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5篇范文

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5篇范文

时间:2022-02-23 10:57:40

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5篇

第一篇

1发展三亚金融服务业总部经济的优势分析

1.1经济发展速度与人民收入

三亚市的经济总量从2004年至2011年增长速度一直维持在10%以上的水平,2010年更是高达17.8%。农民纯收入,从2000年的2391元,增加到了2011年的7582元;城镇居民纯收入从2000年的5620元,增加到了2011年的20472元。收入的上升加大了三亚存货款总额,据统计截至2013年2月,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达735.40亿元,本外币贷款达309.78亿元,尤其是本外币货款年均递增31.2%。三亚市外资的引入与实际利用上,数额也是越来越大,实际利用外资额从2000年的16200万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22496万美元;进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24143万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275900万美元。

1.2金融生态环境优势

张满银,韩大海对全国31个省域进行金融生态环境实证分析,海南省排在第十四位,属于第三级金融生态环境,即金融生态环境快速改善期。这一时期,金融生态环境的一小点改善,都会吸引大量的外资银行入驻。而2007年后,海南的整体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2010年后,不良金融资产控制在2%以下,全国排名第一。

1.3政策优势

2010年《海南省人民政府支持金融业发展若干意见》、《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支持资本市场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出台,提出为三亚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2011年出台《三亚市支持金融业发展若干政策》,三亚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总部、地区总部、各分支机构和岗亭入驻。2012年年底,亚洲金融合作联盟永久落户三亚。2010年6月,海南成为全国第二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省份;2010年9月三亚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2三亚金融业总部经济发展的障碍

2.1金融业管理制度不完善银行业务管理制度滞后和缺失。一方面银行业务的市场准入、业务范围、税收政策等都不健全;另一方面,市场主体缺乏对银行业的监管与风险控制能力。

2.2需要有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资本的流动需要很多金融产品,需要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金融服务,要全方位的开展金融业务,首先要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三亚缺乏完整、完善、稳定的金融体系架构。

2.3金融机构建设滞后三亚市至2011年末共有各类金融机构52家,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只有12家。从银行机构分类看,村镇银行1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家。金融机构的滞后发展,使得金融业市场化程度低,金融创新能力缺乏;民间金融发展落后。

2.4金融业人才缺乏至2011年底,三亚市金融、保险业的总就业人数只有1701人,非国有与集体企业的人数只有52人。而金融业的发展需要有专业、高端的金融人才。

2.5跨国企业、大企业、大集团落户较少金融业的发展依赖于地区较集中的跨国公司、大企业、大集团,三亚市的重工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较小,中小企业占到98%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少,相较其他重工业城市而言,资本流动规模要小。

2.6金融业内部资产配置不合理三亚金融资产截至2011年底总计达629.8亿元,其中银行业占据主导地位,资产总计达615.61亿元,占比达97.8%,其他非银行金融资产偏低,股票融资规模非常小,尚无企业债券融资。这种结构不合理,减小了金融业的产业辐射能力。

3三亚市发展金融业总部经济的路径

3.1资本的来源

3.1.1做好省内的融资。在全市建立普及率达50%以上信用监管体制。把三亚打造成海南金融生态环境最佳区域。在信用机制上,做好本土金融的开展与监管工作,并开展存贷款保险业务,或商业信用保险业务,引入金融担保机构、资产管理机构。

3.1.2加强与广东、港澳台的资本合作。在本土资本融资的经济下,以点带面,将资本融资推进周边区域。借鉴长三角、珠三角、球渤海湾城市群的发展经验,与广东、港澳台合作,打造南海城市群。利用海南省与这些省或地区间的优势互补特征,开展长期稳定的区域金融合作。在这个大城市群中,把三亚打造成具有集散功能的海岛型中心城市之一。

3.1.3引入东盟的资本。利用三亚在中国东盟自贸区中独特的地理位置,加强与东盟十国的贸易与投资往来。以商品流带动资本流、劳动力在各国的自由流动,在贸易发展的基础上,构建与东盟区金融合作基础框架,推进区域内的融资便利化。

3.1.4吸引旅游资本。三亚旅游正在走进世界舞台,一方面吸引国际上涉及旅游企业来投资;另一方面,随着旅游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吸引了更多的海外游客。三亚可以利用这一产业,吸引金融企业入驻。

3.2金融机构的建设

3.2.1首要建立市内的本土金融机构。受上世纪90年代房地产泡沫等因素的影响,2007年海南农村信用社的成立,才有了本地的金融机构。海南农信社2012年上半年末的存款接近600亿元,仅次于工商银行海南省分行。由此可见,本土金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2.2带动区域金融机构。三亚产业升级需要大量的资金,需要建立专门服务于三亚区域开发的银行,以开发性贷款、贸易型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业务为主。并向央行申请特殊优惠政策,例如放松法定准备金的限制,对相关业务减征或者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等。

