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探究(4篇)范文

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探究(4篇)范文

时间:2022-09-01 03:03:11

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探究(4篇)

第一篇: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可持续性发展冲突、林业资源演变存等。并借鉴国外在林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相关经验,给我国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1、引言

林业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木材,而且是我国生态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支撑,因此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论是对经济还是生态都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已经针对林业的发展制定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和目标,例如我国计划到2020年力争使林业的面积比2010年增加50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2%。但是,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上,我国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外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上对我国的林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2、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在林业资源方面,我国林业资源的总体特征是:总量少、品种单一、地区分布不合理、人均林业资源水平低、各地区林业质量存在明显差异等。在森林覆盖率方面,我国的林业覆盖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相比较世界其他地区,我国的林业生态较为脆弱。从各省份的林业资源分布情况来看,林业资源最多的地区是东北三省,占到了全国含量的一半以上。其次是西南地区,包括云、贵、藏三省,由于其土地面积比较多,因此林业资源相对也比较丰富。从国家统计年鉴上可以看到截止到2015年,我国注册的林业企业达到了50000家之多,其中大型企业占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林业企业有:吉林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景谷林业有限公司、福建永安林业有限公司等,但是,上市的林业企业所占比重相对较少。

2.2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1)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冲突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国家对林业的保护和社会对林业资源的需求上。这种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林业的经济投入和产生的效益之间的冲突、林业相关法律的制定与实施的冲突、群众对林业的依赖于与林业企业之间的冲突。其中林业的经济投入和产生的效益之间的冲突是指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各方面的投入例如用于购买树苗和森林维护的资金投入,林业保护时的人员投入、相关高校开设林业课程的教育投入等。这些投入都是需要长期以后才能产生相关的经济效益,因此产生了冲突;林业相关法律的制定与实施的冲突是指我国的林业相关法律的制定与设施起来存在时间差,宣传不到位等现象,例如很多森林的居民完全不知道森林法的存在而肆意砍伐森林树木;群众对林业的依赖于与林业企业之间的冲突是指生活在林区的区民,其生活离不开林区的各种资源,例如打猎、砍柴、采药等活动,这就形成了群众与林业企业之间的矛盾。

(2)森林资源演变存在的问题

我国森林资源在演变过程在存在林业质量变差、林业资源变少、林业逆转、可利用林业资源有限等问题。在森林质量方面,包括森林的经济价值、品种的组成、对生态的作用和社会功能等。现阶段我国林业质量相比较林业发达地区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主要原因就是我国林业资源品种过于单一,很难形成大的生态;在林业资源方面,在经历过改革开放后一段时期的滥砍滥伐以后,目前我国的林业在保护后其数量有所回升,但森林总量还是不够;在林业逆转方面,例如有些地方在实行退耕还林以后又发生了破坏森林资源的情况,使得森林遭到二次破坏,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国家的监管不到位以及群众对包括林业资源意识的缺乏;在可利用林业资源方面,我国很大一部分的优质林业资源都分布在偏远地区,开发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3、国外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3.1国外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以德国为例,德国是最早发展林业并且制定出完善的林业法律的国家之一。德国法律明确规定,每年对林业的开采量不能大于当年林业的增长量,且每五年制定一个林业开采计划。在相关理论方面,德国的“近自然林业理论”强调人们对林业资源的开采要符合林业的生态规律,尊重大自然。该理论在指导德国林业开采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避免了德国对林业的过度开采。

3.2国外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对国外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启示我们一方面要尊重林业生态发展规律,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关的林业法律法规,既要包括普通民众对林业资源的权利,又要保护企业和政府对林业资源开采利用的权利。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权利是我国林业法律制定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4、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4.1转变林业经营方式

转变林业经营方式一方面要转变政府的职能,让权于林业企业,给予林业企业更多的权利,让市场的作用在林业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林业开采与加工技术,避免因开采过程中对生态造成的破坏。

