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应用及实施范文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应用及实施范文

时间:2022-06-04 03:42:48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应用及实施

摘要: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推动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对接。但是由于我国推行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市场环境及相关制度还不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和公司内部治理水平不足,导致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用现状

现阶段,国际上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比较成熟,而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刚刚走过“用不用”的回避阶段,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新的会计准则虽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由于市场环境,评估中介市场,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和公司内部治理水平直接影响着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在我国的应用还是谨慎、适度和有条件的。现行制度背景下扩大公允价值计量使用范围无疑能改善大部份企业融资能力,但同时也加剧了冲突对企业经营的风险。因此,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中,结合自己的制度环境和资本市场特点,分步骤、有计划地实施扩大公允价值计量边界,并加以规则约束,对于提升企业价值、保护投资者利益和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允价值应用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现代产权会计理论

现代产权会计理论的主要内容就是明确企业内部及外部的各种产权关系,同时通过产权的界定、变更或安排来达到控制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该理论认为,价值计量是企业维护产权意识或表现产权关系的重要基础,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具有面向未来的特点,其将决策有用观作为会计目标,较之历史成本具有更强的相关性,能够更有力地支持企业的产权界定及保护。

(二)资产定价模型

在完整的会计理论出现之前,资产的定义与经济学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上世纪40-50年代,人们开始从会计规则的角度来审视资产。70年代以后,资产的定义再度与经济学进行结合。我国于2006年颁布的会计基本准则也将能否为企业创造预期收益作为资产定义的关键。由此可以看出,资产定义的转变本质上是资产定价模型的转变,这一转变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资产的本质特征是十分有利的。

(三)资本保全理论

在物价稳定的条件下,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能够确保利润核算的真实性,并使资本得以保全。在物价发生明显波动时,使用历史成本计量将造成利润核算的失真,不利于资本的保全。而通过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无论何时消耗的生产能力都能借助现值加以计量,通过这种方法得出的利润更具真实性,有助于实现资本的保全。

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方面

一是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目前我国还不是成熟的资本市场,法律中关于会计造假的归责和惩治机制不够健全,对于投资者保护机制不健全,但会计造假的收益却较为可观,使很多企业底线失守、以身试法。二是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目前国内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以国有股、法人股为主,这种不合理的股权结构限制了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法定权的行使,甚至受制于经理层,进而导致公司内部控制混乱,使公允价值沦为财务造假的工具。例如:黄霖华等研究认为(2015)在我国大陆资本市场背景下,控股股东股权比例越高,控股股东越有可能利用公允价值自由裁量选择权来操控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以谋取私人利益,进而使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降低。三是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有研究表明,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利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该行为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尤为明显,有效的内部控制是抑制上市公司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市场方面

在目前情况下,我国尚未建立起良好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市场经济不发达,导致公允价值计量中出现了不同的估值口径,就算在同一口径下计算出来的公允价值,也由于职业判断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影响,相互存在很大差距。例如,民生银行通过分层估值的方式取得公允价值,而中国银行在某些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估值中更倾向于考虑市价因素,这种估值口径的不统一,导致实际计入利润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具有横向可比性,有违公平原则。另外,第三方评估机构发展水平不足,也影响了提高公允价值使用范围扩大后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决策价值。信息不对称广泛存在于资本市场,当活跃市场报价无法获取时,公允价值计量将建立于主观假设之上,可能会引起管理层的操控行为。这种情况下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及公司充分恰当披露财务信息对于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利益相关方就尤为必要。

(三)从业人员方面

当前国内会计、审计等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这些人员中,一部分是科班出身,知识体系较为陈旧,难以适应新时期会计工作的需要;部分人员的法律素质较低、缺乏职业操守,在工作中经受不住利益的诱惑;还有一部分是半路出家,业务能力和专业判断能力不足,对于财务知识一知半解。以上因素,不利于增强财务报告的相关性、可靠性,对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因资产或负债价值取得方式不同而赋予了企业较大的自主权,特别是在公允价值无法直接取得时,需要采用估值技术对标的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这就对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完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应用的建议

