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会计信息论文范文

会计信息论文范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范文第1篇

1.对政府干部的政绩考核不严。我国的征集考核主要是以交付给国家财政收入的多寡为评价的,所以我国的很多干部为了彰显个人的能力,就会在政策上给企业下发一定的纳税标准,若企业完成这项指标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政府官员就会暗里鼓励企业在财务报表当中作假,这样做的结果实际上就会使国家的利益及企业的利益同步受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在我国也是比较常见和普遍的。

2.执法监督力度不够。大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会计人员的配备,不但资格条件达不到要求,而且岗位分工不明确,岗位牵制弱化,重要经济业务的批准与报告制度得不到履行,根据经营者意志改写会计记录的现象大量存在,从而使内部失控。内部审计受单位领导控制,很难发挥其作用。作为社会监督主体的会计师事务所未能够独立承担起“客观、独立、公正”的执业责任。少数事务所受自身利益驱使,执业态度不端正,风险意识淡薄,审计过程中搞人情风,搞私人交易,走过场,甚至违反职业道德为客户作弊,出具假报告,为会计信息失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千头万绪。归结起来无非两端,做实基础与下定决心。正如对所有的社会丑恶现象一样,要根除它,不是一朝一夕或一蹴而就的,要有系统的研究,系统的基础准备,本人认为,要解决会计信息失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作为能够胜任岗位的会计从业人员来说,不仅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水准,并且这两个因素是不能缺少的,缺少任何一个都会对会计的质量产生影响。那么要想有效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首先要做的就是严格化会计从业人员的相关制度,严把持证上岗关,对会计从业人员上岗所需要具备的资格和条件要进行严格的规定。要统一建立起刚性的从业道德规范,加大对违反会计道德从业规范人员的惩处力度,用此来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管制,做到从潜意识里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加大对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力度,定期培训制度要严格执行,实行会计从业人员终身教育,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制意识。

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们在会计工作中所应遵循的,与会计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产生的正确处理会计事物和调整会计人员职权和职责的行准则。我国的《会计法》、《总会计师条例》及《会计人员工作规则》都对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进行了规范,为保证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可靠在一定程度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会计人员必须加强对这些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以为断提高其会计职业道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自觉抵制会计信息失真行为。

3.加强会计信息的控制与监管。在市场经济和利益驱动下,信息提供者的利已动机是普遍存在且难以从根本上消除的,但动机不一定会转化为现实的行为。如果能对虚假的信息提供者进行有力的监管,使造假行为不仅不现实、不经济,而且会受到严惩和索赔,那造假者在理智的权衡中也会放弃造假。因此应当加强会计信息的控制与监管。当前,为了有效地控制会计信息的失真,应当将单一的独立审计监督与社会的综合监管相结合,将硬性的制度监管与柔性的诚信教育相结合,将行政制裁与民事赔偿相结合,使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就象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4.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现在企业当中,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信息控制机财务管理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主要是为了实现财务信息可靠性,实现从业人员遵守有关法律而制定的。虽然我国的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当中已经总结出了一定的控制制度,但是我国的企业普遍的存在治理结构不完善、职责划分不明确、监事会没有实权等现象,所以企业当中实际上严重的存在着“内部人控制”问题。这种自己对自己进行监督、自己对自己进行控制的形式很容易就会导致企业当中出现逆向选择及决策失误的情况,所以当前企业当中大量虚假的会计信息横行的现象也就不难解释了,所以为了改变现在严重存在的财务部门应付经理、经理应付董事长、董事长应付投资者的恶性局面,企业就必须要建立起严格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比如我国实行的国有企业派出监事会或财务总监制度促使上市公司吸收独立董事以及《公司法》规定董事长与总经理不得兼任等方法,从生成会计信息的源头开始,对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完整作出严厉的措施性规定,减少了假账真作,真账假作的数字游戏,保证会计信息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会计信息论文范文第2篇

会计部门是企业相关会计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为了维持企业会计信息的供需平衡,会计部门在会计信息构建过程中不得不对所提供信息的具体内容、数量和实际质量进行合理的控制,做到以有限的信息资源应对需求方无限的信息需求。同时,由于企业管理当局是企业会计部门的直接领导机构,所以容易通过对会计信息的不良处理来对其他需求者产生错误的影响,进而损害其他需求者的自身利益。所以为了维护企业其他权益相关人员的经济利益,还应该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为会计部门设立相应的政府监管部门,通过相应的会计规范来对企业会计人员的会计处理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同时企业相关权益人员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风险承担者,应该享受到会计部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供应服务,从而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资金流向等问题加以掌握。

