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民族科技提升近况评估范文

民族科技提升近况评估范文

时间:2022-03-29 09:31:29

民族科技提升近况评估

云南农业科技发展状况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梳理和归纳,云南少数民族的农业技术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各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差异较大

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看,各民族的农业技术也显示出较大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一般说来,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较先进的民族,农业技术水平较高;发展缓慢的民族则水平较低。从地理分布看,居住早高寒山区和边远地区的民族,受自然、社会、经济、文化、交通灯因素的制约,他们的科技发展较居住平坝河谷地区的民族落后。同一民族,因居住地区的不同,也有差异。

2云南民族种类多,地域广阔,农业技术受民族传统和地区自然条件影响,具有浓厚的民族地方特色

同是栽种稻谷,因品种培育不同。傣族长于糯稻,白族擅于粳稻,但是,傣族的软米,白族的硬米,都各具特色。德宏傣族的遮放米、文山壮族的八宝米,品质优良。阿昌族的“毫安公”良种获得“水稻之王”的称誉。

3云南少数民族的农业技术,在悠久的发展过程中,与汉族和其他民族进行着密切的科技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汉族在总的发展水平和许多领域比少数民族先进,向少数民族传播先进技术。但是,少数民族也有不少优良技术,曾向汉族地区传播,被汉族吸取。例如,稻谷、棉花、玉蜀锦、茶叶的最早栽培者是少数民族所擅长的。

云南历史上少数民族科技发展状况

《华阳国志》记载:“穿龙池,概稻田”,记叙了在西汉末年,云南昭通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就已“穿龙池,概稻田”,滇池周围地区也已经“开造稻用”。同时,《南诏德化碑》也记载了洱海地区白族人民“遏塞流潦,高原为稻黍之田”的事。解放以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在云南远古的人类遗址中发掘出了许多稻谷遗物,对于栽培稻起源研究有于分重要的意义。

1“生荒耕作”现象

原始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在科技史上称为“生荒耕作”,俗称“刀耕火种”。(即,远古的刀是自制的石刀,近代的刀是买来的钢片)。根据云南发掘出的旧石器和新石器文化遗迹表明,至迟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云南各族人民的祖先就用石斧、石刀、石锄等工具,栽种稻谷,从事着磨难工业生产。

2“二牛三夫”耕作法

根据《新唐书•南诏传》记载:“犁田以一牛三夫(疑是二牛三夫之误),前挽、中压、后驱。”唐朝人樊绰《蛮书》对云南少数民族(蛮人)的牛耕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每耕田用三尺犁,格长丈余,两牛相去七八尺,一佃人前牵牛,一佃人持按犁辕,一佃人斌秉耒。”目前,大理州部分白族的“二牛三夫”耕作法,与前述《蛮书》、中的耕作法基本相似。

3象耕

唐樊绰《蛮书》卷四“茫蛮”条说:“象打如水牛,土俗养象以耕田,仍烧其粪”。卷七说:“开南已(以)南养象,大於水牛。一家数头养之,代牛耕田。”“象,开南以南多有之。或捉得人家多养之,以代耕田也。”至于用于农业生产的“养象耕田”,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西汉时的王充在《论衡》中说:“书言舜葬于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今稽,尿为之田,……苍梧多象之地,会稽众鸟所居……象自蹈土,鸟自食萍,土厥草尽,若耕田状,壤糜泥易,人随种之,世俗则谓舜禹田。”

这是远古舜禹时代江南象耕的传说,可以启发我们解开唐代云南傣族的象耕之谜,舜禹时代江南的原始耕田法,还未进入牛拉犁的耕作,而是采用“象自蹈土,鸟自食萍,土厥草尽,若耕田状,壤靡泥易,人随种之。”明代初年以后,由於内地人民用大量移居云南,先进的农耕技术传入,傣族地区的农业生产飞跃发展。在耕作技术上,逐步采用牛耕和犁耕。

总而言之,云南是中国的一个边境省份,全省有8个州市的25个县(市)与邻国接壤,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门户。对于少数民族科技史的研究与调查对于补充和丰富中国科技史、世界科技史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既可以制定有利于少数发展的方针、政策,也可以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有着直接的借鉴意义。

作者:赵胜男单位:云南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被举报文档标题:民族科技提升近况评估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kejifazhanlunwen/617082.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