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虚实二象性与产业集群生成研究范文

虚实二象性与产业集群生成研究范文

时间:2022-03-09 11:14:47

虚实二象性与产业集群生成研究

摘要:

产业发展所需要素资源有赖于知识网、社会网、物联网和价值网4种网络的承载。在研究四网联动、四网融合及其与产业集群组织经营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全要素网络概念、结构与框架。随后,对全要素网络虚实二象性进行剖析,认为全要素网络虚象是知识共享与计算网络,而实象是要素的分布式存储网络,实象与虚象之间存在关联与映射关系。最后,从虚实相生和虚实替代两种作用关系出发,分别研究了产业集群生成与演化机理,对基于要素网络优化建设视角促进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指导作用。

关键词:

全要素网络;虚实二象性;产业集群;集群生成机理;集群演化机理

波特[1]的价值链合作竞争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中的经济竞争已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整条价值链上的竞争(纵向竞争)和产业集群网络之间的竞争(横向竞争)。产业链、产业集群已日益成为合作与竞争的主体单元。近年来,我国不乏以产业集群方式获取竞争优势的成功案例,如温州鞋革业、中关村IT业、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等[2-3]。众多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和功能对创新能力培育与提升有重要促进作用,并进而影响产业组织绩效的实现[4-7]。事实上,产业集群网络本质上是由投入产出网络、技术合作网络、劳动力网络等多种要素资源与能力网络叠加而成的超网络[2],产业集群网络竞争优势来源于要素资源共享与能力的协同[8]。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取决于要素网络建设及其协同作用关系的变迁。产业集群表面上是企业组织在空间上的集聚,本质上则是人力、设备、知识、资金、技术、市场等各种资源的集聚。在现代企业组织生产经营中,核心生产要素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①知识。包括以人才为载体的个体知识、以知识库和组织制度为载体的组织知识和具有显性特征的专利技术知识等,构成了组织知识资本;②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各种共享与合作关系,构成了组织关系资本;③物资。包括厂房、设备、原材料、能源、在制品、产成品等各种有形资源,构成了组织结构资本;④价值。包括作为投入的资金和作为产出的利润等,构成了组织金融资本。上述4种要素分别由4种网络承载,即知识网、社会网、物联网和价值网。因此,四网联动与融合是产业集群网络协同效应和竞争优势产生的关键[9]。在四网融合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全要素网络概念,探讨全要素网络虚实二象性,通过对虚实相生和虚实替代等作用机理的研究,探索产业集群网络生成与演化规律,对于加强我国产业集群网络建设与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1产业集群全要素网络

1.14种要素网络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生产要素组织关系、生产率及技术水平决定生产力水平,而产业组织产出水平则取决于要素投入规模和生产力水平。换言之,对于企业组织而言,要素与能力是其生产经营的两个核心维度。而产业集群网络的优势在于,通过网络协同,提升要素资源获取、配置、协作与利用能力,从而提升企业组织同等要素资源水平上的价值增值能力。在传统产业经济中,人力、物力、财力是3种基本投入要素。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成为现代企业相对于传统企业更具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然而,根据社会资本理论,社会网络中的信任关系、协作关系等关系资源也是企业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来源,在市场竞争加剧、分工更加细化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只有竞争与合作保持平衡才能让企业组织动态、持续发展。将上述要素进行归纳,本文认为产业集群网络组织与经营关键要素包括知识、关系、物资和价值4种,而知识网、社会网、物联网和价值网是其载体,如图1所示。

