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村空心化形成机理范文

农村空心化形成机理范文

时间:2022-07-03 09:44:33

农村空心化形成机理

《农村经济杂志》2014年第五期

一、农村空心化的形成机理

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分析,本文认为农村空心化是指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背景下,不断扩大的城乡利益差距和农民意想发家致富的浓厚思想使得大量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镇转移,再加上不断降低的农业经营效益以及长期的二元城乡制度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农村常住人口过度减少,农村要素资源随之流失,进而导致农村村落荒废,农村基础设施、产业、金融、市场、教育和公共服务等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虚化、弱化或异化的一种不良现象,是多种矛盾对立深化、多种问题积淀的必然结果。综合来看,城乡统筹进程中农村空心化的形成与发展可用下图1表示:

1.城镇化、工业化和户籍制度改革是农村空心化形成和发展的外部拉力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农民工进城提供了就业机会,形成了农村劳动力进城的外部拉力。从城镇就业人口占比来看,城镇就业人口占比从1990年的26.32%上升到2000年的32.12%、2011年的47%。中国90年代以来的多次城镇户籍制度改革打开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大门,户籍制度不再是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的主要障碍,但大多数进城农民工只能进军非正规或次级劳动力市场,不能完全融入城市。

2.农民意想发家致富的思想和新生代农民对农村农业的极度厌恶是农村空心化形成和发展的内部驱动力农村严重的攀比风气、农民浓厚的发家致富思想和农民不服输的斗志使得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农村常住人口不断减少。新生代农民对农村农业的依赖性较低,对健康、尊严、权利以及精神生活的追求较高,对个人的城市发展愿望较强,其中部分人不喜欢农村和农业,在思想上无法接受“农民”这一称呼和职业。

3.不断扩大的城乡利益差距是农村空心化形成和发展的催化剂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各种要素不断向城镇聚集,城乡利益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越拉越大,而农村空心化的形成和加剧又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利益差距。目前城乡居民收入比已超过3,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城镇基本形成了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社会救助为基础,包括商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在内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保体系,而较多的农村仍然以“家庭保障”与“土地保障”相结合的社保为主;农村社会公共服务、基础建设、医疗保健、基础教育等都远落后于城镇。

4.职业农民的缺失和农业经济效益的降低是农村空心化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原因农村大量劳动力外流,加上农村职业农民的缺失,一方面使得农村生产建设缺乏主体,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使得农业从业人员大量减少,农村土地大面积撂荒,农村空心化现象逐渐形成和加剧。农村劳动力的不断减少加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日益扩大,农业经营成本不断提高,而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相对较低,多方原因使得农业经营效益不断降低,农业龙头企业生命力脆弱,农业产业出现空心化。

5.滞后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城乡二元制度是农村空心化形成和发展的制度根源农民修建房屋在选址问题上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自主性,新建房屋时往往倾向于交通要道的两侧,或者从向村庄区位条件较好的地方沿着交通要道慢慢向内部延伸,村落建设呈现“外扩内空”的空间形态。尽管农民可以依法对个人所有的房屋进行处置和转让,但房屋和宅基地的不可分割性使得农房转让、买卖异常困难,导致农村大量房屋长期闲置、空废或倒塌。长期进城务工的农民仍然拥有农村户籍,可以继续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但他们并没有在农村居住并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他们所拥有的土地大量撂荒,宅基地浪费。一方面,农村常住人口的减少导致农村社会公共服务缺乏必要的对象和主体,从而使得农村金融、技术、市场、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逐年虚化、弱化;另一方面,农村产业空心化和村落建设空心化的形成和加剧使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失去了坚实的基础,进而导致农村社区、教育、金融、市场、技术等多个方面也相继出现空心化。

二、农村空心化现状及影响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农村空心化问题的现状及影响,本课题组对重庆6个县18个乡镇54个村的基层政府、学校、金融机构等相关部门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同时对1236个农户以问卷形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研6个县分别为渝西的潼南县和荣昌县、渝东南翼的秀山县和酉阳县,以及三峡库区的云阳县和巫山县。综合分析发现:农村空心化的范围不断扩大、问题不断增多、速度不断加剧、程度不断加深,目前已经扩散到社区、产业、金融、教育、技术、市场等多个方面。

1.农村社区空心化(1)农村村落建设空心化。农村新建房屋不断向村庄扩散,村落内部房屋闲置倒塌,村落规划呈现外扩内空;农村房屋村内村外差距大,村庄房屋崭新,布局整齐、样式新颖,村内房屋设计简陋、样式陈旧、建筑质量差。(2)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农村留守问题严重。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农村外出打工人口中21~30岁、31~40岁、41~50岁的占比分别为21.46%、29.32%和19.37%(见表1)。留守农村人口中有82.38%为老人、小孩和妇女,农业生产和农业企业经营面临“民工荒”。(3)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空心化。调查发现80%以上的乡村机耕道没有实现硬化且无人养护,实现集中供水和垃圾集中处理的占比仅为29.63%和11.11%,建有标准化粪池或沼气池的农户占比仅为10.6%,且各项设施利用极低。农村便民利民服务网点较少,平均每村仅有3.41个便民超市或小商店,平均每个超市服务约150个农户家庭;村卫生院数量少,平均1个卫生院需要服务3.5个村约1500农户。(4)农村基层管理空心化。农村基层管理人员在年龄上出现脱节,20~30岁的占比32.03%,45岁以上中老年占比42.05%,30~45岁的仅占25.92%。留守农民文化素质低,“等、靠、要”思想严重,既不能快速正确的理解接受农村新政策,又不能将需求和困难有效准确的向基层干部反映,上访人员不断增加,基层管理难度加大。