二、协调会计信息供需博弈关系

(一)加大我国政府对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管制力度在坚持企业经营活动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由政府会计管理机构和相关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介入信息供求双方的博弈关系,在对双方实际利益需要进行充分了解的前提下,立足于我国社会大众的集体成本效益来对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加以完善,并采用法律强制约束保证相关制度的贯彻落实,合理解决现阶段企业活动中供需博弈激化的问题。政府部门对信息披露的管制具体应该包括对会计信息质量、内容、时效性、可靠性等方面的管理和控制,并且应该根据市场的实际供需情况对企业披露管制制度进行及时的革新和调整。

(二)建立健全会计准则和相关行为规范我国会计制度存在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外在特征,并且这两种特征之间的内部矛盾为信息供应虚假信息的制造创造了可行的条件。所以一方面应该对现有会计制度在制定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适当的调整,将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性作为制度建立的首要目标,对会计制度统一和灵活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科学的处理;另一方面,应该借鉴国际上的先进会计制度制定经验,对我国现有会计制度和行为规范加以完善,尽量缩小会计政策的可选空间范围,避免财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

(三)加强外部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对于我国会计信息造假现象普遍存在的状况,除了要求信息供求博弈双方在相对完善的市场体系约束下通过反复博弈逐渐形成相应的制约机制以外,还应该通适当的外部监管和强制性惩罚从根本上对信息造假现象加以遏制。因此,政府相关监管机关在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处理制定出相应的行为规范后,还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对企业活动中的违规操作者进行严厉的惩治。需要注意的的是,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行为要得到预期的会计规范效应,就必须注意使信息造假者在造假活动中可能获得的利益远远低于造假所承担的风险和成本,促使博弈矩阵在平衡线上小幅度上下波动,逐渐使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趋向一致发展。

(四)充分发挥产权制度在会计信息限定方面的作用企业产权主要包括企业基本产权和会计信息产权。对于企业基本产权来说,其是现代企业制度功效得以顺利发挥的前提条件,能够有效实现企业外部权益相关者对内部会计信息的监督和控制。而会计信息产权的现代化管理和明晰能够在促进企业效益成本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信息质量和实际使用效率。

三、结语

会计信息论文范文第3篇

1.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从当前情况看,我国在财会以及审计方面还没有形成完整法律体系,当前的相关法律法规存在很多的问题,有些财务制度甚至自相矛盾,对法律执行造成了困难。另外,当前的会计制度不完善,导致无法对会计环境变化进行分析与预测,不能够适用于企业多变的环境及情况,这样在新的事物和问题出现的时候就没有良好的解决方法,客观上影响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

2.监督体系的有效性不强。从当前情况看,三位一体是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表现,也就是说会计监督以及内审监督和外部监督三种形式。企业中的会计人员在进行监督的时候,为了自身利益,导致监督效果不好,另外,内审监督存在问题,不能将其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于外部监督来说,注册会计师应该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对会计信息进行监督,确保其真实性和可靠性,但是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常常有不良行为发生。

3.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道德素质也是影响企业信息披露的重要原因。业务素质比较差,且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就会导致会计信息出现失真。对于企业来说,特别是施工企业,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生活环境的艰苦,再加上人员配备不足等因素,可能给不具备高素质的会计人员以可乘之机。从当前情况看,很多会计人员没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以及知识结构,无法对施工成本特点以及核算方式进行系统掌握,同时也不能对会计核算方面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掌握,总之,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原因等方面看,都会使得会计信息出现失真现象。

二、有效解决措施

1.做好企业信息化工作。在21世纪的今天,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潮流和方向,能够使企业更好进行经营和对企业进行制度流程监督。企业加强信息化工作,借助现代化的手段,能够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及协调,及时、准确地做到单据传递及信息共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到企业信息的真实披露。

2.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对于企业来说,一定要对我国的会计法、税法、审计法及各项经济法律法规的宣贯及落实。会计法对会计凭证编制以及账簿等级还有报表编制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提供重要依据;税法对税收的征收管理及程序流程都做出了详尽的规定;审计法要求我国的相关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要逐步将内审制度建立起来,监督以及评价与服务等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保证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以及可靠性。