4.2推进林业区域化经营

林业区域化经营是指把全国的林区分成几大部分,针对不同地区林区的不同特点来针对性的经营。例如东北长白山地区由于气候寒冷可以多种植一些抗寒性树木,而西藏地区由于干旱少雨应该多种植一些耐旱性树木。同时,政府应该统筹协调各地区之间的林业发展,以满足各个地区对特定林业资源的需要。

4.3优化森林生态系统管理

在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上,首先制定出具体的管理策略,包括林业可持续性的发展目标、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等。其次,要保证战略的有效实施,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监管部门。最后,把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落脚到社会经济发展上,在林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同时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5、总结

我国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两方面的问题,我国应借鉴外国林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出符合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针对性战略规划,并确保政府和市场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都发挥必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工庆礼.吴刚.中国林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3]林迎星.可持续发展:中国林业发展的一个现实话题.世界林业研究.2002

[4]赵景柱.梁秀英.张旭东.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系统分析.生态学报.1999

[5]潘存德.可持续发展综述.北京林业人学学报.1994

作者:徐杨 单位:山东省新泰市国有土门林场

第二篇:生态文明与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探究

摘要:

伴随社会经济环境的转变及发展,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逐渐成为林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通过林业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构建,可以实现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文章在研究中,将生态文明作为研究的重点,对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构建进行了合理分析,核心目的是实现我国环境建设的稳定性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文明;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产物,同时也是工业文明中全新的社会形态,通过生态文明理念的构建,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展现我国林业运行中自然性、客观性的生态理念。在生态文明理念形成的过程中,其内容会遵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发展理念,并在基础上构建一种良性循环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机制,为社会经济、社会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的建设提供良好依据。在现阶段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生态文明理念的构建,可以充分反应出我国社会文明建设的基本状态,体现出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理念,并在最终意义上实现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我国林业生态理念构建的现状分析

(一)森林覆盖率及人均森林占有率较低伴

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林业产业的运行会将生态建设作为核心内容,并将生态区域的治理作为基础,旨在通过生态理念的构建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调查研究中可以发现,我国林业在类似林业的服务方面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类生产活动的意识相对较低,导致森林覆盖率较低,而统计中发现人均森林面积的占有量只是达到了0.13公顷,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就为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1]

(二)林业资金筹措的途径相对单一

我国林业产业中的资金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投资单一的现象,主要是通过政府部门的引导,在各个林业部门进行林业资金的投入,在这种环境下难以形成集中化、社会化投资模式。而且,在林业产业投资单一的环境下,会使我国林业产业在运行及发展中,面临着产业扭曲、畸形的发展变化。与此同时,在这种单一性林业产业投资模式建立中,也经常会面临资金发放不到位的现象,制约了林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三)我国林业发展中的专业技术较弱

虽然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环境下,我国林业产业取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现状,但是,其经济现状的出现与我国其他经济体系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使我国林业中的科技运用面临着技术较低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林业产业发展中的资金投入较低,占国家投资比重的1%,而且,林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性较低,与其他行业相比较为落后。[2]

二、生态文明与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分析

(一)构建因地适宜的林业产业发展模式

伴随生态文明理念的构建,我国林业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对已有的林业资源进行保护,并将林业保护作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在造林技术运用的过程中,需要实现因地适宜以及效仿自然的发展原则,林业产业中的相关人员也应该对区域内的地质条件、生态环境以及历史资源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在保护原有植被的基础上,进行因地适宜育林工作的开发,实现林业产业运行的创新性发展。例如,在现阶段林业产业发展中,相关水利项目设计中应该合理强化防护林的建设,减少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实现区域环境的有效调节。

(二)构建科学化的生态环境建设理念

第一,在林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管理者应该及时转变以往林业生产中简单、被动的森林保护机制,实现林业环境保护理念的合理建立。在林业保护资源构建中,也可以通过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构建,进行防护林的设计,提升其经营理念,在这种环境下,不仅可以促进林业产业的经济发展,而且也可以实现林业环境构建中抗病及抗灾的功能,实现生态化林业产业构建的核心目的。第二,在科学化林业产业资源构建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也应该保证林业资源的良好性,提升林业资源的覆盖率,强化林业资源的整体质量。第三,在林业产业运行中,也应该在根本上解决林业产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在优化林业树种质量的基础上,提升林业资源管理水平,从而为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依据。[3]