3.2.3吸引外来金融机构。鼓励混合所有制的金融机构将总部、分支机构设立于三亚,一方面带来金融业管理、开发型人才;另一方面,供木土金融学习借鉴。

3.3金融机构的业务

3.3.1银行业务。积极扩展银行业务范围,做好银行金融创新活动,例如开展境内外旅游消费银行卡业务、境内外贸易与投资结算业务、推广人民币结算业务等。

3.3.2保险、债券、证券等直接融资业务。为降低企业资本成本,可以由企业进行发行债券、基金直接融资。在债券品种、结构、利率、征信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引导企业的直接融资行为。

3.3.3其他金融业务。一是做好民间借贷的管理工作。三亚应注重对社会闲置资本的利用,规范民间借贷。二是发展离岸金融业务。2009年海南成为继深圳、上海、天津试点后,中央批准的第四个离岸金融业务试点。

3.3.4金融风险的控制与监管。政策制定上应广泛征求借款人的意见;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强信用服务机构建设;对金融机构内部从业人员行为进行立法约束;建立和完善金融监测指标体系并制定和完善金融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

3.3.5从金融业相关政策机制来看。(1)政府要从财税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从财政、税务上予以适当减免;给予相应用地政策的倾斜;给予金融创新业务以补贴或支持;给予行业高技术和管理人才以激励和住房优惠政策。(2)加强金融监管,规范金融市场秩序。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制,提高金融监管效能,加大对金融机构违规行为的检查整治力度,确保金融业竞争规范有序。

作者:徐超静单位:三亚学院

第二篇

一、青海省金融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金融企业经营业绩稳步提升

近年来,青海金融企业经营业绩不断增长。《汇编》显示,青海金融企业营业收入增长迅速,由2006年的40.62亿元增长至2011年的214.37亿元,年均增长达到39.47%;金融企业净利润整体上呈上升态势,由2006年的17.23亿元增长至2011年的46.99亿元,年均增长22.22%。

(二)资本市场融资体系日趋完善

一是直接融资规模快速增长,融资结构更趋合理。截至2012年12月底,全省通过上市公司再融资、企业债、信托融资、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保障房私募债等方式直接融资273.45亿元,为2006年的40.81倍,占新增银行贷款的比重提高至49.61%。二是直接融资品种日益丰富,融资渠道不断拓宽。2012年50亿元保障房私募债成功发行,使青海成为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个发行保障房私募债的省份;中期票据融资45亿元,实现了零的突破。三是企业上市工作有序推进,建立了符合青海实际的梯次培育工作机制,上市后备企业达到103家。

(三)保险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

一是以保险公司为主体、专业保险中介机构、保险机构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全省原保险保费收入由2006年的8.72亿元增长至2012年的32.4亿元,年均增长24.45%,其中2012年增速居全国第二位。二是保险理赔难问题逐步得到缓解。2012年,全省累计赔付支出10.9亿元,较2006年的3.12亿增加了7.78亿元。三是农业保险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开办区域和品种范围逐步扩大。

二、当前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金融业规模和实力整体偏低

从银行业看,青海省存款、贷款、资产总额等总量指标居西北五省区末位,占全国比重很小。截至2012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仅占全国的0.38%、0.41%,而甘肃、新疆均在1%以上;人均人民币存款余额较全国平均水平低0.62万元,社会财富聚集程度较低。从证券业看,青海省资本市场发展更为滞后,直接融资功能较弱。截至2012年末,青海仅有10家上市公司(沪市7家,深市3家),占全国上市公司总数的0.4%,与西藏并列全国末位。从发展速度来看,近十年来,全国上市公司增加1300多家,而同期青海仅新增2家,制约了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规模的扩张。从保险业看,青海省保险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保费收入、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等指标居西北五省区末位。2012年,全省保费收入仅占经济总量相近的宁夏的51.68%;保险密度为565.28元,较全国平均水平低578.59元;保险深度为1.72%,较全国平均水平低1.26个百分点。

(二)金融资源区域分配不平衡

目前,青海信贷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宁市区。截至2012年末,西宁市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364.86亿元,占全省的67.02%,其他7个州地合计占全省的32.98%;西宁市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2257.50亿元,占全省的80.87%,其他7个州地合计占全省的19.13%。信贷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不利于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也造成果洛、玉树等偏远地区金融资源配置不足(见表1)。

(三)青海各州地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

自20世纪90年代末国有商业银行大幅精简机构和人员以来,青海县域地区银行业机构一直呈撤并、下降趋势,大量农牧区金融机构纷纷退出市场。截至2011年末,青海省354个州地乡镇平均拥有银行机构网点1.56个,有164个乡镇没有金融机构,占全省乡镇数的46.32%,乡镇级金融服务盲点覆盖率高达46.3%,较2009年增长49%。从各州地金融机构服务覆盖情况来看,金融服务覆盖率除海北州(83.33%)、海南(75%)、黄南(63.64%)外,其余各州地均低于60%,其中偏远地区金融机构缺失情况较为严重,果洛、玉树金融空白情况分列全省第一、第二位,两州共有金融机构网点空白乡镇76个,占全省空白乡镇的46.34%,其中玉树金融服务空白区高达86.67%,果洛与玉树基本持平,金融服务空白区为86.36%。