3.企业应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于任何企业来说,财务信息是进行决策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确保决策正确性的重要条件,所以,企业的决策层应该就财务信息披露高度重视,在对本企业业务深度调研的基础上,财务反映与业务需要挂钩,提升应变能力,对监管手段进行创新,更好地为业务服务,利用各项措施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

4.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及职业道德的相关教育工作。为了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要对全体员工做好专业知识的更新培训及职业道德方面宣贯工作,使得财务人员熟悉我国财政制度和规定以及财经法律法规,遵纪守法,不弄虚作假,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以及敬业精神。还要定期开展业务培训,这样会计人员就能及时对法规以及会计制度进行熟悉,对行业背景以及专业技能进行掌握,减少技术失误。另外,还要对会计法、税法等财经法规进行宣传,使企业领导具有良好的法治意识,不对企业中的会计工作进行干扰,与此同时,会计人员还要尽好责任,依据事实,对会计信息进行记录,这样会计报表才能将企业具体的经营状况反映出来,为企业的管理与决策工作而服务。

5.完善企业的内控制度。对于企业来说,为了提高效益水平,就必须要确保会计数据具有正确性以及可靠性,并使管理政策得到落实,完善内部控制是保证的有效手段,企业中的管理人员一定要提高自己的风险意识,对内控制度进行监控并完善,这样事前审核以及事中复核与事后监督等工作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首先,要实行部门以及岗位责任制度;其次,在对材料和机具等进行采购的时候,必须要有规范的管理办法;再次,对成本核算制度进行建设;最后,将相关管理政策以及控制措施制定出来,及时、准确对会计信息进行记录,从而实现管理科学性。

6.在企业中实行分子公司及项目部财务人员委派制。会计信息失真的发生,也与会计人员工作无法实现独立性,不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履行职责相关,因此,要实行会计委派制,这样会计人员就能进行独立经营,也能够对相关人员做好监管工作,与此同时,还能够提升队伍素质,使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

7.做好外部监督工作。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大多数企业中,外部监督工作没有得到有效落实,还需要进行强化。对于会计监督来说,政府会计管理和监督工作具有主导性的作用。政府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时针对企业中的财务状况,比如,会计账簿的设置以及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做好检查以及监督工作,从而使企业的外部监督工作落到实处。另外,对于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关业务报告,政府需要分阶段对其进行抽查,并对企业中的会计人员做好监督和检查工作,其内容主要包括了人员任用状况以及会计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中的会计信息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三、结语

会计信息论文范文第4篇

1.1银行会计管理体制不健全会计工作的优化必须依靠科学、健全的管理体制,然而目前银行几乎没有一套健全的会计信息管理体系,这样就从根源上限制了会计信息的采集、加工和传递过程,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得不到保证,信息的集成程度低下,造成信息的匹配性较弱,信息工作过于随意。经历不同的渠道,原本的会计信息可能会变成完全不同的信息,减小了数据共享的可操作性,使得银行运营步伐缓慢。

1.2缺乏监督制度会计工作对工作主体有很高的要求,如果缺乏完善的监督制度,工作人员将会对会计信息工作缺乏责任意识,人人缺乏责任意识则会导致会计信息工作出现严重的漏洞。因为缺乏合理的监督制度,基层部门可能会受利益的诱惑而放下本部门的相关工作,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硬性指标,自然会出现造假的行为。有关部门对造成信息质量的责任人无震慑作用,对问题责任人没有完善的处罚制度。

2.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方法

2.1建立严格监管制度人是会计信息的主要操作者,因此可以依靠严格的监管制度杜绝基层和上级的造假行为,坚决打击做假账、造假数据的行为,严格把关各个部门,通过多重防线调查、查处不法行为,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从全网的视角对银行各个部门进行监督,使高层到基层的工作都能处在监控之下,可以极大地缓解一级法人和分散经营之间的矛盾。对于违反信息质量的造假行为,要给予处罚。

