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城市环境的景观设计实验范文

城市环境的景观设计实验范文

时间:2022-06-13 04:35:21

城市环境的景观设计实验

1以下就是对于这两种形制代表清真寺的研究分析以及控高方案:

1.1代表清真寺调研简介

1.1.1传统清真寺:南关清真寺南关清真寺,如图5,是宁夏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1681年),具有极大的文物保护价值。在此作为银川市区古老清真寺的代表进行尺度分析。该寺位于银川市南关南环东路,属阿拉伯式建筑风格。主体建筑分上下两层,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

1.1.2现代清真寺:西环清真寺西环清真寺(如图7)是宁夏较大的清真寺之一,建设时间不长,其建筑为适应周边建筑的高度变化,在不改变基本比例影响的情况下,将比例适当扩大并增大穹顶,增加台阶高度以提高礼拜殿高度,因此作为银川市新建或未来将要建的清真寺的基本形制代表进行尺度分析。该寺位于银川市正源南街,汽车大世界附近,为阿拉伯式建筑风格。

1.2基本原理与方法视线和视角控制原理:人在观赏景物时,由于视点、视线和视角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例如,由外面观赏古迹风貌时,仰角45°为欣赏景物细部的观赏视角,仰角27°为欣赏景物最为清晰的观赏视角;仰角9°~18°为欣赏包括背景在内的风景全貌的观赏视角[3]。视线和视角控制方法:人们观赏建筑时,遵从近大远小的视线法则,而该法与相似三角形相同,即在人眼视线中相同高度的物体,距离人越远,真实高度越大。

1.3清真寺两侧建筑高度分析当欣赏包括清真寺背景在内的风景全貌时,背景建筑物的高度设定原则宜为不影响欣赏清真寺穹顶的视角高度,清真寺院落周边低矮商业房应为不高于清真寺两侧厢房并与园内清真寺同形式的一至两层建筑,为不影响清真寺的观赏视角,因此清真寺周边最好是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使用,即满足人们休闲娱乐与礼拜集散的双重需求,又使得人们具有良好的视线观赏清真寺整体建筑(图10)。图中H的高度的设定为其礼拜殿室内高度到穹顶两侧最突出部位的高度(即穹顶侧面弧线最远点到一层殿前平台的距离,由于人体视平线高度与大殿室内高度大致相当,因此高度从室内高度开始计算,即以人眼所在的高度作为基准高度)。而作为阿拉伯风格清真寺建筑物象征的巨大穹顶,在远距离观赏时应尽量不被背景建筑物影响或者影响较小,因此,在观赏清真寺时,做为背景的建筑物出现在人的视野中时,视线高度应不大于图中H(约穹顶高度的1/3处,距大殿高度约2米,暂且将其所在圆周的点称之为A点),此时背景建筑物对人观赏清真寺时产生的影响较小。否则背景建筑物易对观赏清真寺造成干扰,从而难以突出清真寺大穹顶,致使观赏效果下降。为突出清真寺远处观赏效果,保证清真寺穹顶的主体部分能较好观赏到,并且综合考虑了人观赏清真寺时,分析背景建筑物对清真寺的视线影响,最终确定最佳视点为从人的视角观赏清真寺,使得背景建筑高度不高于最突出点(A点)。由图9可根据相似三角形定律得出,若为南关清真寺这种古老的清真寺建筑形制时,经三维模型空间模拟测定,当人站在L/H约为5.5,视角约为10°时,观赏清真寺,清真寺穹顶基本不会被自身建筑女儿墙所遮挡而失去其整体视角效果。由于西环清真寺的穹顶相较于传统清真寺穹顶较大,因此用相同方法求得若为西环清真寺这种新形式的清真寺建筑形制时,当人站在L/H约为4,视角约为14°时,清真寺主体基本不会被自身建筑女儿墙所遮挡并失去其整体视角效果(如图图12所示)。结论一:由于远观最大视距L/H为10时,对于传统的清真寺远观视距处于L/H为5.5-10倍之间,由于H约为13m,因此远观视距为72m-130m,而以西环清真寺为代表的新型清真寺的远观视距为115m-210m之间,具有更大的视距范围(若未来建设更高、规模更大的清真寺形制,亦可按此法得出视距范围,并作出调整),因此新型清真寺相对于传统的清真寺具有更大的影响,同时也更能适应新型城市向高层发展的趋势,使得在尊重清真寺的同时,减小城市建筑高度控制程度,适应城市发展。通过银川市主要建筑高度,如表二,因此设定几个高度控制数分别为H=13mH1=24mH2=35mH3=50m,用来推算周边建筑的控高范围半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城市支路的最短间距为150m,而清真寺整体院落的沿街宽度约为50m,城市道路网间距:支路150~250米,支路宽度14—18m。如图13,由于清真寺通常设置在路边,观赏清真寺的大部分是行人,因此将人眼视点放置在道路中间,L是清真寺所在H所对应的9°视角所在地,H为13米,即为L=72米(13×6-道路半宽)之内为全景观赏的最佳视角范围,因此笔者认为在此范围内环境设计的最佳方案即清真寺周边建筑做一定的退让,设置成沿清真寺周边的广场,或者将建筑高度限制在厢房高度之下。例如可以将清真寺院落外墙两侧48m(72m-院落半宽)的范围内均强制限制在高度为厢房以下的低层建筑,使清真寺在两侧的城市支路上,也能观赏到至少清真寺穹顶的大半部分。以下是分别考虑两种不同的清真寺穹顶中心到视点水平距离L与清真寺穹顶点到与人视线水平线的高度H的比值的控高方案,借用结论一得知南关清真寺L/H为5.5之内时为全景观赏,而在L/H为5.5-10倍是为远观观赏视距,而西环清真寺的L/H为4倍以内为全景观赏,10倍之内为远观观赏视距。(下表中8-10倍是建筑师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8-10倍理论)由表三、四、五对比可知结论二,相同的建筑高度控制时,新型的西环清真寺对于城市高度控制的影响更小,而且视觉观赏范围也更远,能适应城市文脉与发展。而经过行走在街道上的调研实际感受和开始注意到清真寺,并感受到其文化氛围的影响分析探讨得知,距离清真寺150米左右时,能够较为明显感受到伊斯兰的文化氛围。