(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发展不均衡

《汇编》显示:截至2011年末,全省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010个,占金融机构总数的81.45%,而证券业和保险业金融机构数量分别为13个和132个,仅占金融机构总数的1.05%和10.65%。从增加值来看,2011年银行业增加值44.34亿元,占全部金融业增加值的74.48%,证券业和保险业增加值分别为2.26亿元和7.76亿元,分别占全部金融业增加值的3.78%和13.04%。就从业人员数量而言,截至2011年末银行业从业人员15586人,占全部金融业从业人员的59.28%,证券业和保险业从业人员287人和8237人,分别占全部金融业从业人员的1.09%和31.33%。上述分析表明青海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发展不均衡。

(五)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动力不够

国有大型银行金融创新产品大多是其总行推出,结合青海特色的创新产品较少,针对个人消费的信贷产品不丰富,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还未得到有效满足;针对中小企业和广大农牧区的业务创新和产品不足,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服务需求。2011年青海银行业金融机构利息收入195.69亿元,占全部营业收入的91.29%,表明传统业务收入仍然是青海省当前省银行业利润的最主要来源,中间业务发展较为缓慢,束缚了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步伐。此外,青海大多数保险公司没有明确的市场细分目标,提供的产品没有本质的区别,针对青海特色的保险产品不足,消费者的保险需求未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三、加快青海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金融业发展和创新,进一步健全金融体系

1.加大金融机构引进和培育力度,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应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外资银行入驻青海。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推动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鼓励发展地方性商业银行、信用社、信托公司、租赁、典当等多种中小型地方性金融组织。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鼓励、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形成多元、有序的市场竞争格局。

2.合理配置金融资源,促进金融服务向农牧区延伸。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有助于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各家金融机构应继续增加“三农”信贷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将当地的存款转化为对当地的信贷支持,推动金融资源要素向农牧区配置。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在金融服务空白地区设立机构和营业网点,尽早实现农牧区金融服务的全覆盖。

3.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和产品,不断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完善的金融服务方式和丰富的金融产品供给是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满足企业及居民有效金融需求的前提条件。为此,要创新金融服务机制,不断推出新金融产品。积极拓展委托贷款、代客理财、信用证等中间业务,努力满足消费者多层次金融需求。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等信贷投放市场,不断拓宽金融服务领域。

(二)实施有差别的信贷政策,营造宽松的宏观环境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对青海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例如对农村信用社实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对地方性商业银行———青海银行实行介于农信社和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存款准备金率。另一方面,应在金融机构准入、利率浮动及差别性考核方面给予倾斜。降低金融机构准入门槛,放松利率浮动范围,增加支农再贷款的限额和延长再贷款期限,对涉农金融机构实行差别性考核等。

(三)加大资本市场发展力度,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1.积极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及再融资。金融管理部门应建立上市后备企业储备制度,做好上市公司重组和再融资工作。鼓励盐湖股份、西部矿业等具备条件的上市公司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进行再融资,推动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上市融资。证监局等部门应充分发挥监管与服务职能,邀请上交所、深交所专家开展调研,介绍新股发行制度和创业板规则,协助拟上市企业与中介机构对接,为双方互动提供平台。

2.大力发展债券市场融资。丰富中小企业债券融资品种,继续发展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探索尝试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债。积极探索探索发行科技债券,通过资本市场为企业融资开辟道路。发展地方政府债券融资,尝试发行热贡文化产业、循环经济、生态移民、藏区经济等主题债券,增强地方政府调节地方经济的能力,解决大规模经济建设中所遇到的资金严重短缺问题。

3.鼓励企业通过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工具进行融资。吸引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机构来青海投资,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柴达木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西宁部级低碳产业投资基金”等专项基金和新兴产业基金的管理与运作。

(四)加快保险市场发展,提高保险保障能力

加大保险服务创新力度,进一步推动小麦、油菜、马铃薯、蚕豆等大田作物保险和温棚保险、林业保险的扩面工作。不断改进能繁母猪、奶牛保险工作机制,逐步扩大奶牛保险的覆盖面,积极开展青稞、牦牛、藏系羊等藏区农牧业保险工作。积极开发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保险产品,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创新保险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能力,更好的发挥保险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的作用。

(五)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针对部分人员和一些地区诚信意识淡薄,信用环境差的实际,各地政府、金融部门要加强联系,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信用建设宣传力度,大力开展创建农牧区信用社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等活动,努力营造优化的社会信用环境,为金融支持经济搭建起通畅的平台。二是地方政府应继续推进金融安全区创建,建立以政府信用为核心的社会信用体系,加大失信惩戒力度,支持和协助金融机构清收欠款,保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三是加强银行机构与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的联结与互动,逐步实现贷款信息进入教育、社保、公安、工商等信息系统,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六)完善金融监管体制,防范各类金融风险