2.2强化考核体系考核可以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但是根据以往经验,对于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情况、不同岗位很难制定统一的考核指标,所以应当使考核指标更富弹性,使其适用于不同时期、不同情形,使评价的各项指标的权重得到合理布置,并根据当地条件适当调整相应的系数,使得考核评价更加科学。要学会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完成指标为最终目的差异性地完成考核工作。考核的目的是搜索工作漏洞,减少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要定期进行大范围的考核工作,不定期进行小的突击检查,对于重点岗位要尤其重视,要尽快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3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为了加强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注重会计人员的后续培训,必须确保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地得到提高。会计人员除了具备基本的从业资格以外,还应当具备一定的独立判断能力、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较高的道德水准和法制观念,这都是会计信息的性质所要求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增强信息可靠性。具体的培训工作可以是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培训目标以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会计信息质量意识为主。首先必须提升政治业务素质,要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将会计信息涉及的法律规范、规章制度牢记于心;其次要将职能权力下放给会计人员,这样可以使会计人员不受外界因素而疲于应对差事;最后要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毕竟会计信息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

3.小结

会计信息论文范文第5篇

在探索发展阶段,实务层面发展也落后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具体表现为: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严重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不愿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提供的信息量也严重不足,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仅仅只是对企业中存在的环境信息做简要文字说明。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第一、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不到位。第二、我国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主动性不强。我国企业习惯在法律的压力下被动地提供会计信息,不愿意主动对外披露相关信息,环境会计信息更是涉及的更少。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够全面、完整,且实用性不足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信息少,大多是财务信息,单独披露环境信息的专项报告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是重污染的企业,环境信息能少披露就减少披露,导致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够全充分,可供信息使用者使用的资料少,因而可比性差。

(三)缺乏规范环境会计和信息披露的会计准则我国企业选择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方式各不相同。企业迫于竞争的压力,可能只选择披露一些较好的环境绩效信息而避免不利的信息披露,这样就使得信息使用者就很难获得企业真实信息,难以根据企业披露的信息分析企业的经营业绩,环境绩效,无法对进行企业全面评价,最终影响其做出决策。

二、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构建

(一)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内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内容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目标的具体落实。具体来看,企业提供的环境会计信息主要是环境财务信息,主要包括:一是环境资产。环境资产是企业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使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未来能使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资源。二是环境负责。环境负责是由于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环境污染导致企业要在未来承担一定的支出,这些支出在尚未正式支付之前就已经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负债。三是环境收益。环境收益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在治理环境污染中得到的收益以及在企业环境资产中取得的能以货币计量的收益。四是环境其他支出。企业从事与环境有关的活动时,就可能会产生相关支出。

(二)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目前我国主要环境信息的披露模式是补充报告模式和独立报告模式。补充报告模式是指在现有财务报告的基础上,将影响财务的信息直接列入现有报表的有关项目之中,增加相应的会计科目、报表、报告、补充资料等方式披露企业环境信息。独立报告模式是有专门的环境会计报表和环境报告来披露企业信息,主要包括污染排放、环境审计报告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环境会计正处在发展阶段,因此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可以采取“阶梯式”的发展战略,等到发展的一定阶段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实际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三、完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环境管制力度根据调查,政府的强制要求是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主要原因。这说明我国企业注重自身盈利状况,环保意识比较淡薄。因此,我国应利用政府的管制来提高环境信息披露,同时运用法律手段,明文规定企业污染物处理及排放处理;借助经济手段,用补贴、征税、收费和排污权交易制度等形式对企业污染物处理进行间接管制。

(二)制订环境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建立健全会计法律制度,企业环境会计信息应当以统一的标准形式充分的披露,那么建立环境会计的法律法规势在必行,这样环境会计就有法可依,确立和维护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应尽快制定环境会计的法律法规,确保环境会计信息更有效、全面的披露。

会计信息论文范文第6篇

(一)重要性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不仅仅指的是其本身的重要性,其还体现在上市公司对重大项目的会计信息核算工作上。上市公司在进行重大项目时,应将各类会计信息进行全面、详细以及准确的进行披露;而对于一些较为次要项目的会计信息则采取简要披露或不披露的方式。这样做就可以让最重要的会计信息得以重点体现,免除了次要信息因模糊或错误导致的会计工作量加倍,同时以避免了次要会计信息将主要会计信息掩盖,使得信息使用者对公司整体决策出现失误,阻碍公司发展。

(二)合规性合规性又称为合法性,是会计信息核算和披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属性。其主要指的是当公司财会人员在进行会计信息核算和披露工作时,需要严格遵照我国相关会计核算法律法规进行。其合规性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生成时间的合规性、核算方法和过程的合规性、核算内容和组成的合规性以及披露内容和形式的合规性等。在各上市公司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其合规性是衡量会计心理披露质量的主要依据,也是保证该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现状

