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钢铁业二战后发展轨迹范文

钢铁业二战后发展轨迹范文

时间:2022-05-15 09:34:11

钢铁业二战后发展轨迹

《冶金经济与管理杂志》2015年第二期

一、欧洲钢铁业发展历史轨迹

1.危机与调整期(1975—1992年)第一次石油危机触发了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再次导致西方工业国经济衰退。西欧钢铁业陷入产能过剩困境,EU15范围国家粗钢产量从1974年的1.8亿吨降至1975年的1.49亿吨,1975—1987钢铁产量总体负增长。钢材消费从1.56亿吨下降到1.4亿吨,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逐渐恢复。钢材市场逐步国际化,西欧钢铁企业间竞争激烈,生产成本高,产品竞争力弱,企业严重亏损。1980年,欧共体宣布欧洲钢铁工业进入危机,并出台了一系列调整政策。危机的原因,表面上是源于石油危机的冲击;而长期政府干预造成的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竞争力下降才是根本原因。政府为了经济发展和就业,大规模注资钢铁行业,使西欧粗钢产能快速增长。危机爆发初期,先前计划投资的钢厂继续建设。为了避免钢铁企业倒闭带来大量工人失业,引发社会动荡,西欧各国政府力保现有产能,使低效率的落后钢厂仍得以生存。长期政府扶持造成实际上的或正式的国有化,导致企业效率低、成本高、竞争力弱,钢铁行业形势并没有因政府扶持好转,甚至变得更糟。面对危机,ECSC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推进市场合作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应对过剩产能成为关注重点,政府政策从各自为政逐渐走向协调。1974—1984年:市场合作。危机初期,各国政府补贴钢铁业,维持生产。随着石油危机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各国政府难以应对,开始将主导钢铁产业的职能交给ECSC。ECSC先后出台了“蒙涅特计划”与“戴维农计划”;成立了EUROFER,以促进欧洲各国间的钢铁贸易与合作;制定同盟国间的自愿性出口限制协议及交易价格;鼓励钢企向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转型。1985—1992年:自由市场。ECSC提倡同盟国间钢铁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各国政府开始削减对钢铁产业的政策扶持和补贴力度。彻底终止自愿出口限制协定,彻底停止对钢铁产业的优惠融资政策。这一时期技术方面的进步明显,转炉、电炉和连铸工艺得到广泛应用。以德国为例,1990年,转炉和电炉炼钢完全取代70年代的平炉炼钢,连铸比从8%增加至91%。在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后,欧洲钢铁业竞争力改善,产能和就业人数降低,生产效率提高。欧共体12国关闭了3500万吨热轧产能、4400万吨粗钢产能,欧共体粗钢产能从2.32亿吨降至1.88亿吨。落后产能淘汰后,钢铁生产主要集中在高效率的钢厂。1977—1990年,钢铁业从业人员下降近44%,降至40万人左右,劳动生产率上升近80%。与此同时,欧洲政治经济进一步融合,欧洲联盟于1993年成立。

2.整合发展期(1993—2008年)这一时期,低盈利和私有化促进钢铁业的进一步合理化与整合。经过空前规模的合并,出现了安米、Corus、蒂森克虏伯等私营跨国钢铁公司,欧洲钢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增强。首先,经过近20年的危机,欧洲钢铁业已经复苏并再度增长,企业盈利有所恢复,但欧洲钢铁业已经形成高成本生产模式,低盈利水平促使钢铁企业不得不转型,企业间的联合重组有助于改善财务表现。其次,各国政府削减对钢铁业的扶持力度,最终促使钢企逐步私有化。1988—1989年,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和比利时等国家的钢铁企业先后私有化,钢铁企业掀起兼并重组浪潮,出现跨国、跨地区并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欧盟的钢铁产业政策从根本上以市场为导向,所有由欧盟控制钢产量和钢产能的规章被废除,严格执行1986年开始实行的限制政府对钢铁工业补贴的相关条例,从根本上改变欧盟钢材贸易政策。从20世纪90年代起,欧盟市场成为世界最开放的钢材市场。政府采取的措施不是直接介入,而是降低产能和减轻钢铁行业负担,社会支持、外部措施(自愿限制协议)和政府救济相结合,鼓励在政府认可的范围内,围绕研发、环保和消减产能而进行重组。西欧钢铁业形势好转;产能利用率上升;钢铁从业人员进一步减少,劳动生产效率大幅提高;钢铁行业大规模私有化,企业兼并重组、跨境合并,钢铁公司更加专业化;欧盟(15国)钢铁业在生产技术、产品质量、营销服务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世界领先。