1.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央和地方双层金融监管框架。要合理划分金融监管的边界,既不能出现金融监管盲区,也要尽可能避免重复监管。对于明确归“一行三会”监管的业务内容,地方金融管理部门要做好服务和协调工作,帮助中央金融监管部门更好地发挥监管引领作用,服务金融机构更好地发展。对“一行三会”监管不到的金融机构或业务,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应承担起监管职责。此外,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应承接中央金融监管部门交付给地方政府处置的一些案件和风险化解的工作,强化地方政府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责任。

2.完善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和“一行三局”的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金融稳定联席会议、金融形势分析会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等联合协作机制。建立金融风险监督控制和预警体系,加强金融风险的前瞻性分析研究,及时发现重大金融风险的苗头,建立健全金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形成及时、高效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

作者:欧瑞军汪金祥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

第三篇

一、河南金融业提升发展必要性分析

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根本途径,其实质是通过政策引导和依靠市场功能,对经济社会资源进行重新配置。这就需要发挥金融业的资源配置和先导作用。从现状看,河南已是金融大省,但还远不是金融强省,金融实力不强、效率不高、活力不够、后劲不足,仍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从趋势看,如果按照目前的态势,金融业仍将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无法充分发挥核心作用,难以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必须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推动金融业跨越式发展,实现由金融大省向金融强省的转变。

第一,完成“十二五”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需要金融业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十二五”期间,河南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预计GDP年均增速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将超过12万亿元,资金需求十分巨大。河南经济增长要继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也应达到或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需求看,根据河南2006年以来贷款与GDP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GDP每增加1元,需要实际新增贷款0.657元。按照这一比例推算,河南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需要新增贷款9941亿元左右。从融资形势看,在国家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商业银行上收贷款权限,严格贷款条件的情况下,资金供求矛盾短期内不会得到根本缓解。近年来,河南经济运行中呈现出社会资金总量相对宽裕、金融资金供给相对不足的状态。2006-2012年的7年间,河南省金融机构存贷差逐年扩大,2012年达11615亿元,存贷比由99.6%下降到74.3%,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也非常有限。金融资金不足,质量不高,不仅制约经济的较快增长,而且也会影响外资的进入和民间资本的活力。目前,河南经济总量即将突破3万亿元大关,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在资金来源多元化基础上,充分发挥金融的主体作用,才能支撑经济在较大规模基础上的快速增长。

第二,发展第三产业需要发挥金融业的生力军作用。发达的第三产业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具有能耗低、污染少、就业人数多等特点。“十二五”期间,河南要在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的基础上,保持9%以上的增长速度,必须在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2012年河南第三产业比重只有30.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3个百分点,在中部6省中最低。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仅为10%左右,远低于12%的全国平均水平,见表1,金融业对第三产业的贡献还很低,对交通、物流、通讯等服务业的带动作用也未充分发挥出来。近年来,从国内外发展趋势看,金融业在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日益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支柱行业。要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必须发挥金融业的作用,提高金融业的贡献率和支持带动能力。

第三,培育骨干企业需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特别是大型企业已成为衡量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河南要加快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需要培育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优势产业集群,这也是河南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工业化进程必须推进的重大举措。从国内外经验看,企业要迅速壮大,实现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周期更短的扩张,在利用银行资金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和先导性作用,通过企业上市、收购兼并或资产重组来实现。事实证明,无论大型企业或是中小企业、不管传统产业或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本市场。河南煤化集团(原永煤集团)依靠资本运营,总资产从2000年的36亿元以“乘数效应”增加到目前的数千亿元,营业收入近2000亿元,位列2013年世界500强企业第404位。双汇集团也是通过引入境外资本实现了企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当前,资本市场发展面临良好机遇,包括纳斯达克在内的海外资本市场纷纷看好我国内地企业资源,河南近年来先后有38家企业在海外成功上市。国内资本市场的制度正在日益完善,发展空间广阔。但从河南情况看,社会融资渠道较为单一,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比例过高,见图1,资本市场极不活跃,上市公司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直接融资比重很低,上市后备资源远远不够。目前,河南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市的公司只有103家,其中A股上市66家,低于中西部地区的安徽、四川、湖北等省份;2012年证券市场融资209.20亿元,只占全国融资总额6857.15亿元的3%,与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占比有很大差距。可以看出,河南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和先导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未能有效起到催生、壮大企业的作用。第四,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需要抢占金融“制高点”。金融作为区域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和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是现代经济运行中最基本的战略资源,金融的边缘化必然导致大量生产要素外流,最终导致经济边缘化。从省外情况看,随着区域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各地对金融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加快发展金融业已成为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和主动权的重大战略举措。正如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所言,“资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要素资源,金融业是高关联度、高成长性的现代服务业,金融竞争是区域竞争的主战场之一。哪里是金融高地,哪里就成为发展高地。全国各省市都在积极发展金融产业,如果河南金融业发展长期落于人后,已有的竞争优势就难以发挥,经济发展就会陷入被动局面”。