2009年到2013年我国会计信息质量调查工作显示,平均每年我国都有近百家上市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会计信息披露失真情况,大部分均是未及时进行披露、披露信息不真实、虚报或错报资产、虚设经营项目、对重大项目未进行披露以及对外担保项目未进行披露等。

(一)虚构公司收入当前很多上市公司为了实现其不同目的,都通过虚构增加收入的方式来影响其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一般情况下就是采取虚构收入、提前核算收入(将下一时期收入放在当前时期进行核算)、虚构企业资产、虚设运营项目等手段,这样做能够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实际调查中,一些公司利用虚假出货单或虚假销售发票为本公司增加销售额度,同时也虚假增加了利润额度,这也就使得该公司从表面上看在市场中拥有较好的地位和发展,蒙骗政府和同行业者,以此谋求不正当利益。

(二)虚设费用项目近几年来,部分上市公司利用费用资本化或者递延费用等方式达到虚增销售利润的目的。还有一部分公司采取虚增相关费用的方式,通过对固定资产的虚增折旧、虚增运营成本费用等方式,减少公司在当期经营的利润,这样就可以使本公司在上税时少交一部分钱,导致了国家经济的损失。例如在2005年,两面针有限股份公司就以在其它相关公司挂账广告费用的方式,为自己公司虚增了仅60亿的利润,使得其会计信息披露工作严重受阻。

(三)不等价资产置换当公司出现亏损时,一部分公司会采用资产重组的方式来挽救经营颓势,这也是一些上市公司较为惯用的手段。但当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或者关联交易等方式,通过不等价资产置换或者虚构资产置换过程中的利润操作费用等手段,将公司的会计信息进行虚假披露。使其能够继续在市场中保持一定的资历,欺骗市场和同行业者,并以此获得非法利润。

(四)虚设资产或债务当上市公司对本使其的利润进行调节时,其就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对企业资产以及债务的反应就会出现偏差。例如在对结款费用进行核算时,将其资产化就会导致费用处理核算和资产核算同时出现问题,使得企业资产和利润出现虚增的情况;将本应该在该阶段进行核算的费用挪到了“预收款项”中,这样做就可以虚假增加公司的负债情况,虚减公司的利润,使得其在上税时可以减少税款,为公司谋求不正当利益。

(五)虚假披露信息有一部分上市公司为了继续保持自己的配股资格,也为了能够为公司筹措到更多的运营资金,其不惜采取虚报会计信息或虚假记录会计信息的方法,这类公司会虚构其利润情况,并在会计信息披露时予以公布,这样就可以保证起上市公司资格,欺骗投资公司,为自己谋取非法利益,进行非法集资。而这种情况也是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现状中影响最大,造成核算结果偏差最大的因素。

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1.会计法规不完善会计法规的不完善是导致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随着国际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会计知识和技术也随之快速更新,而我国目前实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新型会计核算方法和技术而言存在着较大的滞后性,不能够满足会计业本身的发展,使得相关法规相对存在较多漏洞。而对于一些新出现的特殊会计事项,目前法规中还没有明确对顶,因而为各上市企业或会计公司创造了钻漏洞的机会,为会计信息正确披露工作埋下了巨大的隐患,最终导致一部分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失真。2.政府和社会监督力度不够目前,在我国担当会计信息披露监督工作的部门包括财务部、证监会、审计局、税务局以及社会监督机构。但是,在整个监督执法的过程中,其监督部门或机构之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同时在过程中存在着重复监督的情况,使得各部门和部门、部门和机构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配合。例如,当财政部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进行监督时,其只进行随机抽提监督,在相关工作开展时无法保证未被抽提企业的会计信息是否准确;而当税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进行监察时,因其职能范围的原因,其仅可以对企业缴税方面的会计信息进行核查,无法做到全面监督;社会机构由于其仅具有委托审查职能,而不具备执法职能,因此其在进行监督工作时的位置很微妙,导致相关社会审计机构无法发挥正确的监督职能,同时也削弱了社会力量对上市企业的监督力度。3.会计技术的局限性会计技术本身也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其在对同一公司的会计信息进行核算时,采用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金融工具计价方法以及贴现率计算方法等会计核算技术时,就会得到具有差异的结果,就会导致会计信息披露的失真。

