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事业单位财务预算探索(4篇)范文

事业单位财务预算探索(4篇)范文

时间:2022-02-04 10:54:05

事业单位财务预算探索(4篇)

第一篇:事业单位财务预算探析

摘要:

如今,在新预算法的不断深入下,促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使单位财会工作具有科学化和规范化,需对新预算法进行全面分析。结合新预算法背景下,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影响进行总结。新预算法被推出后,由于带来的影响较大,若是没有对其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会直接影响财会工作的开展。本篇文章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新预算法下的影响及具体对策进行详细一份,意在促进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事业单位;财会工作;新预算法;影响;对策

全国人大通过并施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2014年8月31日,与次年1月1号施行),可以将其简称为《决定》。由于新预算法在许多方面进行整改,使其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因此,事业单位在开展财会工作时受到较大影响,而事业单位更是需要通过相应的措施,对自身财会制度进行及时的更改,保证财会制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完整性。

一、事业单位财会工作新预算法下的影响

(一)风险管理

在新预算法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对于举借债务进行详细分析后,对其作出具体规定:地方政府为了举借债务,需要取得我国相关下发文件,不能随意、私自执行举借债务;在对举借债务进行应用时,只能将其运用于我国公益事业,不能被利益所蒙蔽;只有选择地方政府具体规定的债券方式,才能举借债务;应对举借债务进行详细分析,明确资金来源以及偿还情况等,同时对债务风险构建相应的评估机制,并承担一定法律责任。上文的相关规定,不仅对举借债务进行详细规定,而且还对事业单位完善风险管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预算控制

新运算法的推入,各省级政府与单位,可以国家预算规定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对预算资金进行调节,若是在年度预算中发生资金短缺的情况,可通过该笔预算资金进行调节,促使年度预算实现平衡,有利于对事业单位预算进行有效的把控,从而避免年末预算超出等行为的出现。这种预算控制方式可有效的实现规范化目的,使整个财务工作更具有序化,进而促进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三)财务预算

我国实施新预算法,对于事业单位带来的影响还包括财务预算,并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在对外公开方面有明确规定,整个财务预算应具备透明化的特点。新预算法下还能实现财务预算管理的透明化。但是该项规定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属于财务内部管理的全新机遇,正确面对这一挑战,会为事业单位获取更多的发展空间。对此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坚持严谨的态度,结合相关规定开展预算工作,保证整个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事业单位财会工作新预算法的具体对策

(一)加大预算监管力度

就事业单位而言,财会工作在新预算法的影响下,只有加强自身预算审查工作,才能保证预算具有科学性,而整个财务的管理同样如此。现阶段,事业单位监管相对比较老旧,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发展。为了加强预算监理工作,应从管理制度方面进行,对监管人员各自责任进行具体明确,确保预算监管工作的正常开展。另外在日常工作中还需要将投资预算和重大支出进行详细审查,结合使用资金的明细,对两者进行详细比对,避免出现预算安排不合理的情况。在此背景下,事业单位按照自身情况开展预算编制工作,从而实现新预算法相关规定。

(二)强化财会人员培训

工作在新预算法背景下,事业单位为了符合预算需求,应积极开展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对财会人员自身行为进行具体规划,促使财会人员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职业道德。在财会人员工作中,可以对其进行定期的财务培训,丰富财会人员工作经验,为财会人员的学习营造良好环境,使其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得到明显加强,保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的正常进行。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需要对培训方式进行创新,通过经验交流以及网络教育等方式,培养财会人员整体知识水平。

(三)加强内部控制工作

事业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单位的业务情况、内部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合理规划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方案,使其整体具有完整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制定内部控制方案时还应对其是否具备可操作性进行详细分析,保证整个方案的有效。而事业单位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方案,不仅是为了起到防治风险的作用,还应及时控制事业单位内部潜在风险。对此,事业单位规划内部控制方案时,需要把管理工作和业务部门进行有效控制,促使工作人员相互配合进行。在我国相关规定相继出台下,事业单位也在进行着新的变化,对内部控制方法进行及时改正,并结合事业单位自身情况,将内部控制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保证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从而实现事业单位规范化以及制度化的目的,提高单位经济效益,促进社会发展。