综观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东部地区由于吸引外资和社会资本较多,资金环境相对宽松;西部地区由于国家政策倾斜,将得到较多的资金扶持;中部地区则更多地依赖政策引导和自我发展,资金积累更多地依靠自身。长期以来,河南经济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贷款增长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的较快发展是在金融资金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取得的,见表2。在未来新的发展阶段,没有金融的强势,难以支撑经济的强势,河南要在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金融业也必须走在前列。第五,经济持续较快发展需要健全稳定的金融体系。良好健全的金融支持体系不仅可以推动经济增长,调节经济运行,而且还能监督市场主体,奖优惩劣,防范风险,对经济发展起着“发动机”和“稳定器”的作用。当前,日益活跃的经济活动对金融服务提出了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迫切需要健全稳定的金融支持体系。根据我们的调查,河南金融组织体系还不够完善,四大国有商业网点数量虽多,但集中于中心城市,向市县延伸不够;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大都进驻郑州,但在全省网点很少,同时也缺少具有生机与活力的、主体多元化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目前,河南没有一家本土品牌的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仅有2家外资金融机构入驻,股份制商业银行驻豫分支机构也主要集中在郑州,其他各市少有布点。从县域来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逐渐退出农村市场,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未涉足,县域经济“失血”严重。现有金融体系构架难以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

二、提升河南金融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前,有利的宏观环境为河南金融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发展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省外发展金融的成功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河南金融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做大做强金融业正当其时,应顺应国内外大趋势,结合自身实际,研究探索内在规律,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寻找着力点。

第一,加快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金融资源的合理布局和有效配置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上,金融中心建设与经济、金融的发展互为依托,成为区域金融的心脏和经济的发动机。长三角、珠三角的经验表明,金融中心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极的形成和增强城市辐射带动力。中西部地区的湖北、安徽、陕西、四川等省市都在规划建设自己的金融中心。河南也要充分利用自身有利条件,打造在中西部有重要影响的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一是积极争取国内金融改革的综合试点、试验。我国一系列重大的金融改革已经或正在推出,应抓住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将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作为金融改革的综合试验区。二是构筑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核心区。在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高水平建设金融商务区,鼓励和引导中外各类金融机构向金融商务区集中,打造特色鲜明的金融中心标志性工程。三是促进中原城市群金融一体化。当前,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已成为全国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枢纽。应以郑汴新区为起点,在直接票据交换等方面,探索中原城市群内的金融同城办法,加快金融一体化进程。

第二,培育引进金融机构。随着形势的发展,境内外金融机构正逐步加快向内地布点步伐,国内社会资本设立金融机构的门槛也有所降低,我们应有主动措施。一是创造条件吸引境内外机构进入。加强与金融组织的联系沟通,邀请各金融机构要员来豫考察,实地了解河南经济、金融环境,增强投资信心。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尚未在河南落户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尽快入驻,争取全国性金融机构在河南设置区域性总部及功能性中心。二是引进战略投资者改组改造地方银行。对经营管理状况良好、资产质量较高的地方金融机构,引进海内外战略投资者,高起点改组改造,逐步实现股权多元化。条件成熟时,可考虑组建总部设在河南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三是努力引进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快组建注册地在河南的高起点的股份制保险公司。

第三,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宏观环境明显改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正在逐步解决。未来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资金,仅靠银行信贷远远不够,各省都在抢抓发展资本市场的机遇。河南应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一是加快企业上市步伐。逐步完善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工作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一批具有成长性的企业,作为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加以培育,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海外上市。二是鼓励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和融资。依靠资本运营迅速发展壮大,催生一批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骨干企业;支持已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再融资;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参股、控股或引进战略投资者,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支持一批成长性强、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积极利用债券、信托、产业基金、创业投资等方式进行融资。三是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积极支持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鼓励其在遵守国家法规、合法经营的前提下开展创新活动,在严格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加快自身发展,建设在中西部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四是发展壮大期货市场。郑州商品交易所是全国期货市场的发祥地和当今三家期货交易所之一。应积极支持郑商所不断开发上市品种,扩大交易规模,逐步建成全国农产品和工业品期货交易中心、价格中心和信息中心。

第四,稳健发展农村金融。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村金融发展至关重要。但近年来农村金融网点相对萎缩,资金外流严重,服务手段落后,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加快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的农村金融体系。一是积极推进农信社创新发展。鼓励进行创新,推出更多适应农村需要、更为便捷的金融产品;选择一些符合条件的县(市、区)改组为农村商业银行或合作银行。二是积极争取政策开展各种探索和试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现有金融机构重组和参股新设农村金融机构,设立多种所有制农村社区金融机构,引导各类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设立小型农村金融组织。三是加大对县域信贷支持力度。高度重视并解决县域信贷比例过低问题,引导各银行机构以促进县域骨干企业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重点,加大信贷支持;鼓励各金融机构向市县延伸网点,拓展业务发展空间。

第五,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和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应下大力气抓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一是建立失信惩戒机制。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对纵容、包庇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追究相关责任;定期集中解决金融机构债权追讨案件“执行难”的问题。二是加快征信体系建设。由政府牵头,做好规划、管理和协调,整合各类信用管理资源,建立金融、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联网的覆盖全省、资源共享、信息完备、使用便捷的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三是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气,增强居民和企业诚信意识,积极营造社会信用环境。