(二)主观原因1.政府纵容对于政府而言,其在执政过程中大多以政绩作为首要目标,为了能够改变当地的经济现状,政府就会让本地区拥有更多的上市公司。而相关法规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在上市前三年内实现连续盈利,因此部分地方政府会采取协助公司进行会计信息造假的方式,帮助公司上市,以此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另外,还有一些政府为了扶植上市公司的发展,通过非法减免赋税等方式,提高上市公司利润,导致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2.信贷公司原因信贷公司是上市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也是上市公司的主要债权人。对于信贷公司而言,其判断企业是否具有偿还能力的主要依据就是会计信息披露。而目前有一部分信贷公司的工作人员为了完场自己的业务,对于一些存在亏损状态的上市公司仍然进行信贷业务,这样也就使得上市企业会计虚假信息失真情况加剧。3.管理者因素上市企业的管理者最终的目标是帮助公司盈利,同时管理者与股东之间存在着雇佣关系,其往往会有限考虑自身的业绩,从而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不合标准的操作。另外,当上市企业处在亏损的状态时,其为了使公司能够正常运营下去,一般会采取盈余管理,同时为了帮助公司获得更多的运营资金,其往往会利用各类手段使得企业会计信息报表呈现虚假盈利情况。

四、提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一)完善会计法规会计法规是会计信息核算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监管依据,其对会计信息核算整体工作起着影响和指导的作用。目前会计核算法规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对于一些新型的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无法进行有效控制。因此,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机构和部门应该根据我国目前会计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新出现的新交易模式、新交易业务,最大程度避免会计工作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保证会计工作操作的规范性。此外,相关执法部门应该设定全新的奖惩制度,对于提供真实有效会计信息的企业应予以资金或政策方面的奖励,而对于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公司则予以严厉的惩罚。

(二)健全政府和社会监督体制政府相关部门作为会计信息监督工作的重要执行部门,应该对其监督体制进行完善,使得各部门间形成有效的配合,共同完成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监督工作。此外,社会监督机构也是会计信息监督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法规,规范社会监督机构的职能和权利,这样就能够有效地保证各中介监督结构的执行能力。

(三)规范上市公司内部管理会计信息披露失真主要的诱因还是在于公司内部相关人员责任感和法律观念不足。因此,必须在公司内部建立其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对领导层和财务部门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相关人员的法律观念和责任感。将管理层的业绩评比制度与公司的长远利益相挂钩,这样就可以避免管理层人员为完成业绩而弄虚作假。

五、结语

会计信息论文范文第7篇

1.披露内容不够全面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够全面,首先表现在对财务报表的披露,尤其是非上市的商业银行,很多商业银行很少披露或者甚至没有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财务报表附注是用来说明商业银行使用的会计政策及其他相关项目,能够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报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会计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会计政策变化时常发生,这对商业银行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加大商业银行报表附注的披露势在必行。其次表现在对资产负债表表外项目的披露。表外业务虽然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但随着表外业务的日益发展,也会给商业银行带来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金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也不断的改变原来业务单一的状况,逐渐发展各种表外金融产品和服务来增加商业银行的收益。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在不断的膨胀,表外业务信息的披露不容忽视。最后,表现在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上,非财务信息是银行经营管理方面的不涉及财务状况的信息,这些非财务信息对投资者决策有重要影响,而我国对这些非财务信息却不能够公开披露。

2.信息披露标准较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的披露标准主要是依据《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该办法用来规范国内的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起步较晚,经营体制还不完善,经营管理还比较落后,《暂行办法》对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只做了最低披露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程度也不断提高,许多商业银行纷纷上市。原来的《暂行办法》规定的最低标准对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并无实际影响,其主要受证券法的规范,但对于非上市的商业银行,《暂行办法》规定的最低标准是其受到规范和约束的唯一标准。因此,非上市商业银行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也会促使非上市银行对自身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3.监管系统不健全

商业银行监督系统不健全首先表现在监管法规不完善,目前,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法律体系还不健全,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则不够精确,使商业银行在会计信息披露时有空子可钻,影响了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中的很多规定具有很大的模糊性,没有明确法律依据,具体操作起来可能很困难。其次,监管体制不健全,一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采取“外部压迫式”的监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商业银行无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靠外部的强制制度的约束,没有任何效率可言。随着商业银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外部压迫式”的监管模式已经不适合商业银行目前发展形势的需要。最后监管合作不协调。在监管过程中,各部门各自为政,互不干涉,必然会造成监管力度下降,浪费监管资源,当前监管合作协调是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机制的必然要求。