2.农村产业空心化(1)农民不愿种地,农村土地撂荒,种植业逐渐衰退。在当前农村,90%以上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70.64%的外出务工人口在县域以外地区就业,74.6%的农户家庭种地面积不足2亩(见表1),渝西浅丘地区撂荒土地30%,渝东南翼和渝东北翼的山区撂荒山地45%,山区60%的水田已失去了应有功能。(2)农村养殖业逐渐弱化,发展受阻。农村大部分农民不愿意养猪,养猪农户数仅占20.31%,且一般都只养1~2头以满足自家食用,农村养殖业发展全靠极少数的专业养殖户支撑。(3)农村乡镇企业数量少,规模小。龙头企业和农业公司等乡镇企业在农村缺乏生命力,平均每个乡镇仅有乡镇企业数3.78个,22.22%的乡镇没有任何乡镇企业。农村企业规模小,平均每个企业雇佣劳动力2.3个。(4)农村特色产业培育不足,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目前重庆市着力培育有11种重点特色产业,但平均每个村只有特色产业1.09个,现代农业生产基地0.3个,种植专业户9.8个,养殖专业户6.9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0.7个。(5)农村创业艰难,第三产业空白。农村配套服务匮乏,创业环境不良,90%以上被调查农户都认为农村创业艰难,47%的农户有创业想法但缺乏好的创业项目。

3.农村金融空心化(1)农村金融组织空心化。在广大农村地区,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几乎空白,商业性银行逐渐撤离农村市场。尽管最近几年新成立了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但其农村经营网点数量非常少,农村金融组织类型依旧单一。在被调查的18个乡镇,94.44%的乡镇没有任何非银行类金融机构,83.33%的乡镇没有农业银行网点,2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网点(见表3)。“贫困村互助资金”15个,但只能为社员5000元以下的农户联保借款,76.62%的农户因害怕承担连带责任而不赞成联保贷款。(2)农村金融服务空心化。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主要以传统的存取款业务、小额信贷业务和汇兑务为主,少数农信社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展有保险和代收代缴业务,而新兴证券融资业务、理财产品业务、投行业务等几乎空白。农村信贷市场“惜贷”现象严重,农户正规信贷满足率仅为49%,62%的农户在资金紧缺时首选亲友借贷;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村镇银行的贷款仅占其信贷投放总额的25%,能够从农村资金互助社获得信贷支持的农户也仅占60%。

4.农村教育空心化(1)农村中小学数量和在校学生数量不断减少。64.81%的乡村小学在过去10年里因为各种原因被撤销或合并,从而导致约80%的行政村不再有小学,同时88.89%的乡村还没有建成幼儿园。目前,在被调查的18个乡镇中,共有农村中学13所,乡镇完小17所,村小38所。(2)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配备缺失严重。在被调查地区,平均每所农村中学、乡镇完小和村小所拥有教师数分别为51.62、25.53和3.87个;从教师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上居多,占比高达89.12%;从教师学历看,以中专或高中毕业生居多,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非常小;从教学课程看,90%以上的乡镇小学至今仍未开设基础英语和计算机课程;从教学基础设施看,仅有69.23%和64.71%的农村中学和完小建有图书馆(室),仅70.59%的乡镇完小建有实验室,11.76%的乡镇完小建有学生食堂,46.15%的农村中学建有标准化运动场。

5.农村技术空心化(1)农村新型生产技术空心化。在广大农村,农业生产仍然是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要素投入集中于土地和劳动,农业机械装备投入较少。而且农民采用新技术、新品种的意愿不强,75.89%的农户选择沿用常用的技术和种子。(2)农村技术服务空心化。生产方面,农村科技特派员数量少,平均每个乡镇有3.3个科技特派员,每个特派员需要服务2.85个村1300左右农户;约70%农村科技服务站名存实亡,站内工作人员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供不应求,农业科技服务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降低。生活方面,农村家电维修服务人员缺失,农民家用电器损坏时无处修理,农民后顾之忧无法解决。(3)农村技术风险保障空心化。农业保险和农村技术保险发展缓慢,覆盖面狭窄,农村风险基金空白,农民在遭受损失时能够获得的补偿金额较小;配套法律制度不健全,农民在遭受技术风险损失时无章可循无法可依。(4)农村技术行为道德监督机制匮乏。农村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信用体系不健全,技术行为缺乏必要的道德约束和社会监督。