(四)对融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在事业单位中,财会部门应结合新预算法具体规定,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对融资风险进行具体控制。换而言之,重点控制事业单位融资主体和融资风险,融资规模与融资范围,或者融资用途。在进行具体控制时,除了需要对债务进行严格把控,还应对资产进行编制,并对结合相关规定对其进行管理,然后完善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将事业单位财务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从而预防事业单位自身存在的财务风险。

三、结束语

总结上文,通过对新预算法的分析发现,这项法律规范所带来的影响相对较大,尤其是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而事业单位为了正常运行,应对其进行全面研究,准确掌握新预算法相关内容,根据单位自身实际情况,采取具体的解决措施,构建与其配套的完整管理制度,确保财会工作具有规范化的特点,从而实现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曲歌.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影响及具体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20):52-52

[2]张淑梅.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影响及对策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6(9):282-282

[3]梁昆芬.新预算法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问题及新对策探析[J].财经界,2015(24):233-233

[4]唐平生.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8):90-91

作者:许正香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第二篇: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浅谈

摘要:

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财务预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财务预算具有协调各部门职能经济关系、充分发挥资源利用效率等作用,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企业财务预算在企业的决策制定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能够提高决策的系统性、可实行性等,还能帮助企业员工将自身发展的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有效的结合起来。

关键词:

财务预算;事业单位;概括;现状

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在事业单位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个事业单位的好的财务预算可以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指标完成一半,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即使事先进行预算也难免会多种意外情况,为了有效的应对这些情况,事业单位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预算方案,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实施预算计划。现今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事业单位还可以运用“电子预算”系统,进行电子版的预算,使预算更有依据性。

一、财务预算的概括

1.财务预算的内涵

财务预算是指反映财务活动的预算,财务预算的内容包括现金收支、生产成本、收入、费用预算、活动支出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综合财务预算能够有效的反映企业各项财务活动的整体情况,其中涉及的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财务状况变动表、财务成果预计表等。不同类型的财务预算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如销售预算是其他各项预算的基础,费用预算、现金预算、资本预算等都是从销售预算中产生的;现金预算是销售预算、生产费用预算、资本预算等多项预算内容的总和;销售预算、生产费用预算、现金预算等汇总形成了预算损益表。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财务预算是指事业单位在计划期内反映有关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整体预算。

2.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

财务预算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在事业单位的整体预算体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财务预算是提高企业决策系统性、针对性、科学性的有效途径。在当前的事业单位中,财务预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起到了调节、协调、规划各部门经济关系和职能的作用,以更好的实现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目标。此外,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可以提高决策的系统性和定量性,帮助事业单位的员工更好的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制定合理的奋斗目标。财务预算是事业单位预算系统中的最终环节,能够综合的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决策的科学性。

(2)财务预算能够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目标的实现。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合理的财务预算建立完善的财务状况判断标准。只需要将实际的数据与财务预算的数据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事业单位在运行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并对管理模式进行及时的调整,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进而实现事业单位的财务目标。

二、我国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的现状

1.事业单位预算意识不强,制度还不健全,社会监督乏力

在当今事业单位领导中还未形成固有的财务预算思维体制,未真正意识到财务预算的重要性,在事业单位还未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或者即使建立了财务预算制度也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有效的实行起来。仅仅是顺应当代时展的潮流,而且现今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粗糙,资金投向不准确,无法达到预算管理应有的结果。21世纪我国财政体制全面改革以来,我国各方面的制度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我国事业单位的整套预算管理程序也在不断完善,但仍存在着政府宏观监督机制缺乏的现象,社会监督体系不能及时地对事业单位提出适时的指导意见,最终导致事业单位骗取财政回拨款、擅自改变支出用途、专款非专用等违规现象普遍。

2.事业单位的编制方法不科学,缺乏应有依据

在当今时代,很多事业单位在管理体制中还未加入应有的财务预算体系,财务预算的时间在每次的管理中时间不长甚至十分缺乏,人员在事业单位财务预算方面的配备还很缺乏,财务预算管理部门对预算项目的准备也不齐全,缺少应具备的理论依据,而且,财务部门的职权有限,不能很好地调动其他部门为预算管理做帮助。