二、完善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对策

1.加强对会计信息的全面披露

首先,加强对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会计报表附注能够更好地帮助投资者了解会计政策的变化及其他相关项目的情况,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商业银行的经营展状况,及时根据会计政策的变化作出准确的投资决策,促使商业银行更好地发展。对财务报表附注要充分披露商业银行会计政策的变更、资产质量的情况、可能造成损失的或有事项以及衍生金融产品的情况。其次,遵循补充性、相关性、重要性等原则加强对表外业务披露,对于决策者来讲,披露的信息越多越详细,越能够增加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比性,更有利于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最后,要加强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非财务信息能够帮助投资者对商业银行的进行综合的评价,做出更正确的投资决策。目前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对非财务信息进行披露时应该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开辟相应的披露渠道。同时要把握好一定的尺度,对于机密信息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对于非机密信息同时具有重要性的信息要如实额对外披露。

2.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法律法规

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中对于披露事项的规定,尤其是对及时性原则和效益性原则的划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代名词,信息的时效性在当今时代显得尤为重要,会计信息披露必须及时,否则会导致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甚至是信息失效,从而对决策者失去价值。加大对会计信息及时有效的披露,提高会计信息附加值,最大限度的提升信息使用者的效益。另一方面,完善对风险管理和资本结构的披露的相关规定,在风险等信息披露过程中,对于风险管理的具体内容和格式严格要求,在对资本结构的披露中,按规定进行详细披露,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风险管理水平。

3.完善商业银行会计制度

尽快完善商业银行会计制度,商业银行会计制度是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准确表达的依据,近年来金融衍生产品得到充足的发展,这对商业银行会计制度的设计提出了挑战。从理论上来说,建立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银行会计制度更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更能够真实地反映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但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较低,做到“公允”地确定其价值,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才能做到与国际接轨。

4.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对商业银行披露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监管部门及时准确的信息才能够有效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系统还不完善,建立多渠道、标准化的监管信息处理系统是健全监管机制的重要措施,要加大监管力度,从注重单一监管方式向全过程、多元化、有重点的方向转变,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要严厉惩处,为会计信息披露提供法律保障。另外,监管部门之间要加强合作协调,加强内部合作,完善内部工作机制,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提供信息共享的平台。

5.健全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

会计信息论文范文第8篇

会计信息系统模块包括:账务模块(核心)、往来模块、工资模块、固定资产模块及电子报表5大模块。其中账务模块又叫“账务”“总账”“总账模块”“账务处理软件”,这些模块都是财务会计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以凭证处理为基础,进行财务报表的管理和分析,是与其他子系统无缝连接相互传递,实现信息资料共享,企业中的财务信息最终都会在会计的总账中汇总中表现出来。其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采取多样性的核算的办法:在公司的财务总账的系统中,一个财务科目最多设置4个核算的重要信息,这样就能进行多样的核算方法。同时,还要提供大量的企业财务信息的报表和账目核算清单,为的就是满足公司对这种多样性的核算信息的项目的需求。

第二,提供科目预算控制:可以进行科目的详细预算,我们在会计的科目中设置好,还能在凭证录入的同时,进行各种的按需控制。

第三,拥有十分强大的财务账簿查询功能:公司在查询自己单位的财务报表的时候,可以通过查询账务明细和企业的财务状况了解企业的财务核算信息。企业不仅可以利用它进行分期业务的查询,而且可以各种财务保镖的信息,并且可以进行多种核算项目类别的组合查询。这个软件具体提供的账簿主要包括: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数量金额总账、数量金额明细账、多栏式明细账、核算项目分类总账、核算项目明细账等。具体提供的报表包括:科目余额表、试算平衡表、科目日报表、核算项目余额表、核算项目明细表、核算项目汇总表、核算项目组合表、调汇历史信息表等。

第四,进行多币种的核算: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各种货币之间汇率的处理计算,通过调看历史汇率信息表,能方便地查询各种货币的变动过程。