(三)构建创新性的林业产业生产技术

伴随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为了实现可持续环境下生态理念的构建,产业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由于林业产业发展具有长期性以及系统性的特点,因此要想保证产业运行的经济性及创新性,就应该在产业结构优化中,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首先,林业产业相关部门应该认识到林业工程平台构建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各个部门的沟通渠道,实现资源及意见的有效收集。其次,强化对稀有土物的筛选,重视树木的繁育工作,并构建配套性的产品开发模式,有效防止树木生长中发生病虫害现象,促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林业部门应该认识到林业工程规范以及项目建设制度构建的重要意义,通过标准项目的确立,进行林业生产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林业资源的稳定发展。

(四)优化林业产业的基本结构

伴随林业产业的运行及创新发展,在产业生态经营理念构建的过程中,应该优化产业的基本结构,并在结构调整中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实现林业产业中基本生产结构的优化调整。林业部门应该加强对林业产品的开发,发挥出林业产业的优势性,扩大产业的经营规模,保证林业产品的基本质量,从而提升林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二,在林业产业结构布局以及资产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应该构建科学化的战略发展目标,不断开发全新的市场,跟随时展的步伐,并在此基础上引进先进的林业生产技术,提升林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我国林业产业生态理念中可持续观念的构建提供良好依据。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我国林业产业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生态文明理念的构建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林业发展中,生态化理念的构建,可以促进整个产业的高效、稳定发展,因此,只有构建生态化的文明产业,才可以使林业产业的生态理念深入人心,实现我国生态环境的稳定改善,并为我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依据。

参考文献:

[1]苏惠超.以林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吉林农业,2013,03:320-321.

[2]樊绪富.生态文明与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解析[J].农村科学实验,2016,05:44.

[3]李红兵.林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J].中国林业产业,2016,04:284-285.

作者:李淑凤 单位:曹县苏集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第三篇: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摘要:

进一步加快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是我国林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在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所以必须建立长效发展机制,根据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制定出完善的发展策略,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在促进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同时,兼顾林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也是我国林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关键词:

生态林业工程;可持续发展;效益协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林业资源的需要与日俱增,由此在社会需求和林业资源供应方面出现了矛盾。对林业资源的过度索取,导致了基层林业发展模式陷入单纯的经济运营模式,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进而影响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使之陷入恶性循环。针对这种现象,我国林业发展方向以及模式应该及时做出调整,要遵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发展林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尤其是在我国大力倡导生态环境建设的形势下,发展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是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途径。发展生态林业工程建设需要从大局出发,对林业发展进行整体规划,从而确保生态林业工程能够顺利的运行,为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

1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1.1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重要原则,也是实现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只有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才能够真正的实现生态林业建设。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有助于地方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发展,缓解因为过度开采而对当地环境造成的破坏。而在开展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当地的实际状况进行整体规划,通过对当地的气候条件、经济发展状况、地理条件以及周围的生态环境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其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然后再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进行策划。

1.2效益协调一致原则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和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生态平衡,所以应该将生态效益放在首位。但是在发展生态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只要明确二者之间的主次关系即可确保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协调发展。在发挥林业生态效益的同时,保持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能够为生态林业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对保护生态林业发展,提高养护效率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确保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能够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应该强调效益协调一致的原则。同时,还要做好林业生长各阶段的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出完善的经营管理规划,确保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良性发展。

1.3生态工程技术配套原则

在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森林占据了重要的比例,但是从大的方向考虑,应该以森林生态系统为核心,注重技术配套原则,与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建立完整的生态体系。所以在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要对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考察,做到林区与周围环境协调发展,从而丰富生态物种的多样性,对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2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途径

