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经济理论的危机思考范文

经济理论的危机思考范文

时间:2022-09-03 03:53:11

经济理论的危机思考

一、经济理论的两种构造模式

众所周知,新古典经济学是建立在以牛顿力学为典型代表的机械思维方式之上的;而机械思维是以“还原论”和“决定论”为特征。所谓“还原论”即我们可以把复杂的事物分解还原为若干相互孤立的最小组成部分或元素,而所有元素的加总又可以还原为原来的整体。所谓“决定论”即相信事物的变化有着唯一不变的客观规律,如同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行星轨道一样可以精确计算。这些观点曾经支撑了科学的方法论与科学信念,造就了近现代自然科学的辉煌;以至于“还原论”、“决定论”两者之间互为表里,相互结合,越过自然科学的边界,成为社会科学中的基本原则。“还原论”与“决定论”由此也成为西方经济学的逻辑出发点与理论构造的原点。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借用了力学的概念构造了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范式,开创的静态均衡思想与边际分析方法论,成为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深刻地影响到了西方经济学日后的进展。以至于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以个体的经济人假设为核心,相信社会利益是由个体利益加总所构成的。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自洽性在凯恩斯之前从未得到质疑。同时现代经济学越来越实证化和数学化,使得经济学向自然科学靠拢,产生了构建如同自然科学一般精密的实证的经济理论的乐观情绪。

凯恩斯革命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反思,诞生了现代经济学。尽管凯恩斯经济学从“经济总量”入手,并且对经济中的“不确定性”有了初步的认识;多少打破了“还原论”与“决定论”的固囿;然而现代经济学并没有彻底突破两者的局限性,其基本分析范式也没有根本的转变。例如萨缪尔森就终生致力于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的调和,构建了占据主流地位的综合学派。同时,当代经济学不断分工与细化并深入到社会经济系统的局部,产生了诸多“部门经济学”,潜意识地把所有“部门经济学”的总和等同于经济领域的总和,这就是“还原论”的延续。当代经济分析越来越注重实证性,继续强化使用数学模型来分析复杂的经济现象,继续使用随机过程理论对“不确定性”进行模拟与分析,这就是“决定论”的延续。在当代“还原论”与“决定论”目前仍然是主流经济家们的惯性思维方式。

而复杂性思维是近二十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是对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静态均衡思想与边际分析方法论所表现的思维局限性的质疑与挑战。与机械思维方式一样,复杂性思维也是从自然科学中脱胎演化而来。物理学中的海森堡测不准定律、玻尔互补原理、哥德尔的不完全性法则,交叉学科中的协同论、混沌学、耗散结构论,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也极大影响了社会学科。复杂性科学运用于经济学理论分析,乃至成为一种思维方式,有着如下三个方面的特定涵义。首先,经济个体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相互作用导致的正反馈效应。与市场供求相互调节适应最后导致均衡价格的负反馈不同,人类社会的活动中存在着大量加速度的正反馈,它们构成了现实中的种种“良性循环”或“恶性循环”,导致社会经济中许多事物的运动是非线性过程。其次是“不可还原性”。这是指客观事物某种运动或性态跨越某种限度或阈值以后整合成不可还原的新性态和相互关系。比如,生产要素由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构成,它们的联合作用产生了报酬递增,这是一种“整体性”现象,就无法归结为像边际生产力理论所表述,像欧拉定理所证明的那样(全微分等于偏微分之和),将总产量还原为由单个要素对产量起作用的边际贡献的总和。这些都构成了经济分析中的综合的、整体性的判断,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总体性。

第三是“不可逆性”。即事物的发展如同生物进化过程一样是以单向的时间为矢量的,无法退化到以前状态。局部的社会经济的动态过程乃至整个的社会经济系统演化在历史上往往表现为路径依赖,事物的发展方向与路径是历史的积累与沉淀所决定的,从而构成了经济理论中的进化观点与时间分析因素。需要注意的是,“不可逆性”同时也意味着原有的机械性的均衡点的“不可还原性”;它们两者又都统一在事物发展的正反馈过程中。可见,“三个特点”又是内在一致的,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三位一体”地存在于复杂性特征之中。可见,复杂性思维方式和新古典经济学的机械化特征是格格不入的。首先,它从思维取向上就直接否定了“还原论”。因为“还原论”割裂了经济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把各种经济要素看成了简单的堆积与加总。其次,“不可还原性”与“不可逆性”直接阻塞了“还原论”的“还原路径”。最后,在正反馈的作用下,任何微小涨落导致的随机事件都可以带来决定性的巨大后果,因此经济社会的趋势也就无法精确地描绘与预测,里边充满了“混沌”与“分岔”,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也就在方法论上颠覆了“决定论”对经济进行精确预测的可能性。可见,复杂性思维方式否定了“还原论”与“决定论”。但是复杂性科学的研究目前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我们还远远没有构建出以复杂性思维方式为基础的分析工具和理论体系。因此,我们还要从两者之间的关系入手,继续探索走出理论困境的可能性。

