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金融危机对会计准则转变的重要性范文

金融危机对会计准则转变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2-05-20 09:14:04

金融危机对会计准则转变的重要性

2008年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修订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再次将会计准则推到了风口浪尖,在危机中损失惨重的金融巨头,把引发危机的根源归咎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认为正是这种计量模式使得次债产品的损失被不断夸大,从而使金融危机向更深的层面和更大的范围延伸,要求完全废除或暂时终止公允价值会计。美国总统、欧盟主席与G20国领导人在讨论应对危机的策略时无不涉及到会计准则问题,会计准则一时成了众矢之敌。2008年10月,FASB了针对SFASNO.157的修订稿,明确说明公允价值应当反映正常交易,当相关市场可观察数据无法获得时,可以使用管理层关于未来现金流和折现率风险调整的假设,这意味着金融机构可以对部分流动性较低的资产以高于这些资产当前市价的水平进行定价,减少亏损数额。2008年10月,IASB公布了对《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做出调整的规定,允许在极为罕见的情况下对部分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2009年3月,IASB了《增进金融工具的披露(对IFRS7的修订)》,要求加大对流动性风险的披露;2009年4月,FASB公布了经修订后的市价入账准则,解释了企业在市场不活跃时如何按市值对金融产品进行计量。

金融危机中会计准则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会计理论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受自由市场经济理论思潮的影响,1929-1933年危机前的会计理论认为: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就能保证会计信息的需求和质量,财务报告和审计属于自愿行为,没有强制管制必要。由于公司不受强制会计准则约束,所以有权选择自己的会计惯例和会计政策,使用“现值”或者“评估值”记录资产。一些上市公司在没有确凿证据的前提下对资产评估增值而操纵利润,误导投资者做出错误决策,从而引发了股票市场的崩溃。20世纪70年代之前,SEC一直主张限制公允价值会计使用。20世纪70年代严重的通货膨胀使历史成本受到挑战,一方面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历史成本无法真实地反映资产的价值,另一方面历史成本在对衍生金融工具等新型业务的确认、计量和披露上,更显不足。20世纪80年代储贷危机爆发暴露了金融机构采用历史成本会计的缺陷,历史成本会计允许通过负的净收益逐步暴露损失,隐匿了真实存在的风险,降低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许多实质上已经陷入了财务困境的金融机构按历史成本计量,财务报告依然显示出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健康的财务状况。这不仅会对投资者产生误导,还会造成经济上已经破产的金融机构希望通过风险更大的投资摆脱财务困境,从而助推了道德风险。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前,泰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资本市场开放后,国际资本蜂拥而入,而会计准则的建设相对落后。财务会计信息在内容和质量上不能满足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和市场发展的要求,加上各国金融体系比较脆弱,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有限,导致各国宏观调控失灵、监督不力和市场混乱,最终爆发金融危机。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和金融衍生产品的进一步发展,金融衍生工具会计要求有所创新和发展。在次贷危机中,ABS(资产支持证券)、M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CDO(抵押债务债券)等次债产品价格暴跌,银行按公允价值对持有的这些金融产品进行计量,确认了巨额账面损失。这些损失虽然并未实现,而且也未涉及现金流,但通过会计信息传递给投资者后造成非理性的投机行为,投资者恐慌性抛售一些持有次债产品的金融机构股票。股票下行的巨大压力使金融机构不得不低价处置次债产品,造成次债产品价格新一轮下跌,金融机构不得不在账上进一步确认减值损失。公允价值会计这种独特的反馈效应造成了极具破坏性的恶性循环。

(二)金融危机打破了原会计准则体系下的利益平衡

20世纪80年代储货危机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的财务报告不但不能为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甚至会误导投资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为此,投资者强烈呼吁金融机构用公允价值代替历史成本计量。但SFAS157号会计准则从立项到历时三年多,这其间存在着各种力量的博弈。FASB提出的公允价值方法不仅要对公司所有的证券进行公允市值估价,而且对由于价值波动所引起的未实现利得与损失也要包括在报告净利润中。证券按照市价入帐,管理层就无法控制确认利得和损失的时机。因为银行持有大量的金融资产和债务,银行管理层看到的不仅是他们的利得波动会增加,同时操纵利润的能力将被大大削弱,所以强烈反对公允价值。美国财政部也担心公允价值会计将影响银行的运作及金融策略,以至于不愿发放长期贷款,而这将影响经济运行中可获得的信贷量。SEC、FASB克服重重阻力,与金融界达成平衡,最终确立了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2008年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争论,实质是新时期不同利益相关者为维护自身利益而表现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再较量。非活跃与非理性市场情况下,金融产品的估价会受到参照物选择以及各种参数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正是这些不确定因素在此次危机中被充分放大,使会计准则成了攻击对象。鉴于金融界和政界的强大压力,会计界不得不对自己所坚持的立场有所松动,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修订,以缩小历史成本计价与公允价值计价之间的差距。

金融危机推动会计准则演变的启示

(一)会计准则的改革与创新要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会计并非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1929-1933年的大萧条是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的缺失与华尔街的过度炒作;20世纪80年代储贷危机则是美联储高利率政策导致储贷协会出现利率倒挂,并投资于高风险的新业务和垃圾债券,最终引发危机;东南亚各国脆弱的金融体系无法应对资本国际化带来风险,造成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金融界制造了房地产泡沫,并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手法放大金融资产泡沫。会计信息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更加依赖会计提供的信息来做出决策。而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的浪潮、金融创新、信息技术等不断挑战传统会计理论。由于会计环境日新月异,企业的经济业务日趋复杂,现代会计更多地依赖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受到质疑,特别是在危机来临时,利益相关者认为会计没有提供企业风险预警方面的信息,导致危机的发生。

(二)正确处理会计准则技术性与社会性的关系技术性强调会计准则是一种技术规范,其必须是“有序、系统、内在一致,应能与可观察的客观现实相吻合;它们应该是不受个人所左右的、无偏见的”(PatonandLittleton,1940)。会计准则的社会性也称“经济后果观”,这种观点认为:会计准则不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不同的会计准则会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不同的会计信息又会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行为,受影响的决策行为反过来会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格局。

经济后果使会计准则的制定复杂化,它要求会计准则在技术性和社会性两方面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代表投资者利益的SET努力寻求更多包括公允价值在内的信息。如果管理层看到会计准则降低他们通过会计政策选择向市场传递可靠信息的能力,或者通过“坏”的盈余管理隐藏差业绩的能力,则会从另一方面来努力。因此单纯追求会计准则的技术性,忽视其社会性,会计准则要承受来自各利益群体的压力,在实施效果上也会大打折扣;过分考虑社会性,忽略对准则技术性要求,由此生成的会计信息很难达到决策有用性。因此会计准则要尽可能地兼顾各方利益,除投资人和债权人之外,管理层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合法利益也必须充分考虑,在各方利益的冲突之间寻求一种妥协。

作者:方永胜单位:安徽工程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金融危机对会计准则转变的重要性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rlw/jrwjlw/61909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