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城市设计范文

城市设计范文

城市设计

摘要:城市是人类的主要集聚地和集聚形式之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全球城市化的进程也在加快。而另一方面,城市化也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人类社会在建设城市时,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于是建设一个高效、健康、平衡的城市社会,创造宜人的人居环境,正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以及学术界日益重视的课题。生态学的观点、原理也就进入了城市规划与建设之中。

关键词:城市设计;生态观念;岭南;生态保护区

1研究背景

由于身处岭南,近年来随着岭南地区城市扩张和自然生态所产生的矛盾在其具体表现上有一些亲身的认识和体会。中国城市发展快速增长,许多城市出现向周边扩散,自然资源的消减,尤其是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增快,城市扩张对于郊区和自然生态所产生问题更加严重,那么在广州萝岗区天鹿湖规划案例中,试着去探索寻求城市设计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相处。

2以生态观念来设计城市日益形成主流

如今生态城市理论在国外已经有着广泛的影响,许多城市正按照生态城市的目标进行规划和建设,例如美国的克里夫兰和伯克里市、德国的弗莱堡、印度的班加罗尔、巴西的库里蒂巴和桑托斯、丹麦的哥本哈根等城市都已启动了生态城市建设计划,取得了许多可用于实际操作的成功经验。

从19世纪下半叶至今,西方生态设计思想先后出现了四种倾向:

(1)自然式设计,与传统的规则式设计相对应,通过植物群落设计和地形起伏处理,从形式上表现自然,立足于将自然引入城市的人工环境。

(2)乡土化设计,通过对基地及其周围环境中植被状况和自然史的调查研究,使设计切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并反映当地的景观特色。

(3)保护性设计,对区域的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通过合理设计减少对自然的破坏,以保护现状良好的生态系统。

(4)恢复性设计,在设计中运用科技手段来恢复己遭破坏的生态环境。

3天鹿湖生态保护区的概况

天鹿湖地区位于广州东部,广州开发区、萝岗区西部,比邻广州科学城和萝岗中心区。天鹿湖及其附近周边地区,是萝岗区内唯一一处山水并重的大片自然生态景观区,有“广州东肺”之称。

4天鹿湖生态保护区周边城市扩展对其产生的压力

天鹿湖地区处于白云区,萝岗区和天河区的交汇之中,因此这三个地区的发展和扩张也对于天鹿湖地区产生了不小的压力和影响。尤其是白云区和萝岗区主要以外来人口的居住区域为主,随着它们的“摊大饼”式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之而来的带给天鹿湖地区自然环境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5生态城市原理在天鹿湖规划设计的应用

5.1规划理念

此次规划本着以人为本,结合天鹿湖地区宁静、优质的自然资源及靠近城市的优势,以生态保护为根本,抓住城市消费群体逃离城市喧嚣,寻求宁静度假圣地的心态,为消费群体打造近、净、静的度假区。

5.2生态原理在天鹿湖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在天鹿湖的规划设计当中,基于生态原理的应用可由以下两点来分析:

(1)空间规划方面

以自然山水为主导,整合城市空间形态。自然山水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是城市环境质量的调节器和净化器。山体对城市的温度、湿度、风向等具有很大影响,水域为城市提供了与自然的紧密融合的机会。城市中的水域具有改善环境卫生,减少空气尘埃,保持大气适当的温、湿度,产生大量有益健康的负氧离子等生态作用。自然山水是城市得天独厚的生态要素,城市设计中应充分认识山水资源的重要性,对其加以保护与利用,充分发挥自然山水的生态作用。

(2)景观方面

a.自然山水既是城市的景观构成要素又是城市景观的背景。对自然山水的保护应与良好景观效果的获得相结合,合理组织自然山水要素与人工要素的关系,使两者相互协调、有机结合,共同创造山、水、城共生的优美城市景观。

b.建立绿地空间骨架,规定道路绿化带宽度,防止道路“街道化”。在绿化布局上应进一步完善现有市级和区级公园,发展居住区及小区公共绿地,建设一系列主题公园和特色公园,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c.提高绿化覆盖率的策略。要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除增加绿地面积以外,还可以向立体发展,向空中拓宽,采取屋顶绿化,窗、墙垂直绿化等手段,开发空中绿地,建设屋顶花园。

(3)社会文化方面

人们对自然生态的热爱和崇尚促成生态城市的创造,在这些城市里可以明确的感受到自然山水环境与城市环境的有机融合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自然生态资源和良好的自然景观是城市空间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还应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现代自然生态思想通过建筑设计、园林景观、小品设计等融入特定环境语汇文化内涵之中。

结语

主要围绕自然生态展开研究,而城市设计所涉及的生态要素还有很多,这些生态要素对于塑造生态美的城市环境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这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挖掘、完善。

参考文献

[1]王祥荣.生态城市伯克利[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杨志峰,徐琳瑜.城市生态规划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A].杭州城市绿色论坛论文集[C].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4]林启行,郑瑾华.运用岭南建筑文化的城市设计探索[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