1.2四网联动与四网融合产业组织经营过程就是从要素网络中进行资源调配,然后组织制造和产品销售从而获得价值增值的过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传统产业组织经营理念中,要素网络具有两大特征:①自建性,即传统企业组织为了避免“有求于人而受制于人”的风险,往往追求生产要素的高度控制性,从而自建知识库、人才库、资金储备、原材料和在成品库存、销售网络、供应网络等,而事实上这些要素储备占用了企业组织大量资源,降低了资源利用效率;②独立性,即4种要素网络是相互独立、各自运营的。但要素调配和经营管理需要专门的职能部门来统筹管理,管理能力成为制约企业组织提高生产效率的瓶颈,要素资源组合过程造成了大量人力与财力浪费,降低了企业绩效。因此,四网联动是必要的。依靠知识网指挥和引导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依靠价值网资金调动与流动功能实现人力和物力的供应与协同,进而通过要素资源生产组合实现价值增值目标;依靠社会网实现人才与组织多方利益主体协调,提高组织与管理能力;依靠物联网实现快速物流与销售,提高要素资源周转率。4种要素网络互为依托、相互协调,能够共同促进要素资源协同,提高要素组合利用效率,有利于组织盈利与可持续发展。当然,此时4种网络还是独立的,更高层次的效率提升还有赖于“四网融合”。孙德忠、周荣和喻登科[9]提出了四网融合的理念,认为将四网融合后的要素网络嵌入产业链,是产业链价值增值能力大大提升和未来产业转型发展的驱动力。四网融合后,所有要素网络均通过一张无形的网络统一调配,从而使得要素选择、流转、协同、组合利用在时间和空间维度安排上都更为精准,能提高要素使用效率。同时,区域经济系统中所有组织也能更好地实现对接,从而提高要素共享与经济协作水平,在分工与合作基础上共享集群竞争优势。

1.3四网融合与产业集群组织经营关系产业集群的本质是通过空间汇聚促成要素资源共享与产业链协作。产业集群中的资金流转关系构成了价值网,基于智能技术的物资流转与供应关系构成了物联网,技术合作、经验学习、信息系统整合等构成了知识网,人力资源流动、团队和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等构成了社会网。一定程度上而言,产业集群就是4种要素网络的集聚与叠加,而且在叠加过程中,会产生相互作用与影响关系。如以社会网为基础的组织合作能带来价值、物资和技术等方面的重组整合;以价值网为基础的新型价值链业务开发,能促进物资、人力和财力等方面的组织模式变革;一场以知识网为基础的共性技术开发与应用,会促成整个产业集群业务经营模式的转变等。因此,产业集群组织经营中的要素网络是相互联动与融合的,联动性越高,协同效应越能发挥出来;融合性越强,产业集群经济一体化、稳定性、适应性等性能则会越好。四网融合有利于提升产业集群组织能力。产业集群不是没有任何联系的企业组织的堆积,而是具有相似产业链属性特征的企业组织的集聚。一般而言,产业集群可分为4类:①基于共同客户资源的市场型集群,如小商品城;②基于上下游产业链供应关系的资源型集群,如温州鞋革业集群;③基于技术合作与知识共享的创新型集群,如中关村、高新技术园区等;④基于资金集聚和相互拆借的资本型集群,如很多区域金融中心等。这些产业集群虽然形成基础和目标有所不同,但都必须依靠强大的组织能力才能发挥集群优势,并进而实现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协同。四网融合的不只是要素网络,还是企业组织之间协作关系的重组与整合。无论是虚拟的还是现实的空间集聚,企业组织之间都是一种相互依赖关系,基于资源共享的利益分配机制,体现为产业集群的自组织能力。而产业集群管理者或地方政府则需遵循四网融合规律,依靠资源要素间的联系推动相关政策的制订与实施,让产业集群中的企业组织都有着共同愿景,以系统整体形式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四网融合能有效提高产业集群运营能力,并为产业集群运营带来以下收益:①为企业组织生产要素来源和产品制造等决策提供更多可选方案,如部分共性设备可采购也可共享、部分零部件可自制也可外包、销售渠道可自建也可共建等;②为企业组织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和新市场机遇的发现提供新渠道,如知识网融合能促进技术联盟合作与产品协同开发,价值网融合有利于市场开拓;③能有效促进分工与协作,提高企业组织经营的专业性,降低风险。产业集群组织在资源和市场方面都面临风险,且均具有分享和共担性质,四网融合能真正使产业集群中的企业组织荣辱与共,在竞争与合作的动态平衡中实现自我激励与自我救助,为组织稳定经营提供保障。