第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金融资源是有限的,又是流动的,哪个地方能够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金融资源就往哪里聚集。当前国内许多省份都在吸引金融机构入驻、引进金融人才、鼓励金融创新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取得了好的效果。河南应把金融业纳入国民经济总体布局,与旅游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业一起作为推动河南第三产业发展的“三驾马车”,进一步制定完善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对在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活动中成果显著、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表现突出以及在引入金融机构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二是对省外、境外金融机构入驻制定具体优惠政策,提供良好服务。三是加大各类金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根据金融各业人才特点,制定培养计划,壮大高层次金融人才队伍。四是加强对领导干部金融知识的培训,举办多种形式的金融培训班,对全省县处级以上主要领导干部进行金融知识培训,提高驾驭金融工作的能力。

作者:王英超刘俊勋李同昌张宏波单位:中共河南省委政研室副巡视员中共河南省委政研室办公室主任中共河南省委政研室副处长中共河南省委政研室副调研员

第四篇

一、金融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1.传统金融管理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需求金融行业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是促进经济不断发展的动力,因此,只有金融管理一直保持生命力,社会经济才能不断进步,因此,金融管理必须立足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摈弃传统落后的金融管理模式,进行金融管理模式的创新,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今后会遇见的重重困难,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分析金融管理发展受阻的原因,应用比较分析法,将影响金融行业资金良性循环发展的症结找出来,深入剖析其中的原因,对金融管理模式进行全面升级,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促进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善于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解决了主要矛盾,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金融管理会迎来全新的开始。同时还要探索寻找可以促进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规律要求,在实际操作中要遵循金融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对金融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创新管理模式,建立风险防御机制,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实现利润最大化。确保金融、社会、经济、生态的四方协调,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

2.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对金融行业的客观要求金融管理是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管理的发展状况关系到金融行业未来的走向,也关系着金融机构是否能够实现既定目标效益。金融管理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才能带领金融行业持续前进,免受金融危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让金融机构日常可以有秩序、稳定、科学的运行。可以化解金融管理现代化改革同金融机构利润最大化之间存在的矛盾,因此,必须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完善金融管理体系,建立一个稳健、科学、规范的管理系统,以法律为准绳,将金融管理纳入法律、规章规范的范围内,明确责任追究,一改从前玩忽职守、办事散漫、盲目无序的情形,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同时还要做好预防规划工作,做到未雨绸缪;加强日常管理力度,保证机构的有序运行;不断地创新体制,改进技术,合理分配资源,做到权责清晰,各部门协调发展,共同促进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升经济、社会效益。由此可见,金融管理模式的完善是关键,怎么样促进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更是解决金融行业发展疲软问题的关键。

二、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当下金融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本身发展的步伐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自身社会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变化更是迅速攀升,也就是说,一旦金融管理在发展中出现任何问题,都有可能对世界市场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笔者觉得这些问题还是解决办法的,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推陈出新,金融管理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于我国金融管理的发展,笔者提出了以下解决措施:

1.实现企业管理制度的新突破从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在应用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这大大的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企业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生存现状堪忧。因此,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改革势在必行,这也是实现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一,建立一支专门的企业法人治理队伍。从实践中可知,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部门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部门,它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贯彻落实管理政策,并且还影响着金融业务的扩展。从我国发展现状来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经济制度在不断的改革,因此,外来风险的抵御能力相对较为薄弱,在这样的情况,更加需要专门的企业法人治理部门,来加快体制的改革,保护经济的发展,带领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二,从基本情况出发,借鉴外国企业先进的管理制度。我国还处在发展阶段,大多数企业的管理制度都较为落后,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各种问题日益凸显,阻碍了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个发达国家的企业在企业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管理体系,我们应该虚心学习,予以借鉴,但是不能完全照搬,必须考虑到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外国先进的管理模式与我国实际相结合,从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先进管理模式。

2.净化金融管理的外部发展环境注重内因和外因的结合,是促进食物发展的关键,因此,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在不断优化内部机制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的净化外部环境。第一,以法律武器武装金融管理行业。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于金融管理也有相关的法律条例,企业应该有效的利用这一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的稳健发展,维护整个金融行业的秩序。尤其是一些中、小型金融机构,可以利用法律进行科学的规范,杜绝“天高皇帝远”的情形。第二,全面规范金融管理体系。对金融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管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我国要不断健全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督和管理,规范金融管理行为,确保金融行业健康的发展。金融管理的规范化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我们必须通过不懈的努力来达成这一目标。第三,建立一个全面、全方位适用的管理规章制度。我国金融行业相关的规章制度还不尽完善,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要明确责任追究,严格落实规章的执行,确保企业的稳健发展,促进金融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3.建设金融监管体系制度的革新必须跟上社会的发展,因此,金融监管体系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地进行完善,现代化企业的监管部门应该不断的鼓励、全面支持机构的创新。要加强对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力度,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做到同步的风险评估。全新的监管体系下,要协调好各方利益,首先给予创新方案可行性大或者创新能力强的金融机构先行试验的机会,由于我国的创新活动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创新风险的几率相对较大,监管机构首先要对创新活动进行风险评估,风险可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项目才能进入审计环节,进一步简化审批的程序,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在实践中,对不同的产品进行不同的风险评估,不断给予金融机构尝试开拓新空间的支持,科学的监管体系可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首先,要不断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为金融创新提供法律保障,提供纯净的外部环境。其次,加强各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联通力度,这样才能促进信息的全面采集,保证信息的及时公开,避免由于信息闭塞造成的信息的失误。在注重工作人员行为的监管时,还要加强审慎监管的力度,将激励体制与法律约束相结合,明确责任追究,规范金融机构在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行为。