2.1树立生态经济思想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是牵涉以自然、经济和社会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以单纯生态观点指导这些重大的生态工程建设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实践表明,只有从生态经济系统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出发,又可在生态环境的改善中促进经济的发展,达到生态经济的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既要考虑生态林业经济系统内部的协调,又要考虑有利于促进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功能的提高以及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效益。我国各区域间以及某一区域内,生态经济地域差异显著,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要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但这种因地制宜要服从大区域和全国生态经济总体最佳的原则。

2.2搞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为了确保其能够顺利的开展,应该进行总体规划。对当地的生态和经济发展进行调查研究,获取详细的数据,然后确定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指标。在掌握实际情况后,对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总体规模、类型规划、空间布局、等进行详细的规划,从而形成最佳的生态格局,为促进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

2.3调动全社会力量建设生态林业工程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广大群众,要积极搞好宣传,提高全社会对生态林业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林业建设方针、政策和措施的制订工作。充分调动各行业各部门的积极因素,按统一规划,协同共建的原则,实行“各负其责,各负其费,各受其益,限期完成”的政策,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实行“护、造、育、用”相结合,坚持多林种多功能的经营方向,林工商综合经营,给经营承包者以真正实惠。坚持和完善各级领导干部任期造林绿化、保护森林等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造林绿化、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任务,签定责任状,坚持领导办点,以点带面,一级带着一级干;严格执行检查评比和通报制度,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规,强化政府职能,坚持以法治林,确保工程建设稳定协调发展。

2.4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

动员社会力量,广开渠道,建立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基金制度,分级管理,专项使用,确保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依靠科技兴林,是振兴我国林业的根本出路,也是搞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基本保证。在工程投入上增加科技含量,把实用技术推广纳入工程建设计划。要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稳定科技推广队伍,采取多种形式,认真抓好各层次的技术培训、科技信息传递和应用;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投身生产第一线,努力提高科技兴林水平;组织多学科综合研究,组织实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技术研究的国家攻关项目,提高质量意识,坚持技术标准,强化技术管理;采用生态经济综合技术指标,指导工程实施并验收,考核工程建设成果。

3结束语

为了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是主要的发展途径。在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原则、效益协调一致原则以及与技术配套原则,从多角度考虑问题,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统筹规划,以确保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是我国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基础,对于促进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发展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同时,协调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开发,从而建立良性循环系统,对于促进我国林业工程的长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龙跃光,郝忠勋.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及发展对策[J].林业科技情报,2010-8-15.

[2]付思明.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建设思路[J].科技创新导报,2014-7-1.

[3]郭守泉.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及发展对策的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6-1-10.

作者:吕跃伟 单位: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

第四篇: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分析

摘要:

当前我国自然环境条件具有较大的优越性,表现为森林资源总量于世界排名较靠前,并且我国人工林面积在世界排名第一。但当下我国林业管理工作存在较多的弊端,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而言,其管理现状远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并且也达不到维系生态环境的标准。因此,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方案加强林业管理,做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的研究对当下林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利于林业管理的举措以及提高其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方法及途径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够将林业自然以及社会和经济资源进行综合、科学的管理,顺应当下发展的潮流,同时对于后代的林业需求不产生影响。因此,使林业管理做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当下林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

当下,我国林业管理工作发展中存在较多突出性问题,导致管理的状态未能做到与时俱进。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林业产权结构具有单一性。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较多的森林资源其产权主体为国有或者为集体所有。虽然,在这种形式下能够将社会主义公有制度得到深入的体现,但是另一角度分析,此种产权结构也对林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性;第二,采伐现象同培育工作之间缺乏平衡性。虽然我国的森林储蓄量较丰富,但就人均森林资源而言拥有率较低。同时,近些年来,我国森林资源采伐量呈现上升趋势,伴随森林资源锐减的情况,森林更新工作却未严格落实。并且在此期间,人们采伐的木材并未做到全面的应用,滥砍滥伐、资源浪费的情况较为常见;第三,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有关于自然资源使用补偿制度并不完善。自然资源具有自然性的特点,生态资源受益人以及使用人在应用自然资源期间,应该给予其相关的费用。同时对于努力保护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的人员,应该支付费用作为经济补偿。但目前,我国有关法律机制未做到健全以及完善。第四,林业监管力度较低。目前我国在林业管理以及保护工作上均作出较多的努力,并且成果显著,同时也加大了森林资源投资以及管理的重视度,相继的避免和挽回了一些损失。但是,较多地区其监管部门仍然存在监管力度较低的情况,表现为地区政府林地用途管理制度以及占用林地审核制度、有关的破坏林地监察力度等工作并未全面落实。