1.4全要素网络概念、结构与框架当四网真正融合为一体时,就变成了一张网络,这张网络几乎能够提供企业组织经营所需的全部资源要素,也能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因此本文将其界定为“全要素网络”。全要素网络是指一个将经济区域范围内所有产业、所有企业组织所需的全部生产要素资源,包括物质生产要素、资金资源、知识资源和关系资源,都容纳在一个统筹规划、管理和优化配置的框架内,从而实现要素资源自由流转、和谐共享、最佳配置、高效利用的网络系统。全要素网络由两层网络空间结构组成:一方面,全要素网络是虚拟的要素资源信息计算与管理框架;另一方面,全要素网络是现实中要素资源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等各种权利关系的整合,是要素资源共享与协作的控制平台。两层网络空间是相互映射、动态互促的关系,即虚拟层向现实层的映射,表现为利用虚拟网络计算,促进现实要素资源共享和配置效率,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水平;现实层向虚拟层的映射,表现为当现实中的资源要素因为利用、转移、属性转化等原因发生变化时,都要在虚拟网络中发生同步改变,否则虚拟网络计算无法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一定程度上而言,全要素网络是大数据技术在产业集群管理中的应用。全要素网络正是第四代工业革命引为核心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全要素网络运行机制框架(见图2)如下:现实经济系统中的资金、关系、物资和知识等要素资源在虚拟网络空间中变为知识标签,这些标签通过以物联网和社会网为基础的关系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网络。一旦这个网络中的企业组织发现某种需求并发出指令,就会迅速在全要素网络虚拟平台中进行资源配置与组合的优化计算,现实中的经济主体再依据计算结果进行真实的资源配置和生产经营。关于知识标签,本文举例如下:人力资源-张三(描述性知识:张三,印刷工人,能熟练操作全自动丝网印刷机等先进印刷设备;操作性知识:北京昌平区,红星印刷厂,闲置转岗状态,联系方式)。通过知识标签,能实现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要素资源的关系对应、状态联动与位置转移,从而促进要素资源的组合运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价值增值。

2全要素网络虚实二象性

二象性是物理学和天文学中的概念,意指物质同时具有两种几乎对立的性质。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说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本文通过对全要素网络结构进行分析认为,其由虚拟和现实两层相互映射的网络空间构成。故此,本文认为全要素网络具有虚实二象性:虚象状态下的全要素网络是知识共享与计算网络利用大数据、信息和知识进行计算与优化的过程;实象状态下的全要素网络是要素资源的分布式存储网络,其利用网络关系将属于不同企业组织、具有不同属性与功能的生产要素联结起来。虚实二象表现为相互关联与映射的关系[10]。

2.1实象:要素分布式存储网络产业集群中的要素资源全部来自于企业组织,这些企业组织虽然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集聚性,但其要素存储其实还具有分布式特征。在虚拟产业集群中,要素资源的分布式存储特征更为明显。要素分布式存储优劣势同样显著:优势在于能够降低各企业组织在单种要素资源上的存储水平,从而节约资源存储占用的成本损失,同时还能依靠要素共享建立专业分工与协作关系,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劣势在于要素共享与协同关系涉及跨组织层面,要想让实物形态的要素资源在企业组织内部有效流动,还需要部门、团队间的协调,如果要想在跨组织之间进行高效流转与共享,将是一项更大的工程,需要更有效的协调机制。而且,这种分布式存储系统有3个特点:①动态性,即所有要素资源都是时刻发生变化的,有些要素资源可能被占用或消耗,而有些要素资源可能被释放出来供其它组织共享利用;②组合性。要素资源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往往能够共同产生某项功能,通过某项资源的搜索,能够迅速获取其它所需资源;③开放性。所有企业组织在每一时刻都在对要素资源发出需求指令或释放指令,从而使得要素资源在网络系统中的输入与输出都是开放的、多源的。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得产业集群要素网络分布式存储与协同利用具有非常高的复杂性,分布式结构变化也意味着产业集群经营模式的演化发展。实象形态的全要素网络,主要依赖的网络技术支撑是物联网和社会网,通过社会网实现组织与组织联系,通过物联网实现要素与要素联系。在组织协作关系的基础上,依赖物联网实现要素资源共享与协同利用;在物物相联的基础上,不断建立起新的组织协作关系,促进产业集群组织经营模式的不断演化。这是实象形态全要素网络的运行与发展规律。

