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的分析范文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的分析范文

时间:2022-06-24 11:45:27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的分析

《中国统计杂志》2014年第二期

一、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上涨的影响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是市场粮食价格的“定海神针”。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上涨,促进了粮食生产,保护了农民利益,同时也增加了城镇居民生活支出。

1.促进了粮食生产。粮食价格提高对粮食产量提升具有促进作用。2012年湖南省粮食总产量达到601.3亿斤,比2011年增产13.4亿斤,增长2.3%,比出台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前一年即2003年增产112.8亿斤,增长23.1%。粮农在最低收购价政策引导下积极扩大播种面积、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和提高单产水平。

2.保护了农民利益。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但粮食供给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导致粮食供求关系经常发生较大变化。当供大于求时,市场价格往往跌幅明显,在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往往大幅上涨。在粮食生产成本刚性上涨的情况下,粮食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农民种粮出现增产不增收现象。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避免了“谷贱伤农”现象的发生,使农民能够放心种粮、安心卖粮。如2013年湖南受镉大米事件和粮食供大于求影响,粮食价格持续下跌,早籼稻开称收购时市场价格每50公斤只有110-115元,7月22日,早籼稻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后,国家粮库以每50公斤132元敞开收购,早籼稻市场价格每50公斤迅速回升到120-125元。

3.增加了城镇居民生活支出。毋庸讳言,提高粮食价格增加了农民收入,但同时也增加了城市居民生活支出。从表2数据可以得出,2012年,在城镇居民大米购买数量减少的情况下,因粮价上涨,城镇居民购买大米消费支出比2006年多103.2元。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大米51.83公斤,因价格上涨多支出122.53元。同时,粮价上涨还带动相关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居民生活支出。

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面临困境

国家每年综合考虑粮食成本收益、供求情况、市场价格、宏观调控等因素,确定稻谷各品种最低收购价格水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粮食最低收购价格面临困境。一方面,种粮成本上升较快,种粮效益较低,散户种植更无规模效益,农民种粮积极性不很高,期望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不断上涨;另一方面,市场供求关系主导市场粮食价格,当国内粮食供大于求、国际市场较低的粮食价格冲击国内供应时,粮食价格可能较大幅下跌。当市场价格明显低于最低收购价格时,国家启动最低收购价格预案,国家粮库面临巨大的收储压力,粮食顺价销售困难,国家财政也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

1.种粮效益低,粮农期望不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2004年以来,尽管湖南省稻谷种植收入连年增加,但是稻谷生产成本增幅却高于收入增幅,粮食种植收益较低。从中间消耗来看,2012年,平均每百公斤早籼稻和晚籼稻的中间消耗分别为106.14元和100.24元,比2004年分别提高120.3%和132.0%。2012年,每百公斤早籼稻和晚籼稻平均价格分别为267.32元和281.12元,比2004年分别上涨71.55%和76.75%。也就是说,2012年,每百公斤早籼稻和晚籼稻包括人工费用在内的收益分别为161.18元和180.88元,根据单产计算的亩均收益分别为617.53元和774.40元。如果以6个工日、每个工日50元扣除人工成本,早籼稻和晚籼稻每亩利润分别为317.53元和474.40元;如果以市场工价每天150元扣除人工成本,早籼稻和晚籼稻每亩分别亏损282.47元和125.60元。种粮比较收益低,粮农期望不断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但更多农民因此选择外出务工,湖南部分农村地区出现双改单和抛荒现象。

2.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偏高,给生产发出错误信号,给企业、财政带来较大压力,拉大国内外粮食价差。第一,给粮食生产发出错误信号。价格对调节生产产生重要作用,是生产的“指挥棒”。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对粮食生产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粮食既不能过于供不应求,也不能过于供大于求,粮食供求紧平衡是保持各方利益的最佳选择。在国家大力重视粮食生产和不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作用下,2012年,全国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湖南粮食产量突破600亿斤,创历史新高。据有关信息显示,2012年国内稻谷供应量4168亿斤,市场需求量3935亿斤,供大于需233亿斤,市场粮食价格因此持续下降。2013年,我国仍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全国早稻产量比上年又增长2.4%,湖南增长5.1%,进一步加剧了粮食供大于求的矛盾。第二,粮食收储加工企业经营困难。供求关系决定市场粮食价格。不科学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有可能破坏市场机制,给相关参与者造成损失。如2012年,在国家大幅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后,市场主体纷纷入市收购粮食,早稻收购价格创历史新高,之后粮食价格持续下跌,粮食加工企业面临困难。据统计,2012年3季度我省早稻出售价格为每公斤2.61元,但受粮食供大于求影响,市场价格持续下跌,2012年4季度我省晚稻出售价格为每公斤2.56元,出现历史上少有的晚稻市场收购价格低于早稻收购价格的价格倒挂现象。2013年上半年镉大米事件影响粮食价格进一步下跌,高价收购的粮食难以出售,加剧了粮食加工企业的困难。第三,国家粮库收购压力大,顺价销售难,财政补贴负担重。年度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一经确定,当市场粮食价格明显低于最低收购价时,粮食最低收购价预案必须启动。民间粮商无法承受最低收购价偏高的压力,纷纷放弃入市收购,粮食收购重担只能由国有粮商特别是中储粮湖南分公司来承担。据统计,今年中储粮湖南公司托市收购早稻220万吨,占全部早稻收购的73%,2012年中储粮湖南分公司则无托市收购任务。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一是仓储压力大。今年湖南国有粮库储备仓容频频告急,粮仓爆满。二是顺价销售难。粮食供大于求,市场价格低迷,国有粮食企业高价收购的粮食难以在市场上顺价销售。三是财政补贴负担重。国家财政除了负担正常的粮食储备支出,还要负担国有粮食企业超储利息和费用补贴以及政策性亏损。第四,进口粮食增加,走私较为严重。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不断提高,与国际市场粮食价差拉大,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一是粮食进口呈现不可逆上升态势。据农业部的农产品进出口情况显示,2012年我国全年进口稻谷和大米236.9万吨,比上年增加296.2%,2013年上半年稻谷和大米进口132.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1.9%。大米进口增加不是因为需求存在缺口,而是国内外粮食价差大。二是大米走私日益严重。较大的国内外粮食价差使得经营越南、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大米的米商有利可图,大米走私日益严重。据有关人士估算,中国每年从越南走私入境的大米数量在百万吨以上。三是粮农和粮食企业在低廉的进口大米面前失去竞争力。低价进口米挤占湖南等省的南方国产低端籼米市场,致使低端籼米销售不佳,粮商经营困难甚至亏损,最终影响传导至种植籼稻农民收益。四是粮食自给率降低,带来粮食安全风险。

我国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粮食供给只能立足国内,不能大量依赖进口。2013年如果保持上半年的稻谷和大米进口速度,全年稻谷和大米进口量将占到全国稻谷产量的1.8%。要走出粮食最低收购价和困境,必须坚定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单一目标,以种粮大户生产成本为基础确定最低收购价,建立最低收购价格与生产成本挂钩的联动机制。并要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实施集约化生产,增加其抵御粮食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

作者:彭建霞张蜜单位: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

被举报文档标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的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ingjizazhi/zgtjzz/647249.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