(一)完善市场条件

1.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在经济运行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更好发挥政府监管和政策引导作用。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服务为指引,推进市场建设,促进公平竞争和要素自由流动,激发市场活力,最大限度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应积极发展多元化市场主体,改进政府管理理念及模式,推动国企改革,允许个人以市场主体的身份进入市场活动,形成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参与的公平市场竞争环境;二是构建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对现行价格管理体制及有关法律法规予以修订和完善;三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强化服务、市场监管等责任,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促进市场合理配置资源。2.培育市场中介机构,提高市场中介机构服务水平。一是培育一批独立客观公正、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市场中介机构。降低市场的监管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二是制定完善和细化的市场中介机构操作标准,为专业评估实务提供理论支持。三是出台市场中介机构的标准化业务流程,并严格执行,提高服务质量。四是规范市场中介机构工作及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增加透明度,在最大程度上消除信息不对称。五是明确市场中介机构退出机制。3.建立完备的市场管理法规体系。一是能够直接调节市场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如《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二是有间接促进作用的法律法规,如《诉讼法》、《刑法》、《婚姻法》等,其通过调节各种利益关系,合理解决纠纷和矛盾,从而激发人们对市场经济的参与热情。总之,必须运用法律法规对各种经济行为进行引导,才能保证社会经济活动的井然有序。三是从准则制定和监管机构来看,有必要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加强公允价值计量在实务中应用的监管力度,以改变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整体较低、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通过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合理应用,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的价值相关性。

(二)构建夯实制度基础

1.完善相关法规制度,防范违法行为。加强《公司法》、《证券法》等法规建设对推广应用公允价值非常重要。在完善立法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普法宣传,还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增加企业的会计造假成本,让企业付出远远高于造假收益的造假代价,达到“一次造假,后悔终生”之惩戒效果,形成诚信为本,不做假帐的社会环境,有力防范企业的会计违规行为。2.建立健全公允价值准则体系。在实务中,缺乏一个专门的准则或者框架体系对其计量属性、使用规范等进行规范,导致公允价值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对此,可以从理论界及实务界抽调一批专家和学者来组成一个准则制定小组,对公允价值的概念、应用范围、操作方法、披露制度等进行明确规定,并对公允价值计量、确认、报告、信息披露等问题作出详尽说明,尽快建立健全公允价值准则体系。3.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1)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制定内部控制指南,从更高角度、更全面地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宏观指导;其次,建立企业内控评价体系,实现对企业内控制度的再控制,从而弥补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不足,使得企业内控制度更加完善;再次,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可以对企业的各种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预警,可以满足企业对风险的管理需求,运用风险管理体系,可使企业有效应对运用公允价值所带来的风险。确保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合理使用,避免误导利益相关者的投资决策。(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随着公允价值计量的广泛使用,由于其资产或负债价值的确定有赖于活跃市场上的报价,及专业人员对业务情况的专业判断。在企业管理层自由裁量权较大的情况下,更有必要提高公司治理水平,降低冲突,约束企业管理层利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的冲动和行为,确保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合理使用,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首先,对股东大会的权限进行适当调整。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但其行使职权的成本较高,可适度放权给董事会;其次,加强监事会权力。当前我国公司监事会只有监督权,没有控制与决策权,同时监事会成员大多来自企业内部,其监督独立性受制于经理层,而通过增加监事会权力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的运行效率的直接路径。

(三)提升人员素质

1.加大对公允价值的宣传力度,让企业管理者、会计人员、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真正意识到公允价值的应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公允价值的应用。2.加强对公允价值应用的业务培训,使会计工作者熟练掌握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会计账务处理方法,以推动公允价值的应用。3.建立会计诚信体系,对违背诚实守信原则的会计从业人员要给予相应的经济和道德惩戒。其次,随着公允价值计量的广泛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合理使用不仅需要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还离不开完善的外部监管机制。政府要不断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对恶意造假者予以严厉惩罚,从根本上杜绝财务造假屡禁不止的现象。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S〕.2014.

[2]张国华,曲晓辉.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情况研究——来自A股资本市场四个行业的数据〔J〕.会计之友,2014(03).

[3]高阳.市场波动视角下公允价值应用环境的优化对策〔J〕.财务与会计,2013(10).

[4]彭江嘉.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应用及选择〔J〕.财务与会计,2013(02).

[5]魏文君,华露.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几个问题的探讨〔J〕.财务与会计,2014(11).

[6]曹伟.公允价值应用及其定义探讨〔J〕.财会通讯,2015(31).

[7]黄霖华,曲晓辉,张瑞丽.论公允价值变动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来自A股上市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经验证据〔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8]唐凯桃,杨彦婷.内部控制有效性、公允价值计量及盈余波动〔J〕.财经科学,2016(07).

[9]刘行健,刘昭.内部控制对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J〕.审计研究,2014(02).

作者:林乔青

被举报文档标题: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应用及实施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gyjzlw/71492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