三、现今财务预算应用于事业单位的过程

1.财务预算运用于事业单位的方式

(1)预算激励: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预算已经不仅仅起到成本控制管理的作用,它更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因此在应用财务预算时应当充分发挥其管理方面的功能。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在制订了发展计划战略后,应当及时将计划传达给员工,让员工及时明确单位的发展战略、政策、行动方向、工作目标等,从而在单位中更好的找到自身的定位,充分认识预算工作在事业单位发展中的作用。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员工要对负责工作的资源进行及时的计算和分析,并记录和存储各项数据信息,为事业单位财政预算工作打好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员工参与预算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进而提升预算结果和数据的可靠性。

(2)电子预算:借助先进的电子设备和技术可以将原本复杂的预算流程极大的简化,在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基础知识培训外,还应对员工进行专业预算软件的指导教学,软件的界面友好、通俗易懂、易于使用则是选择的重要依据。现今计算机技术正在飞速发展,计算机领域也在不断更新,现今互联网的“电子预算”也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有效方法,应该被广泛应用于事业单位。

2.财务预算运用于事业单位的注意事项

(1)预算编制过程中注意的问题是应确定科学可行的工作目标,完善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在制定整体目标的基础上,对战略目标进行分阶段的实施。全面预算编制的起点应是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计划,事业单位应根据自己要达到的目标来决定需要的资源种类和数量。预算的目标、内容及模式能够反映出事业单位在不同时期的战略重点。为使事业单位能够持续稳定发展,在制订预算目标时,应充分体现出事业单位战略目标,除此之外,选择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提高预算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预算执行程中注意的问题是应加强预算信息反馈,帮助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调控平衡。预算信息的准确、及时,是预算实施和评价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而且预算过程需要调控且要避免一成不变;预算工作的负责人员需要对预算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管理,确保预算工作的有效实施,如有需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算工作进行调整和修改。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之间要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对人力、物力等各项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确保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环境的稳定。此外,预算一经确定,各部门、各单位均须严格执行。事业单位预算计划应当进行定期的调整,并制定季度、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预算也需联动完成事业单位管理者有预算意识以及普通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任务之外,部门之间的配合也很重要。

四、总结

当今我国财政制度正在改革,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在事业单位的地位也愈发的重要,在事业单位中,管理者应注重员工积极性的调动,将事业单位的制度改革让每位在职员工知晓。在财务预算运用中事业单位应注重科学有效的预算目标,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应加强预算各部门的积极配合,让财务预算更好的实践在事业单位中。

参考文献:

[1]张莉莉.关于加强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考[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3(12):80-81.

[2]秦件兵.浅析影响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的因素及其对策[J].财经界,2014(26):194-195.DOI:10.3969/j.issn.1009-2781.2014.26.158.

[3]张春富.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26):65-66.

作者:王妍 单位:太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铁路分中心

第三篇:事业单位财务预算探究

摘要:

本文重点分析了事业单位对下设企业的财务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监督下设企业财务所需要的必要条件,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监督措施。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企业;财务;监督;制度

一、引言

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改革过程中,人员情绪的稳定十分重要,也是关系到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目前,很多事业单位还下设下属企业,在一段时间内,他们与企业之间还不能完全脱离。基于这一情况,事业单位需要对下设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最为重要的就是对企业进行有效的财务监督。由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等方面的原因,他们对下设的企业进行财务监督的有效性不足,需要进一步强化这种财务监督的有效管理,实现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

二、事业单位对下设企业的财务监督过程中的问题

1.财务监管主动性不强。目前,一些事业单位的下属企业的财务都是相对独立的。事业单位对他们的监督更多流于形式,监管意识相对薄弱,对下属企业没有一个全面的监督,更多放权背后就是“放纵”,因此,财务监督的效果不佳。单位的财务部门主动监管下属企业的意识不强。