由于传统清真寺的H值约为13米,因此选择L/H=10时的距离即L=130米作为观测点,并选择24米高(多层建筑最大值)的建筑物作为背景建筑控高线,以确定人分别站在L/H=10、L/H=8、L/H=5.5位置处所确定的背景建筑与清真寺的距离,当人站在L/H=10时,不同背景建筑对清真寺的视觉影响见,图14所示:原理:当人离建筑物越远时,人的观察视线越趋近水平线,水平角度越小,作为背景的建筑物对于观赏建筑的影响越大,在相同限高的情况下,其背景建筑距离清真寺水平控制距离就越大,从而需要更大的水平控制范围,而不利于城市空间的发展。以下是通过改变模型渲染视角可以较直观的反映出背景建筑对清真寺的影响程度,分析方法如上。蓝色为限高50m的背景建筑,黄色为限高35m的背景建筑,红色为限高24m的背景建筑,图中比值为采取该比例作为建筑高度控制限高比时,人的视线均为距清真寺10H距离时,背景建筑对于清真寺的影响。如图15,(1)中为视点距离离清真寺130m(结论一中远观视距最大值),图(2)中方案为传统清真寺控高比L/H为5.5时,将建筑换成新型清真寺的视线效果,视点距离清真寺130m(与图(1)中相同)。由图15(1)可直观的得出结论三:同高度的背景建筑的控高比越大(即距离清真寺越远),对清真寺的视觉影响越低,但由于考虑到银川市的用地越来越紧张,并且考虑到人关上建筑整体及背景的最佳角度,因此选定L/H=8时的距离为最佳建筑高度控制方案,同时可以相同限高比时观赏距离更远。由图15(2)可直观的得出结论四:在相同的周围建筑环境下,新型清真寺(穹顶规模更大,大殿高度更高)更有利于突出清真寺的应有的地位,更有利于人们观赏清真寺。

