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生态经济角度的农业增长探析范文

生态经济角度的农业增长探析范文

时间:2022-04-12 10:04:39

生态经济角度的农业增长探析

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是我国对生态经济研究的发起人,其后经过众多学者的不断完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学研究。沈满洪教授认为,“生态经济学是从经济学的角度以生态规律为基础研究生态经济问题,以生态经济系统的内在矛盾为动力,以实现生态社会中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一门社会科学。其基本矛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二是人们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的日益增加与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正是由于这两个矛盾的日益突出,才引起了人们在经济发展中对资源生态环境的视。”;王松霈指出,经济问题是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各种生态经济矛盾的实质;还有一些学者指出,生态经济学不仅是简单地研究生态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而且也研究生态与经济作为统一有机整体运动发展的规律问题。社会物质资料循环运动的过程就是人与自然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所以,社会物质再生产与人类占有自然物质的不断进行的同时也将其废物返还自然,这也成为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另一种形式,并构成了人与自然之间最基本、最本质的联系。它们以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和价值增殖为中介,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进行了有机的统一。可以说,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运动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价值转移和增殖以及四者内在联系的一般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我国农业发展的“非生态性”

尽管目前我国已经认识到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绿色措施来促进其发展。然而,我国对生态农业的认识仍仅局限于局部的农业经济循环发展方面,比如采用种养殖业复合系统、以沼气为纽带的各种模式、种加复合模式等,没有从体制等更深层次来探讨实现生态农业的可能性,这大大延缓了生态农业实施的进程。而我国农业基础的薄弱、落后的发展现状则成为制约实施生态农业的最大障碍。首先,土地经营规模不大。实践证明,规模化的土地经营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发达国家的土地经营规模较大,范围从几公顷至几百公顷不等,而我国则由于历史与现实情况多采取以家庭或农户为单位的土地经营模式,人均、户均耕地面积相比发达国家都十分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生态规模化农业模式的推广与展开。

其次,农业资源拥有量不足。农业发展的基础是资源,而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则是影响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耕地方面,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粮食供应的减少,全球不得不面对可耕地面积逐步减少的局面。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有关报告,全球用于粮食作物的耕地面积在本世纪80年代初以前的人类历史上一直呈增加状态并于1981年达到最高纪录,从此以后就逐渐减少。倘若世界人口增长率保持目前水平,那么,人均占有粮食作物的耕地面积到2030年时将只剩下1.2亩,仅相当于1980年的一半。而我国农业资源拥有量从总量上来看居世界前列,然而,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却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这两个指标都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根据国土资源部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已从上年的1.43平方米减少到1.41平方米;粮食方面,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粮食不仅是生活资料,更是一种战略物资。粮食是否安全不仅关乎一国生产生活,更危及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就是粮食可以不断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2030年,我国粮食需求量预计达到6.75亿吨,人均只能维持在400公斤左右的最低安全限度,这种严峻的局势使得生态农业的发展路径就变得急迫且必需了。再次,人口规模的爆炸式增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相关材料显示,1995年至2050年,世界人口将从57亿增加到98亿。而我国至2030年总人口峰值将达到16亿,并且这一增长的趋势不可逆转。

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现有自然资源所能承载的人口量是8至17亿,不断增长的人口对农产品的需求及农业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压力。不仅如此,我国人口素质普遍偏低,文盲半文盲占人口总的15.88%,文盲率为12.1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4%,大学以上(含相当于大学水平)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人口总数的0.06%。大量低素质的人口不仅在客观上助推了人口的恶性膨胀,而且还阻碍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科技进步,严重制约了资源与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的实现。

最后,科技贡献率处于较低水平。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体现在农业方面就是依靠农业科技含量的增加来实现成本的降低以及产量、质量的增加与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已经成为衡量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虽然截至2011年,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45%,其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贡献率分别为42.4%、31.4%、42%和45%,使我国成为世界粮棉油生产和畜禽、水产养殖第一大国,农业科技贡献率的提升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较大贡献。但与美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近70%相比,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还很低。究其原因,美国政府对农民自身文化素质教育和农业推广的投入对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起到了很大作用。农民在美国农村也是弱势群体,美国政府在教育和推广服务中提高了农民的生存竞争能力,全美100多家农学院、农业实验站及遍及各地的县级推广站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仅如此,农业机械化水平也是衡量科技贡献率高低的标准。发达国家已经基本上在农业生产的各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我国由于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大量存在,大规模的机械化农业不十分普及,现代化水平的较低。2003年,全国农业机械原值达到3362亿元,乡村农户平均拥有农业机械原值1300多元,占农村住户年末每户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的25%。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04亿千瓦,平均每百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31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l494万台,其中大型拖拉机97.26万台。联合收获机36.22万台。平均每667.102平方米耕地拥有拖拉机数量0.77台,配套农机具1.18部;每百户拥有拖拉机数量6.1台。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3%,其中机耕水平47%,机播水平27%,机收水平19%。