2.监管的体系没有完全建立。事业单位对下属企业的财务监督缺少系统性,条理性。一些单位只是随机对下属企业进行检查,没有形成一个制度化的监管。上级下达一个文件之后,单位才开始进行下属企业的财务检查,这种被动的检查难以形成财务监督的合力。

3.监督制度难以完善。在对下属企业进行财务监督的过程中,事业单位需要进一步完善现在的财务监督制度。因为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相对松散,制度中存在一定的漏洞,尤其是对下属企业的财务监督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很多制度都是大而化之,没有实际的操作意义。这样制度对下属企业的财务监督管理的力度将大大降低。这种制度空间的加大,将可能造成腐败等问题,需要加大对这种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完善。

4.监督的创新意识不强。在一些事业单位中,工作氛围比较保守,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不强,他们不太愿意进行工作创新。在对下属企业的财务监督方面,财务人员还是存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样的通病。因此在监督下属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财务人员就是按照过去的方法,进行审核监督,然而时代在变化,工作环境也在变化。单位缺少这样一些勇于创新监督机制的财务人员。

三、事业单位监督下设企业财务所需要的必要条件

1.原则性。财务监督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原则性。针对企业资金报销等方面的财务监督过程,审计工作需要具备良好的原则性,需要坚持财务的管理制度和报销原则,这是单位会计人员所需要具备的最为基本的素养。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针对一些诱惑,会计工作需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能出现权钱交易,这样是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需要进一步严格执行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有效提升单位财务管理严肃性的原则。

2.业务精湛。下属企业财务管理也存在财务预算,资金细化、大量的报销凭证等财务工作,我们需要进一步拓展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的业务技能,这样才能逐步实现对下设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监督,从而实现财务管理的有效性。财务管理需要一套复杂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需要会计人员熟练掌握不同财务管理台账,针对复杂的单位账目具有更为有效的认识,做到胸有成竹。由于现代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电算化、信息财务软件已经进入到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之中。因此,单位会计工作需要进一步掌握这些信息化技能。在财务能力方面具备精湛业务水平的同时,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需要充分掌握财务信息化管理软件及相关技术,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他们在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四、优化事业单位对下属企业进行财务监督的措施

1.加强预算管理。预算是一个单位对下一个年度、季度的资金使用进行的初步打算。事业单位要求加强对下属企业的财务监督,就需要进一步拓展他们对下属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只要控制好下属企业的财务预算情况,就可以更好的有效的控制住企业的财务运转,对其资金使用的安全性有着更多的保证。每一笔钱在花出去的时候,都有着充分的理由,在事前进行了有效的计划。坚持预算管理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拓展预算的细化程度,这样可以对企业的资金使用有着更多的监督。

2.完善监督的制度。在监督过程中,很多企业都需要进一步优化自己的监督管理制度。很多制度都是创建企业时设计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很多制度都不再符合现代监督管理的需要。因此需要进一步拓展现代财务管理的监督制度。监督检查的相关制度就需要进一步优化,能够有效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步骤。例如委派制度,在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充裕的情况下,定期委派相关的财务人员进驻下属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财务审计,同时这种委派制度需要长期坚持,这样可以在下属企业中树立一个严肃财务纪律的红线。委派的财务人员需要定期更换,因为长期的进驻企业进行财务审计,将可能造成人员心态变化,需要及时更换财务人员,使其思想变为行动之前,将其灭杀在萌芽状态。另外,强化下属企业的财务自查机制。因为企业需要实现盈利也需要进一步拓展对自己账面上流动资金的管理,实现财务运转的有效监督,因此,企业和其上级事业单位对财务监督有着一致性。事业单位需要进一步拓展下属企业自主进行财务监督。

3.设立总会计师岗位。所谓的总会计师是一个财务资金运转量较大的单位对资金进行整体化的预测、控制、管理的财务专业人员。作为事业单位财务方面的总负责人,总会计师可以进一步管理好下属企业财务监督工作。在财务监督管理中,总会计师可以给出更为专业的财务管理建议,指导日常的财务工作。事业单位管理办法也要求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的监管力度。总会计师就可以有效履行这一职责,成为单位资金使用安全性的有效保障。