1.4清真寺前后街道控高方案当人站在清真寺街道正对面时,也即对于清真寺前后的高度控制,L/H约为7,由于清真寺在院落的前后布置方面具有差异性,清真寺前面直接面对街道,而后面则为居住区或者商业区,因此对于清真寺前后需要做不同的考虑。若考虑从后方观赏清真寺时,由于银川清真寺大多是沿街布置的,而街道中最短的支路最短间隔为150米(《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城市支路的最短间距),清真寺院落长度大多在60米左右,因此会在清真寺后面产生90米长度的低建筑带,考虑到银川市清真寺的数量较多且用地紧张,并且从后方观看清真寺,不具有太多观赏价值,因而在目前的清真寺沿街情况来看,从后方观看时不予考虑。经测定南关清真大寺正对面观赏视角为L/H约为7,西环清真大寺正对面观赏视角为L/H约为6,表6为清真寺后方的高度控制,但不考虑从后方观赏清真寺。由于很多古老的清真寺形制有前院,并有门楼,一般都会将门楼设计的富有特色,[4]因此也将其作为欣赏对象并采取与观赏清真寺相同的方法对其进行高度方为控制,因此就行成了以清真寺穹顶中心为圆心和以门楼中心为圆心的控制范围的合并,形成类似椭圆形的控制区域,如图16:图16距离清真寺最近的浅绿色为24m限高区域,橘红色为35m限高区域,白色为50m限高区域,更远的距离由于对清真寺观赏影响不大,因此暂不作考虑。由以上的结论可以得出的银川市清真寺的建筑控高方案做出的超理想高度控制三维模型渲染图。最后,按照结论得出的成果,清真寺周边建筑高度控制后的多视角观赏效果以南关清真寺为例,最终清真寺控高后的渲染效果图大致为如图(18/19),可见,清真寺控高后,周围建筑对清真寺的影响不会很大,行人可以很好地感受清真寺带来的宗教性视觉体验,其次,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看,周边建筑对清真寺有了很好的尊重和退让,凸显其在银川城市中的地位。小结: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普遍向高处发展,而作为清真寺的伊斯兰传统建筑由于在形制上的一些局限性,使得建筑的体量与高度较小,难以在现代建筑中凸显出来,因此在不改变清真寺原有风格风貌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改变清真寺的功能空间,将底层作为伊斯兰文化的展示空间或者作为贮藏和其他辅助空间,同时增加整个建筑空间高度与比例,使得清真寺在城市中能够凸显出应有的风采与风姿,体现出伊斯兰作为城市文脉与现代城市脉络的结合。

2方案评述

该高度控制方案是基于作者在阅读大量文献并调研后对建筑的认知和美学要素对银川清真寺的保护与未来清真寺的区域规划所涉及,具有一定的优点与缺点。

2.1优势分析:一、是基于对现有实地情况的大量的调研所产生的方案,它按照现有的清真寺区域与银川市的真实情况作出的构思方案,没有将清真寺完全与周边的建筑独立出来,而是融入了社会中,也体现了清真寺服务于民的本意。二、不仅只针对于现有的清真寺作出保护,同时对于银川市在未来城市文化建设规划当中,对于清真寺区域规划的方面也起到很大程度上的借鉴与保护作用,更符合未来银川市发展情况下的清真寺建设与规划。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用地紧张与文化保护的矛盾,并调和了两者的紧张的关系,将城市中需要保护的文化建筑逐渐与城市相融合。四、该方案的问题解决方法对于其他的古建类的建筑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五、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善了银川市的天际线问题。

2.2缺陷评价首先该方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现有清真寺在体量上的问题,因而该方案的辐射范围相对较小,难以突出清真寺在整个城市中的地位与影响,因此建议在建造清真寺时,注意选址,适当在地形凸起的最高处建筑清真寺,使得清真寺的辐射范围增加。其次是基于银川市内不大量建造清真寺的情况,如果银川市的回民人口大量增加,势必会使得清真寺的数目也急剧上升,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城市发展的空间。由于清真寺文化具有一定的内向性,因而面向的人群范围并不是很广,希望更新型更开放的清真寺能在银川落地。

3结语

随着银川市区内的建筑的高度发展,完全可以大胆设想,未来的清真寺可能会在形制上有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与城市的公建或者居住建筑相结合,形成更便利更全面的建筑,使得居民在居住的同时能更加接近清真寺,使得居民更易进行礼拜活动等,而且在更大范围的观赏视线。将目前现存的大型清真寺的保护与未来发展趋势形制下的清真寺区域规划对比,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特征,即未来的清真寺规划保护方案在对于限制相同层高时,所限制的范围更小,同时在相同比例的限高中,其相同视角的实际观赏距离也更远,[7]因而体量更大的新型清真寺更适合未来银川发展所面临的用地紧张的问题,甚至于未来清真寺的建筑在一定程度上会做的更高更大,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不至于丢失其应有的风采。才能使得伊斯兰文化能在不断更新的城市中得到延续。清真寺是一座银川市的记忆,是银川市历史的见证者,它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文化积淀。为有对这代表着伊斯兰文化的建筑更多的重视和尊重,才能使银川市拥有自己的城市映像。

作者:齐一聪 刘文俊 单位:重庆大学博士研究生

被举报文档标题:城市环境的景观设计实验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lylw/cshjlw/67379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