3.再危机时期(2009年至今)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欧洲经济与钢铁业。面对需求不振、经营不佳、环保压力增大,如何保持竞争力,欧洲钢铁业在困惑中探索救赎之路。首先,经济不振,供需严重失衡。钢铁需求下降,2013年欧盟(27国)钢材表观消费仅为1.38亿吨,较2007年下降了30%。欧洲钢铁产能过剩严重,据国际钢协统计,2014年全球粗钢产能22.5亿吨,总体产能过剩约6亿吨,其中欧盟(28国)过剩约6000万吨,中国过剩3.5~4亿吨。面对廉价钢铁进口产品冲击,高成本体质的欧洲钢铁业整体盈利不佳。其次,欧盟严苛的环保要求加重了钢铁业的负担,二氧化碳减排等使欧洲钢铁环境成本高于对手2~3倍,二氧化碳减排技术估计15~20年内都难有突破。欧盟给欧洲钢铁业的减排目标无法如期完成,目前仅达到25%。2014年10月欧盟秋季峰会确定: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40%。据欧盟委员会的“2050低碳经济路线图”:到2050年,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80%。欧洲钢铁业人士认为:减排目标需要按行业并基于技术制定,目前钢铁业在濒临亏损状况下已无法承受,直接后果是部分成员国的产能消失。欧洲钢铁业应对危机,进一步削减产能、优化资产,新一轮整合正当时。安米确定将重点发展采矿业务、全球汽车用钢和巴西等新兴市场,退出非核心、非盈利资产,为此分拆不锈钢业务,成立Aperam,关闭或闲置欧洲部分高成本、低开工率钢厂,并停建或缓建部分项目。蒂森克虏伯出售了不锈钢业务、美国轧钢厂、激光拼焊业务等。2014年10月,塔塔钢铁欧洲单元也宣布将出售欧洲长材业务,聚焦扁平钢材生产与服务。政府也积极行动,助力钢铁业脱困。2013年6月,欧盟委员会了《行动计划:建设更具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的欧洲钢铁工业》,提出要在钢铁需求、贸易环境、环保政策、监管法规、创新及社会领域着手行动,提高钢铁业的竞争力。但计划尚需落实到具体行动。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发展规律与经验探析

1.产量峰值出现在用钢强度峰值3~5年之后,具有参考意义西欧单位GDP用钢强度在1970年达到顶峰,为每千美元GDP41.8kg;钢铁产量的峰值发生在1974年,产量1.8亿吨,此后再未突破;钢铁消费在1973年达到顶峰1.56亿吨。钢铁生产、消费的峰值几乎同时出现;危机前,经济的增长仍可以带来钢铁消费总量的增长。西欧主要国家法国、德国等也遵循相同轨迹。见图2。经济起步之初,钢铁消费与经济同向增长。随着经济发展,结构升级,大部分人口已经获得了住房、汽车、耐用消费品等“现代生活”;基础设施的投资已完成或基本完成;钢铁产品需求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下一阶段的经济发展更加依赖于轻物资的服务和电子产品;钢铁消费增速逐渐落后于经济增速,用钢强度开始出现负增长,钢铁消费与经济增长脱钩,钢铁生产峰值也随之到来。

2.高度关注产能利用率产能利用率和供求关系决定了钢厂的利润水平,原材料只是钢铁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产能利用率高时,即使原料成本高,行业利润率仍可以维持高位,反之亦然。1974年,欧洲钢铁峰值后深度危机期间,产能过剩最大时约8000万吨,产能利用率低至58%,当时全球原料价格处于低位并呈下降走势,但钢铁业盈利困难;2001—2007年,原料价格一路走高,但欧洲钢铁业产能利用率始终在80%之上,钢铁行业景气。通常的判断标准是产能利用率维持在75%以上,行业才能保持微利。