4.强化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一般属于后勤部门,他们在事业单位的主体工作中难以赢得有效的地位。工作人员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较少,他们与同行之间进行经验交流的机会不多。因此,很多的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待提升。多元化的刺激他们对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将有利于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对下属企业的监督。因为这些财务人员是对下属企业进行财务监督的重要把关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直接决定了企业财务监督的有效性。因此,需要多元化的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参加外出学习、进修机会,与同行之间的交流,提升他们的单位地位,工资待遇等从而有效实现他们对自己本职工作的满意度,从而强化他们对下属企业财务监督的力度。

五、结语

事业单位对下属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上级部门对其进行有效监督。事业单位需要从预算管理,完整制度,提升创新意识,设立专岗,提升积极性等方面拓展财务监督的有效性,从而保证下属企业财务管理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马杰.行政事业单位对下属企业实施财务监管刍议[J].经贸实践,2015(15).

[2]崔敏.浅谈事业单位下属企业财务管理[J].财政监督,2015(02).

作者:周丽萍 单位:浙江环科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四篇:事业单位财务预算资金管理的措施

摘要:

市场经济改革推动了社会的整体发展,我国经济环境也产生了较大变化,在此基础上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趋于稳定性并得到进一步拓展,也对事业单位开展财务工作管理提出更高要求。通过我国事业单位完善财务预算相关管理机制,可有效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事业单位开展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事业单位可持续稳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事业单位;财务预算;资金管理;经济计划

事业单位是在政府的引导下所构建社会服务组织,其从事的领域包含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多个方面。事业单位开展财务预算资金管理工作主要是以通过综合性分析资金资源情况,合理性制定经济计划为主要内容的工作类型,主要通过分析单位财务资金收入情况对每年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合理制定,以便维持单位资金收入及支出间的平衡,协调单位内各项计划及指标的开展[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应对自身经营方向进行明确,通过对财务管理流程的改革及完善,确保资金得到有效利用,使单位适应社会整体发展需求,提高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效率。

一、事业单位开展财务预算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主要工作职责是面向社会提供服务或公共产品,最终目的与盈利不存在关联,无需参与市场经营类活动,因此市场经济模式改变及发展状况不会对事业单位造成影响,导致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不严格情况,出现财务管理紊乱、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对事业单位的发展进行限制[2]。在开展事业单位财务预算资金管理工作中容易受单位目标制定及有关措施的更改而产生变化,因此要求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对单位实际财务状况进行掌握,提高其财政管理能力及专业水平。事业单位通过开展财务预算资金管理可达到积极作用效果,资金预算管理可对事业单位日常顺利运转进行指导,经预算资金管理提前对事业单位内部各项公共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交流,制定出财务预算资金管理合理化、科学化方案,将工作内容细化,并明确分配至各单位,为事业单位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确保单位资源合理化应用[3]。财务预算资金管理可对工作人员进行激励,在管理中开展绩效考核环节,针对性奖励管理措施落实部门、个人或工作态度认真工作负责的工作人员部分奖励。对执行能力有待提高或工作不积极的人员相应进行惩罚。通过在事业财务预算资金管理中应用绩效考核模式,可有效提高工作人员参与积极性及工作热情。事业单位内应用预算资金管理可使财务管理更具透明化及高效化,单位内其他人员均可对财务收入及支出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确保事业单位资金的有效应用。