二、提升林业管理工作科学性的有效举措

首先,加强对林业管理工作的宣传和推广,提高重视度。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科学合理的安排组织人员。在常规工作中,将林业管理内容进行归纳、分析,制定合理可行的管理目标,以及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检查监督制度。在管理工作期间,组织领导需要加强对工作的监管力度,对于所发生的问题因素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解决。同时,通过宣传以及推广林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职工的正确用林理念获得提升,自觉的将管理林业意识在日常的工作中落实。同时,对于林区周边生活的居民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全员护林模式。其次,将林业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及完善。通常林业资源由林政资源管理以及林业保护共同组成。林政资源管理的内容涉及诸多方面,例如木材经营、林权以及法律法规等。林业资源的管理工作,应该将权力和责任进行统一,在此期间提升民众的保护以及管理林业意识。通过制定有关的采伐制度、运输制度等,降低滥砍滥伐现象的发生率,并且林业管理部门应该将林木砍伐的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管。在保护和管理林业资源过程中,林业工作职工是主体,因此,应该提升职工的专业技能以及素质,有效的将林业管理工作的效率获得提高。最后,应该加强林业培育和管护的力度。林业管护的工作内容为对于木材疏通的管理、森林防火工作的管理以及有害生物的防治等。需要定期的对木材运输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将运输监督检查工作进行规范,例如木材运输证的保管以及发放等程序。同时应该定期展开灾害普查工作,避免发生有害生物对林业造成威胁。在防火灾工作中,将有关的森林防火条例进行宣传,进而加强对于防火道、监测火灾预警等举措的落实力度。森林资源作为林业重要的基础物质,不断的将森林资源质量提升,在进行采伐以后及时的获得培育至关重要。一旦采伐资源与培育之间失衡,就会导致森林资源骤减,对后世应用森林资源而言将呈现出紧张状态。因此,应该积极构建森林资源培育激励机制,并且给予育林项目工程一定的资金支持。

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途径

作为一种新兴理念,可持续发展观具有广泛的应用范畴,在社会诸多领域内均具有体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例如表现于经济方面、生态方面以及社会方面。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也能良好的推动经济,生态以及社会的发展。因此,做好林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从以下的几方面工作入手:首先,应该顺应社会发展潮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伴随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能够充分的应用于对壮苗以及树种结构的研究。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实施,将木材做到充分的利用,避免浪费的行为,从而将林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提升。在此期间,通过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将传统形式的资源利用方式进行改变,转化为发展经济的模式,使经济发展以及资源和环境再发展获得可持续的目的。其次,针对现行的林业科技体制实施改革。将科技作为核心内容,组建起新形式的林业科技体系,将林业管理工作更具有现代化、精确化以及科学合理化等。最后,采用科学的方式优化林业经济结构,将经济效益获得提高。因此,需要将林业发展模式转变为多种形式,例如以林为主,并且林农结合的模式发展。同时进行多种经营的发展模式,例如采用多样化、规模化造林的发展模式等,将林业资源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效益进行提升。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林地占用问题凸显,期间出现的生态资源破坏以及自然灾害等问题表明,需要将林业管理工作摆于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我国林业管理工作中,推动其朝着科学化以及精确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秦涛,张骅.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J].防护林科技,2013,12(06).

[2]王兵.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2(27).

[3]申成才,白占林.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J].吉林农业,2014,16(18).

作者:蔺辉 单位:莱芜市林业局

被举报文档标题: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探究(4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kcxfzlw/69763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