4.培养和引进先进人才就发展现状来看,我国金融人才还处于短缺状态,企业现存储备人才的专业素养满足不了市场发展的需求,这大大地阻碍了金融管理的发展,因此,现阶段我们必须做到:首先,加强在职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针对我国极度短缺相关金融管理人才的现状,只有不断提高和培养在职员工的素养才是当下最快速有效的解决办法,然后在条件的允许的情况下,在引进新的人才。在职人员相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拥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拥有多年的工作经验的他们在提升了专业水平后,无疑是如虎添翼。其次,摈弃落后的招聘模式。虽然,从现在来看,我国极度短缺金融人才,但是从长远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踏出国门,出国求学,等到学有所成后回报社会。因此,现在对人才的选拔不能因为人才稀少而降低选拔的门槛,应该以适应企业发展需求为目标。最后,要对职员进行定期的培训。长期生活在企业体制下的员工大多数会越活越安逸,渐渐的思想观念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变化,因此,企业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向他们灌输全新的发展理念,更新他们的知识,让他们时刻保持与时俱进,从而共同推进金融管理的发展。

5.创新金融技术支持体系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科技技术日新月异,谁掌握了行业饿核心技术,谁就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因此,要加大金融技术的创新力度,升级金融系统,避免金融系统漏洞,威胁交易安全,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做到高效、安全、便捷。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加强金融管理的技术支持,在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下,可以灵活应对突发情况。同时还要加强金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而资金较为薄弱的中小金融机构,则应该着力于基础设施的提升,提升风险管理意识,完善信息系统,确保机构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全面提高管理防御机制。

三、结论

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各方矛盾激化,因此,金融管理行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基于现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借鉴外国先进的金融管理制度,不断革新管理技术,引进人才,全面升级管理系统,共同努力实现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作者:穆彤单位:中浙江工业大学

第五篇

一、明确首都金融业发展的定位

金融是带动首都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第一支柱产业,在首都经济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战略性作用。2012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592.5亿元,同比增长14.4%,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4.6%;金融业实现税收共计3480.7亿元,同比增长37.9%,占全市三级税收的比重为40%;实现地方财政预算收入523.9亿元,同比增长26.4%,占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15.8%。在上述首都金融业的特殊环境约束下,我们认为,首都金融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决定》的改革精神和任务要求,明确定位,一是立足于服务首都城市建设与实体经济发展,为建设首善之区提供全方位、高效的金融支持;二是立足于服务首都的总部经济,打造符合“首都特色”的经济中心与金融管理中心。具体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为首都城市开发、基础设施、公共产品建设项目提供足够的、可持续、低风险、低成本的融资支持。第二,整合相关金融资源,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拓展适应资本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产业领域特点的金融服务模式和金融政策支持体系,打造全国领先的科技金融和文化金融商业模式。第三,大力推动市场化运作,将北京打造为全国的生产要素、财富管理中心,满足企业总部调度、配置、管理金融资源的需求。第四,建设金融信息中心和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将北京打造为全国的信用信息中心、支付清算中心和高端金融管理人才中心,从根本上提升首都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首都金融业发展面临的五大挑战与改革任务