二、事业单位财务预算资金管理现状

通过对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事业实际管理中不能讲我国现有财务预算管理政策、制度、相关法律等进行贯彻落实,导致工作人员开展财务预算管理中意识薄弱,导致事业单位开展财务预算管理效果不佳,管理混乱,甚至出现系列性违法行为。事业单位主要职责即为社会提供系列公共服务,因此应在财务管理绩效考核评定中纳入预算编制,通过有效绩效考核情况对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进行调动[4]。但我国事业单位各项绩效考核制度的应用重视程度不高,未对考核范围、指标及相关制度进行明确,导致事业单位开展财务预算管理时无法有效落实应用绩效管理标准。事业单位具有非盈利性质,对其开展资金预算管理的模式进行规定,多借助非盈利会计核算模式开展资金预算管理。我国尚未对非盈利会计核算有关内容进行明确,导致在实际开展核算工作中存在一定纰漏。主要包括信息填写不具规范性、报账程序模糊、原始凭证管理缺失等,均指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及工作素质有待提高。通过分析我国事业单位开展财务预算管理的工作人员实际情况,发现其综合素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少数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等缺失,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干扰。甚至有工作人员在多元化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出现迷失,甚至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造成不良后果。另一方面,由于国家事业单位的预算模式缺乏科学性,而且在预算资金的使用过程中还缺乏相应的监管制度,这便造成了国家事业单位在财政资金的使用过程中随着领导的基本意识有所变化,从而降低了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最终不能完成资金所制定的使用目的。

三、事业单位财务预算资金管理强化措施

应加强建设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体系,通过全面性贯彻预算管理中执行、审批、监督、评价及编制原则,在遵循预算方式及各项规定基础上进行编制,通过有效应用零基预算方法确保可细化处理预算收支项目,明确各部门预算支出情况。事业单位应公开预算内容,并接受单位职工及社会群众的监督,在相关制度的指导下实现资金分配,达到有效压缩预算外支出的目的。通过财务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及各项流程的完善可对资金流动进行规范,加强事业单位各员工对资金应用的认知,加强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力度,提前做好资金应用规划,提高资金利用率减少腐败、资金浪费等情况发生率,使其在新社会环境下更好融入市场经济发展,并确保其整体可持续发展提高。

(一)加强管理者对财务资金预算管理制度

重视完善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事业单位管理者的思想意识对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起到决定作用,其素质和领导水平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为此,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要在思想和观念上加深对财务预算管理的理解和认识,重视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

(二)制定良好的财务资金预算管理制度

一份良好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指明单位资金预算的方向,还能帮助财务预算规划出完整的流程,建立资金预算的制度需要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配合,以此来增强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此外,资金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在事业单位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对国家资金利用的主要状况加以管理并给予评价,这能有效发挥单位的检查与审核作用。

(三)预算资金的高效利用与科学管理

预算资金管理措施实施于事业单位中可以管控国家拨下的资金,因此保证财政资金在事业单位中得到有效利用。关于低效率使用财政资金这一问题,单位可以采取一些可行的措施加以改进,首先对资金给予合理科学的预算方式,事业单位在对资金进行预算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科学地预算。其次,监督资金在事业单位的流向情况,为避免浪费或者挪用资金情况的出现,必须严密督查单位的预算资金。最后,对预算资金将要使用的方向给予合理的规划。

(四)加大预算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力度

在对事业单位进行资金预算时必须以零基预算为准则,方案的制定需要根据其绩效编制展开,以此对预算的收支加以细化,从而保证每笔资金用到实处。严格核查事业单位对预算资金的支出账务。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体系,并由专业机构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核查,并对单位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五)促进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提升

为了更好的提升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水平,必须要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定期的对其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以及职业道德培训,从而保证其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与此同时,对不同管理人员的权限进行详细的规定,同时明确其自身的权利与责任,进而发挥出每一位员工的潜在价值,为社会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服务。

四、结语

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针对非盈利会计核算相关要求进行规范化说明,确保在实际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严格按照有关条目进行核算,避免核算过程中出现系列性问题,影响财务预算管理。针对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工作培训,为工作人员提供进修、学习机会,提高其专业素养及工作能力。通过制定及落实奖惩制度,对工作表现好的员工进行相应奖励,带动工作积极性及工作热情,确保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吕美英.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分析[J].财会学习,2016,11:97.

[2]任继平.事业单位财务预算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乡镇事业会计,2016,09:78-79.

[3]李硕.事业单位财务预算资金管理现状与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4,21:173.

[4]宫相荣,刘永泉.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存在问题与对策——基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2012)[J].中国集体经济,2013,04:54-56.

作者:郑敬袖 单位:沈阳市于洪区国库收付中心

被举报文档标题:事业单位财务预算探索(4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rlw/cwyslw/70216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