二、两种理论构造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建立在“还原论”与“决定论”基础上的传统经济学与复杂性思维方式是两种异向的理论构造模式,由此带来的经济理论与政策指向必然也会大相径庭。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意识到这两种经济理论的构造模式即便不说完全相反,至少也是完全无法兼容的。对于这种根本的差异,我们应该放弃那种构建两者融为一体的理论体系的幻想。因为从理论的构建基础上看,它们在理论构造的原点上就已经分道扬镳,只能渐行渐远。试图用一种模式来“兼并”另一种,至少在目前还没有取得成功。事实上,不同的理论构造模式产生不同的理论体系,其术语、概念、思想的不同也加剧了经济理论之间的相互对峙与疏离,这是导致经济理论故步自封的主要原因。正如科尔内在三十年前说:“经济系统理论处于零散分割的状况。如果每一流派都清醒地意识到其他流派的存在将是很好的事情。然而更常见的是它们之间竟完全忽视了对方的存在。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几乎在相互隔绝的情况下发展的。用数学公式表述的经济学和用文字表述的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经济学,瓦尔拉学派和行为学派,计量经济学和数理规划之间同样如此。在经济学的多维空间上,各学科之间这种相互分割的例子实在不胜枚举。”

因此,我们还是应该从理论之间的相互反思中寻找出路,应该意识到多种思维模式并存的必要性。这两种理论构造模式首先都具有自身的合理性。静态均衡与边际分析是我们一种有力的经济分析工具,没有它就没有今天的经济理论的任何科学的成就,也就失去了复杂性科学产生的基础。即便当前的复杂性思维方式大行其道,也不能认为认为传统的经济理论和教科书上的内容都是错误的。我们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有一个不好的习性,那就是我们往往对经典理论不加批判地无条件的接纳,将之视为真理;了解到它的局限性以后,又容易产生一种“颠覆”意识,认为以前学过的经典理论都是“没用的”和“过时的”。这种态度是不足取的。那么,复杂性思维方式和传统经济理论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传统的、经典的经济理论当然也是严密的科学,只不过其前提条件受到了严格的前提条件与外部假设的限制。而复杂性科学是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其考虑问题更为全面和综合。两者之间不是针锋相对,而是互相补充,互相提供反思意识。这是学习复杂性科学的基本态度。这两种模式本身就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两种异向的方法论。它们虽不兼容,却也不能相互证伪和完全取代。对于经济理论的意义而言,虽然传统经济理论有着较强的实证性和数理分析的特性,适用于“局部均衡”的分析,却容易丧失整体性的综合判断;而复杂性思维方式及其构造的理论也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非实证性”和“模糊性”,在经济理论中有着诸多困难和不便,尤其是无法进行精确的量化,却适用于复杂局面的整体性抉择。因此,它们之间的孰优孰劣是单从逻辑上无法彻底解决的悖论与难题。我们不能够简单地从对与错进行判断,而是取决于分析对象。我们要结合复杂的经济形势,依据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选用适当的经济分析方法。

三、走出理论的危机:现实对经济理论的选择

对于逻辑与理论构造方法的优劣,我们无法进行实证的逻辑检验。我们的唯一选择是将理论的难题交给现实来抉择。“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只有认清不同经济思想与分析方法的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才能摆脱无谓的理论纷争,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在金融危机和不确定因素增多的社会经济形势下,我们更应重新审视复杂性思维方式对经济理论构造的作用。运用哪种分析方法取决于分析问题的复杂程度。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我们就要学会在各种悖论与“两难选择”中求解,在各种矛盾中寻求均衡,这就是所谓的复杂性思维方式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它弥补了简单性的静态均衡和边际分析方法所倡导的“极值”式的思维方式的不足。近年来,我国社会各阶层收入逐渐拉大,特殊利益集团已经形成,社会公正遇到威胁。改革初期的“拿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不满情绪已经演变成诸多深层次的利益矛盾,反映为现代化进程的一系列问题,在当代有着突出的表现,牵涉到许多阶层和部门的利益调整,使得固有的各种矛盾日益复杂化。在这样的时局下,面对社会经济中的复杂性现实,我们必须优先认识到简单化思维方式的局限性。日益复杂化的社会经济中的各种矛盾,使得我们不断地在轻重中权衡,在两难中选择,这就标志着一种复杂性的思想特征。我们只有认识到这些悖论与矛盾的常态性,才能够掌握其中的辩证关系,才能够从整体性的视角予以协调和控制。这不但对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对静态均衡与边际分析为主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提供了反思依据与“支援意识”。

在经济理论争论中,一些长期争论的话题之所以有着永恒的魅力,就是因为它们以“悖论”形式表达自己的运动规律。我们无法找到最终的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只能根据现实情景进行“两难选择”式的相权协调。如“公平与效率”,“发展与稳定”,“失业与通货膨胀”等等难题莫不如此。这是因为它们的背后还隐藏着公平正义与市场效率、短期与长期、就业与物价之间的冲突与摩擦。这就使得社会经济系统的永远都处在“矛盾与困境”当中:“如果你选这个,从某种观点看是好点,但从另一种观点看是坏的。现实充满各种矛盾,一个决策者就必然面对困境。”

而这恰恰是复杂性思维方式的特点。因此,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复杂性思维方式要胜于传统的经济分析的方法论。套用凯恩斯的话就是:“模糊的正确要胜于精确的错误”。我们在认识论上采取了这个判断标准,才有可能走出经济理论的危机。

作者:徐可单位:江苏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经济理论的危机思考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jjlllw/62602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