2.2虚象:知识共享与计算网络在虚象形态的全要素网络中,所有要素资源都以知识标签的形式存在。当市场中出现新需求、新价值增值机会、产生新价值链或新业务活动时,产业集群中的企业组织就会产生价值实现的愿望和目标,而产业集群中企业组织已有的(或已掌握)资源和共享资源就成为企业组织经营的条件。企业组织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需要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进行要素资源的最佳配置与组合利用,这需要经过严密的数据支持与知识计算。在传统产业经营模式中,跨组织有形资源共享与协同规模相对较小,共享范围也有限,但如果有新兴物联网技术和泛在计算技术的应用,跨组织知识计算与资源共享协同可能就能大规模、大范围地推广。随着知识计算精度的提高,企业组织能够有更多要素获取与组合方案,最优方案也能更大程度上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从而提高价值增值能力。当知识计算能为更多企业提供跨组织合作时,产业集群内企业组织的专业分工会进一步细化,协作精神会进一步加强,产业集群协同效应会体现得更为显著。虚象形态全要素网络主要依赖的网络技术支撑是价值网和知识网。其中,价值网提出价值增值目标并提供价值增值业务和渠道;知识网进行知识优化计算,提供要素共享与整合方案。以价值网驱动知识网,能够持续生成新知识,而动态知识应用又能实现价值增值;以知识网驱动价值网,能够让价值链达到最优,进而促进产业价值链的持续变革与动态演化发展。知识共享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价值资源的共享,价值链协同需要以知识共享协同为前提,这是虚象形态全要素网络的运行与发展规律。

2.3虚实二象的关联与映射全要素网络虚象与实象之间存在关联作用,这种关联作用既体现为4种要素网络之间的联动,也体现为虚象要素网络与实象要素网络间的联动。首先,要素网络之间存在联动机制,这点前面已经论述。其次,虚象与实象作为整体也会联动,或者说4种要素网络的多重叠加能够产生比二网协同更强的协同效应。这是因为:一方面,在价值增值目标的引导下,根据知识计算提供最佳要素获取与组合方案,然后依赖于社会网络关系和物联网技术的支持,高效推动现实经济中要素资源的流转与共享利用,这是全要素网络虚象对实象的联动;另一方面,产业集群中的要素资源共享利用过程能够持续生成新知识,从而为知识系统进行数据库、模型库、关联规则库的更新,这种动态优化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要素优化配置,提高价值网中的价值增值能力,这是全要素网络实象对虚象的联动。全要素网络虚实二象之间的双向联动,能够形成一个循环优化系统,让产业集群要素共享机制在知识创新基础上持续优化改进,为产业集群带来持续的价值增值空间,促进产业集群演化与发展。如果用数学模型来表述,即全要素网络二象之间存在映射关系,这种映射关系可用函数与反函数来表征。假设虚象为Ψ,实象为Ф,那么映射关系就可表示为:Ψ=f(Ф)或者Ф=g(Ψ)。其中,f与g互为反函数,这种函数关系非常复杂,且在不同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发展不同阶段,函数关系都会有很大区别。虽然本文无法准确测量这些公式中的参数与函数关系,但如果能对不同产业集群在虚实二象参数上进行基于问卷调查或统计数据的比较,或者对虚实二象联动作用路径与强度进行测•67•第2期周荣,喻登科:全要素网络虚实二象性与产业集群生成及演化机理研究量,对于产业集群分类、预测、评价、优化等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显然,产业集群发展有赖于虚实二象的共同发展与相互作用,发展能力如果用D表示,则D=h(Ψ,Ф)。根据全要素生产率概念,h可考虑选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即:D=AΨαФβ。其中,A为实象和虚象以外因素对产业集群发展能力的影响,可认为其是虚实相生而产生的交互效应;α、β为全要素网络虚象与实象生产率,二者的权衡与选择(α/β)体现为虚实替代性。虚实相生能够创造出新事物,有利于孕育新的产业集群网络;虚实替代会改变当前产业集群网络的要素组合关系和规律,是产业集群网络演化的内在机理。