当前,首都金融业发展存在市场活力不足、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局部资产泡沫等深层次发展难题,具体表现为五大挑战。第一,总部经济的贡献总量与方式将发生改变。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外需减少,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贷款—投资”驱动,这样的发展模式转变,使得坐拥众多央企和金融机构总部的北京获益匪浅,表现为金融业增加值大幅增长,并对首都经济发展和地方财政收入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贷款—投资”驱动模式的弊端也很明显,例如产能过剩、资金利率效率低下和催生房地产局部泡沫。从系列重要讲话和《决定》精神可以看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控制负债率的去杠杆化和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对首都的总部经济产生较大的冲击。因此,首都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必须进行改革,迸发新的活力,才能够引领首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第二,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加重,现行融资渠道不能满足需要。《决定》要求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构建科学、高效的政府治理机制,明确政府应该在民生、环保、社会保障等领域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对于北京市政府而言,当前最为迫切的民生问题是提供清新的空气,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和轨道交通资金投入,是弥补北京市政府治理“短板”的关键。目前,全国各地地方政府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债务偏高问题,北京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轨道交通建设已经让政府负债累累,大气污染等诸多环境问题的整治还需要政府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存在进一步上升的可能性。由于大部分市政工程投资周期较长,盈利水平较低,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原来主要依靠商业银行提供资金的模式难以为继,需要创新金融模式,为地方政府平衡收支缺口提供稳定、充足、可持续的市场化渠道。第三,科技金融亟待发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全国高新区的领头羊,也是首都经济核心竞争力的代表。高科技企业自身特点决定了其经营的高风险性,其发展需要风险投资、政府扶持资金、资本市场和银行信贷构建的综合金融支持。从实践看,风险投资投资偏好相对成熟企业,对早期科技企业投资不足;政府扶持资金碎片化,资金整合及使用效率较低等问题,制约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进一步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因地制宜,在科技园区建设和科技金融领域不断创新,使得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很多方面的政策优势、机制优势不再突出,市场竞争力有所下降。毫无疑问,加大科技金融创新力度,切实解决科技金融的体制和机制障碍,是首都金融改革的一个主攻方向。第四,房地产业对金融安全的压力逐渐增加。北京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对人口和财富有超强的聚集力,导致商业和居住房地产需求特别旺盛。毋庸置疑,过去十多年,房地产一直是推动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首都银行业支持的重点。房地产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均同商业银行紧密联系,二者之间有唇亡齿寒的依存关系。目前,首都房地产价格持续快速上涨,严重偏离居民的收入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利率市场化、中央与地方财税体制调整、完善房产税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首都房地产业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必须通过金融改革,解开银行与房地产之间高度黏着的资金结,确保银行安全。第五,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政策优势薄弱。具有高附加值的金融业是国内外竞争最激烈的行业,政府通常给予金融业必要的保护,力所能及地为其发展提供优惠。上海依托中国(上海)自贸区建设、深圳依托前海试验区建设获得了不少优惠政策,为其金融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和巨大商机,从而在全国金融资源配置中占据比较优势。客观上,首都金融发展的政策优势正在弱化,在同上海和深圳的金融竞争中已经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因此,首都金融业需要全面整合各种资源、要素优势,深挖潜力,在市场化改革中获取更大的发展动力,使其综合竞争优势不下降。

三、首都金融业发展的市场化改革措施及政策建议

今年9月5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发言时指出了金融发展的方向,金融体系应当“真正依靠、服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决定》则进一步明确了金融改革的主要任务。在2020年之前,金融改革的核心是推动经济市场化改革,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即将开展的全面深化改革,必然导致首都经济体制、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推动金融业和金融资源配置方式进行重大调整。为了应对上述金融业发展面临的挑战,首都金融业应该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改革目标,针对首都经济、金融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有效的改革措施,系统、有序地进行金融体制机制改革,促使金融业稳健发展,实现服务首都经济发展的强大功能。第一,整合金融资源,实现多层次金融市场联动,为以央企为代表的总部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随着去杠杆化进程以及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推进,央企依靠大规模贷款在首都拓展业务的扩张趋势已基本告一段落。央企开始更多地关注整合国内、国际资源,在京外地区和海外开拓业务。因此,首都金融业应该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积极配合央企的业务拓展,创新金融模式和金融产品,整合金融机构资源,打通各个分裂的金融市场,为央企全方位的业务拓展提供最大程度的金融服务,进而分享央企的发展成果,拓宽首都金融发展的空间。第二,多渠道解决首都债务问题,大力发展固定收益证券市场,为首都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长效金融支持机制。解决首都债务问题,一方面是要提供低成本的充足资金,满足各项市政开支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是要进行存量管理,将债务规模控制在合理的水平,防止出现债务危机。进行金融创新,例如,发行不同期限的市政债券,选择未来经营效益稳定的基础设施进行证券化处理,将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营运进行市场化运作,通过市场招标方式实现投资回收等等,都是国际社会管理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功经验。对于空气清洁、污水治理等环境工程带来的债务问题,政府一方面要加强污染源控制,减少环境治理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探索对污染源以及碳排放进行定价,征收相关治理税费。第三,鼓励金融业态多元化,大力发展为金融业服务的中介机构。传统的银行、保险、证券是金融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但是互联网金融、财富管理和影子银行的兴起,使得金融业范围更广泛,参与主体更复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更多元。利率市场化有利于那些低成本融资和高效率运用资金的金融机构发展壮大。创造公平公正的金融环境,维护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让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兴金融业态机构各得其所,满足多层次、多元的实体经济需求。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征信、评级、市场调研、咨询等为金融服务的中介机构的大力发展,因为后者对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带来的金融风险、提高信用可获得性及金融效率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第四,依托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力推进科技金融创新。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现有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基础,梳理和完善科技金融商业模式,打造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在科技金融领域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建议改革政府对科技领域的资金支持方式,政府资金更多采取设立引导基金形式,吸引民间资本投入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此外,应细化政府的扶持政策细则,建立扶持资金评价机制。

作者:涂永红胡波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

被举报文档标题:金融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5篇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