同的生物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到环境的保护中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从生物课程中多处涉及环境来看,生物与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教师能够充分的运用教材中的内容,采用有效的途径,那么就可以让环境教育在生物教学中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几种途径

1.充分利用生物教学课堂渗透环境教育。课堂是生物教学的主阵地,高中生物老师要充分利用好与环境问题有关的每一节课,逐步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例如:对“生物工程与转基因污染”。专题背景:转基因技术就是对某一物种具有特别性状的基因进行分离,并把它移植到另一个物种上去,从而使这一物种具有组合基因。学生讨论:转基因生物可能带来的弊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抗虫棉的培育、抗除草剂作物的产生,就会影响到那些靠杂草而生存的昆虫、鸟类和其他动物,从而对农田的生物多样性起到破坏作用。担心转基因的逃逸现象:转基因作物因为花粉的传播而使近亲的野生物种具有抗性基因,可能会变成“超级杂草”。专题目标:了解现代科技文明也能带来负面作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为控制基因污染做贡献。例如: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专题背景:1.利用光照周期促进濒危动物的繁殖。2.不同动物具有不同的环保价值。3.人类的活动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4.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a.砍伐森林、猎捕动物、环境污染,使许多野生动植物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将会使人类社会的环境面临困境。b.研究种群的变化趋势控制有害种群的发展,增加有益种群的数量。学生讨论:自己的生活环境受到哪些生物因素的影响?我国为保护生物圈而做的工作。专题目标: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种群的影响;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人类付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2.丰富课外生物教学,利用宣传之窗宣传。利用学校建立的环保之窗,利用黑板、墙报等宣传环境法规、披露环境污染的危害,治理环境污染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技术。在环保之窗中尽量多联系些学生经常看到、听到的问题,以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存在于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使他们真正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长期性。从而进行大力宣传。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环保意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意识观念发生巨大变化,崇尚自然,追求山珍海味。张口绿色食品,闭口纯天然的,种的蔬菜不如野菜,蕨菜、刺五加、桔梗、蒲公英等被端上了筵席。吃惯了圈养的鸡鸭鱼肉,想尝尝野味,野鸡野鸭野猪一概照单全收,甚至还有部级的野生保护动物。由于人们的这些行为使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日益减少,因此在生物种群和群落及生态系统的教学中也要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所在。例如在学习过程中可介绍“据统计,每年世界上灭绝的野生生物达400000余种,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的质基础和环境。”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生物知识,又受到环保教育。

三、结语

总之,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不是一个人能够解决得了的,它需要全人类都来关注。作为中学教师,生物教学渗透环保教育,一举多得,一来增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来提升环保意识,对今后从业多一份社会责任感;三来可获多学科知识,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籍环保大社会,施生物小课堂教学,对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无疑是一种促进作用。

作者:严林娇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于都中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校环境教育浅析(3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lylw/hjjylw/70176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