总之,我国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农业资源拥有量、人口规模、科技贡献率等一系列指标都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只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才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构建生态农业是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美国土壤学家阿伯卫奇于1970年首次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他认为,生态农业是将生态学原理与系统科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使用现代农业技术来取得科学成果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沃尔辛顿指出,生态农业在生态上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能量上可以实现自我维持,在经济上可以保持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以实现可接受的农业系统。与国际学者对生态农业的认识不同,国内多数学者认为,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在一定区域内所实施的有利于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农业发展模式。它是人们自觉地按照生态学规律、生态经济学规律和系统工程方法建立起来的农林牧副渔各业相互结合而又各有侧重的高功能、高效率的知识密集型的集约化农业。卢永根与骆世明教授认为,凡是把生态效益列为发展目标,并且自觉地把生态学原理运用于生产之中的农业,都可以称为生态农业。实践上,我国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有效地融资为一体,其实质是把农业生产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寻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同步发展,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首先,生态农业将“生态”作为其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内涵,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来把握生态经济规律,构建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其次,生态农业强调生产经营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及功能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再次,生态农业是依靠技术进步,综合运用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生态与经济高效良性循环的技术集成型产业。第四,生态农业是充分利用土地、生物、技术、信息等资源,将农、林、牧、副、渔、加、商等诸业有机结合,以资源持续利用为基础的综合农业。第五,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形成农、工、商、贸一体化产业化经营体系。第六,生态农业是具有主导性、多样性、层次性、区域性,即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特点的生物与其环境相适应的良性生产系统。最后,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环境的配套建设,充分考虑系统内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大尺度的农业生产系统。生态农业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增强我国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首先,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生态农业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具有提供生态系统产品和生态系统支持的功能。我国幅员广阔,地理条件条件复杂,农业资源和生态类型多样,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区域差异显著,所适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各不相同。各地应根据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特点,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在丰富多彩的生态农业模式类型中,加以科学选择、改造和运用,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而更新、发展,以取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并不断提高。

其次,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农业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与不合理利用,造成了生态系统和资源的破坏。目前,我国化肥、农药施用过量,严重污染了水体、土壤、大气,农产品中有害物质残留过量,土地污染正在加剧,农业生产残留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等不合理利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要巩固、改善农业发展的生态基础,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与管理,强化环境污染的防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合理配置、利用农业环境资源,退耕还林、还草、还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再次,加大科技开发和推广的力度。生态农业的技术实质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工程,具有多学科、跨行业、技术密集的特点,需要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成熟的配套技术来支持,因此要十分重视科技进步,增加科技投入含量。要认真总结各地生态农业模式的成功经验和研究设计更有效的模式及其配套技术体系,因地制宜地推广已有的科技成果,使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对于一些重大的关键技术难题要组织科技人员进行重点攻关,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高我国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运用能力和生态农业建设水平。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建立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生态农业建设技术队伍。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保护生态环境方面,通过技术攻关和技术组装配套,建立起一套低耗、高效、优质、安全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切实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运用生物技术培育动植物新品种,推进生物农药、生物兽药、生物肥料、动物疫苗、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制与产业化。最后,加强政府管理与引导。生态农业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很多部门,特别是农、林、水、环保和计划、科技、财政等部门,只有政府的协调下,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才能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政府应做好规划,加强引导,制定和实施全国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纲要,确定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建设内容和实施措施,做好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规划及各部门发展规划的协调。运用生态农业模式要立足本地,实行个人、集体、国家相结合,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政府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农民是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和受益者,要把生态农业建设同农民勤劳致富、科学致富结合起来,尊重农民的意愿,用效益吸引的办法,鼓励多投入、多产出,增加经济收入。

结束语

任何一种农业发展理论的产生都基于深刻的时代背景,当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受制于信息化时代与生态背景时,资源禀赋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就应该根据时代的新要求进行动态的调整。因此,在生态经济视阈下,我国农业发展应该坚持走“绿色”路线,通过有针对性地研究社会、政策、市场等相关要素来顺应生态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并且通过辨析生态经济与生态农业的内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来寻找生态经济视阈下的绿色农业发展策略和路径,为产业及社会的共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牛文浩单位: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生态经济角度的农业增长探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stjyfzlw/61759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