3虚实相生:产业集群生成机理

全要素网络由4种要素网络叠加而成,4种要素网络构成了全要素网络的4个维度,而四网联动则是全要素网络虚实相生的内在本质。价值网和知识网构成了全要素网络的虚象,社会网和物联网构成了全要素网络的实象。产业集群组织的运行正是虚象作用于实象,然后又实象作用于虚象的循环持续过程,并由此衍生出虚实相生规律,如图3所示。产业集群组织运行需经过8个步骤,这8个步骤本身没有先后规律,是生生不息的。从逻辑意义上而言,第一步是价值链上产生价值增值机会,生成价值增值目标,对产业集群经营形成引导。在此基础上,第二步和第三步以知识网为基础的泛在知识计算系统进行资源约束条件下的知识计算,并提出可行方案;第四步和第五步以社会网中的组织关系为基础进行方案可行性沟通和筛选,选择可行的最优方案建立集群内组织间的协作关系;第六步和第七步以物联网为技术支撑进行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制造,完成产品生产过程;第八步进行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实现价值增值。

由第一、第二、第三步准备过程促进第四、第五、第六步现实协作关系的建立和资源共享配置,是由虚生实的过程;由第七步协同制造到第八步实现价值增值,是由实生虚的过程。产业集群中的企业组织正是在虚实二象的循环相生中得以生存和发展,而产业集群也正是在这种持续要素资源共享与生产协作中得以蜕变和成长的。虚实相生规律能保证产业集群组织与运行过程 的持续自我实现与优化,当产业集群现有条件不足以使虚实相生通畅时,就可能会催生新的产业集群组织模式或促使现有产业集群升级转型。当然,如果虚实相生机制完全被限制,产业集群也可能分崩离析而遭遇淘汰。集聚要素资源类型不同、产业集群存在目标不同,产业集群组织也有不同的类型。由虚生实,全要素网络的重点是实象的生成,即协作关系建立和协同生产制造的实现,其核心在于要素资源共享配置与协同利用。因此,此时产业集群存在的目标是人力、财力、物力等要素资源的集聚与协同效应的产生。其中,资本、资源是产业集群网络核心竞争力的源泉。由虚生实,主要促使的是资本型和资源型产业集群网络的生成。同理,由实生虚,全要素网络的重点是虚象的生成,即知识网和技术创新系统建设通过知识空间向价值空间的映射促进价值链的优化,提升价值增值能力。其关键规则在于知识与技术向价值的转化,此时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知识共享与协同创新,并由此建立高附加值价值链。由实生虚,主要作用于创新型和市场型产业集群网络的生成。当产业集群致力于多种要素资源的集聚和共享时,就会出现混合型产业集群网络。例如,北京中关村的最重要特征是高技术密集和创新网络,因此其属于创新型产业集群;但同时集群内也存在专业分工与产业链协作,因此其也是资源型产业集群;而同时,电子产品生产、销售和售后也是其产业集群存在的重要特征,因此它还是市场型产业集群;另外,中关村还是创业投资资本的集聚地,故其也是资本型产业集群。由此,中关村是一个典型的混合型产业集群,其内在的“以创新带动技术发展、以技术发展促进产业分工与协作、以产业协作促进价值增值”的机制,是虚实二象性和虚实相生规律的反映,也是中关村快速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虚实相生的产业集群网络生成机理如图4所示。

