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长桥水厂建设范文

长桥水厂建设范文

长桥水厂建设

摘要:长桥水厂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设的一座特大型水厂,现已达到160万m3/d的供水能力。其始建于年代,是当时国内新建的最大水厂。根据建设条件采用了土堤式平流沉淀池,节省了材料,加快了施工进度。还开创了水厂采用大口径非金属管道作浑水管的先例。

关键词:水厂建设水厂改造

长桥水厂是一座我国自行设计建造,逐步发展起来的特大型水厂,目前供水能力已达到160万m3/d(平面布置见图1),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水厂,担负着上海市西南和部分西北地区的供水重任。随着上海综合实力的增强,市民对自来水水质要求的提高,长桥水厂还将面临新一轮的改造。其出水水质目标是上海市供水专业规划提出的水质目标,2010年以前,依据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同时比照美国EPA水质标准及欧盟目前水质标准,结合现行美国水质标准中的微量有害物质和微生物指标进行拟定的水质目标,彻底改善自来水饮用口感;2020年的水质目标是依据上海市的水源特点制定的与当时发达国家保持同等水平的新的水质目标。

1年代艰苦建厂

长桥水厂始建于年代,一直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承担设计。1958年上海市政府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特别缺水的西南地区立项建设一座新水厂,规模60万m3/d,是当时国内新建的最大水厂,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30万m3/d,水源经多方案比较选在黄浦江关港段,水厂设在上中路南侧,当年完成施工图,为了贯彻多、快、好、省的精神和推行投资包干,又两改设计图,反映了当时经济条件的困难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智慧。

为节省投资,一期工程水源地由关港段缩至长桥港段,设江心式取水箱1座,直径5m,2根DN=1250钢制自流管,每根长250m,设计能力30万m3/d,60万m3/d时再建一套。取水泵房和吸水井各1座,取水泵房设5台机组,水源泵站还设低压变电所1座,办公楼1幢,水源地至净水厂设2根DN=1200的浑水管,距离2km左右,设计管材采用预应力钢砼管,施工时由于货源原因,一部分采用预应力钢砼管,一部分采用铸铁管。开创了水厂采用大口径非金属管道的先例。

净水厂原设计钢筋混凝土平流沉淀池2组,每组分成2格,每格能力7.5万m3/d。为了节约钢材、水泥,加快建设进度,改为30万m3/d土堤沉淀池1组,分成可独立运行的2格。回流隔板絮凝,絮凝时间20min,沉淀时间75min,前段小泥斗排泥,后段大泥斗定期冲洗。滤池采用2组钢筋混凝土快滤池,每组6格,滤速10m3/h,单池面积106m2,大阻力配水系统,水塔冲洗,水塔容积600m3,下层为加氯间,滤池采用左右两翼中间水塔的布置形式,滤池管廊上层为月台式空廊,布置合理,操作方便。清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分设2座,由原设计每座1万m3减小至5000m3,仅满足消毒接触时间,调节完全由厂外水库泵站承担。送水泵房1座,设6台机组,为了节省联络管道,送水泵房吸水井分设2座。水厂的总平面布置采用功能分区,进厂大道的东侧为行政管理和检修区,西侧为生产区,使工艺流程紧凑,直线型布置,便于以后扩建,为国内大型水厂的典型布置。

图1160万m3/d长桥水厂平面布置

一期工程于1961年1月正式动工,同年6月初步通水,原水由厂区东侧春申塘边的20万m3/d临时取水泵房取水,1962年5月一期工程竣工。

1966年为了满足用水量的需要,着手对土堤沉淀池进行了技术改造。主要是絮凝部分,通过现场测定和经验总结,提出了回流隔板的改造方案,将每格絮凝能力提高到9000m3/h,将土堤沉淀池的出水能力提高到40万m3/d,滤池滤速提高到14m/h,使一期工程供水能力提高到40万m3/d。

1970年供水缺口增大,又提出了扩建要求,长桥水厂的供水能力需要提高到60万m3/d。水源部分,将黄浦江边的水源地由30万m3/d挖潜至40万m3/d,厂内春申塘边的临时泵房可挖潜至24万m3/d,满足了需要。新建10万m3/d钢筋混凝土平流沉淀池1座,回流隔板絮凝时间20min,沉淀时间1.8h;新建快滤池1组,分6格,屋顶水箱冲洗;送水泵房挖潜改造更换水泵,当年12月份开始施工1971年7月竣工。扩建后出水能力勉强达到了60万m3/d。运行指标:1#,2#土堤沉淀池,回流隔板絮凝时间15min,沉淀时间55min,水平流速36mm/s,平时小斗排泥,每半年停池清洗1次;3#沉淀池絮凝时间12min,沉淀时间54min,排泥采用虹吸式机械排泥,滤池滤速15m/h。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