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滨海地区旅游经济论文范文

滨海地区旅游经济论文范文

时间:2022-01-08 03:11:14

滨海地区旅游经济论文

1我国滨海地区旅游经济地域差异分析

1.1我国滨海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测算

将我国沿海11省市的13项指标数据利用标准差标准化进行处理,其公式为:式中,为标准化后数据,为指标原始数据,为期望值,为标准差。利用SPSS计算我国沿海11省市的13项指标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并在此基础上计算特征值以及各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根据主成分分析原理,一般累计贡献率达85%~95%的特征值λ1、λ2、…λm对应的第一、第二、……、第m个主成分。由表2计算数据可知,第一、第二、第三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3.299%接近85%,因此,只需要求出第一、第二、第三主成分F1、F2、F3即可,它们已经能够充分地反映我国沿海11个省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水平。根据表3中所得到的各指标系数,可得各主成分关于13个指标的线性表达式。根据各主成分的贡献率确定综合主成分得分,即以对应每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占所提取3个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得到,∑F=0.61104F1+0.28562F2+0.10333F3,将数据进行正向标准化并带入上述公式,计算各省市在第一、第二、第三主成分上的得分,即得到各省市最终评价值,结果见表4,它反映了各省市滨海旅游经济综合发展水平。

1.2我国滨海地区旅游经济地域差异分析

由表4数据可以看出,综合得分居于第一位的是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其分值依次为76.36、38.72、32.38,这三个省市在第一主成分及第二主成分评价中具有较高的得分。可见,此三个省市是滨海旅游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较发达的区域。其后得分的顺序依次为天津市、广东省、福建省、山东省、辽宁省、海南省、广西省、河北省。第一主成分得分排在前四位的是上海市、天津市、江苏省、浙江省,由表3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在X2、X3、X4、X5、X6、X7、X9、X10有较大的载荷,表明这四个省市在旅游规模方面具有较好的发展水平;第二主成分得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上海市,第二主成分在X8、X11、X12、X13有较大的载荷,表明这五个省市在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育方面具有较好的发展水平;第三主成分得分排在前三位的是浙江省、福建省、天津市。

将11省市综合得分按区域加总可以发现,我国滨海地区中,由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构成的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得分为147.5;其次为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四个省份组成的泛珠三角滨海区域,综合得分为71.98;由辽宁、河北、山东、天津构成的环渤海区域紧随其后居于第三,综合得分为70.7。在旅游经济总量、旅游服务设施、旅游人力资源等方面,居于前列的长三角、环渤海、两广地区在我国滨海地区都占了很大的比例,奠定了它们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位。首先,旅游经济发展最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其2012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69.45亿美元,占整个沿海地区总量的35.77%,星级酒店总数1796家,占整个沿海地区总量的33.83%,旅行社总数4980家,占整个沿海地区总量的38.99%,其营业收入占沿海总量的49.63%,近一半的份额;旅游业从业人数392977人,占整个沿海地区总量的35.34%。居于第三的环渤海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自身即可产生巨大的旅游客流,在密集的交通网络的运载下注入了来自旅游圈以外的国内和国际旅游客流,并覆盖整个区域。其旅游资源丰富,2012年环渤海地区旅游景区总数1153个,占整个沿海地区的44.99%;该地区在旅游经济实力方面也有较好的表现,2012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89.587亿美元,占整个沿海地区的18.91%,入境过夜游客人均每天花费781.94美元,占整个沿海地区的35.70%,星级酒店总数1702家,占整个沿海地区的32.06%,客房出租率占整个沿海地区的34.65%,旅行社总数4700家,占整个沿海地区的36.80%。环渤海地区是我国旅游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的中心节点,己具备了重要旅游目的地所应有的相关产业规模及服务功能,特别是高星级酒店的建设与国内同类城市群相比有较大的优势,有较强的旅游接待能力。

泛珠三角区域中的两广地区在政府主导,经济带动下,旅游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其综合得分为35.66。该地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深厚的客源基础。一方面,珠江三角洲与东南亚和大洋洲相距不远,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海外客源市场。另一方面该区域经济发达,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高,对区域旅游起到强有力的拉动作用。2012年两广地区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68.89亿美元,占整个沿海地区的35.66%,共有星级酒店1266家,占整个沿海地区的23.85%,旅行社2022家,占沿海地区的15.83%,营业收入占26.95%;区域内旅游教育资源丰富,共有旅游院校306所,占沿海地区总量的32.21%,培养旅游人才174057人,占36.42%。两广地区拥有良好旅游接待能力及设施,已成为我国重要旅游中心,客源多而稳定。根据测算的综合得分结果,我国滨海各区域间存在着较大的区际差异,排名最高的上海市(得分76.355)与最低的河北省(得分4.962)综合得分相差71.393,差距较大。根据国内外区域经济相关学者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间存在适度的经济差异可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但当这种差异逐渐扩大,超过一定的范围,则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诸多的不利影响。区域旅游经济差异也同样如此,适度的差异是我国滨海地区旅游经济竞争与合作的基础,也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动力,能够促使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积极进取、加快发展;然而,过度的区域旅游经济差异可能导致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地区的资金、人力等要素不断向发达地区流动,使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在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3],会导致和激化一些社会矛盾,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应尽量缓解差异。

2我国滨海地区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过度的区域差异可能导致产生许多消极影响,应重视区域旅游经济差异过大的现象,依靠各层次力量,将地区间差距的扩大度控制在一定限度内[4],保障我国滨海地区旅游经济协调发展。

2.1政府协调,政策导向充分发挥政府协调功能,通过政策引导,缩小区域间差距。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旅游资源优势及服务设施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区域发展政策,推进海南、福建等发展水平较低地区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增强经济活力,以缩小区域旅游经济差异。在面临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时,通过“市场追求效率,政府追求公平”,增加政府在福建、海南等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投资力度,以缓解地区间差距的扩大,提高该地区发展的积极性。政府在政策上的引导可对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2.2区际联合,互助协作我国滨海地区旅游经济协调发展中很大的障碍是浓厚的地方保护形成的区域壁垒,因此,我国滨海11省市应整合思路,淡化区域间的行政区划色彩,打破地域界限,进一步完善区域协调机制,逐步建立起区域政府间一体化的治理机制。根据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两广地区、海南、福建等地区资源禀赋差异及优劣势互补的特征,将各区进行利益捆绑,形成区际联合、互助协作的良好关系。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思路倡导合作,加强区域内部之间的沟通,建立必要的协商机制,实现资源与市场的共享,共同推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2.3突出特色,取长补短增强海南省、福建省自我发展能力,借鉴长江三角洲、两广地区等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深入挖掘民间独特的人文资源等地区特色,尽快形成旅游产业布局合理、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旅游经济圈。另外,长江三角洲、两广地区、环渤海地区等几个区域的旅游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各区域可利用其地缘优势,加强与东北亚、东南亚以及环太平洋区域等国际旅游区域的合作,以各自旅游资源较强的互补性,彼此互为客源市场,推动区域旅游经济蓬勃发展,同时带动海南、福建地区,以提升我国滨海地区旅游经济的整体水平。

作者:周菲菲田敏单位: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滨海地区旅游经济论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lyjjlw/66281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