4虚实替代:产业集群演化机理

在西方经济学模型中,生产要素之间往往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全要素网络实象和虚象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例如,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倾向于加强知识与技术创新,利用知识资源代替传统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资源,构筑起核心竞争力。另外,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如美特斯邦威)开始利用分工协作关系将自身价值增值环节定位于价值链的始末端,专门从事研发设计和市场营销,这都是虚象全要素网络代替实象全要素网络的表现。也有一些产业集群完全放弃虚象全要素网络的构建,而专门进行实象全要素网络的建设与要素集聚,通过专业分工与协作来谋求价值增值。例如,我国近些年大量存在的各种外包服务业,以及在智能交通业中蓬勃发展的车联网行业等,都是实象全要素网络重构的表现。在产业集群网络演化过程中,如果虚象逐渐代替实象取得优势,那么产业集群将向“面向制造的服务业”转型;如果实象逐渐代替虚象取得优势,那么产业集群将向“面向服务的制造业”转型。将这两种产业(产业集群)组合起来一起演化与发展,就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系统的转型与升级,也就有了以“服务型制造”、“智能制造”为特征的“中国制造2025”发展思路与雏形。在当前的经济体系中,全要素网络4种构成要素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与融合趋势。一方面,知识网的作用逐渐增强,知识、技术、智能计算等在制造业中大量应用,从而加强了资源获取与要素配置能力,还能促进专业分工与协同制造,并大大提升了制造业生产率。物联网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正是知识网、互联网与普适计算技术相融合的结果。知识网与物联网的相互作用与融合,其结果就是工业4.0的出现[11];另一方面,社会网的作用逐渐增强,专业分工、跨组织协作成为企业组织与产业集群赢得竞争优势的手段。社会网纽带关系替代部分传统价值链分工合作关系,衍生出社会资本,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起提升作用。其中,第一个方面是全要素网络中的知识网强化替代物联网功能,即虚象替代实象;第二个方面是全要素网络中的社会网强化替代价值网功能,即实象替代虚象。由此,产业集群全要素网络虚实替代规律和产业集群演化机理如图5所示。在服务型制造业中,主要是创新型与资源型产业集群,以知识网中的技术创新能力来替代和促进物联网环境下的要素资源配置与共享利用能力。在生产性服务业中,主要是市场型和资本型产业集群:如果以有形物资的供需交易为核心,则演化为市场型产业集群;如果以资金资源的供需借贷为核心,则演化为资本型产业集群。

5结语

面对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新形势,产业转型和智能制造成为我国应对全球产业经济变革的主要途径。产业经济在地理区域、资源能力、技术创新、市场占据等各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分工协作与产业集聚特征,产业集群网络演化升级成为基于产业集群竞争环境下产业经济竞争优势获取的制高点。知识网、价值网、物联网、社会网等各种网络载体的应用,使得各种隐性资源在产业集群竞争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也为产业集群网络化组织与运营创造了良好条件。全要素网络建设与优化,将是主导未来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的核心因素。为此,本文研究了全要素网络虚实二象性特征以及虚实相生、虚实替代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产业集群网络生成与演化机理,对于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为产业集群发展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当然,本文在实证或案例分析的技术支持、理论验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未来将进一步对产业集群全要素网络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虚实二象性和相生、替代等规律进行案例分析和实证探索。

参考文献:

[1]MICHAELEPORTER.Competitiveadvantage:creatingandsustainingsuperiorperformance[M].NewYork:TheFreePress,1985.

[2]蔡宁,吴结兵,殷鸣.产业集群复杂网络的结构与功能分析[J].经济地理,2006,26(3):378-382.

[3]朱华晟,吴骏毅,魏佳丽,等.发达地区创意产业网络的驱动机理与创新影响———以上海创意设计业为例[J].地理学报,2010,65(10):1241-1252.

[4]李志刚,汤书昆,梁晓艳,等.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25(4):777-782.

[5]曹丽莉.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比较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8):143-152.

[6]王辉.产业集群网络创新机制与能力培育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7]COEN,JOHNSJ.Beyondproductionclusters,towardacriticalpoliticaleconomyofnetworksinthefilmandtelevi-sionindustries[C]//POWERD,SCOTTAJ.Culturalin-dustriesandtheProductionofCulture[A].Oxon:Rout-ledge,2009:188-204.

[8]纪玉俊.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09.

[9]孙德忠,周荣,喻登科.基于四网融合的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7):48-53.

[10]喻登科.理想网络与有线网络的功能约束对比分析[EB/OL].北京: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8-03-07].

[11]RAINERDRATH,ALEXANDERHORCH.Industrie4.0:hitorhype[J].IEEEIndustrialElectronicsMaga-zine,2014,8(2):56-58.

作者:周荣 喻登科 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南昌大学 管理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虚实二象性与产业集群生成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cyjqlw/68839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