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县域经济下牧区经济的展望范文

县域经济下牧区经济的展望范文

时间:2022-03-29 09:40:39

县域经济下牧区经济的展望

1牧区城镇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1.1牧区城镇化建设水平起点较低,少部分城镇有渐趋萎缩的现象在我国牧区的建设发展当中,城市化发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城市化侧重于劳动力从事的是非农业、非牧业的工作.按照这个标准,我国牧区与实际城市化还有很大的距离.在我国牧区的城镇化居民当中,有很多居民是失业待业人员、下岗人员等,这一部分人群依然靠传统的生产方式来获得收入,比如在草原上放牧养牛羊等牲畜,出售它们的皮毛、肉或者奶等,这些人的经济来源依然是畜牧业.除此之外,城镇当中的一些企业事业单位人员甚至机关干部也会在自己的熟人或者亲戚那里寄存代养自己的牲畜,增加额外收入;而有一部分失去畜群的牧民,并没有掌握城市生活所需的劳动技能,生活变得日益艰辛.另外一方面,最近几年,牧区城市的扩展范围越来越大,人口流动变得频繁,中心城市的面貌有了明显的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也日趋完善.但是正是由于这类中心城市的发展,一些牧区小城镇出现了经济发展停滞的现象;加之撤乡并镇等行政改革,使得部分小城镇进行合并,原来的学校不再办学,办公单位搬走,基础的服务性行业更是因为人口的流动变得萎缩.这些规模较小的城镇是牧区发展的连接点,制约着牧区城市化的整体进展,而萎缩的现象使得这些连接点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成为城市化进程中被遗弃的部分,其经济也日渐凋敝.

1.2牧民转移后就业率低、收入水平低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很多牧民转移进城.应该看到:这些转移大多都是被动性较强,按政策要求实施的居多,牧民自发转移的很少.随着社会的发展,牧民转移的总数在不断增加,仅内蒙古自治区牧区转移人口在2008年就已经达到了二十七万多人.转移进城的牧民在就业方面并没有有效的跟进措施,他们习惯了游牧方式的生活,也没有专业性较强的技能,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体力消耗较大、稳定性也较差的工作,导致这部分牧民的收入很低,甚至出现了难以维持生计的极端案例.牧民在牧区,只要经营的好,收入远远多于在城市打工拿到的工资,而且工作方式和工作时间比较自由,这也导致牧民抵制搬迁,拒绝转移,即使被转移了,也会想办法回到牧区,据不完全统计,某些地区牧民回流率接近一半,这对牧区城镇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不利影响.

1.3工厂、矿业的发展,对牧区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在牧区城镇建设工厂、修建公路等,其中存在的不合理开发对牧区的草原和环境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破坏.例如,在建设陕晋蒙能源基地的时候,煤矿的开发、铁路和公路的建设就导致三百多平方公里草原变为荒漠;这种现象,在鄂尔多斯、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等地区都有存在.据测算,到2007年,内蒙古开发矿业、煤田等共破坏草原面积3万多公顷,除此之外,还占用大量的耕地、林地等,内蒙古的部分城市及其周边的草原沙漠化严重.近年来,牧区加大油田、煤矿、金矿等矿产的开采力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说,不合理的开采对周围的植被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与环境的污染,使草原的功能下降、结构单一化,沙漠化加剧,严重的时候甚至造成更大的生态破坏.工业企业的建设、生产排放的废气废料对草原也造成了影响,电力开发中产生的废气和粉尘的排放污染了空气;尤其是粉尘在与水混合后,渗入地下,污染水源,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过度的开发或者不合理的开发,只能获得一时的利益,对长久的牧区城镇经济发展没有益处.

2牧区城镇经济发展的应对策略

2.1完善牧区保障体系牧区经济是牧区城镇经济的基石,需要予以重点关注.政府要对牧区居民建立完善的补贴制度,根据牧民的饲养情况合理给予补助,保障牧民的生活,从而确保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一致.完善草场归属制度,规划好牧区草场的使用、转租等,甚至可以模仿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建立基本草场保护制度,防止出现草场乱占、乱用、抢用的混乱局面;建立生态草场制度,组织专业的草场管理与建设队伍,对草场进行保护建设,政府定期发放维护资金和牧民的工资;建立惩奖制度,政府对保护草场、环境的牧民给予物质奖励,来激发起牧民保护草原的积极性,对故意破坏草原的人进行处罚,来警戒其他人;鼓励牧民合理放牧,政府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规划,为牧民设计合理的放牧区域和牧场轮转,保证草场的循环使用,对承载能力较弱的区域,设置为永久禁牧或定时休牧区域,保障草原可持续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循环发展.

2.2尊重牧民选择,合理实施牧民转移政府在实施转移政策的时候,要统筹规划,比如要尊重牧区当地的文化习俗、转移进城之后的谋生技能培训等.这就需要做到:政府要尊重牧民的选择,不能强迫牧民转移,必须逐渐推进转移,循序渐进,符合牧民的意愿;合理设计转移方案,在保证牧民能够在转移后的地方进行正常的生活后,才能实施转移方案;对国家划定的永久禁止放牧的地区,应该实施移民,并妥善安置牧民;合理引导牧民进行行业转换,进行其他产业的发展,保证牧民的收入不能降低,至少不能少于在牧区的收入.事实上,生态性的转移有很多优点,对经济的发展更是益处很大.合理转移人口,进行城市化建设,可以有效地缓解草原的压力.应该注意,牧民的转移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让牧民适应非游牧生活,不能期盼短时间内完成,而是要合理引导,政府要大力给予帮助,让这个过程自然的完成,不能强制进行,否则,对牧区经济的发展不仅起不到积极作用,还会起到反作用,拉低经济发展的速度,影响牧民的生产生活,甚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2.3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合理进行开发各级政府已经意识到经济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坚持走高效率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提高牧区城镇工业化的生态效益,大力发展生态、清洁产业,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生产的有机结合.为此,在牧区城镇经济发展过程中,鼓励兴建消耗能源少、污染少、可循环发展的节约型、生态型企业就显得尤为必要.在这一过程中,要努力保护牧区的洁净环境,建设美丽自然的家园,维护牧区的原生态.比如,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根据牧区城镇的特点,延长畜牧业的产业链,提高经济附加值.其次,要学习西方的经验,并吸取他们的教训,不能走先破坏再恢复、先污染再净化的道路,而是要将精力放在生态型经济形态的建设当中,政府要优先发展这些生态产业,并且关注乱开发、乱建设现象的治理,保护资源与环境.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发挥牧区的优势,即丰富的劳动力,合理规划现代化生态工业和服务业,吸收多余的劳动力,提高当地的就业率,实现城镇牧区居民的身份转换,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切实提高牧区城镇化水平,确保牧区城镇化质量.

最后,政府也要发展高科技产业,实现信息化企业的普及,带动牧区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相互带动,相互弥补,实现共同发展.结合牧区特色,将高科技产业致力于研究草原植被的恢复、环境治理等,还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改进传统工业的生产设备,减少污染,提高产业附加值.总之,牧区经济的发展既要利用牧区的资源优势,发展工业,又要发展高科技企业,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提高工业化的效率,促进牧区城镇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均衡发展.总的来说,牧区城镇经济的发展还是以较稳定的幅度前行的,我们在其发展过程中,要勇敢面对遇到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困难.在县域经济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更加有信心,加快牧区经济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牧民生活水平.。

作者:特力更 哈斯巴根单位: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县域经济下牧区经济的展望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ingjizazhi/ncjyglzz/64138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