3.以市场为基础的政府干预是去产能的有效途径自20世纪70年代起,危机、产能过剩与欧洲钢铁业相伴左右。以市场为基础的政府干预和私有化,是欧洲钢铁业去除过剩产能和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欧洲各国政府对钢铁业的干预从计划经济式的直接干预、直接补贴,走向注重市场规则,注重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从各自为政,逐步走向协同的共同政策。顺应发展潮流与市场规律的政策会促进钢铁业的发展。战后初期政府鼓励政策促进了钢铁业发展,危机中保护政策阻碍了钢铁业的转型升级,后期减少干预为钢铁业整合提供了条件。危机中,法国政府直接干预钢铁行业进退,并提供补贴,但最终减少了补贴,推动企业重组与行业整合;英国对钢铁业政策摇摆,最终提供援助,关闭落后工厂;西德推动高效率企业自主重组与老钢铁基地改造,政府加大对重组整合企业的资金扶持,向关闭高炉的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援助。80年代后期,欧洲推进钢铁业私有化与自由化,去产能成为钢铁企业的自主行为。据CRU的不完全统计,西欧各国政府用于危机时期钢铁业的补贴超过1000亿美元。政府补贴成本巨大,但为危机后欧洲钢铁业的整合与转型提供了条件。补贴主要给联合钢厂,其原因几乎是纯政治性的——因为联合钢厂的雇员多、固定成本高、产能利用率低。政府补贴的本意是要调整钢铁业结构,安置失业人员与加强环保,但实际效果却掩盖了企业的技术、管理等问题,人为扭曲了企业的实际竞争力。为了稳定就业,政府补贴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并扩大了钢铁产能。面临破产的钢厂向政府转让股权作为获得援助的条件,造成了事实上的国有化。1975年危机前,西欧钢铁行业20%为国有,主要在英国和意大利;1985年,国有控股程度达到50%。“戴维农计划”的政府补贴用于设备升级与安置工人,以大幅度削减钢铁产能,提高行业与企业竞争力。1978年后的补贴大部分被用于建立替代性行业和员工培训,是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4.差异化发展与技术领先成为钢企生存之道技术与成本是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欧洲差异化发展的钢企依靠技术优势保持了较强的竞争力和较好的盈利能力,涌现了一批世界知名的优质企业。差异化的公司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有专有技术门槛,生产专有产品,领导着专门市场。例如,SSAB专业生产高强钢、热处理中厚板、预涂板材、工程和工具钢;VASteel聚焦汽车用钢、钢轨等产品。这些钢企在危机之中,业绩依然很好,主要得益于其是细分市场的领导者,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又有很好的产品组合。目前,欧洲主要钢企均更加关注创新,通过研发实现差异化发展。安米、奥钢联、蒂森克虏伯、SSAB等公司倡导创新文化,鼓励创新与研发,强调持续研发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

三、欧洲钢铁业发展给中国的启示历史证明,产业竞争力才是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1.中国已经处于钢铁产量峰值平台期根据欧洲经验,钢铁峰值出现在用钢强度拐点之后的3~4年(也正好是钢铁项目3~5年建设周期)。1970年,欧洲出现用钢强度拐点;1973年,全球石油危机促发欧洲钢铁业的危机。2005年,中国出现用钢强度拐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钢铁生产和消费实际上已经处于峰值平台期,2008年应对危机的经济刺激阻延了钢铁峰值的正常到来。先行指标已然显现,相比2013年,2014年中国粗钢产量几乎无增长,表观消费已经下降,中国钢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过剩危机与转型挑战。中国钢铁产能的巨大体量隐含着巨大风险。

2.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是去产能和提高行业竞争力的基础中国钢铁业产能巨大,企业众多,水平参差不齐,利益复杂。只有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钢铁业才能按照市场的规则兼并重组,去除落后过剩产能,提高整体竞争力。中国钢铁业的兼并重组成功的不多,有限的兼并案例多是由政府推动,或者受阻于政府干预。政府需要真正赋予钢铁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构建公平合理的法律体系与市场环境,推动钢铁企业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整合,主动优化布局,淘汰落后产能。中国钢铁业节能减排压力巨大,2015年开始实施史上最严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根据中钢协的测算,目前70%的钢铁企业没有达到新环保法的标准要求。只有严格执行新环保法,淘汰环保不达标的落后产能,才能体现公平,保护先进守法企业,这是建立公平合理市场环境的重要一步。政府将补贴用于鼓励研发和转岗培训更有利于钢铁业竞争力的提高。欧洲钢铁的发展已成为中国钢铁业的前车之鉴,其补贴用于维持钢企生存,结果是保护落后产能,降低行业竞争力,最后成为政府的拖累。而我国应该将有限的政府补贴用于鼓励技术研发,改善节能环保;或是创造新产业,关闭落后产能,对工人进行转岗培训,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3.把握新常态发展趋势、提高差异化竞争能力是钢企立足之本欧洲钢铁业的今天预示着中国钢铁业的明天。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结构升级,对钢材的需求也会从数量导向转为质量导向,钢铁企业必须加强研发投入,关注客户需求,推进服务转型,不断培育并保持技术领先与差异化竞争优势,方能在市场中取胜。产能过剩之后必然会有行业整合。欧洲钢铁业的整合超乎想象,从国内整合,到欧洲跨国整合,再到全球整合。可见,中国钢铁业的大规模整合也是大势所趋。钢铁企业作为整合的主体需要明确自身定位、找准发展目标、做好资源准备,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即将到来的行业整合。新常态下,严格的节能环保要求是挑战也是机遇。欧洲先进钢铁企业在节能环保方面领先,能获得政府的部分排放豁免,并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中国领先钢铁企业应认真研究环保政策,积极推进环境经营,总结自身先进经验,开发节能环保设备与解决方案,发现并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作者:张祥国单位:宝钢经济管理研究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钢铁业二战后发展轨迹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ingjizazhi/yjjjyglzz/67196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