6.农村市场空心化(1)农产品市场建设空心化。调查发现,部分农村乡镇集市缺乏规范的农贸市场,农产品交易延续着“以街为市,占道经营”的传统方式,在人流量大的街道两旁以摆地摊的形式进行,农产品交易“有市无场”;部分乡镇建有较为规范的农贸市场,但较多摊位空闲,呈现“有场无市”现象;农村集市公共厕所、垃圾清理车和垃圾回收站覆盖率太低,占比分别为11%和6%;农村集市没有公共停车场,安全隐患突出。(2)农村消费需求不旺,消费品市场发展缓慢。农民消费信心不足,农户家庭消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仅为40%,而且农民消费支出多集中在日常生活、子女教育、房屋修缮、医疗支出、人情客往等方面,如表5所示。农村便民超市消费品供给种类有限,消费品供求不对口,消费品市场供需缺口大,农民也面临“有钱无处花”和“需求品无处买”的困境。(3)农村市场信息建设空心化。尽管99%的农户家庭拥有电视机,但仅有29.94%的家庭联通了有线电视网络,仅有12.94%的农户家庭(集中在乡镇)安装有互联网络,99%的农民都拥有手机,但仅用于打接电话(见表1),农民农业生产完全凭感觉,农村信息服务对经济增长的“开路先锋”作用不明显。

三、农村空心化的治理思路与政策

中国农村的现实是传统与现代并存,小农经济与现代农业经济并存,刀耕火种与现代农业技术并存,千千万万小农户与少数现代村落并存,大多数老幼病残者与少数淘金者并存。治理农村空心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应以缩小城乡差距为政策突破口,以发展“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化程度高”的现代家庭农场为基础,以建设“环境美好、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村庄为终极目标,多种手段相协调,多种政策相配合,加速“小农经济→家庭农场→美丽村庄”的有序转化,建设能使职业农民就业创业安居乐业的新农村,稳步推进农村空心化治理。

1.加大农村建设投入,科学规划建设宜居乐业的“美丽村庄”首先,加大农村社区基础建设投入,特别是交通、自来水、供电、通讯、网络等基础建设,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建设整齐有序的美丽村社。其次,提高农村危房、破房、闲置房翻新复垦补贴,加快农村房屋风貌改造进程,着实改善农村社区房屋风貌。再次,加强农村社区垃圾回收处理站、污水处理厂和农户家庭沼气池化粪池建设,努力实现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废水污水的集中处理和回收利用,解决农村牲畜粪便处理难题。最后,加快建设农村社区报刊阅览室、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娱乐广场等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开展多样化的社区文体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明生活,提升村民思想素质。

2.大力发展家庭农场,重塑符合市场规律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首先,大力宣传和推广家庭农场,充分调动农户主观能动性,让更多的农户特别是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经营头脑的农户参与到家庭农场的发展建设中。其次,加快农村“三权”的确权颁证,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加快土地合理流转,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集中,为家庭农场发展创造基础条件。再次,加强家庭农场测土配方、病虫害与瘟疫防疫技术等农业生产技术的教育培训,解决家庭农场生产技术难题。最后,加快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和农村社区农贸市场建设,引进网络直销模式,建立高度市场化的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农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

3.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特色产业集群首先,由政府牵头,组织开展特色产业论证会,分析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寻找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的支撑点,制定详细的特色产业发展战略计划;其次,建立健全“一县一特”、“一村一品”和“一镇一业”的协调机制和推进机制,因地制宜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再次,以特色产业为核心,加强区域系统环境塑造和特色产业宣传推广,提升特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为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创造条件。最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兴建特色产业园区和特色产业生产基地,鼓励农村乡镇企业和特色产业入驻园区,逐步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4.加快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合作的新型职业农民首先,加强农村基础知识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其次,财政支持新生代农民免费上大学接受农业知识教育,为接受农业知识技能教育并考核合格者颁发职业农民资格证书,职业农民享有优先接受土地流转的权利和享受国家职业津贴和种粮补贴的权利。再次,联合大专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开展“田间学校”、“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农业科技下乡”、“农业科技服务热线”等农业科技活动,强化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最后,实施农村“能人”计划,吸引外出务工的“能人”将资金、技术和方法带回农村就业创业,出台多种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

5.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满足农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首先,在新型农村社区或居民集中居住区开展“惠民兴村”工程,布设ATM、POS、EPOS等自动终端服务设施,为农民提供查询、转账、汇款、小额提现、网上缴费等服务,将金融服务延伸到乡镇村社。其次,简化正规信贷手续、创新农业信用担保方式,提高农村正规信贷可得性;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特征,开发新型信贷产品,满足农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再次,创建“金融机构+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农资农器供应商+农业生产主体+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多方合作机制,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来提高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最后,利用利率优惠、税收减免等优惠措施鼓励城市金融机构进军农村,为“三农”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作者:冉光和张林田庆刚单位: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农村空心化形成机理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ingjizazhi/ncjjzz/64788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