第五,借助系统,实现现金流量表的制作:企业在进行财务信息录入和凭证信息录入时,一般情况下,借助现金流量项目,或者通过T形账户,实现批量指定现金流量项目,生成现金流量表的主表与附表。同时,现金流量表也可以实现多级次、多币别的查询。

第六,实现往来业务的核算处理,精确计算账龄:提供基于凭证的往来业务核销,按数量与金额这两种核销方式,对数量金额的往来业务进行精确计算。通过分段,可以准确计算账龄,有利于实资金的控制以及账款的催收,有效加强对财务的管理。

第七,与购销存系统无缝链接:购销存系统可以直接自动生成凭证到总账中,在总账中可以直接查询到购销存系统中生成的凭证,并且业务单据与凭证间可以进行相互联查。

第八,自动转账设置:由系统来提供自动转账的设置模板,然后我们可以通过设置,系统会自动生成转账的凭证,这个过程不需要人工来录入。

除了以上提及的财务模块还包括以下4种:往来模块,这是专门用来跟踪往来款项详细情况的模块;工资模块是建立职工信息,进行费用分配的模块;固定资产模块,是将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分类采用相关方法,制作而成的;电子报表模块,对财务情况制作的报表。这些模块也各自有着各自的特点。往来模块主要包含应收账款系统模块和应付账款系统模块。这两种模块的方式完全满足了公司销售收款业务的要求,给公司的财务管理提供相应的依据,为企业提供了便利。工资模块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流程,第一,输入相关的工资数据;第二,对工资进行审核;第三,对工资进行计算并且汇总;第四,分配相关的费用;第五,输出相应的工资报表。固定资产模块,采用多种分类方法,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处理,并且通过折旧的方法对资产进行评估。电子报表模块,可分为两种会计报表类型即对内会计报表以及对外会计报表,通常情况下都是公司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制作的报表。

2如何协调各模块之间的关系

会计信息系统中各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数据传递关系。数据传递主要有3种模式。第一种模式,单项接收型:只接收来自其他模块的数据,不想外部传递数据,如电子报表模块;第二种模式,单项发送型:不接收其他模块的数据,只向其他模块传递数据,如工资模块、固定资产模块;第三种模式,双向传递型:既向其他模块传递数据,又接收来自其他模块的数据。协调会计信息系统,将企业的业务信息与企业财务报表的数据集中到一起,帮助企业实现企业的业务流通、资金流通、信息流通之间的整合,不断地延伸财务信息的输入渠道中,将其与企业进行的业务相联系。并且多角度地对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记录、反馈,掌握市场的变动,明确企业下一步的发展走向。企业既可以利用数据集中处理和信息共享的优势,及时地反馈,使其更充分、更准确,并可以促进企业财务与业务之间的信息交流。

2.1集中信息各子系统,延展会计职能企业会计信息系统通过协调自身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将会计核算、企业支持决策、会计监督、管理于一体,建立了综合性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拓展了获取会计数据的渠道。会计工作将更多地转化为参与企业决策、设计和参与业务流程、内部管理和控制、推动经营业务、调整组织结构、考核会计工作者的业绩、预测、分析和评估、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等,促使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2.2采取强有力的安全监管措施协调会计信息系统各模块之间的关系,要通过不断加强对会计信息安全的监管措施,通过多样化的安全防护措施,对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提供一个强有力的保障。同时,作为企业的管理层人员,要充分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公司会计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只有制订出符合公司需求的计划,才能做好模块之间的协调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公司的财务管控能力,严格管控公司的经营状况,降低企业财务信息的造假、企业监管不够完善、企业信息传递受阻等原因而造成损失。公司的管理决策部门可以利用新的会计信息系统分析财务信息,并得出更为科学、真实的决策信息。

2.3把财务数据整合成财务信息协调会计信息系统各模块的关系,改变传统的获取相关会计数据的渠道,转而从企业的经营业务流程中去收集、组织相关的会计数据,有助于各模块的相互配合。会计信息系统协调会计信息系统的各模块之间的关系,不能仅仅从会计记账的过程中进行,还要通过企业最大的能力采用各种方法收集哪些相关的会计信息,例如:企业经营业务的发生时间、价值属性、有关责任人和参与人、执行规则等方面着手,使会计财务信息,做到更加精准、无误。同时,可以快速、精确地输出财务分析结果,以备企业管理层使用。这样就能给企业的管理层提供详细的数据,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